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米大蒸籠吊車揭蓋子 60桌流水席一個蒸籠搞定!

2020-12-21 上遊新聞

9月15日,由巴南公路物流基地舉辦,中國商用車博覽會昨日在重慶市巴南區開展。在本次展覽中開幕式上,重慶美食展「巴縣河街流水席」首次亮相重慶。

在巴縣河街流水席上,一個巨型蒸籠出現在現場。蒸籠高達2米多,需要吊車才能揭開籠屜。現場60桌流水席的美食均由這個蒸籠製作完成,蒸籠共有8層,能同時蒸煮上百種菜品,嘆為觀止,引得路人紛紛加入享用美食。

長長的美食展區,60張中國紅桌椅一字排開,好有氣派!

雖然天空飄著小雨,也無法阻擋人們對美食的嚮往!圖為蒸籠內的菜品經過幾個小時的蒸煮,蒸籠蓋被吊車緩慢揭開。

蒸籠蓋被揭開瞬間,蒸汽瀰漫,香氣撲鼻,看得人直流口水。圖為工作人員站在梯子上,控制吊車揭開蓋子。

蒸籠內的菜品選自巴南當地特色農產品,綠色、健康且營養價值高,整個宴席就地取材、葷素搭配、湯菜並重,加工精細,採用最具巴蜀鄉土氣息的農家宴席——「三蒸九扣」的經典做法。

