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魯教授:古典音樂提高孩子對音樂的修養,對人腦是很好的鍛鍊

2020-12-16 騰訊網

前段時間跟你們聊了陪孩子練鋼琴的事情,收到最多的問題就是:「鋼琴什麼時候開始練?」

其實這個問題因人而異,像我們這邊的鋼琴班,一般5歲開始。但是我有一位朋友,他家女兒2歲多就開始彈琴了,是當地有名的天才琴童。

朋友告訴我:其實天賦都是練出來和聽出來的,「練」指的是多練琴,而「聽」卻是指的多聽音樂,尤其是古典音樂。

這讓我回想起以前寫過的一篇關於古典音樂啟蒙的文章。其實憨憨剛學鋼琴那會兒,我對古典音樂並不太在意,但後來他學的深入了,考級也要考樂理知識,都是關於什麼節拍、旋律、和弦等等,當時為了跟得上兒子的步伐,我和憨媽還特地找了一份耶魯大學的音樂課程學了一下,雖然還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但也稍微初窺門道了。

所以,我今天將這篇關於古典音樂啟蒙的文章再分享給你們,裡面有一套對於父母和孩子非常好的課程,我聽完後最受用的是兩點:

知道給孩子如何用古典音樂啟蒙

知道音樂的基本知識,對陪伴孩子學習樂器非常管用

父母們都會給孩子聽歌,但是大部分父母給孩子選的歌曲要麼是兒歌,要麼是流行音樂,兒歌和流行音樂可以給孩子聽嗎?當然可以!但是作為提高孩子音樂修養的話,夠嗎?遠遠不夠!

我在美國所接觸到的所有鋼琴老師、小提琴老師等音樂教育者們,無一例外地都是推薦父母要給孩子聽古典音樂。

記得憨憨上的第一堂鋼琴課,老師就對憨媽說,「你如果希望孩子喜歡音樂,並且享受音樂,那麼請給他聽古典音樂!」

憨媽隨即就買了一大堆古典音樂的CD,開車、家庭活動、甚至睡覺前她都經常用音箱放古典音樂給憨憨磨耳朵。堅持個1年後,我們真的感覺到這種效果。老師說憨憨的樂感很好,對節拍的把握,對音階的理解都不錯。就像聽音調,什麼C調、D調、E調,還有什麼大和弦、小和弦,他一聽就能聽出來,但是我就很難聽出其中的區別。有一次,他聽到《菊花臺》這首歌,竟然就憑著對歌曲的印象把這首曲子給彈了出來,當時把我佩服得不行。

憨媽教育我,「你看,聽我的沒錯吧!這就是古典音樂聽多的結果!」,接著她畫風一轉,「我又看中了幾套古典音樂的CD,另外咱家的音箱是不是也該升級了?」

「買!買!買!」,我連連點頭,「老婆大人說的極是 …」

我之前曾經寫過一篇關於如何欣賞古典音樂的文章,是聽了耶魯一位老教授講音樂啟蒙的心得,很值得再分享給你們看一看!

1

為何讓孩子聽古典音樂?

關於如何鑑賞古典音樂,我最近在聽耶魯大學的一門課程,叫做《Listening to Music》,非常有感觸。耶魯大學音樂教授Craig Wright在這門課裡講解了為什麼孩子要學會欣賞古典音樂,又該怎樣聽古典音樂。他給我們講了一個他親身經歷的故事。

有一天Craig教授看見兒子在聽音樂,他就湊過去問,「你在聽什麼音樂?能讓我聽一下嗎?」

聽完後,他緊接著問了孩子一個問題,「你聽到了什麼?」

兒子說,他聽到了歌詞,也聽到了音樂的節拍 …

Craig教授又問,「你知道這是什麼曲風嗎?這首歌的低音起什麼作用?你能分辨出低音線嗎?你能識別出任何一段的和弦嗎?」

結果兒子茫然地搖搖頭 …

Craig教授這才發現問題的嚴重性,他一直以為兒子的音樂素養很不錯,因為兒子接受了12年嚴格的大提琴訓練,但為什麼那些簡單的音樂問題他都答不出來呢?他第一次發現,缺少古典音樂的薰陶,這將嚴重影響孩子對於音樂的理解以及進一步地提高。這也是為什麼他決定開設《Listening to Music》這門課的原因!

