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次旅行,就在這9家旅館中選一家住

2021-01-20 騰訊網

國慶長假結束,標誌著 2017 最後一個法定假日結束了。很自然的,很多人除了投身到自己的工作中之外,也在計劃著下一個假期了。下一次旅行,一定要住這些旅館。

01

西班牙紅牆

西班牙的紅牆(La Muralla Roja)憑藉少女心炸裂的粉色系,一度成為網紅牆。紅牆建築位於西班牙卡佩爾小鎮的一個懸崖邊上,外圍都是少女粉,走進去,會發現在建築內側使用了藍色,在粉色和藍色過渡區域又使用了紫色,猶如童話世界裡的城堡。

除了顏色之外,它間接的線條、精密的結構也讓人印象深刻,從俯視的角度看,整個建築區域的中心是一個希臘十字架的幾何構造,外面是三層迷宮般的樓塔結構,連樓頂上的遊泳池也被設計成了十字形狀。因此,紅牆被稱為現實版的《紀念碑谷》。

紅牆是由鬼才建築師 Richardo Bofill 於 1968 年設計的,是一個居民區,但是現在有民宿可以在網上預訂。住進去以後會發現,每一家都有露太和日光浴場,每一個房間都可以看到大海,每走到一個地方都會有意外的收穫——說的好像設計癖自己住過似的。

02

荷蘭鹿特丹的方塊屋

二戰後,荷蘭鹿特丹湧現出一批極具風格的現代建築,方塊屋(Kubuswoningen)就是其中之一。

方塊屋由 38 個明黃色的立方體構成,每個立方體都呈 45 度角傾斜著;每一個方塊中都有三層,頂層由三面玻璃覆蓋,像金字塔的結構。

設計師 Piet Blom 於 1984 年設計了這個民居項目,他的設計靈感來源於樹:每個立方體都代表一棵樹,下面還有如樹幹一樣的東西做支撐。不過構思和結構雖然新穎,但是在這種傾斜的方塊中居住,空間利用率並不高,採光也受影響。但是,這並沒有影響方塊屋在當地的受歡迎程度。

03

荷蘭的 Silodam 集合公寓

也許是因為土地資源少,荷蘭人在空間結構的設計上真是讓人佩服。

Silodam 集合公寓位於阿姆斯特丹,原本是港口的糧倉,後來經過建築師事務所 MVRDV 的改造,成為現在的民居。因為之前是糧倉,所以 Silodam 集合公寓完全矗立在海面上,住在樓上的任何一套公寓裡都是面朝大海的生活。

從外面看上去,Silodam 集合公寓像是由彩色積木搭起來的,但其實它的材質只是簡單的鋁窗與鋁板,用色彩點綴一下還是很漂亮的。這個集合公寓總共有 10 層,內部有 157 套公寓,每套公寓的裝修風格、空間大小都不同,可以滿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04

墨西哥 Casa Tiny

與其他設計精良的民居不同,墨西哥的 Casa Tiny 是原始的風格,有點像農家小院。

Casa Tiny 在建築材料上只用了混凝土和木頭,也沒有用過多的色彩與填充,都保留了建材原本的顏色,很質樸的感覺;空間設計都是開放式的,閣樓是臥室,打開床頭的大窗戶就能看到一片田園風光;在後院裡還種著蔬菜,樹木和雜草也肆無忌憚的瘋長,不經修飾。

Casa Tiny 位於墨西哥的一個小鎮 Puerto Escondido 附近的一座小山上,設計師是 Aranza Arino。這個原始風格的小屋的設計靈感,就來源於推崇原始生活的《瓦爾登湖》。

05

美國 Off-grid it House

Off-grid it House,從名字就看出來了,這個 House 是沒有網絡的,網癮星人慎入。

Off-grid it House 是建築師 Taalman Koch 設計的,位於加利福尼亞州南部的沙漠中,緊鄰約書亞國家公園。由於它四周都是落地窗,你在屋裡的任何一個角落都可以欣賞到外面的原生態野生自然景觀。

在屋子的頂部安裝了太陽能電池板,可以實現屋內能源的循環利用,十分環保——也許是因為在野生環境中能源也不是很足吧。這個民宿的預訂是有條件的:至少要住兩晚。這個內部的工業風格與外部的野生沙漠的相結合的環境,是不是很有吸引力?