蒸菜出爐,工作人員依次準備給流水席上菜。

60桌中國紅主題流水席,沿大紅色地毯兩邊依次排開,還沒開席就引得現場觀眾前來佔座。

活動現場,大廚們準備蒸菜上桌。

工作人員把剛出鍋的蒸菜依次送到流水席上。

據了解,本次美食節從9月14日持續到9月16日,現場將有各種傳統巴渝風味傳統美食供遊客選擇。上遊新聞記者 特約記者 夏首安 鄒飛 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一個蒸籠搞定60桌流水席 吊車揭蓋子
    在巴縣河街流水席上,一個巨型蒸籠出現在現場。蒸籠高達2米多,需要吊車才能揭開籠屜。現場60桌流水席的美食均由這個蒸籠製作完成,蒸籠共有8層,能同時蒸煮上百種菜品,嘆為觀止,引得路人紛紛加入享用美食。長長的美食展區,60張中國紅桌椅一字排開,好有氣派!
  • 直徑5米的大蒸籠亮相瀘縣:一鍋可蒸128道菜,起鍋要用起重機
    直徑5米的竹製大蒸籠亮相。  開幕式上,直徑5米、高1.5米的竹製特大蒸籠亮相。上午9時,蒸籠的揭蓋儀式開啟,在現場上千名群眾的注視下,大蒸籠被吊車緩緩吊起,白色的水蒸氣瞬間溢出,128道菜品出現在大家眼前:鹽燒白、南瓜糯米飯、粉蒸肉……裡面都是即將參加「九大碗」美食評選的菜品。菜品逐一上桌,溢出的香味引得圍觀群眾們紛紛叫好。
  • 蒸籠
    蒸籠是那兒時的記憶是粵港早茶一盅兩件的精髓
  • 竹蒸籠怎麼用?竹蒸籠怎麼保養?
    摘要:竹蒸籠蒸東西不僅原汁原味,蒸汽水不倒流,色香味俱全,而且蒸出來的食物有竹子的清香味。那麼竹蒸籠怎麼用?竹蒸籠好還是不鏽鋼好?竹蒸籠發黴怎麼辦呢?下面來看看竹蒸籠的使用、保養等知識。竹蒸籠怎麼用?5、蒸籠內鋪好蒸籠布,食物放在蒸籠布上,把蒸籠架在毛巾上(貼心提示:竹蒸籠與水面之間放一塊毛巾,可以防止我們思想開小差時,忘記廚房裡還蒸著的食物,即使水分燒乾也不至於燒壞竹蒸籠,從而延長蒸籠的使用壽命)。6、蓋好蒸籠蓋,開火蒸製即可。
  • 6米大蒸籠 一次能蒸1900個饅頭
    因為來代加工的客人特別多,陳繼忠的蒸籠高達6米,由40匹籠疊加而成,工人取放蒸籠時還需要搭架子。經營戶 陳繼忠:我鍋爐的壓力能打到這麼多高。 氣壓能打這麼多高 ,我就加這麼多高。陳繼忠說,饅頭要好吃,關鍵是麵粉要發的好。蒸饅頭的前一夜,工人就在麵粉內拌入酒釀,然後蓋上棉被發酵一夜。
  • 視頻|直徑5米的竹製特大蒸籠亮相瀘縣美酒美食文化活動周:一鍋可蒸...
    陳向前 攝這次美酒美食文化活動周開幕式最讓大家印象深刻的,莫過於一個巨型蒸籠——廣場中央直徑5米、1.5米高的竹製蒸籠一出場,就震撼了周邊群眾,十來個成年男子合抱才能抱住。郭蕎璐 攝9時一過,裁判代表和參賽選手宣誓完畢後,蒸籠的揭蓋儀式正式開始,在現場幾千名觀眾的注視下,大蒸籠被吊車緩緩吊起,白色的水蒸氣瞬間溢出,128道菜品出現在大家眼前——鹽燒白、南瓜糯米飯、粉蒸肉……裡面都是即將參加「九大碗」美食評選的菜品。菜品逐一上桌,溢出的香味引得圍觀群眾們紛紛叫好。
  • 蒸籠矽膠墊起源於什麼時候,現代蒸籠使用技巧
    水太少的話,蒸氣量就會減少,蒸籠邊緣也易燒焦。只要水不夠就立刻加入熱水,溫度才不會下降。3、蒸的時間、火候依材料而異 大部分的材料多用大火來蒸,例如:肉或魚。但是若要蒸蛋時,則最好用小火蒸,其表面才不會有凹處。長時間蒸時,應該儘量避免中途打開蓋子,因為這樣會讓蒸籠內的溫度下降。
  • 邛崍手藝 竹製蒸籠
    12歲時,他從母親手裡接下家傳手藝;從青年到壯年,他靠祖傳手藝一手帶大了4個兒女;將近耄耋之年,他仍然心繫著老手藝,嚴謹認真地重複著每一道工序。他就是有著67年竹製蒸籠技藝經驗的手藝人張明初。一大早,張明初就帶著砍刀來到竹林,尋找適合做蒸籠的竹料。「選竹子要選不老不嫩、端端正正、沒有蟲蛀的。」
  • 我們要添大蒸籠(圖)
    我們想做得更好些,想買兩個直徑80釐米、高12釐米的不鏽鋼蒸籠,可是找遍了炊具店和二手貨市場都沒有,以前那個老闆也聯繫不上,不知道在哪裡可以買到。」  王慶功的饅頭店,在附近是有點名氣的。王慶功說:「一是饅頭好吃,我們山東人天生就會做饅頭,在老家一天三餐都是饅頭。二是我的饅頭分量足,一個饅頭3兩重,5角錢一個,像工地工人幹體力活的,吃完兩個肯定吃不下第三個。」