Craig教授說,孩子聽古典音樂有兩個非常明顯的好處:

1. 提高孩子對音樂的理解和修養。

2. 古典音樂能讓孩子更有內涵,成為一個心胸寬廣的人,而且會深深影響著孩子未來的人生。

2

流行音樂和古典音樂區別?

在講這個問題時,先聽一段下面的音頻,其中第一段是流行音樂,第二段是莫扎特的古典音樂,

雖然兩首曲子都能讓人聽得很振奮,但這兩者有什麼區別呢?

主要區別在於Melody(旋律),對於第一首流行音樂,很難聽出這裡面有什麼旋律,它只是充斥著不斷重複的節奏和鼓點,是合成音效所演繹的。而對於第二首莫扎特的古典音樂,它是由小提琴演繹,有優美的旋律,這與前者截然不同。而且對於第一首的流行音樂,聽多了會讓人感到刺耳和疲倦,但是古典音樂則是越聽越享受。

3

古典音樂對大腦的影響

學習古典音樂和孩子大腦發育是相輔相成的結果,當學習古典音樂時,對人腦是一種很好的鍛鍊。咱們結合下面這張人腦結構圖來說一下,

當我們在欣賞古典音樂時,顳葉這部分負責處理我們聽到的一切,包括音樂、語音等。

如果我們要記得在琴鍵上彈了什麼,這時額葉將發揮作用,因為大部分的短期記憶都由額葉進行處理。

如果我們彈琴彈熟練後,隨便彈一首曲子,它開始是C調,然後升為E調,之後變為G調,雖然有這麼多複雜的變化,但我們甚至都不需要琴譜就能演繹出來,為什麼?因為彈琴已經變成類似肌肉記憶的一部分,而這部分的處理就是由頂葉來完成。

而如果我們學琴的時候讀琴譜、看琴鍵,這時候就輪到視覺皮層開始工作。

這就是為什麼,鋼琴演奏、欣賞音樂、創作音樂是一項非常複雜的工作,就跟說話一樣,每個人都能說話,但是想要表達得好,你就要反覆地聽、反覆地練才行,對於音樂也是同樣的道理。

不過,對於聽古典音樂有個問題,就是如何讓孩子很好地解讀古典音樂?什麼是旋律?什麼是音符?什麼是音節?什麼是和弦?如果結合這些去聽,能讓孩子更能體驗到音樂之美。

對於如何教孩子欣賞古典音樂,憨爸非常推薦我最近看的耶魯大學的音樂課程《Listening to Music》,這裡面就是讓學生欣賞各種古典音樂,並通過古典音樂來教孩子音樂的基礎知識。下面是第一堂課的連結,

