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北站「火力全開」,綜合交通工程打造「零換乘」樞紐

2021-01-21 長安新媒體

2020年12月26日,歷經5年建設的西銀高鐵正式運營,至此,西安北站三個站場全部啟用,「亞洲北」的超大體量得以真正彰顯。

西安北站位於西安城區北部中軸線上,於2008年9月19日開工建設,2011年1月11日投入使用,是西北地區最重要的鐵路客運樞紐,是西安鐵路樞紐的主要客運站之一。

北站佔地53.3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3.7萬平方米,其中主站房面積17.1萬平方米、候車面積11.6萬平方米,18臺34線成就其為亞洲站臺股道數最多、站場規模最大的高鐵站。

西安北站

在西安北站10歲生日之際,北站站場實現全負荷運營,一方面築牢了「亞洲北」的樞紐地位,另一方面也為其周邊交通承載力帶來更加巨大的考驗。

今年9月,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將在西安盛大開幕。作為保障「十四運」的重點工程,西安北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已於2020年5月正式開工建設,計劃今年夏天一期工程投入運營。

西安北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總投資約48億元,主要包括:

①北站東側進出站高架道路、匝道及停車樓工程,

②北站西側進出站高架道路、匝道、連接繞城高速立交及停車樓工程,

③北三環(元光路-文景路)道路及管網工程。

其中,高架橋梁總長約16公裡,地面道路總長約13公裡,東西兩側停車樓面積約12.8萬平方米。

2020年5月25日完成第一根橋梁樁基施工

去年11月底,北站綜合交通樞紐完成了橋體第一榀鋼箱梁吊裝,順利實現節點目標,工程建設進入新階段。

截至目前,西安北站樞紐工程(一期)項目穩步推進中,累計已完成投資約10億元。東西側高架道路及匝道工程(含西側繞城高速立交工程)累計完成樁基976根,承臺236座,橋梁墩柱215座。

西安北站樞紐工程(一期)效果圖

通過構建「東西雙環高架+地面調節通道」系統,項目將實現西安北站進出場站交通快進快出,西側進出站高架系統為繞城高速專用連接通道,從而實現繞城高速與樞紐直連,東側進出站高架系統連通城市快速路,打通樞紐與城市快速路的通道;地面調節通道,可以根據實際需求調節「東西雙環」客流。

西安北站樞紐工程(一期)效果圖

西安北站樞紐工程建成後,將彌補西安北站北側匝道缺失的功能,形成功能更加完善、更加強大的快速進出站交通樞紐系統,實現「真正零換乘」,進一步完善公共與社會交通的配套需求,提升高鐵站周邊城市景觀,拉伸城市發展空間。

同時,項目還在橋下道路設計中充分考慮城市慢行交通需要,打造專屬綠道和慢行車道,通過景觀綠化帶進行分隔。在東西側停車樓與兩側高架系統統一設計,實現樓頂面與東西側進出站高架系統設置同坡度屋頂綠化,改善通行環境。

西安北站樞紐工程(一期)配套設施效果圖

此外,還將以智慧路燈、智慧照明系統和綜合交通樞紐指揮中心為基礎,利用5G通信基站,實現北站智慧路燈的「一桿多能」,集成視頻識別、智慧照明、WIFI熱點、環境感應器、氣象監測、管網檢測等功能於一體,發揮智慧交通優勢。

西安北站樞紐工程(一期)配套設施效果圖

按照計劃,西安北站樞紐一期工程將於今年6月底完成,北站東西側進出站高架系統、東西側停車樓、繞城立交及新增匝道以及北三環(文景路-元光路)道路等工程計劃於「十四運」前全面完成。

與西安北站綜合交通樞紐一併進行的,是其所在的高鐵新城基礎設施的加速「補課」。2018年9月,高鐵新城正式移交經開區管理。開發區接管帶來的不只是體制上的理順,更帶來效率與行動力的躍升。

在大西安進入「擁河」發展的時代背景下,高鐵新城地處萬億工業走廊和城市發展主軸核心交匯處,正在成為城市北跨的重要平臺。

高鐵新城核心區概念規劃

2019年11月,高鐵新城起步區規劃建設工作啟動。圍繞西安北站1.31km站前用地,計劃3至5年內完成建設工作,打造以西安北站及中央綠地公園為核心的「一軸兩心雙翼」整體功能結構。

新規劃還包括:優化用地功能布局、優化開發規模、增加公共配套設施、優化交通體系及組織方案四大部分。通過提高天際線高度,新增公共便民設施,完善內外部交通,營造濃厚的商務氛圍,以適應片區的價值提升。