06

阿根廷 Casa L4

位於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的 Casa L4 也是一個工業風格的房子,建材以混凝土為主,四周也都是落地窗,讓房間更加明亮,還可以減少混凝土的厚重感。

當然,鑑於這是設計師 Luciano Kurk 為自己和女朋友設計的度假別墅,私密性也很重要啦。所以,在落地窗的前面,還有層疊的松木板做屏障,這樣既可以保證私密性,又不影響採光。

在內部空間中,整體的設計也十分簡單、利落,中間用一條樓梯做功能區分;木質和混凝土的原色看起來十分舒適,想癱在地板上曬太陽發呆。更重要的是,這個度假別墅跟 Costa Esmeralda 海岸還特別近,真是太適合度假了!

07

巴西 MINIMOD

位於巴西的 MINIMOD 在建築方式上十分特別:它是現在工廠完成建造,然後再運輸到這個地方組裝出來的,可以理解成巨型的積木。這種方式的優越性在於,它可以根據當地的地形條件、環境、主人的喜好自由排列組合,當然,主人膩煩了也可以隨時換換換。

MINIMOD 是建築工作室 MAPA 的一次嘗試,之所以採用這種特殊的建築方式,是希望滿足人們在外舟車勞頓時隨時有一個舒服的住所的需求。

08

日本東京膠囊大樓

位於日本東京的膠囊大樓(Nakagin Capsule)是一家不能入住的旅館:預訂之後,你住的是旁邊的公寓,這個膠囊大樓現在只供參觀。

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日本風行「新陳代謝派」,這是日本戰後主流的三大建築流派之一,他們極力主張採用新的技術來解決問題,反對過去那種把城市和建築看成固定地、自然地進化的觀點。膠囊大樓就是這個流派的代表作。

膠囊大樓的每一個房間都好像一個獨立的立方體,可以隨意擺放、添加,滿足日益增長的住房需要。房間內部很狹窄,只能滿足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這其實是上個世紀日本經濟膨脹的一個縮影。

09

斯裡蘭卡 Villa Vista

作為壓軸,Villa Vista 的特殊點在於它是最貴的,一晚的價格不到 5000 元,可容 7 個人居住。

這個房子用了很多木條做建材,這些木條都是用椰殼、柚木合成製作的;百葉窗的設計也很特別,它取材於當地,可以自由調節,保證全天的光照。

Villa Vista 的設計者是普立茲獎的獲得者坂茂。斯裡蘭卡海嘯之後有一系列的災後重建工作,那時坂茂受僱於當地一家輪胎公司,這幢別墅大致就是在那個時期建造完成的。

像方塊屋、紅牆之類的建築,都是靠著精巧的空間結構的創意來吸引人;而 Casa Tiny、Casa L4 之類的,則是靠著內部的設計風格吸引人去居住。這兩種,你更看重哪一種呢?本篇的 9 家旅館,哪一家是你的最愛呢?

