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闖義烏做直播帶貨倒賠錢,直播流量數據背後的水到底有多深?

2020-12-18 縱橫千萬事

近年來,直播帶貨呈現井噴狀態,百貨商場裡,導購變身主播,在鏡頭前賣力帶貨;深夜食堂裡,美食達人親自探店,吸引網友回歸線下餐飲。而在疫情之後,線上直播單貨更是成為許多人的新路子,開展線上自救與消費者實現「面對面」交流。

或許直播在許多人的眼中是一個穩賺不賠的好工作,以至於有些人在看到表面的甜頭之後,便義無反顧的往直播帶貨的路上走,殊不知在這看不到的背後是怎樣的風景。

近日,有一對湖北夫妻,勇闖義烏直播帶貨半個月,賺到的卻是倒賠5萬元的結果。

夫妻闖義烏做直播帶貨倒賠5萬元,一部手機真的能闖義烏?

鄒洋和黃依雯是一對湖北的小夫妻,因之前做的實體店在疫情期間關閉,後來發現直播帶貨的商機就來到義烏闖蕩。一開始,黃依雯看別人拍個賣烏龜小玩具的視頻就能火,能賣出幾萬單,一晚就能賺25萬,黃依雯覺得自己也可以拍視頻,也能賣。

然而,到義烏之後,生活給了她一個重重的當頭一棒,主播裝備,拿貨,跑市場,什麼都要自己仔細研究細心對比,而黃依雯鄒洋夫妻遵循的什麼火賣什麼。黃依雯表示,現如今在他們在沒有粉絲基礎的情況下,一晚上直播五六個小時,或許就只有三四個人在看,且這幾個人還有可能是自己的熟人。

半個月後無盈利反而倒賠了5萬元,房租、生活費等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二人之間也爭吵不斷,丈夫想放棄直播回老家,但妻子卻堅持要做下去。

一夜暴富人人都想要,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實現,別人的成功也未必能被複製。

直播數據造假產業鏈揭秘直播流量數據背後的水有多深

直播行業盛行,在眾多的主播中能夠脫穎而出的,能被大眾看到的,其實我們都知道這是需要大量的流量來支撐的,而流量主要來源於粉絲、點讚數、人氣等等通道。正是因為流量數據的需求量大,那麼這也孕育出了直播數據造假產業鏈。

直播流量數據背後的水有多深呢?

0粉絲刷出千人觀看視頻,2千臺手機同時刷1萬個帳號,直播粉絲、點讚、氣、評論皆可,175元1000氣,1035元1萬粉絲,一個帳號127萬的粉絲,裡面卻有50萬的假粉絲。

從記者臥底暗訪偷拍到的視頻中,一個房間放滿了2000部手機,這2000部手機同時刷著10000個帳號,給記者現場演示了0粉絲帳號刷流量。而據業內人士所稱:現階段進入大魚吃小魚的階段,電商直播紅利期已過,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品牌的要求也會越來越多,所以相對的也需要更多的內涵數據。

對此,主播平臺回應主播買假流量:嚴重的話可能封帳號。

學員為掙錢辭職學直播,直播學校老師稱直播掙不上錢才來教課

儘管電商直播市場競爭愈發激烈,但還是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主播帶貨的行列中,直播的培訓機構如雨後春筍般冒出。

在浙江義烏「網紅直播第一村」北下朱,便有一家剛開辦不久的直播培訓機構。這家直播培訓機構,今年2月份成立至今僅半年的時間便已經開辦了19期培訓班,包括淘寶、抖音、快手三種課程,畢業學生200人左右。

這家培訓機構的學生來自全國各地,其中有不乏在國企上班,手捧鐵飯碗的好工作,但因為沒有衝勁,義無反顧地把工作辭了選擇學習直播帶貨賺錢。

而面對授課教師需不需要資質,7天1980元能學到什麼,學員是否被「割韭菜」等問題,該培訓機構的老師稱:老師不需要任何資質,直播是否成功主要靠個人。

甚至在被問及直播能否賺錢時,老師稱:要是在直播上能掙錢,我為什麼要來線下教課呢。

據了解,義烏多數直播培訓機構會通過工商註冊,形成公司,通過政府備案的形式與高校合作來完成資質備案,所以培訓機構入選門檻低。

當前的直播行業,正在朝著蓬勃的方向發展,但我們不能否認的是,在某種意義上來說直播的另一面是無序的野蠻生長,因數據與收入直接掛鈎,加之市場需求,造成了直播平臺的數據浮誇,直播數據造假的產業鏈下,賣貨造假也成為了「產業」, 主播不了解產品張口就吹的現象不少,大大地增加了退貨率。