相關焦點

  • 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及耶魯大學鋼琴教授陳宏寬蒞臨小音咖參觀交流
    12月31日,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耶魯大學鋼琴教授陳宏寬一行蒞臨小音咖參觀指導,就上海市青少年藝術教育的發展、助力上海市鋼琴琴童培養、未來的合作等內容,進行了友好而熱烈地交流。鋼琴家、教育家、音樂活動家及小音咖資深教育顧問周鏗一同出席了該活動。
  • 古典音樂有什麼作用?
    欣賞古典音樂不僅能提高文化修養,還能激發人們的創造性和理性思維能力,比如聽著名作家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和維瓦爾第的歌曲。美國的幾項研究表明,大腦中許多與學習相關的聯繫,可以在兒童早期用古典音樂去激發。
  • 讓音樂陪伴孩子一生
    你不能陪伴孩子一生,但音樂可以。身為父母,我們都希望孩子一生不遇風浪,安安穩穩,但世事無常,我們無法陪伴孩子一生,除了物質,我們還能給孩子提供些什麼呢?音樂對人的影響永遠是潛移默化的,尤其是對人腦的有益影響,可以說讓人受用一生。受到良好的音樂教育,不僅能使他們提高音樂素養和藝術修養,而且對培養嚴謹而踏實的學習態度、自覺刻苦的學習能力都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對一個人的文化素養、道德風尚、情操、性格的形成也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 遊說音樂的古典大喇叭開始廣播了!
    @古典大喇叭 Desire 一直有個願望 想推動身邊音樂學習的「小圈子」 把古典音樂聽起來 「遊說音樂」公眾號最初「起家」
  • 耶魯爸爸的音樂啟蒙心得:樂器玩得好數學差不了,3歲娃就能玩
    三個孩子分別擔任小提琴手、大提琴手和鋼琴師,朋友先生則拿了一件我們都不認識的樂器,後來一問,才知道是德國的傳統樂器:巴伐利亞琴。一位華裔爸爸,怎麼連巴伐利亞琴都會彈?朋友告訴我們,老公從在耶魯上大學時,就是一名音樂發燒友,自學各種樂器。
  • 學習樂器可以鍛鍊孩子的大腦,激發孩子大腦的潛能
    >在人的腦海中主導了左腦和右腦的想像力創造和靈感學習樂器正好是孩子右腦鍛鍊彈的時候,孩子沉迷於音樂,自己彈的時候的樣子,和想像的不一樣的感覺不一樣這個孩子學習樂器,演奏音樂的時候,鍛鍊右腦,培養想像力提高孩子對學習樂器的抽象理解能力想說樂器的演奏,最需要的是曲子理解音樂的感情就好比著名音樂家郎朗,總是讓人感覺他在琴時"歇斯底裡
  • 聽流行音樂是一段時間的事情,而聽古典音樂是一輩子的事情
    她說:「更改一個人沒辦法,但古典音樂偏要有那樣奇妙的作用。」▲白巖松聊「古典音樂與人生」當你在討論古典音樂時人們在討論哪些?你一定很好奇心,聽古典音樂有哪些好處呢?為何這種人都迷戀古典音樂?的確。聽古典音樂不容易讓你產生一切益處。它不容易讓霧霾天氣降低,也不可以給你馬上增加利潤。
  • 女人為什麼一定要聽古典音樂?這是我見過最好的回答
    他給研究生上的第一課,就是靜坐下來聽巴赫、勃拉姆斯、貝多芬......從氣質、修養和審美能力上,改變學生的基因。他說:「改變一個人很難,但古典音樂偏偏有這樣神奇的功效。」聽古典音樂不會給你帶來任何好處。它不會讓霧霾減少,也不能讓你立刻增加收入。但我依然希望這篇文章,能夠打開你聽古典音樂的大門。在文化界有這樣一句流行語:聽古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
  • 「音樂啟蒙」多重要?專家:學音樂的孩子更聰明
    這個聰明並不僅限於學習方面,長期學習音樂,能提高孩子各方面的能力,無論是智力還是氣質等等。在家帶娃不知道做什麼?不如考慮一下音樂啟蒙孩子們的寒假馬上又要來了,相信大多數的家長都已經給孩子安排好了補習班和興趣班。但是等這些課外班都沒安排的時候,家長通常都會讓孩子在家裡自己玩耍。
  • 西洋古典樂器,帶你走進愜意的音樂禮堂