  • 百年「蒸籠匠」制出的竹蒸籠遠銷國內外
    邱國亮(上圖)做竹蒸籠最裡手,他有四十多年的製作經驗了。這份百年「家族式」手藝,是他父親、爺爺手把手教他的,連他的老爺爺,也從小就學了這份手藝。現在他負責做蒸籠的外圍片,厚薄比尺子量出來的還精準。邱國亮的這份手藝,也傳給了兒子邱輝(下圖),兒子做了將近二十年了。
  • 傳承百年"小蒸籠"
    蒸籠是東方飲食器具文化一朵奇葩,其中楠竹製成品蒸籠以原汁原味,蒸汽水不倒流,色香味俱全享榮全球。近日,筆者了解到瀘州龍馬潭區望江路一段7號樓4棟肖開明專制這種楠竹小蒸籠。據肖師傅介紹:之前,他一直在瀘州大北街編制小蒸籠。前年遷至龍馬潭區望江路。
  • 為什麼竹蒸籠蒸出的包子更香?
    掀開蒸籠蓋子的瞬間,乳白色的霧氣瀰漫,包子、饅頭的香味混雜著竹蒸籠的香氣,撲面而來。從老闆手裡接過燙手的包子,咬上一口,軟綿綿、熱乎乎的,落到胃裡,填飽了肚子,也暖了心。 問過幾位美食達人才知道,不鏽鋼蒸籠蒸東西快,但不鏽鋼蒸籠蒸由於頂蓋不透氣,導致水汽出不來,回流到包子上,蒸出來的包子溼噠噠、軟趴趴的,不僅不好看,而且口感也很差!而竹蒸籠蒸包子時,由於蓋子透氣,水汽可以散發出去,不會回流到包子上。蒸出來的包子表面乾爽,而且還有一股淡淡的竹子本身特有的清香。
  • 竹蒸籠工藝:古稀老人的堅守
    在早些時候,竹蒸籠是家家戶戶都要用到的一個生活器具。但是,隨著鋁製蒸籠的出現,現在的市場上鮮有竹蒸籠的身影,製作竹蒸籠的老手藝也正走向沒落。
  • 工匠做了個3米多大的蒸籠 用來蒸2.8米的饅頭
    蒸包子、蒸饅頭、蒸扁食等等 蒸籠一般直徑五六十釐米,能蒸20個左右的包子吧。 如果說,一個蒸籠直徑300釐米,一次性能蒸五六百斤食物,供應幾百人聚餐使用,你們信不信? 近日,台州天台縣始豐街道龍頭山村的村民洪昌,做出了直徑3.05米的竹製大蒸籠。
  • 最豪蒸籠宴直徑兩米長,30多種海鮮吃一餐一月工資打不住!
    上周好姐妹問我要不要和她一起吃蒸籠宴,憑著我對她的愛立刻就答應,結果中午到現場看到的時候整個傻眼,現在吃個飯一定要搞得這麼浮誇?特製的超大蒸籠裡面放了滿滿三十種食材再加上十道熱菜,沒湊到20人根本吃不完,開籠那一瞬間真的是全場驚呼!有大開眼界的感覺啊。
  • 【經驗】竹蒸籠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竹蒸籠蒸包子時蓋子不滴水,密封性好,竹蒸籠能吸收水分,能保存食物原味。蒸熟的包子還會有一股淡淡的竹清香。
  • 不鏽鋼摺疊蒸籠
    品名 不鏽鋼摺疊蒸籠市場價:58/個開團價:35/3個【材質】410材質
  • 羅定泗綸:小蒸籠造就大產業,稻米香飄四方!
    泗綸鎮位於羅定市西部,這裡現代農業經濟發達,是遠近聞名的「竹蒸籠之鄉」和「亞燦米」種植基地。本期雲浮鎮(街)亮點行,我們走進泗綸鎮,感受該鎮現代農業發展特色魅力。 萬畝竹海小蒸籠造就大產業 在泗綸鎮泗榮村,記者看到了製作蒸籠的原料羅竹,這種竹子修長挺拔,竹節較疏,葉子短闊。竹林內,一陣山風微微吹過,竹浪陣陣,處處飄著竹子的清香。
  • 【羅定特產】——泗綸蒸籠
    該鎮黨委和政府從實際出發,充分利用和發揮資源優勢進行產業重心的調整,著力發展特色產業,採取「一鎮一品」的專業化戰略,壯大鎮域經濟,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初步形成了以羅竹、肉桂、八角、黃欖、大肉姜為主的種植業和以蒸籠、
  • 這隻「巨無霸」蒸籠,蒸多大的饅頭?
    「好傢夥,這蒸籠直徑足有3米,真是從來沒見過。」近日,天台縣始豐街道龍山頭村的村民洪昌做出了直徑3.05米的竹製大蒸籠,令慕名而來的人們大開眼界。  做大蒸籠花了多少時間?  蒸籠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是人們非常熟悉的家用炊具。但是平時我們常見的蒸籠大小一般是五六十釐米,你見過直徑300釐米的蒸籠嗎?  「我們三個人足足用了4天時間、5根大毛竹,才做出了這個蒸籠。」 說起這個大蒸籠,洪師傅一臉自豪。  據了解,三個師傅都是三十多年的老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