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帶貨到底有多賺錢?華人旅遊業者告訴你真相

2020-12-07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中國僑網

中國僑網7月14日電新冠肺炎疫情下,旅遊行業受到巨大衝擊。為求自救,許多華人旅遊從業者紛紛轉戰直播、網絡等帶貨模式。

雖然時下正值直播、網絡帶貨風口,但他們涉足直播到底效益幾何?近日,小僑聽幾位涉足直播和網絡銷售的華人旅遊從業者講述了現狀。

堅持「熬著」 順帶賺點錢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在法國做了十幾年導遊的雨果,因看好直播行業風口,今年上半年也摸索轉戰到「直播」行業。

最初,藉助自己旅歐多年的經歷,他開通了「吭哧三人行」直播帳號,主要做脫口秀節目,講述東西方文化差異及兩邊人們的不同認知;後來,又慢慢轉戰到做「歷史上的今天」相關內容;再後來,也涉足了直播帶貨業務。

據雨果介紹,雖然帳號掛有27萬多的粉絲,但粉絲群體並不穩定,現在每次直播也只能維持幾百人次的人流量。

「作為『素人』,要想依靠直播或帶貨賺錢,並不容易。」雨果表示,要創造大的流量,前期本身就需要投入一些金錢;加上今年上半年有太多人一股腦湧入直播行業,又造成了大量分流,還有些帶貨者不停壓低商品價格,「別看銷售額很多,但除去成本,利潤不見得多豐厚。」

「並不是人人都能成為李佳琦。」雨果勸誡大家,要以正確心態看待直播行業,把直播看作一個普通行業,「上下班自由,能達到賺取一份工資的收入水平就差不多了。」

目前,雨果的直播帳號仍保持著每周兩次的更新。

「堅持很重要。」他說,自己之所以不放棄,也是為了「熬」過一些人,加上本身就喜歡做這個,可以的話,就順帶賺點錢。

疫情下,雨果也一直沒有忘卻老本行「旅遊業」。在他看來,隨著疫情好轉,會刺激周邊遊等短途旅行,他也一直在為此設計線路、制定方案等。

雨果說,在未來,他會把直播運用到旅遊帶團中。邊導遊,邊拍攝一些景點,藉此也能夠讓「足不出戶」的人實現「雲旅遊」,「如果能變現,自然是好的。」

「想把直播和網絡營銷做好,挺難的。」

「隔行如隔山,想把直播和網絡營銷做好,挺難的。」黎巴嫩愛米旅遊總經理趙穎告訴小僑,圈子中不少人嘗試了幾天之後感受到挫敗感。

自2月初其公司的旅遊板塊業務全部暫停以來,趙穎也嘗試過通過朋友圈等方式網絡帶貨。在疫情初期的那段日子裡,黎巴嫩巧克力、首飾等時常見諸於趙穎的朋友圈。但隨著時間推移,類似信息的發出頻率也愈發降低。

「嘗試了一段時間後,發現自己並不專業。」趙穎說,直播帶貨、網絡營銷等並不是人人都能玩轉的,但她依然鼓勵大家耐心做出更多嘗試,因為推廣渠道在從一個平臺轉到了別的熱門平臺顯而易見,網際網路時代變化和更迭是常態。

「直播、朋友圈等網絡帶貨模式,實際上就是把傳統的營銷渠道『搬到』網上。因為網絡更便捷、效率更高、成本也更低。」趙穎依然認為,網絡營銷是大勢所趨,他們現在也在思考如何利用直播和網絡營銷的方式,推廣愛米旅遊可操作的目的地,從而為後續旅遊業務開展做好準備。

事實上,作為商家為自救而轉換思維的一種方式,直播和網絡營銷與趙穎一直以來秉持的「公司業務要多條腿走路」 的理念一脈相承。

除去做旅遊,她一直有將海外的產品銷往中國;疫情下,其團隊還成為太平洋保險在中東、北非的獨家代理,推出針對新冠的海外無憂意外險等。

鑑於此,疫情之下,她免去了大多數旅遊從業者的「無奈掙扎」;在目前黎巴嫩的旅遊已經重啟的情況下,她的團隊仍有迴旋餘地,把客戶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目前堅持尚不接待任何團組。「其實藉此疫情,大家都應該轉換思維。」

