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豐:模特跳儺 陽剛的儺舞被跳出了柔美(組圖)

2020-12-16 中國青年網

   人民網南昌4月19日電(記者 秦海峰)南豐儺舞俗稱跳儺,是沿襲古代驅鬼逐疫的儀式「驅儺」。南豐儺舞因其動作簡樸、剛勁,保持較多的原始風格,故被譽之為「中國古代舞蹈活化石」。18日,大批中外遊客到南豐觀必上樂園參觀旅遊,遊客除了遊覽桔園美景外,還學習條儺舞,一招一式,學得格外認真,把陽剛的南豐儺舞跳出了柔美。

   南豐儺舞,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被譽為「中國舞蹈活化石」,不僅榮獲第十二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民間藝術表演獎,多次應邀赴日本、法國等國演出。與北京舞蹈學院共同研創的作品《儺·情》更是於2016年11月7日成功走進國家大劇院公演,取得轟動效應。

   南豐縣圖書館館長、中國儺戲學研究會會員李秀華表示,要讓更多的人了解儺舞,喜歡儺舞,傳承儺舞文化,要注重保留傳統。儺舞有固定的時令、流程,這些要嚴格遵守,對於儺舞舞步背後的意義要抓深吃透。「我們更多關注的不應該僅僅是技藝本身,而是背後儺文化的價值認同和文化傳播。」李秀華說。