    我們也會利用音樂的優點來放鬆自己,充實自己,讓自己在無形中獲得修養。而製造聲音成為了人類的樂趣,繼而發明了各種樂器。隨著工業生產的增長,許多家庭都能夠負擔得起各種樂器的費用,每家每戶都會擁有一種樂器。由於日益增長的需求,樂器的教學系統開始變得火爆。
  • 上海音樂學院劉念教授在師大音樂學院進行中提琴公開教學
    上海音樂學院中提琴教授 劉念 劉念,貴州貴陽人,上海音樂學院中提琴教授,中提琴及室內樂碩士研究生雙嚮導師。 當今古典國際樂壇上炙手可熱的中提琴演奏家。
  • 更快了解古典音樂 簡談古典音樂的編制
    1簡談古典音樂的編制    [中關村在線音頻頻道原創]大大小小的古典音樂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形式已經非常豐富,對於大多數剛入門古典音樂的朋友們來說,十分容易迷茫。這樣大家可能就已經暈乎了,到底應該怎麼很快理解古典音樂呢?先不討論關於複雜的體裁和曲式性問題,剛入門古典音樂的朋友們只靠聽的話,可能連音樂的編制也難以準確判斷出來,更何況深入的一些結構問題呢?
  • 給孩子欣賞古典音樂,不妨先從玩具、動物主題開始
    給孩子欣賞古典音樂,不妨先從玩具、動物主題開始 王海虎 2017-05-08 15:19 來源:澎湃新聞
  • 古典音樂對孩子有什麼好處
    華龍網2018年1月11日12時訊 音樂能陶冶情操,父母應當鼓勵孩子多聽音樂,這樣對孩子的身心發展非常有益。在音樂的範疇內,父母應當多給孩子聽古典音樂,古典音樂對孩子有什麼好處嗎?我們來看看專家怎麼說的。
  • 古典亦潮流:華為Sound智能音箱帶你領略古典音樂之美
    人類與古典音樂的和諧交融,源於長久的音樂薰染。愛因斯坦曾坦言,沒有早期音樂教育,幹什麼事我都會一事無成。如今,古典音樂素質培養已經成為家長們越加關注的教育版塊,通過家庭音樂氛圍的營造,可以為孩子的德育教育和思維開發提供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
  • 孩子學音樂,家長的必讀書目
    當孩子是學習的過程,做父母同樣也是學習的過程。在孩子學習音樂的過程中,父母也應當對音樂有所了解,甚至變得專業,因為在當代的教育理論中,溝通是第一要素。父母了解音樂,自然也就能理解孩子,父母會欣賞音樂,孩子自然會受到薰陶,這都是會相互作用的,同時,在溝通交流的過程中,話題也就更廣泛,而不是僅僅局限於日常生活和功課成績。
  • 孩子的音樂啟蒙師——奧爾夫教學法
    適合年齡:12個月以上遊戲目的:鍛鍊對聲音的敏感度,體驗音樂中的節奏;鍛鍊動手動腦能力,協調能力; 培養思維能力、想像能力及創造力。適合年齡:9個月以上遊戲目的:讓孩子在玩耍敲擊過程中體驗美妙的音樂;鍛鍊孩子動手動腦能力,手腦並用協調能力;培養思維能力及想像能力,讓孩子在玩樂過程中創造樂趣; 提高音樂情操。
  • 歌手這樣做,與流行音樂完美融合,古典音樂也可以做到被大眾喜愛
    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之間的結合已經不是什麼新鮮的事情了,比如說SHE的一首《不想長大》就是非常鮮明的例子,在這首歌曲中,就充滿了非常濃厚的莫扎特氣息,這首作品副歌部分直接運用莫扎特的第 40 號交響曲中最為人熟知的主題作為副歌的旋律,間奏加入了大量的古典氣息,仿佛聽到了與命運作鬥爭的成年人,整首歌曲氣勢恢宏。
  • [才藝圈]愛音樂的小男孩
    他喜歡音樂。近日,王冠傑告訴記者,學習音樂,讓他感觸最深的是自我修養得到了提高,並且能在藝術中抒發自己的感情。臺下是一個文靜的男孩「冠傑從小就對聲樂情有獨鍾。在聲樂老師的精心指導下,他參加了很多大大小小的比賽,並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 古典音樂:巴黎思康音樂學院
    Le Schola Chamber Orchestra 這個樂團成立於2001年,在培訓最好的管弦樂演奏家方面具有非常獨特的理念,它由二十多名技術和音樂水平都非常高超的弦樂演奏家組成。後者通過比賽的方式選拔,以讓他們在進入法國和國外知名樂團之前得到更高層次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