高鐵新城地下空間規劃

緊跟全國「八縱八橫」鐵路網快速建設,高鐵新城也不再局限於高鐵,軌道交通、汽車客運、公交樞紐的組合,將使這裡成為西安城北交通最發達的區域之一。

以區域內軌道交通為例,從西安北站始發的機場城際線已正式由西安地鐵接管,計劃今年6月與地鐵14號線(西安北站-賀韶)實現貫通運營。地鐵2號線二期(西安北站-草灘北)正加快施工,今年內將實現「洞通」目標。

此外,備受詬病的「北客站」地鐵站名有望於今年內更名「西安北站」,從而與國鐵車站一致,避免混淆視聽。地鐵2號線與4號線在北站的換乘通道也將進行改造優化,最大程度便利市民換乘。屆時,西安北站將真正實現三線換乘,成為全市軌道交通的超大樞紐。

而依託西安北站打造的城市新區,也將充分發揮高鐵輻射帶動作用,利用產業集群的資源優勢,成為西安今後發展的潛力所在。

下一步,總規模17臺35線的西安東站以及規劃中的新西安南站,將打造大西安綜合交通樞紐的新「戰場」,在帶給人們更加便利的交通生活的同時,更將成為區域發展的強勁引擎。

西安鐵路「四主一輔」樞紐示意圖

相關焦點

  • 西安地鐵2號線二期工程 ,西安北客站綜合交通工程再刷新速度!
    西安地鐵2號線二期工程 ,西安北客站綜合交通工程再刷新速度!2號線二期工程首座車站草灘北站封頂2021年1月11日,隨著草灘北站主體結構最後一塊頂板澆築完成,至此,西安地鐵2號線二期實現首座車站主體結構順利封頂。
  • 濟青高鐵紅島站配套工程完工,將打造「零換乘」交通樞紐
    據介紹,紅島站是濟青高鐵和青連鐵路樞紐站,作為青島地鐵8號線、10號線、12號線立體交叉換乘的樞紐車站,紅島站開通後,將銜接國家「八橫八縱」高鐵網絡、連接山東半島鐵路與陸路交通系統的重要區域性節點。市民迫不及待到濟青高鐵紅島站一睹為快。
  • 大連北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計劃2021年完工
    地鐵4號線是大連北部重要的軌道交通線路,也是繼地鐵5號線後,大連近期規劃的第二個即將動工的地鐵線路。而2017年開工建設的大連北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計劃2021年完工。  大連北站交通樞紐工程擬2021年完工  2017年10月28日大連北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正式開工建設。昨日,記者從市交通局了解到,大連北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計劃於2021年建成,它將成為東北地區建築規模最大的綜合交通樞紐。
  • 大連北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進展如何?
    單層面積達 6.3 萬平方米,堪比足球場;總建築面積 20 萬平方米,東北建築規模最大的綜合交通樞紐;建成後將實現 8 種運輸方式無縫對接,將改變城市格局。大連北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建設自開工以來便備受市民關注,作為我市重點民生工程,未來這裡將成為城市的新地標,那麼該工程進展如何,未來又將變成什麼模樣,16 日上午,記者探訪施工現場了解到,該項目計劃今年完成主體結構 10.5 萬平方米,明年 6 月 30 日主體結構封頂,2022 年工程竣工。
  • 廣州花都區北站綜合交通樞紐配套建設加速推進
    今年來,花都區全力推進廣州北站綜合交通樞紐幾個安置區、周邊市政道路、周邊區域連片改造等項目的建設,加快相關項目的跟蹤力度,「廣州北站綜合交通樞紐」的藍圖逐漸變成現實。  區交通運輸局大力推進廣州北站周邊市政道路建設。其中,農新路高架橋於2017年11月主線通車,雲山大橋東側高架橋於2018年8月通車,廣州北站西廣場臨時市政道路於2018年12月通車。目前,北站至機場快速路、濱江路、濱湖路等工程正在加緊施工。
  • 鎮龍站綜合交通樞紐一體化工程項目動工建設 1城際+2地鐵+3主幹...
    記者了解到,鎮龍站綜合交通樞紐一體化工程項目位於黃埔區九龍鎮南部,東側毗鄰增城區中新鎮,西側緊靠穗莞深城際(新塘至廣州北站段)鎮龍站,項目北側鄰近地鐵21號線和14號線知識城支線換乘鎮龍站,是廣州鐵投集團繼金融城站綜合交通樞紐項目後又一新開工建設的綜合交通樞紐。項目總用地面積約8.5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超1.9萬平方米,總投資估算達4.7億元。
