「菜鳥驛站」商業模式再好,也要講道理

2020-12-25 驅動中國
  • 來源: 驅動號 作者: TMT觀察網   2019-01-14/22:26
  • 單純從商業模式來看,菜鳥驛站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快遞業末端投送難、成本高的問題。但任何商業模式的創新都應當遵守基本的遊戲規則,不能利用消費者好說話或者利用自己的優勢地位故意模糊自己的合同義務,推卸自己的責任,把不正常的事認為是理所當然。

    不知從何時起,到樓下或小區內(外)快遞員處取快遞,變成了從菜鳥驛站領取快遞。單純從商業模式,菜鳥驛站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快遞業末端投送難、成本高的問題:

    一是在部分小區和辦公場所不允許快遞員直接進入投遞快遞,或收件人不方便馬上領取時,將快遞放在菜鳥驛站,以方便收件人去領取,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快遞業末端投送難的問題。

    二是如果要求快遞員一一將快遞送達收件人手上,會極大增加快遞員的工作量,影響到投遞的效率,增加快遞公司經營成本。讓菜鳥驛站統一收取後,再通知客戶自行領取,屬於快遞業在末端服務上的細緻化分工。

    不僅有助於提高整個行業的服務水平,而且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末端投送成本高的問題。 

    菜鳥驛站創辦者也就抓住這兩點,從快遞業的大蛋糕中切下了一塊,讓自己獲得了商機。而且在通常情況下,客戶也覺得不是什麼大問題,方便時走幾步路或下趟樓去取就是,在有的時候還會給自己帶來方便。但問題是,快遞員不加區分把快遞放在菜鳥驛站後,就視為已經送達客戶手上,菜鳥驛站理直氣壯地通知客戶自取,這是否有道理?

    個人認為,這是沒道理的。不論是根據《合同法》的相關規定,以及國務院國務院《快遞暫行條例》中所規定的:「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將快件投遞到約定的收件地址、收件人或者收件人指定的代收人,並告知收件人或者代收人當面驗收。收件人或者代收人有權當面驗收。」

    將快遞直接投遞到約定的收件地址、收件人或指定的收件人,是快遞公司的合同義務。菜鳥驛站在沒有獲得收件人授權的情況下,是無權代替收件人收取快遞,更無任何理由要求收取後讓收件人自取。 

    現快遞公司以及菜鳥驛站的實際操作,在一定程度上是利用了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在快遞員以各種理由不直接投送到約定地點和收件人手上,到樓下或小區內(外)電話通知客戶自取)混淆了自己的法律地位和經營服務性質,把末端投送義務強行轉嫁給客戶,以此了節約自己的經營成本,把盈利建立在損害客戶利益的基礎上。 

    首先,菜鳥驛站的法律地位不是受客戶委託代為收取快遞的代收人,而是快遞公司的商業夥伴,從快遞公司收取報酬承擔本應由快遞公司承擔的末端投送義務。

    菜鳥驛站的法律性質等同於快遞公司的末端服務網點,只不過是以集約經營的方式不只為一家快遞公司服務,解決快遞業末端投遞難、成本高的問題,通過幫助快遞公司完成合同義務來獲取商業利益。菜鳥驛站從快遞公司收取了相應的服務費用,自應當代替快遞公司完成末端投送,將快遞交付給收件人手中。

    只有收件人到菜鳥驛站領取了快遞或菜鳥驛站代替快遞公司將快遞送到了收件人手上,快遞才應當視為送達。在商業模式上,只是快遞公司與菜鳥驛站籤訂了相關合同,收件人從未授權菜鳥驛站有權代替自己收取快遞。快遞公司將快遞放到菜鳥驛站並不能視為快遞已經送達,最後一公裡的投遞應由菜鳥驛站完成。

    其次,菜鳥驛站因是代替快遞公司完成末端投送義務,就應當按快遞的具體地址投送到收件人手上,至於客戶是否選擇自取是客戶的權利,而不是客戶的責任和義務。

    客戶只與快遞公司發生法律關係,依據雙方的約定,快遞公司有義務和責任將快遞直接投送到約定的收件地址、收件人手中,至於快遞公司在服務流程上與其他人進行分工協作,與客戶沒有關係。