本文轉載自 設計癖

相關焦點

  • 一生必住!這9家日本頂級旅館
    旅館是旅途中的家,它需要家的溫馨,又要有有別於家的別致,嗯,是一個「特別的家」。
  • 從山上到湖邊,住過日本好幾家溫泉旅館,還是這一家最舒服
    2700多座天然溫泉,7萬多個溫泉旅館,在日本當地就有很高的人氣。常在日劇裡看到日本人舉家旅行,或者公司一整個部門的人外出團建,都愛去溫泉旅館。溫泉旅館通常位於鄉間,除了泡湯之外,當地食材特色的料理也是一大招牌,定住宿常常包括一頓晚飯和一餐早飯。我住過好日本幾家不同地方的溫泉旅館,每一家都各有特色,泡湯的方式也各不相同。
  • 下次去日本,住膠囊旅館好不好?
    膠囊旅館的蝸居生活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那麼苦逼好麼!每個膠囊都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更是處處體現了設計意識與滿滿的生活哲學呢。走,這就讓我們去日本體驗幾家膠囊旅館。▼中銀膠囊塔這是由日本建築大師黑川紀章親手設計的第一家膠囊旅館!
  • 這是全球最奇葩的五家旅館,你帶妹子住過麼?
    來源丨wmnlife.com譯者丨小小包子本文由譯言授權轉載,未經許可不得任意轉載。如果你去旅行,就會有很多機會,下一次入住旅店的時候挖掘一些有意思的細節吧!這裡是世界上最奇葩的五家旅館,看看你最喜歡哪一個。如果你養狗並且喜歡動物,那麼一般來說,你一定會喜歡這家旅館。這家旅館的外貌就像只狗。旅館內的房間只能住4人,屋內有微波爐,可以做一頓簡單的飯。還有遊戲,拼圖和書籍讓客人賓至如歸。配有空調設備,當然還有浴室。
  • 日本這幾家比酒店更受歡迎的特色旅館,花再多錢我也願意去住!
    去日本旅行,最最重要的是要安排好「住」,找對住的地方,你的旅行就成功了一半。有的人會選擇舒適便捷的現代化酒店,有的人會選擇融入當地生活的民宿。▼ 今天要給大家推薦,5家比豪華酒店更讓人舒心的特色旅館,價格比一般酒店稍微便宜,它的優勢就在於讓你體驗從未有過的居住感受。▼
  • 下次來丹陽,如果可能的話。還想住這一家
    之前培訓去丹陽培訓,住的這一家酒店。酒店很新,設施很齊全。體驗感超級棒。記得當時好多人來這舉行婚禮。早餐更是不用說了,種類齊全。新酒店就是棒棒棒的,大廳是巨型大的書架,雖然都是一些假的模型。這個酒店比較有特色,電梯門口也會設有一個書架臺,上面放上基本書,有一種書香的底蘊,下次來丹陽,如果可能的話。還想住這一家
  • 在日本住過的旅館
    在日本交換的時候經常出去旅行,短途長途都有。從商務酒店、膠囊旅館、廉價旅店到海邊民宿、日本Airbnb前10,甚至安藤忠雄造的酒店都住過。所有人都在寫總結,不想寫書影音,剛好在整理照片,索性寫旅館總結好了。
  • 旅行 | 旅途中的家 去日本一定要住的頂級旅館
    ,又要有有別於家的別致,嗯,是一個「特別的家」。很多時候,旅途中的這個「特別的家」,會成為這段旅途記憶最濃墨重彩的一部分。 特別是碰到一個「厲害」的旅館,日後回想起來,「啊這個旅館我住過呢!」語氣中有點驕傲、甜蜜、還有一絲絲難忘。
  • 膠囊旅館是窮人住的?呵呵,Naive!
    你不會真覺得,膠囊旅館是窮人才會住的吧?那真是有點 too simple,sometimes naive。下面這些美到窒息、帥到飛起的旅宿,正是所謂「窮人才住」的膠囊旅館。其中一些並不便宜,甚至有錢也難訂到房。
  • 一間間住過的旅館承載了多少關於你的記憶
    最近幾年常有一些時間在外旅行,雖然還沒去過很多沿海城市,但內陸城市倒去了不少。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難免要找旅館住宿,在某家旅館住一晚或兩晚,也許有人會感到有一些不適應,因為一張床睡習慣了可能不會那麼快的接受另一個陌生環境下的空間和親密接觸的物體。也許會有這樣的人,我是嗎?其實還好,雖然會有一點,但自我感覺可以很快的適應。
  • 只有日本窮人才住膠囊旅館?膠囊旅館,再不去就太晚!
    >連世界著名美國abc也曾經特別為了膠囊旅館做過特輯報導讓大家了解這一個個設備齊全的小房間 來源:深夜發嗤民宿研究員綜合編輯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今天給大家j安利三家日本膠囊旅館希望大家在旅行中有更新奇的體驗1