相關焦點

  • 人文江西:南豐儺舞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儺是歷史悠久的一種具有宗教性和藝術性的社會文化現象。南豐儺舞有「中國古代民間舞蹈活化石「之稱。據記載,漢初,長沙王吳芮傳儺於南豐西鄉一帶。唐開元八年(720年),南豐縣治遷今所,其時頒布的《大唐開元禮》,對南豐儺的傳播起到了促進作用;宋代是南豐儺的發展時期,宋室樂藝伎和流散藝人帶來京都的文化藝術,使南豐儺戲趨於成熟;明清兩代,南豐儺進一步完善,清後期,受戲曲影響,」鄉儺「進一步娛樂化,編演了許多新的儺舞節目。新中國成立前夕,南豐已有儺班上百個,散布於各鄉鎮。    隨著「鄉儺」的發展,內容和形式日益豐富。
  • 江西南豐:古老儺舞展新顏
    南豐儺舞表演。江西省南豐縣委宣傳部供圖新華社南昌2月25日電(記者林浩)每到農曆正月,在江西省南豐縣,無論是縣城還是鄉村,各地都會進行「跳儺」。初一「起儺」,之後儺班開始挨家上戶跳儺,十六「收儺」,達到一年一度的儺舞高潮。這是江西南豐的石郵儺。儺是中國流傳數千年的一種傳統文化,它由最初假面跳神、驅鬼逐疫、禳災納吉的儀式逐漸演變為多種形態的儺舞、儺戲,至今仍在中國許多地區流傳。始於漢初的南豐儺有2000多年的歷史,被譽為「中國古代舞蹈的活化石」。
  • 江西南豐:儺舞鬧新春
    2月14日凌晨,白舍鎮田東村村民在儺舞表演後沿街祈福。 正月期間,江西南豐縣的儺師們走村串巷跳起儺舞,迎春祈福。據了解,南豐儺舞歷史悠久,儺班每年正月初一「起儺」,到元宵節後一至三日結束,稱之為「收儺」。
  • 探訪江西南豐非物質文化遺產儺舞
    2014中國鄉村之聲 > 鄉村專題 > 中國鄉村調查 > 鄉村映像 探訪江西南豐非物質文化遺產儺舞11月20日消息 江西南豐的儺舞,被譽為「中國古代舞蹈的活化石」,被列為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 中國古代舞蹈活化石——江西南豐儺舞
    儺舞,俗稱「跳儺」,是中國桔鄉江西南豐縣特有的一種民間舞蹈。每逢春節,從農曆正月初一起,十天內外,儺舞班會流動到各鄉鎮,連場演出,熱鬧異常。每個儺舞班,大都有十七、八人,多的二十五、六人。跳儺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舞蹈。據《呂氏春秋》記載:「歲前一日,擊鼓驅疫癘之鬼,謂之逐除,亦曰儺)。《後漢書·律歷篇》載:「季冬之月,星回歲終,陰陽以交,勞動大臘,先臘一日大儺,謂之逐疫。」《秦中歲時記》也講「歲除曰儺。」從這些古籍記載看來,儺這種東西,開始可能是春節期間民間求神賽會求福滅災的一種活動。儺舞便是在這個基礎上演變過來的。
  • 江西南豐儺舞「跳」出國門亮相日本 開展對外文化交流(圖)
    江西南豐儺舞「跳」出國門亮相日本 開展對外文化交流(圖) 2018現場,來自江西南豐儺班的藝人向200餘名東京市民和文化學者表演了精彩的南豐儺舞,獲得陣陣掌聲。圖為現場的南豐儺舞面具展示。 平懿 攝  除了南豐儺舞表演,「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師」羅春明在現場還進行了儺面具雕刻及展示,引得市民駐足觀看。
  • 南豐儺舞 舞向世界
    孩子跳儺。本報記者胡新平攝  儺舞醉遊人  早就聽說南豐儺舞引來八方遊客。近日,記者一行驅車分別趕往當地儺舞文化民俗最古老的白舍鎮上甘村和三溪鄉石郵村。外地遊客王先生說,下次蜜桔收穫的時候還要來南豐,把家人和朋友都帶來,特別要把八旬老母親帶到南豐來觀儺品果。  「啞儺」得遠播  儺舞,俗稱「跳儺」,因其動作簡樸、剛勁,保持較多的原始風格,被譽為「中國古代舞蹈活化石」,又因其表演形式只有肢體動作,又被稱為「啞儺」,伴奏也是最原始的鼓和鑼。1996年,南豐縣被文化部授予「儺舞之鄉」。
  • 南豐儺舞 中國古代舞蹈活化石
    南豐儺舞,俗稱"跳儺",是沿襲古代驅鬼逐疫的儀式"驅儺",歷經漫歲月,不斷改革、創新,逐漸演變而成的民間舞蹈。追本溯源,從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開始,就有關於「儺」的記錄,殷墟甲骨卜辭中有"寇"字,是在室內以殳(古兵器)擊鬼之形。甲骨文中有關"舞"字的記載中有"魃"字,是一人頭戴假面具的形象;說明商代以前就有戴面具的驅鬼逐疫的儺祭舞蹈。
  • 中國古代舞蹈活化石--南豐儺舞
    南豐儺舞風格古老稚拙、粗獷豪放,具有原生形態特質,因在人類學、宗教學、民俗學、藝術學、戲劇學等眾多領域有著巨大的學術價值和史料價值,被譽為「中國古代舞蹈活化石」,吸引了眾多國內外專家學者潛心研究,1996年,江西南豐縣被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藝術(儺舞)之鄉」。日前,南豐儺舞又被正式列為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推薦項目。
  • 江西南豐儺舞將走進國家大劇院演出(圖)
    江西南豐儺舞將走進國家大劇院演出(圖)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2016年10月31日20:10 江西南豐儺舞。「紙錢」、「雷公」、「儺公儺婆」、「鍾馗醉酒」、「雙伯郎」、「祭刀」 等相繼上場,古樸、粗獷的舞蹈風格震撼人心。 為進一步提升南豐儺舞文化影響力,推進儺舞文化繁榮發展,11月7日晚,由北京舞蹈學院青年舞團、江西省南豐縣石郵村儺班聯合主演的第九屆「春華秋實」展演周——非物質文化遺產研創作品—《儺情》將走進國家大劇院參加演出。