線上銷售利潤並不高 但重視推廣效應

自新冠肺炎疫情在泰國發生以來,泰中旅遊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王琳就開始引導公司轉型,成立銷售公司。

「網絡銷售在中國國內很流行,但疫情前,一直沒有時間嘗試。」陳王琳告訴記者,疫情發生後,他便考慮這可能會對全球消費理念產生影響。

於是,在成立銷售公司後,陳王琳便積極開拓了線上、線下銷售渠道,致力於將中國的優質產品輸送到泰國,同樣也將泰國的優質產品售賣到中國。

陳王琳介紹,線上銷售渠道主要依靠facebook、微信朋友圈、抖音、直播等方式,售賣的產品包羅萬象,包括房產、空調、榴槤、衣服、裝修材料等。

經過四個月的嘗試,陳王琳介紹,總體而言,公司轉型比較成功。「疫情期間,泰國老百姓的消費觀念和消費方式也確實發生轉變,以前喜歡去商場逛街,現在則網絡訂購比較多。」

但網上銷售帶貨到底利潤怎樣?陳王琳坦言,通過抖音、直播等方式網絡帶貨,因為要請網紅合作,再加上折扣力度往往比較大,所以利潤相對來說並不高。但他尤其看重線上銷售的推廣效應,「宣傳打開了,品牌就立起來了。」

陳王琳表示,要想真正賺錢,還是要線上、線下雙管齊下,以線上帶動線下銷售。作為實踐,在四個月時間裡,陳王琳的線下銷售隊伍已經從原來7人擴展到現如今的100餘人。

雖然其主體業務旅遊行業尚未見起色,但陳王琳現在也已經著手通過直播帶動後續旅遊業的重啟。其公司某部門的三位員工,每天都會去一些經典餐廳、酒店拍些視頻,發到抖音號。

「瀏覽度很高,中國國內很多朋友都在問具體地點。」陳王琳說,這就是通過抖音為公司帶來的客源,相信一旦旅遊開放,客戶群體會翻倍增長。(馬秀秀)