  • 看了這些汽車旅館就想去美國公路旅行了
    你在電影裡看到過它們,在書籍中讀到過它們——汽車旅館,這一裝點著巨大霓虹標識的經典住宿形式,是美國文化的縮影。但究竟什麼是汽車旅館,汽車旅館和酒店的區別有哪些?最初為司機設計(英文motel來源於motor hotel),典型的汽車旅館為沿公路設置的低層建築,而酒店則多位於市中心;汽車旅館的布局往往面向室外,而酒店的門通常通向室內走廊。如果了解了這些,跟我們去看看momondo最喜愛的9家美國汽車旅館,將令你的旅程永生難忘。
  • 日本這幾家比酒店更受歡迎的人氣旅館,花再多錢我也想去住!
    去日本旅行,小編覺得最最重要的是要安排好「住」,找對住的地方,你的旅行就成功了一半。有的人會選擇舒適便捷的現代化酒店,有的人會選擇融入當地生活的民宿。Medicala(這是日本一家專門從事空間設計改造的小公司,他們的設計風格主要偏向於現代式古民宅)設計改造的青旅,名叫 Nui.
  • 回到古代住旅館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這句流行語生動反映出人們在精神消費方面的願望。縱觀古今,人類從沒有像今天這樣重視文化消費,也從沒有像今天這樣熱衷旅遊。毫不誇張地說,無論是雙休日還是節假日,但凡條件允許,人們都會帶上一家老小,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 膠囊旅館都沒住過?這樣才算到過日本
    初到日本看到膠囊旅館時,感覺新世界的大門打開了,整齊的一個格子一個格子,好像火葬場裡整齊排列的棺材……躺在裡面總感覺一不小心就會頓悟出人生真諦,皈依佛門。整體給人很潔淨的感覺。膠囊主體現身。
  • 臺灣·免費住 | 全臺灣僅此一家!打卡高雄最有特色的室內帳棚旅館!
    這是旅說的第79期免費住
  • 住進京町家,不止是榻榻米|日式旅館必備知識
    ,腦中自備日本最佳旅行路線資料庫,偏愛日式旅館,文末還有我的推薦清單。禁不住想要一探究竟,瞥到門邊工整的木牌「き乃ゑ」,才恍然記起,這竟是那家歷史悠長、以京懷石料理聞名的Kinoe旅館。「俵屋石鹼」是京都赫赫有名的伴手禮,傳說這香氣淡雅、質地柔滑的肥皂,正是由花王操刀,俵屋女將的精益求精之心可見一斑。愛好茶道的旅人,可以來炭屋尋求茶道文化的精髓,每月1日和7日,炭屋都會用最正宗的茶道接待來客。 而造訪柊家的遊人,大都會愛上那裡的庭院,稀葉疏木微妙地重疊成影,茶道風格的石路和淨手缽創造出一份明淨的空間,這是讓川端康成也懷念的日本式的寧靜安詳。
  • 返臺確診臺商與確診者住同一家防疫旅館 臺專家憂在臺感染
    返臺確診臺商與確診者住同一家防疫旅館 臺專家憂在臺感染 2020年12月11日 14:09: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返臺確診臺商與確診者住同一家防疫旅館。連日來,臺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說法一變再變,10日更推翻先前說法,確認浙江臺商與確診的德國工程師曾住同一家防疫旅館,緊急下令召回該旅館14名員工採檢,並進行病毒基因序列比對,以釐清是否在檢疫旅館遭感染。島內社區感染疑慮迄今仍未排除。  這名臺商11月22日返臺時無症狀,並持有3日內的核酸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在防疫旅館隔離,於檢疫期間確診。
  • 夜宿京都 | 住進這7家日式旅館,才是「最地道」京都之旅
    現在這時節京都紅楓刷爆了朋友圈可是如果你只是擠景點未免錯了京都真正的萬千風情這次本獅帶來的「旅行清單」
  • 下次去臺灣,你可以住這裡
    嘗試去找到屬於自己的旅行方式,腳步慢一點,才能發現更美的風景,感受不一樣的人和事。住的是「五花」,結果跟內地的五星級酒店沒得比,從此說起去臺灣旅遊就有一點怨念。據說,臺灣觀光局在早期就自己制定了一套自己的酒店評定標準,用梅花的方式來做標準,國際觀光旅館分為五朵梅花級(簡稱「五花」)和四朵梅花級(簡稱「四花」),一般觀光旅館為三朵梅花級和二朵梅花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