  • 南豐儺舞「跳」出國門亮相歐洲
    近期,「江西風景獨好」旅遊推介會及相關圖片展分別在德國法蘭克福和捷克布拉格舉行。在德國和捷克的兩場推介會上,處處閃耀著江西元素,時時可感受到濃濃的贛鄱文化,其中被譽為「中國古代舞蹈活化石」的南豐儺舞圖片吸引了眾多來賓駐足觀看。
  • 王慧:感受南豐儺舞的魅力
    中國鄉村之聲記者王慧在江西南丰采訪  說到南豐,大家腦海裡可能會浮現出黃橙橙的蜜桔。然而這次中國鄉村調查採訪組的南豐之行,帶給我的,除了「南豐蜜桔」之外,充滿鄉土氣息的儺舞表演也深深吸引了我。  11月19日,報導組一行剛下飛機,就驅車來到位於南豐縣西部的三溪鄉石郵村,石郵村是南豐縣儺文化歷史最悠久的村落,是「中國古代舞蹈活化石」——儺舞的原生地,被人們譽為「中國儺舞之鄉」。2006年,這裡的儺舞表演被列入首批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千年南豐「儺舞」舞動文化靈魂
    中國江西網訊 記者周桐報導:江西南豐,山青水秀,人傑地靈,是馳名中外的中國蜜橘之鄉、儺舞之鄉和唐宋八大家之一曾鞏故裡。全縣70萬畝南豐蜜桔猶如「綠色海洋」,國家森林公園軍峰山,青山綠水相映成輝,就像一個「天然氧吧」。4月18日,「第三屆全國融媒體看江西」走進「儺舞之鄉」南豐,來自全國近50家新聞媒體記者切身體驗了一把千年舞姿的獨特人文魅力。記者團成員先後參觀了儺面具雕刻展示館及宋元白舍古瓷展示館,採訪了雕刻精美的儺面具和非遺文化傳承人張宜祥,並觀看了一場精彩的儺舞表演。
  • 南豐儺舞《儺舞鬧春》 獲山花獎民俗禮儀表演金獎
    本報訊 (江西日報記者黃錦軍)3月19日從江西省文聯傳來喜訊,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河南省文聯等主辦的第三屆中國社火藝術節暨第十二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民俗禮儀表演評獎活動近日在河南省鶴壁市舉行。江西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指導推薦的南豐儺舞《儺舞鬧春》,在此次表演賽中,以其獨特表演形式和地域特色,一舉奪得大賽金獎。
  • 江西儺舞:從民間來,再回到民間去!
    江西萍鄉市在蘆溪縣南坑鎮舉辦了「2007閩贛攝影家民俗文化採風暨南坑儺藝術展演」活動,旨在不斷「挖掘、整理、保護」儺文化,鼓勵老藝人向年輕人傳授儺藝,培養新人。  儺舞,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原始舞蹈,被譽為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其主要分布在江西、安徽、貴州、廣西、山東、河南、陝西、湖北、福建、雲南、廣東等地。
  • 酒窩旅遊景點介紹,第十站:南豐儺舞中國原始文化「活化石」
    相傳,漢代長沙王吳芮曾在南豐駐兵,在舉行祭山儀式時,發覺「妖氛」頗濃,就告誡鄉人用跳儺舞的方式來驅趕妖勢。如此一來,儺舞與南豐便結下了不解之緣。宋代時,南豐經常舉行儺舞表演。其時南豐的劉鏜在其詩作《觀儺》中,生動描繪了大戶人家堂舍演出儺舞的場景: 「寒雲岑岑天四陰,畫堂燭影紅簾深。鼓聲淵淵管聲脆,鬼神變化供劇戲。金窪玉注始淙潺,眼前倏已非人間。
  • 中國影像方志| 南豐:白舍窯瑩潤如玉千古名家文脈傳承 儺舞古樸...
    千年古城儺舞古樸粗獷儺舞原為古人舉行儺祭時跳的巫舞,數千年光陰流轉,最初驅鬼逐疫的儀式舞逐漸演變為娛神娛人的面具舞。南豐儺舞,俗稱「南豐跳儺」,延續了「歌者不舞,舞者不歌」的古老傳統,與其他地區規範不嚴格的「雜儺」迥異,因其保留了複雜的儀式性步驟和祭祀相關的內容,完整再現了秦漢時期驅邪祈福的風貌,在人類學、宗教學、民俗學、藝術學、戲劇學等眾多領域有著巨大的學術價值和史料價值,被譽為「中國古代舞蹈活化石」。
  • 江西南豐儺舞晉京展演
    人民網北京11月8日電 (記者管璇悅)手拿「開山斧」、面戴臉譜、頭戴白絲巾,隨著鑼鼓聲的高低起伏,動作時而舒緩,時而剛勁有力……7日晚,由北京舞蹈學院青年舞團、江西省南豐縣石郵村儺班聯合主演的第九屆「春華秋實」展演周—非物質文化遺產研創作品《儺·情》在國家大劇院上演。
  • 江西南豐:儺文化元素融入景點 遊客體驗古老文化藝術
    江西南豐:儺文化元素融入景點 遊客體驗古老文化藝術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2014年11月08日20:27 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在南豐儺神廟前觀看儺舞。 人民網南豐11月8日電 (時雨)8日,江西省南豐縣三溪鄉石郵古儺文化村的儺神廟前鑼鼓喧天,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在橘園摘完蜜橘後,來到這裡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儺舞。
  • 南豐儺舞「舞」進國家大劇院(圖)
    ■吳平、記者周文平 文/圖    中國江西網訊 「咚、咚、咚……」、「咣、咣、咣……」10月31日上午,隨著一陣陣韻律感十足的鑼鼓聲急促響起,手拿「開山斧」、面戴儺面具、頭裹白絲巾的儺舞藝人手舞足蹈,南豐縣石郵村有著六百餘年歷史的儺神廟瞬間熱鬧起來,村民們紛紛攜老扶幼湧進廟裡,為即將晉京展演儺舞的村儺班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