    菜鳥驛站的法律地位上不能成為收件人的代收人,要求客戶自取沒有任何事實依據和法律依據,更不能認為理所當然。

    不能因為很多收件人因沒有給自己帶來太多的麻煩,沒有提出質疑,就自然認為是在幫收件人收取快遞,讓收件人自取是應當的,認為是方便了客戶,從而卸除自己的義務。當收件人不願意自取,要求菜鳥驛站將快件送達約定的收件地址和收件人手上時,菜鳥驛站應當代替快遞公司完成末端投送義務。

    在實踐中,我就遇到類似的情況,在自己不方便時,要求菜鳥驛站把快遞送到快遞約定的地址時,被菜鳥驛站理直氣壯的拒絕,說你不來取就算了,我退回快遞公司就是。

    我就在想,我什麼時候授權你幫我領取快遞了?你從快遞公司分享了我付出的快遞費,你能履行合同義務,有何理由不按照我和快遞公司之間的約定投遞到指定的地址和收件人手中?

    很多人會認為這是小題大做,菜鳥驛站統一收快遞,在很大程度上還是方便了客戶,你隨時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和安排去取又不會費多大的勁。其實我一直對快遞公司在能夠直接投送到約定的地址和收件人時,不投送讓客戶自取的方式存在質疑,這種方式是在損害客戶利益,違反了客戶和快遞公司之間的合同約定。

