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米的旅行——王太生

2020-09-09 紫色薔薇

這實際上,是一條,年復一年的經典線路,關於一粒米的旅行,就像雲在青天水在瓶。

五月,若隱若現的布穀聲中,秧苗出落得青翠欲滴,農人拿來籮筐,秧苗端坐在農人晃悠悠的籮筐上,一路擠閃路邊的野草,擔子跌落著亮晶晶的水滴,以一個季節成人禮的方式,走向天光雲影的秧田。

一粒米就這樣開始旅行。它一出門,就迎面遭遇一場兜頭雨。一場雨在天地間潑潑地下著,秧田翻著汽泡,秧苗在雨中,舒展腰肢,歪著小腦袋,咧著嘴,盡情吮吸。秧田需要汩汩的水,小河的水,沿著水渠譁譁流淌。這時候,有一尾魚,「潑刺」一聲,遊入秧田。

一粒米在旅途上,雨熱同期。高溫在秧棵間恣肆蔓延。只有這樣氤氳的高溫,一粒米才開始抽穗。三伏天,農人在水田勞作的姿勢,是逆光中的一幅剪影,勾畫在以秧田為背景的天空。那些秧苗在咕嚕咕嚕地喝水,農人在拔草的間隙,坐在樹蔭下,也咕嘟、咕嘟地喝水。隨身攜帶的水壺裡,有一層厚厚的水垢。

城裡來的孩子,對農村所作的觀察,是鵝眼狀的。田埂上,迎面走來的水牛,一對大眼睛怯生生的。農人諺語:鵝眼看人時小,牛眼看人時大。牛的雙眸,閃爍的是對土地的敬畏。

一粒米邂逅愛情。這時候,稻田裡有蛙鼓蟲鳴。感情越熾熱,溫度越高,一粒米在稻殼緊緊包裡的子宮內灌漿發育。灌漿中的一粒米,陽光下,放在掌心,用手輕輕一搓,是迸裂的,嫩嫩的,青中帶玉的胞漿。不遠處,鄰家女孩兒,坐在樹下,靜靜地想著心思。

溼熱相伴,汗水同行。宋代詩人戴復古在《大熱》中描述,「天地一大窯,陽炭烹六月。萬物此陶鎔,人何怨炎熱。君看百穀秋,亦自暑中結。田水沸如湯,背汗溼如潑。」天太熱了!整個世界就像一個大瓷窯,在酷暑的六月燃燒。何必埋怨天熱呢,你看秋天的碩果,其實是在這炎熱的夏天孕育。在這樣的天氣耕耘,田裡熱的可怕,稻田的水,滾燙、滾燙,像是沸騰了一半,農夫背上的汗,如同被潑了一盆水上去,溼漉漉的……

等到暑熱消去,涼風起,農人額頭汗珠漸漸風乾,秋天到了,夢中稻田,逐漸乾涸,大地一片金黃。一粒米,等待收割。就這樣,一粒米在時光的旅行中,戛然而止。

兒時餐桌上,我經常將一碗飯,吃剩一半。外婆見狀,不時提醒說,浪費糧食,響雷打頭。一粒米,七斤四兩水。我嚇得趕緊扒拉乾淨,故意發出響聲,碗底照見人影。

到達了目的地,一粒米,脫去薄薄的稻殼,變成晶瑩的一粒,又開始了它的另一種旅行,從鄉村流入城市。

那時候,父親在糧店上班。糧店的糧垛堆至房頂,糧垛是由一袋一袋的米包壘成,我躺在糧垛上,重量的擠壓,一堆米在身下,有秩序地緩緩遊動。趴在糧垛上遊戲的日子,我曾看到裝滿無數粒米的麻包上,蓋了章,有的還標有印記。有一隻麻包,上面寫著字:「新河大隊、張。」我猜想著,這一定是那個賣這一包米的農民留下的,他捨不得這經歷了一個苦夏所收穫的這一包米?站在樹蔭下,咕嚕咕嚕地喝著水。抑或是讓淘米做飯的城裡人,曉得這一包米,是鄉下一個姓張的人種的?彼此之間,有種緣份。