所以,直播帶貨,處處是機會,也處處是套路。該行業還需進一步規範,才能良性有序發展。

相關焦點

  • 夫妻闖義烏做直播帶貨半月賠5萬 聽說人家一晚賺25萬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直播最新資訊 > 正文 夫妻闖義烏做直播帶貨半月賠5萬 聽說人家一晚賺25萬
  • 直播帶貨糾紛|直播帶貨的水到底有多深?想帶貨,商家又該如何避坑?
    現在,進入直播行業的公司、個人數量多,能力好壞良莠不齊。網店商家在選擇合作的直播帶貨機構時,很有可能遇到資源差、能力差的團隊和公司,這就可能造成帶貨效果遠不及預期。張延來律師說,遇到這種情況時,網店商家可按照雙方的合作協議條款進行溝通協商,若不能達成一致的,可通過走法律途徑來解決。
  • 流量可定製?直播帶貨背後數據「假繁華」、心照不宣的潛規則
    然而,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注意到,在直播帶貨發展迅猛的背後,市面上存在不少「刷量」公司,可將直播間觀看人數、銷售數據、售後評價等數據誇大或者美化:花費30元便可買1000個機器人觀看直播,最低花費7元就可讓「買手」在直播間下一單商品。售後方面,「刪除中差評」的報價則為12元/條。
  • 直播帶貨:快手「畫餅」,小鎮青年「做夢」
    誠然,儘管快手一直想要擺脫「老鐵」的土味標籤,但不得不承認,如今東北地區的經濟支柱與其說是重化工業,倒不如說是「快手」與「老鐵」。雖然會被大眾調侃為「東北文藝復興」,但直播帶貨的確也為東北經濟帶來了一絲反駁」東北經濟衰退論「的希望。
  • 夫妻闖義烏做直播帶貨半月賠5萬,不如6萬6買哈弗M6出門「練攤」
    近年來直播帶貨行業非常火,李佳琦、薇婭等主播的成功更是讓人們感受到了財富自由的魅力。據媒體報導,鄒洋和黃依雯這對夫妻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毅然決然從湖北來到義烏闖蕩,做起了直播帶貨,但卻發現沒那麼容易,半月賠了5萬元。
  • 她在義烏創業三年,如今抖音帶貨「一場直播賺半年收入」
    今年年初,抖音與義烏市江東街道青巖劉黨支部開啟了合作計劃,賴曉梅又參加了4月份抖音和青巖劉品牌策劃公司聯袂推出的「嗨購義烏」抖音義烏直播專場活動,取得了排位賽第二名的好成績,也獲得了專業的培訓和流量扶持。直播帶貨讓她看到了新的希望:「做抖音之前一天賺到三四千我都會很開心,現在我一天就算賺十幾萬都不滿足。不是為了錢,是找到了奮鬥的目標。我還年輕,想不斷去突破自己,我還可以做得更好。」
  • 直播帶貨2020:從野蠻生長到王海「敲門」
    注水、翻車、售假,直播帶貨不再是「實惠」的代表直播帶貨的火爆已經不用再過多贅述。如今這種銷售模式因為平臺、商家和消費者的參與及助推,已經成為挖掘市場增量的核心動力。今年雙十一期間,僅淘寶就有將近3億用戶湧入各個直播間;雙十一當天,有33個淘寶直播間的銷售額過億,近500個直播間的成交額破千萬。
  • 直播帶貨,沒有想得那麼美
    前不久,「口紅一哥」李佳琦再次登上網絡熱搜,只不過這次不是因為網絡直播銷售業績,而是作為特殊人才落戶上海。如今,熱鬧非凡的直播產業,吸引了大眾、明星乃至各領域精英爭相湧入,直播帶貨這趟「快車」已經對市場和經濟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 在直播帶貨多彩炫目的「濾鏡」背後,資本如何開展商業運作?直播間裡又有什麼操作「門道」?
  • 萬字長文讀懂直播:很多人沒明白直播帶貨到底要做什麼?
    但說白了其它人也沒明白到底要做什麼,總感覺直播這個東西應該做一做。回歸到本質,我們認為,直播電商這件事情核心還是電商,淘寶直播一直在做的是電商的「直播化」,在商業能力、專業度的基礎上,創造更多的能力、場景去幫助商家、主播。在任何一個商業場景裡,都有平臺、主播、商家、消費者這幾層關係。
  • 航空公司直播帶貨「成績單」:火爆流量背後收效幾何?
    深圳航空自5月13日拉開直播序幕,聯合淘寶聚划算進行年中大促,也是唯一一家邀請明星帶貨的航空公司,不僅推出機票優惠券、2折公務艙券,還上線豪華酒店房券、機模、周邊文創等。據深航公開數據顯示,當天超5萬觀看量,帶貨近1500件,銷售額約15萬元。因為每月12號為深航會員日,6月至7月,深圳航空又發起兩場「會員日直播秀」,主推端午機票、始發航線機票優惠券等。
  • 葉璇宣布退出直播帶貨!是明星直播帶貨不行,還是直播帶貨不行?