    菜鳥驛站的出現進一步強化了這種不遵守合同約定的操作模式,而且演變為理所當然。

    在小區或者辦公場所不允許直接投送時,我還可以理解,但以人手不夠或者其他理由我就不太理解和認同。

    任何商業模式的創新都應當遵守基本的遊戲規則,不能利用消費者好說話或者利用自己的優勢地位故意模糊自己的合同義務,推卸自己的責任,把不正常的事認為是理所當然。

    不論是快遞公司也好,還是菜鳥驛站也罷,客戶在接到通知後自行領取是在幫你們的忙,不是客戶的責任和義務,你們應當抱有感激之心。

    客戶要求你們送達約定的地址和收件人時,你們應當且必須尊重客戶的指令,因為這是你們的合同義務和責任。本末不能倒置,關係不能混淆。

    相關焦點

    • 菜鳥驛站是不是潘多拉?
      從通俗的角度解讀,菜鳥驛站阿里巴巴商業帝國裡屬於全新領域裡的重要一環,而且被設定於電商產業鏈與新零售的邊界地帶的混合形態.再直白的闡述菜鳥驛站的功能就是滿足差異化需求的末端代收用戶,並有機會賦能新零售.嗷嗷待哺的菜鳥驛站菜鳥驛站鋪設初期,菜鳥驛站作為一個嶄新的概念,吸引了不少的創業者,這些創業者首選關注的就是快遞的因素,以為做菜鳥驛站就是做了快遞,這與做一家傳統的通達系快遞相比,投資少了許多,而且有阿里巴巴的背景
    • 越來越反感「菜鳥驛站」!
      商業的本質是服務,只有把用戶服務好了,這家公司才能體現他的服務價值!但最近我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阿里主導了「菜鳥聯盟」之後,現在我們用戶取個快遞都要走上半公裡的路程了,試問?你們說快遞送到驛站應該是快遞行業的終極模式,你們因成本增加,就不管用戶們的體驗了嗎?所以,不是我說,有些東西我一直在京東入手,哪怕就算是小貴幾元又如何,因為可以送貨上門啊!阿里為什麼要組建「菜鳥聯盟」?
    • 引入團購、洗衣、回收,菜鳥驛站要做社區生意了
      「菜鳥是一家數字基礎設施公司,這張物流網絡就是水電煤,必須隨時隨地提供高水平服務」,6月23日舉行的2020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菜鳥總裁萬霖透露,將聯合快遞公司加大技術投入,進一步提升全天候物流服務能力,未來三年要將跨境包裹提速1倍,菜鳥驛站將升級為數位化社區生活服務站。
    • 豐巢vs菜鳥驛站,快遞終端的生意本質是什麼?
      一文中,我們提到菜鳥驛站運維成本相對更低,讀者都挺好奇到底是為啥,希望可以展開講講。DT君今天就來詳細回答一下這個問題,還順手探討了點物流配送末梢背後的商業模式,以此作為我們「有求必應」欄目的第一篇。豐巢的模式大家最近應該也看得挺多了,這裡再簡單總結講一講:豐巢向物業支付一定的場地費,在小區里舖設快遞櫃。箱櫃正式投入運營後,快遞員支付每單3-4毛的費用,把包裹投遞在箱櫃中,消費者憑藉取件碼取件。大家也可以從箱櫃入口寄快遞,豐巢從中收取一定比例的費用。
    • 我在菜鳥驛站做社區KOL,一年賺了200萬
      不要浪費一場危機有句話說得好,不要浪費一場危機。菜鳥驛站的站長最明白這個道理。疫情期間,面對社區居民普遍存在的「菜籃子」問題,有的驛站站長就充分發揮了其聰明才智。他申請的菜鳥驛站足足有240平米這麼大,一年鋪租就要15萬元,不少人嘲笑他沒有商業頭腦。小謝卻有另外的打算。他想,自己的驛站每天都有1000個包裹,也就是說每天都有1000人進出,光是拿快遞,那可太浪費人流量了。偶然一次機會,小謝從朋友口中得知「社區團購」這個模式,於是就有了靈感。
    • 豐巢收費菜鳥驛站包裹量翻倍,「驛站+」模式日趨成熟
      在豐巢宣布收費後,消費者紛紛將包裹寄到菜鳥驛站,菜鳥驛站迎來了爆發性增長。據阿里發布的財報顯示,今年3月菜鳥社區驛站日均處理包裹數量同比增長超過100%。與此同時,菜鳥驛站方面宣稱「永久免費」。免費之下,有的驛站派件寄件和團購佣金等收入加起來,每月有數萬元進帳。那麼,免費的菜鳥驛站盈利模式是怎樣的,是如何賺錢的?
    • 菜鳥驛站進化升級,從快遞中心到社區生活服務
      菜鳥總裁萬霖提到了此次菜鳥驛站升級的背景表示:「疫情期間,菜鳥不僅收發快遞包裹,還承擔了社區服務的中心功能」。我相信也正是因為疫情的推動,加速了菜鳥的升級過程,這不僅是時代對於菜鳥的提出的要求,也是菜鳥自身要承擔更大社會責任的擔待。
    • 菜鳥驛站,你憑什麼搞特殊
