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最怕的是什麼?就是電池自燃,相信多數關注新能源車型的都很在意這些,當然自燃也並不是新能源車型的專利,燃油版自燃的也比比皆是,只不過新能源的關注度更高,因此大家對於其安全性也就投入了更多的關注目光;就在近期,上海虹橋火車站門口,一臺比亞迪宋DM發生了自燃。
光是看牌照就能知曉,這是一臺滬A牌照的比亞迪宋,不過懸掛的新能源車牌,因此可以肯定是宋DM,雖然沒有標註EV,不過4.9S的標識正是比亞迪官方宣傳宋DM的重點之一,而自燃車型起火位置在機艙部分,這從視頻截圖裡就能看出,也就是說,這並非是普通電池自燃。
而從上圖可以看出,比亞迪宋DM機艙是左側為1.5Ti發動機,右側是電機部分,根據前期官方介紹得知,宋DM搭載的是比亞迪獨有的三擎四驅系統,有一臺1.5T渦輪增壓發動機和雙電機組成,其中發動機和一臺電機位於前軸驅動前輪行駛,另一臺電機位於後軸用於驅動後輪,能在全路況下實現四驅行駛;由於電池組下置、後驅動電機的原因,宋DM與普通燃油版宋的後懸結構是完全不同的,普通燃油版是四連杆獨立結構,下控制臂非常粗壯,而宋DM採用的則是連杆支柱型。
其中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為113kW,最大輸出扭矩為240N·m;前後兩個電機最大功率為110kW,最大功率為250N·m。在混動模式下,系共和輸出功率為333kW,綜合輸出扭矩達到740N·m,這樣的動力參數能媲美一臺5.5L排量的燃油車。強大的扭矩輸出以及全時四驅特性,使得車輛的百公裡加速時間僅為4.9秒。純電模式下車輛的續航裡程為80km,綜合百公裡油耗僅為1.4升。
從視頻截圖看起火點隱約可以看出起火部分是在發動機右側靠近副駕駛一側,正好是1.5Ti發動機的位置,而電機本身並沒有起火,正好大家擔心的電池部分起火的可能被正式排除,這算是一個利好消息,說明比亞迪在電池組方面的安全還是經受住了考驗,至於主圖中車身被燒毀,這是附帶效應,無需過度解讀,如若是電池組(位於承載式底板下方外置)自燃,應該是車廂部分首先起火,如此一來整個車廂包括後尾門都應該成骨架狀態,而事實是後尾門完好,從側面印證了並排除了電池組自燃的可能性。
至於發動機本身自燃的問題,前期在相關文章中做過相應的介紹,渦輪增壓的發動機工作時確實會像圖中這樣,另外自吸發動機大負荷工作時排氣歧管一樣會燒紅。原則上增壓的排氣溫度會稍高,但目前採用兩種進氣方式的發動機排氣溫度都被控制在950℃,因為排氣管和渦輪的材料最高耐溫都是950℃-980℃;當然燒紅不代表就會自燃,只能說明發動機的溫度較高,存在自燃的可能,而現在小排量增壓發動機滿大街都是,難道都是一顆顆行走的定時燃燒彈?答案自然是否定的,甚至按照概率來算都不是很高,而從車型本身來看,這是一臺老款宋DM(看尾燈就知道了),有些年頭,因此更大的可能與機艙內的管線有關係(一般歧管附近不會布置燃油管但會有機油管。即使燃油洩漏一般也不會漏到排氣歧管上,機油洩漏倒有可能。但機油實際上是很難洩漏的)。
排除了電池組自燃的可能性,那麼發動機本身只要經常關注一下即可,儘量不要私自動管線布局,同時看看是否有老化的可能,當然機油什麼的有發動機裝飾蓋,基本上不用太擔心,剩下的幹啥?順便做一波介紹,比亞迪新一代宋即將上市(也就是多次提及的龍臉宋)。
整車造型其實相當好理解,就是新一代唐的前臉風格(宋MAX也包含在內)直接移植到宋的車身上,因為整個車身幾乎沒有變化,包括那D柱小髮髻依然保留,既然都是耳熟能詳的造型元素。同時做出修改的還有尾燈、內飾等,側面還是老款式樣,配置方面也可以直接參照現銷款宋,當然動力層面也是同樣如此,EV版、燃油版、混動版三個車型含蓋了目前市面上的主流動力層面;目前官方還沒有正式對外披露上市的具體時間,筆者目測可能的首發時間會圈定在本月31日揭幕的成都車展上,至於是否正式上市,這還是留點餘地不做任何推測,耐心等待官方發布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