相關焦點

  • 僑胞旅遊業者轉戰直播帶貨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全球旅遊行業,許多華僑華人旅遊從業者紛紛轉戰直播,開啟直播帶貨新模式。嘗試「旅遊 直播」模式,融合線上宣傳與線下運營,眾多海外華僑華人旅遊業者正在艱難轉變中摸索新的發展路徑。導遊變主播今年上半年,在法國做了十幾年導遊的僑胞雨果轉行做起主播。
  • 直播帶貨糾紛|直播帶貨的水到底有多深?想帶貨,商家又該如何避坑?
    唐先生想與合作機構解約,卻被合作方晾在了一邊,雙方到目前就解約、退款一事仍未有實質性的協商和進展。(此前詳情戳這裡)那麼,如果合作方一再敷衍,或拒絕與唐先生解約、退款,唐先生該怎麼辦嗎?與唐先生遇到的糟心事類似的情況普遍嗎?想進行直播帶貨的網店商家又該如何避坑呢?
  • 葉璇宣布退出直播帶貨!是明星直播帶貨不行,還是直播帶貨不行?
    以過去一個月為例,明星帶貨的數據被一次次刷新,從陳赫的8300萬,到劉濤的1.48億,再到汪涵的1.56億。不同於「頭部主播+明星」的組合方式,如今越來越多的明星開始扎堆擠進直播間,他們獨當一面,變身成為新手帶貨主播。但明星帶貨效果真的好嗎?會給其他主播帶來衝擊嗎?我們盤點了近期入局做直播帶貨的明星,試圖從中尋找答案。
  • 夫妻闖義烏做直播帶貨倒賠錢,直播流量數據背後的水到底有多深?
    近年來,直播帶貨呈現井噴狀態,百貨商場裡,導購變身主播,在鏡頭前賣力帶貨;深夜食堂裡,美食達人親自探店,吸引網友回歸線下餐飲。而在疫情之後,線上直播單貨更是成為許多人的新路子,開展線上自救與消費者實現「面對面」交流。
  • 海外戰「疫」:各國旅遊業多停擺 僑胞旅遊業者各顯其能謀出路
    各國旅遊業多停擺 生存壓力撲面來僑胞旅遊業者各顯其能謀出路(僑胞說·我在海外這麼渡難關①)編者按: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華僑華人的生活、工作造成嚴重影響。海外華僑華人沒有坐等疫情好轉,而是想方設法「突圍」,利用自己的人脈、資源和智慧,四面出擊,各顯其能,為自己帶來新的希望。
  • 羅永浩電商直播內幕:淘寶京東都有過溝通 女性化妝品也找他帶貨
    4月1日的首秀上,到底會現身哪些最佳出價的金主? 最佳出價 帶貨一哥,是老羅官宣的目標。 「如果你從來沒在直播電商買過東西,那是因為你沒看過我們做的。雖然我不適合賣口紅,但相信能在很多商品的品類裡做到帶貨一哥。」
  • 直播帶貨「黑中介」割韭菜,胡杏兒背了鍋
    近日,在《演員請就位》節目裡獲得「年度最佳演員」的胡杏兒迎來高光時刻,但在節目之外,她意外捲入了一場直播帶貨風波。「完全是割韭菜!我們賠慘了」,商家夏飛告訴深燃,他花了17.7萬元參加胡杏兒直播帶貨首秀,原本寄予厚望,但僅換來7萬多的銷售額,且未達到合同約定的直播時長。事後,他聯繫了與他對接的「謙尋工作人員」,幾輪溝通後,對方「電話不接,微信不回」。
  • 《海島大亨6》旅遊業收益圖文測試 戳這裡告訴你旅遊業什麼比較賺錢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海島大亨6》旅遊業收益圖文測試 戳這裡告訴你旅遊業什麼比較賺錢 這個遊戲大家都玩過,但是很多玩家不知道《海島大亨6》中旅遊業什麼比較賺錢,其實小編一開始也不知道這個。今天牛遊網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海島大亨6》旅遊業收益圖文測試,希望大家能夠喜   原標題:《海島大亨6》旅遊業收益圖文測試 戳這裡告訴你旅遊業什麼比較賺錢   這個遊戲大家都玩過,但是很多玩家不知道《海島大亨6》中旅遊業什麼比較賺錢,其實小編一開始也不知道這個。
  • 直播帶貨真的賺錢嗎?小心點,裡面水很深
    要說2020年什麼最火,那肯定是直播帶貨行業。隨著短視頻的興起,直播帶貨也成了各家APP的一塊利益產業。從帶貨一哥「李佳琦」,一姐「薇婭」,羅永浩等到各路明星都紛紛加入直播帶貨行業。直播也成了一個電商必備的技能。但是,看似火爆的直播帶貨真的賺錢嗎?
  • 直播帶貨,沒有想得那麼美
    去年,他說動5個好友成立6人直播小團隊,分別負責剪輯、拍攝、營銷、直播等工作,在抖音開設「吃貨姐妹」帳號,做起了直播帶貨。「主要帶貨零食和水果,商家都以河南本地為主。帳號流量不算大,很少有企業主動找上門,大多還得靠我們自己主動尋找商家。」任豪說,一年過去了,如今帳號已擁有近25萬粉絲,前不久帶貨一款蛋黃酥,一場直播就賣出8000多單。
  • 重啟帶貨直播的鬥魚,擱置節奏做帶貨一家人方為上策!