      收快遞是一件讓人既期待又興奮的事,但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最近的快遞都不怎麼派送了,變成了一則簡訊通知或者電話通知,讓你到附近的菜鳥驛站自取。一開始覺得還可以,因為快遞往往是寄往家裡,而上班又不能收取,感覺這樣的菜鳥驛站還是蠻不錯的,而且還不收費。
    • 菜鳥驛站代收發快遞的模式有哪些?
      菜鳥驛站代收發快遞的模式有哪些? 2020年07月13日來源:北國網 提要:在近些年來,菜鳥驛站已經發展成為當下比較受歡迎的一種快遞代收發服務機構,在各個不同的社區小區之中,經常會看到代收發快遞的這種機構。
    • 小區菜鳥驛站幾點開門 菜鳥驛站現有布局
      現在實在非常的發達,我們可以直接在網上購物,然後等個三四天之後就能拿到自己所買的東西,也就是說進行快遞的方式來給我們發回來,那麼,我們要看一下小區菜鳥驛站幾點開門,有的人不清楚它的營業時間,因此就錯過了好幾次取快遞的時間,另外,菜鳥驛站的現有布局都有哪些。
    • 「永久免費」的菜鳥驛站,靠什麼賺錢?
      如果真要說有誰贏家,那也只能是在一旁「吃瓜」的菜鳥驛站了。就在豐巢放出整改聲明的第二天,菜鳥驛站宣布:暫存包裹的服務不會對消費者收費,無論存放多久,都會免費妥善保管!從實際情況來看,菜鳥驛站以前確實是這麼做的。
    • 阿里巴巴牽頭搞的菜鳥驛站,不如快遞櫃,讓人又愛又恨
      菜鳥驛站、快遞櫃、快遞超市、XX驛站……如今,快遞的最後一公裡被這些機器或者代收點所掌控,在它們"肆意橫行"時,大家的快遞便不再送上門了,就連順豐、京東也漸漸放棄送貨上門。目前,快遞驛站的品牌有很多,但菜鳥驛站是唯獨值得拎出來講一講的。
    • 菜鳥驛站怎麼開?菜鳥驛站月收入多少錢?
      網友評論:網友1:一直糾結要不要在家附近開一個菜鳥驛站或農村淘寶,現在網購的人越來越多、覺得可以試一試,但之前有人開了農村淘寶沒多久老闆就跑路了。有網友能給些誠懇的意見嗎?網友2:我堂弟4月份在佛山投資了4萬塊錢開了一個,兩份人的,請三個人工資一萬,鋪租水電費開支一萬一,五月份收入兩萬五,兩個人一人得分2000元。
    • 豐巢收費時,菜鳥驛站免費,遵循了什麼不同的邏輯?
      謀變——更多的網際網路企業躁動起來:生鮮電商二次高潮,原有的玩家開始擴大地盤,新玩家也不斷入局;同城配送成為新的焦點;社區團購模式升級,服務社區生活……變化還不止於此。6月23日,菜鳥驛站官宣,升級為數字社區生活站,從快遞升級,疊加團購、洗衣、回收等服務,面向社區商業、家庭消費等豐富場景,打造多樣化、可複製的生活服務。
    • 揭秘菜鳥驛站的盈利模式一天能掙多少錢?
      首先,要經過菜鳥驛站的後臺交一個保證金,接下來就是購買店內的設施,主要就是貨架,電腦,掃碼槍,快消品膠帶,印表機,熱敏機以及電子秤,最重要的還有一個手機,還有店租,廣告招牌,水電費等等,總的成本在2萬元左右。菜鳥驛站收入來源?
    • 菜鳥驛站進軍 數字社區生活
      引入團購、洗衣、回收服務 新快報訊 記者鄭志輝報導 團購、洗衣、回收……菜鳥驛站昨日宣布,將超越快遞,向數字社區生活服務全面升級
    • 怎麼樣才能開一家菜鳥驛站?
      Q1:怎麼申請菜鳥驛站?菜鳥驛站的申請流程?一、你要先去菜鳥驛站的官網,具體不懂可百度地址,先要去了解整個菜鳥驛站的申請過程和步驟。二、去線下尋找合適的店鋪,店鋪的位置最好是在1樓,如果你要做專業點,店鋪的大小要在20平米左右,如果是商鋪的代收點大小要在10平米以上。
    • 關於快遞菜鳥驛站、摩西管家等代取點
      這種模式最大的弊端在於快遞員洽談的代取點,不會對快遞有任何負責態度,甚至不會管是誰取的件,這就導致了快遞員可能會因為有人拿錯快遞,或者收件人長時間未取件造成公司罰款。然後我們來說說菜鳥驛站,菜鳥驛站可謂是出身顯赫,東家是阿里巴巴這龐然大物。
    • 我市建成167家菜鳥驛站
      解決快遞派送「最後一百米」難題 我市建成167家菜鳥驛站 12月21日,菜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送來「包容審慎監管有效鼓勵創新謀求發展」的錦旗,感謝市郵政管理局指導菜鳥驛站網點建設,幫助企業排憂解難。截至目前,全市已建立167家菜鳥驛站。
    • 菜鳥驛站幹了一年,太累了
      我家在農村,鎮上有到菜鳥驛站。菜鳥驛站跟豐巢一樣都是末端派送。方便也業務員,當然也是想方便大家的,區別就是一個是自動的,一個是人工的。電話和的簡訊通知都是系統發出,驛站籤收的快遞物流顯示正常籤收後,會在當天還有一條入庫入櫃的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