    以過去一個月為例,明星帶貨的數據被一次次刷新,從陳赫的8300萬,到劉濤的1.48億,再到汪涵的1.56億。不同於「頭部主播+明星」的組合方式,如今越來越多的明星開始扎堆擠進直播間,他們獨當一面,變身成為新手帶貨主播。但明星帶貨效果真的好嗎?會給其他主播帶來衝擊嗎?我們盤點了近期入局做直播帶貨的明星,試圖從中尋找答案。
  • 戳破泡沫,如何把握直播帶貨的風向?
    直播就像一陣疾風,乘風者順勢而上,一有疏忽卻可能粉身碎骨,因此,把握風向,放平心態看帶貨非常重要。一、直播帶貨,到底誰才是贏家?從直接獲利角度講,主播是直播帶貨中最大贏家。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主播宣傳的GMV跟實際成交額都有差距,真實成交量不足宣稱GMV的十分之一。明星帶貨更是泡沫重災區。即使有明星作為嘉賓加持,粉絲也並不一定為不感興趣或者折扣不夠的商品買單,更何況直播帶的貨並不是明星代言的產品,算不得自家偶像的「實績」,所以明星帶貨常常銷量慘澹。
  • 在線新經濟|縣市長帶貨熱背後:直播電商的帶貨力到底有多強
    縣市長輪番直播帶貨拼多多數據研究院副院長陳秋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介紹,拼多多在2019年下半年正式上線了直播功能,起初是作為響應B端需求所增設的服務插件,受農業農村部「促流通」相關部署的啟發,拼多多決定將直播帶貨作為特殊時期農產品出村進城的重要補充措施,並且提出了「市長來直播、農民多賣貨」的理念。
  • 直播帶貨風涼了?
    最近備受關注的「汪涵直播帶貨退貨率超70%」事件,是發生在三周前的直播,商家曝出汪涵直播坑位費達10萬,但ROI(投資回報率)僅為0.3。隨後,其背後直播機構進行否認,事件陷入「羅生門」,但影響還在發酵。而就在11月中旬,李雪琴親歷直播帶貨造假的事件才剛剛平息。
  • 都想賺錢開直播?水有多深聽我說!
    解困去直播,掙錢玩直播,娛樂上直播,網絡直播似乎真成了救命的稻草了。可事實真有想像的那麼美好嗎?這裡就給大家扒一扒直播背後的那些事,看一看到底水有多深,讓我們燥熱的情緒平復一下。網紅直播能賺錢,人家早就不差錢成就頂級直播網紅的,絕不是靠一張漂亮臉蛋和一嘴口吐蓮花的話術,而是他們背後真正的實力。薇婭和他老公海峰,本身就是供應鏈和運營頂級人才。在做直播之前,就在西安有大量的線下商鋪,後來在廣東做生意,風生水起很多年,做直播之前就已經財務自由了。
  • 直播帶貨衍生造假產業鏈 盟主直播上線數據中心「正本清源」
    作為充滿不確定性的2020年最大的確定性風口,直播帶貨無疑成為當下最為火熱的話題。不過,不斷刷新的帶貨銷量與不時曝出的「造假」、「翻車」新聞一樣充斥人們的眼球。甚至有媒體報導,直播帶貨衍生出上千億的造假產業鏈。
  • 探訪網紅直播第一村:不到義烏北下朱,你可能根本不懂直播電商
    如果你做直播帶貨,一定要去趟義烏的北下朱村。如果你還是做快手直播帶貨,那趕緊去義烏北下朱看看。當我們議論著「前浪」和「後浪」誰更浪的時候。直播帶貨的聲浪,已經一浪高過一浪。淘寶、快手和抖音三國殺。不久前,辛巴的新徒弟「時大漂亮」首秀,一小時帶貨破億,一場賣了5.2億。
  • Chinagoods首次直播驚喜連連!好商好品在義烏!
    直播專場的商品,都將以低於市場的價格進行售出。近日,義烏小商品城Chinagoods開啟了商城優+計劃,從「創富·優商·好品」三個角度出發,用影像記錄義烏市場直播帶貨創富故事。此次商城優+計劃從廣闊的義烏市場挖掘出200個優質經營戶背後的故事,同時用鏡頭從不一樣的角度拍攝1000個義烏好商品視頻。
  • 疫情倒逼商家數位化,有贊:直播帶貨和私域流量是轉型利器
    有贊創始人 、CEO白鴉在有贊八周年生態大會上。近期幾位頭部主播的不規範帶貨行為將直播帶貨拉回人們的視線內。一如電商興起後,人們有著電商是否會代替線下購物的疑慮一樣,人們也在思考,疫情過後直播帶貨是否依然火熱?
  • 直播帶貨「火了」土特產
    此次活動通過主播在京東、淘寶、抖音等各個平臺直播帶貨,把威海特產向網友推介。幾場直播下來,土特產的粉絲越來越多。最近一場,觀看量超36萬人次,累計訂單數8000多單、成交額31萬元。此前,受疫情影響,我市五十一號農場等22家農產品企業和農戶的農產品嚴重滯銷。這些產品多是蘋果等非應季水果以及牡蠣等海產品,本地市場難以消化,群眾著急,幹部心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