一粒米之旅,是一個苦夏之旅,暴雨雷電,等待忍耐,孕育蛻變;是一個輾轉之旅,舟車相繼,每一個環節,都串聯起好多人。

一粒米,餵養了鄉村和城市。

摘自:2020-09-08《聯合日報》

相關焦點

  • 一粒米的旅行札記
    @策劃/本刊編輯部 網編部統籌/韓冬伊編者按:從田間、倉廩到餐盤,一粒米經歷怎樣漫長而顛簸的旅程一粒米的旅行札記@文/本刊記者 韓冬伊當你騰挪出空閒,做一餐家常菜——筍鮮湯濃,佐一匙的白飯,甘醇頓生安然。不過,你並不知曉,在餐桌之前,在商超之前,在萬家燈火之前,一粒米經歷怎樣漫長而顛簸的旅程。
  • 文明旅遊 | 一粒米的故事
    今天,跟隨南岸君來看一粒米的故事珍惜糧食,拒絕浪費旅行中
  • 一粒米臺灣小吃搬家啦 (新店地址)
    一粒米臺灣小吃菜單:一粒米臺灣美食平臺會不定期發一些關於臺灣特色的美食和一些墨爾本有趣的新聞。如果大家喜歡可以掃一掃下方二維碼訂閱我們的公眾號哦!
  • 敬惜一粒米,機關食堂有「高招」
    「厲行節儉、反對浪費」是勤儉節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延續,也是敬惜一粒米的現實要求。浪費,往往是從你飯碗中的一粒米、一點湯開始。機關食堂作為專門負責機關幹部就餐的地方,因機關人員外出辦事、出差、下鄉的流動性較大,準備餐飲的數量一直是一個老大難,太多浪費,太少不夠,也很容易導致「舌尖上的浪費」出現。
  • 鄉村振興在惠城 | 一粒米撬動一個產業,這家惠城企業做到了
    一粒米撬動一個產業,這家惠城企業做到了素有「米中之碧玉」「飯中之佳品」等美譽,絲苗米是秈稻優質稻米,其外觀細長苗條、晶瑩潔白、米泛絲光,內在澱粉含量中等、質地軟硬適中,煮飯爽滑可口,具有清新香味。以一粒米撬動一個產業,是海納的真實寫照。當前,由海納牽頭打造的惠城區絲苗米產業園已完成省級專家驗收,並於今年納入國家產業園管理體系。此外,依託稻米產業和文化,海納現代農業生態園已打造成為綜合型示範性農業基地,包括有鯉·稻舍、海納仙眷花洲花海景區、現代農業科學技術示範區、有鯉莊園四個重要區域組成。
  • 從一顆種子到一粒米,木禾田大米經歷了什麼?
    一粒米,從一顆小小的種子,變成我們碗裡的米飯,達成了它的使命。你知道它是怎麼來的嗎?從基地到餐桌,木禾田長粒鮮米經歷了播種——收割——脫殼——碾米——精選——灌裝——運送到家的過程。在各個環節上,木禾田對於品質都有著更高規格的要求!
  • 歐陽娜娜減肥期間吃不加一粒米的「蛋炒飯」,熱量超低
    歐陽娜娜減肥期間吃不加一粒米的「蛋炒飯」,熱量超低歐陽娜娜在過完年之後,就有了想要減肥的念頭了,再加上前段時間她和經紀人楊天真一起出現在了鏡頭面前,這個經紀人可是,提醒了歐陽娜娜要開始減肥了,既然如此,歐陽娜娜也不能擱置了自己的減肥事業,所以留學了一段時間之後的歐陽娜娜真的開始了減肥了
  • 一粒米的生命堅持之三:良種良法育良田 魯耕糧品五常大米美譽全國...
    編者按:一粒米有哪些生命堅持?魯耕人身上有哪些魯耕幹勁?新形勢下,魯耕人「闖關東、走西口」,奮鬥在全國各地,為百姓尋找好農品。無論是健康、原生態的五常大米,還是勤勞、實幹的魯耕人,都是「魯耕幹勁」的生動寫照。
  • 一粒米的生命堅持之六:一袋大米的最嚴格出廠流程 歷經14道檢測...
    編者按:一粒米有哪些生命堅持?魯耕人身上有哪些魯耕幹勁?新形勢下,魯耕人「闖關東、走西口」,奮鬥在全國各地,為百姓尋找好農品。無論是健康、原生態的五常大米,還是勤勞、實幹的魯耕人,都是「魯耕幹勁」的生動寫照。
  • 10副對聯大智慧:一粒米中藏世界,半邊鍋內煮乾坤
    峨眉山千佛禪院 一粒米中藏世界半邊鍋裡煮乾坤小細節裡藏著大道理。永遠不要忽視生活中的細節,往往決定你人生高度的恰恰就是這些細節。一粒米中藏著大世界,半口鍋裡有大乾坤。
  • 背後秘密就藏在他在靈山掉的一粒米中!
    背後秘密就藏在他在靈山掉的一粒米中!如果唐僧真是感冒,完全可以讓孫悟空去城裡抓點藥吃的,顯然他沒有這麼做,而是給了一個理由:行者道:「你那裡曉得,老師父不曾聽佛講法,打了一個盹,往下一失,左腳下翽了一粒米,下界來,該有這三日病。」
  • 光碟行動要從一粒米一棵菜做起
    光碟不僅僅是一句口號,更需要我們做到實處,從一粒米,一棵菜做起,從我們自身做起。」(記者 趙靜)
  • 五常大米價格多少,揭秘五常大米如何從一束稻到一粒米的
    這樣的場景對於一個沒有多少田野經驗的人來說太難得了~跟著巧谷農一起感受五常,稻花香,秋收的喜悅,從一束到一粒米,一起感受地標美食的美好。一個忙碌的收割場景閃現在我眼前,我聽著技術員講解關於水稻的故事。水稻成熟收割後,要捆成小捆,稻穗整齊地堆放在田裡。這期間,不怕風雨。雨水會順著稻稈流下來,稻穗不會被浸溼。堆積的米是幹的。
  • 曾被嘲講小白兔演成大肥兔,她每天吃一粒米,鎖骨變「排骨」?
    但為了更好的上鏡,穎兒也一直在減肥,曾經直言每天只吃一粒米和少量老乾媽,瘦到鎖骨變"排骨"。不過結婚之後,她和丈夫付辛博合體上了不少綜藝節目,其中她的透露出自己和丈夫是AA制,懷孕後壓力很大,本來懷的是雙胞胎,最後因為出血只保住了一個。
  • 一粒米的奇幻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