    近日帶貨直播圈傳來兩大重磅消息,一個是眾所周知的IT界名人,錘子手機創始人的羅永浩將加入抖音帶貨,且已經和聯想達成了合作意向,作為IT界最好段子大師,CEO中的演講王者,羅永浩此番下場帶貨直播自然引起了廣泛關注。同時,另一則消息則是據界面獨家報導,界面記者從多位鬥魚知情人士處獨家獲悉,近期鬥魚將重啟直播電商項目,也就是帶貨直播。並且已經招募了一批帶貨主播。
  • 李小璐第一場直播帶貨,總銷售額是4791萬,她到底賺了多少錢呢
    李小璐直播帶貨,第一場賺了多少。有人爆料道:我們不去評論人家的感情生活狀態,我們就是看一下昨天李小璐直播的狀況,昨天直播的銷售額是4791萬,音浪是85.1萬,那李小璐昨天直播,到底賺了多少錢呢。其實明星帶貨就是三種賺錢方式,坑位費,佣金,音浪,李小璐的坑位費是30萬,昨天她帶了21個品,所以說昨天晚上她的坑位費呢。她是賺了630萬,音浪呢昨天晚上的收入是42.55萬,她的佣金是百分之30,那昨天的銷售額乘以佣金呢。她一共賺了1437萬。那這三部分加起來呢。
  • 抖音電商分享要收費嗎 抖音電商能賺錢嗎帶貨怎麼賺錢
    大家都知道抖音很火,視頻拍的好能掙錢,那麼抖音電商賣貨能掙錢嗎?抖音電商分享要收費嗎?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抖音直播帶貨怎麼賺錢的吧。
  • 在線新經濟|縣市長帶貨熱背後:直播電商的帶貨力到底有多強
    縣市長輪番直播帶貨拼多多數據研究院副院長陳秋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介紹,拼多多在2019年下半年正式上線了直播功能,起初是作為響應B端需求所增設的服務插件,受農業農村部「促流通」相關部署的啟發,拼多多決定將直播帶貨作為特殊時期農產品出村進城的重要補充措施,並且提出了「市長來直播、農民多賣貨」的理念。
  • 新手如何從零開始做直播帶貨 抖音直播帶貨怎麼做
    5G時代,電商帶貨現在很火,那麼一個新手,怎麼從零開始做直播帶貨呢?抖音直播帶貨怎麼做呢?一起來看看吧。
  • 【原創】直播帶貨如火如荼,尚未進入下半場
    抖音直播帶貨火了之後,連字節跳動熟悉抖音直播算法的離職員工都成了市場上的「搶手貨」。 「他們是直播帶貨培訓機構最稀缺的資源。」一位培訓機構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儘管有保密協議,這些離職員工仍然被邀請至各種小型閉門會議中,每場大概只有三到五個人參與,為想要通過直播帶貨快速賺錢的人分享平臺規則以及投放的方法論。
  • 直播帶貨這麼賺錢?我們該怎麼做呢?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也是直播帶貨飛速發展的一年。 年度熱詞「直播帶貨」 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對網絡直播產業產生了明顯的影響。其中,在疫情期間,電商直播成為今年上半年發展最為迅猛的網際網路應用之一。
  • 都想賺錢開直播?水有多深聽我說!
    解困去直播,掙錢玩直播,娛樂上直播,網絡直播似乎真成了救命的稻草了。可事實真有想像的那麼美好嗎?這裡就給大家扒一扒直播背後的那些事,看一看到底水有多深,讓我們燥熱的情緒平復一下。現在拼的都是集團軍作戰,所以不要神話網紅帶貨這個產業,也不要盲目往裡面扎堆,其實直播帶貨跟傳統電商沒有本質區別,只不過是電商詳情頁變成網紅用嘴跟你說的產品介紹,真正比拼的,還是產品和價值。
  • 當巨頭們進軍直播,帶貨也就不僅是帶貨,更是企業宣傳的前沿陣地!
    6.18臨近,一場場直播帶貨應接不暇,你是不是忍不住要「剁手」了?2020年,誰是直播帶貨之王?薇婭、李佳琦還是李子柒?2020年6月1日,董明珠一場直播銷售額破65億元。4月24日,董姐姐首次直播銷售額僅23.25萬元到第4次直播,累計帶貨超76億元,十足的帶貨女王。明天6.18,董姐姐將再度直播帶貨,將帶來怎樣的戰績呢?
  • 怎樣假裝一個帶貨流水過億的直播達人?
    其實流水過億並不是真的有 1 億人民幣進了你的銀行卡,我們的目標是讓別人覺得你流水過億,這樣傻乎乎的廣告主就會擠破門檻過來找你合作,還有傻乎乎的網民幫你吐血轉發,傻乎乎的老闆還會轉到員工群裡說,「後浪啊,你有多努力就會有多成功」,傻乎乎的老婆還會轉給老公說,「你看看人家,你再看看你」。誰在發布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