  • 沙坪垻鐵路綜合交通樞紐預計2017年建成 多種工具零換乘(圖)
    記者 劉豔 翻拍  華龍網11月19日18時26分訊(記者 劉豔 實習生 東方)今(19)日,重慶市政協副主席何事忠率市政協委員年終視察團第一分團,視察了我市重點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情況。據了解,預計沙坪垻鐵路綜合交通樞紐將於2017年建成。屆時,市民可在此實現高鐵、軌道交通、公交、計程車等多種交通工具零換乘。
  • 珠三角城際鐵路琶洲支線開工 鎮龍站綜合交通樞紐一體化工程動工
    與此同時,鎮龍站綜合交通樞紐一體化工程項目也於昨日開始動工建設。鎮龍站綜合交通樞紐一體化工程將集合「1城際+2地鐵+3主幹公路」多種交通方式,是廣州市重點建設的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未來將成為廣州市東部綜合交通樞紐之一,計劃於2020年建成使用。
  • 西安火車站將實現鐵路與地鐵「零換乘」
    據了解,西安火車站始建於1934年12月,1935年6月正式運營。曾於1984年6月進行改建,1985年12月第一期工程主樓竣工後,使客運站的候車室擴大了3倍。西安站主要擔當隴海鐵路、西康鐵路、寧西鐵路、西侯鐵路、包西鐵路等旅客運輸任務,是陝西和西安的窗口。隨著西安主城區不斷向外擴張,西安火車站的服務能力有限,且原來布設在郊區或主城區邊沿地帶的鐵路專用線已處於主城區之中,也給道路通行帶來極大壓力。
  • 溫州北站綜合交通樞紐、楠溪江站交通樞紐、永嘉客運中心等項目...
    近日在永嘉舉行的溫州北部綜合交通樞紐建設推進會透露,總投資約117億元的杭溫高鐵一期工程(永嘉段),今年永嘉方面計劃投資26億元,力爭完成總體施工進度25%,橋隧進度30%。杭溫鐵路交通示意圖此外,溫州北站綜合交通樞紐、楠溪江站交通樞紐、楠溪江站北部通道及連接線、溫州北站站南大道、黃田金水路、三江甌楠大道、永嘉客運中心等8個樞紐站場及配套設施項目也計劃今年開工,並爭取在2022年或2023年完工,以此在溫州北部形成以溫州北站為主、楠溪江站為輔的「一主一輔」鐵路樞紐。
  • 嘉定將打造安亭北站、嘉定北站2大交通樞紐
    在日前舉行的《2020對話區委書記系列訪談》中,嘉定區委書記陸方舟表示, 「十四五」期間,嘉定將打造安亭北站、嘉定北站2大交通樞紐,積極爭取地鐵14號線延伸至安亭北。安亭北站作為京滬鐵路、滬寧鐵路、滬蘇通3條鐵路交匯點,未來將要打造成重要交通樞紐,不僅僅是嘉定交通的重要節點,也是輻射帶動長三角的重要節點。
  • 火力全開!濰坊海陸空交通大格局來了,輕軌、飛機場、濰坊北站、新...
    站場規模7臺20線(6條正線和14條到發線),其中濟青場3臺8線,京滬場3臺8線,濰萊高鐵1臺4線,負二層為地鐵及軌道交通換乘層,負一層為高鐵通廊及社會車輛,換乘層,一層為進站安檢大廳,二層為候車廳。   濰坊北站現在又是啥進度呢?
  • 金普城際鐵路、大連北站綜合交通樞紐3月復工
    3月3日,大連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十一場新聞發布會,口岸交通組組長、市交通運輸局局長王少成在會上發布:大連北站綜合交通樞紐、金普城際鐵路等2個市級重點工程計劃本月復工,其他建設項目也將陸續開工建設。
  • 西安火車站將建8萬平米北廣場 實現地下零換乘
    昨日,《西安火車站綜合交通樞紐規劃》經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根據規劃,今後西安火車站將實現與出租、公交、地鐵等多種方式的「零換乘」。力爭通過樞紐改造和城市更新,實現交通功能與城市功能相融合、交通環境與城市風貌相協調,達到「空間彌合、交通整合、動靜融合」的規劃目標,構建一個以服務普速、動車、城際銜接換乘為主要功能,集軌道、公交為主導,出租、小汽車為一體的現代化綜合客運交通樞紐。
  • 廣州綜合交通樞紐總體規劃(2018-2035年)
    強化樞紐內外便捷聯繫,構建樞紐與主要客貨源地的快速連接通道。注重效率,綠色先行。貫徹旅客零換乘、貨物無縫換裝理念,大型客運樞紐合理集約集成,貨運樞紐因地制宜整合提升,打造生態環保型綜合交通樞紐,實現可持續發展。提升服務,信息引領。
  • 廣州北站綜合交通樞紐最新進展!未來這裡大變樣
    這個「巨無霸」車站厲害了 未來的廣州北站 將會建成廣州北站綜合交通樞紐 實現飛機、高鐵、城際、公交無縫對接 其中地鐵就有好幾條! 未來出行好方便! 廣州北站未來可期~ 目前廣州北站綜合交通樞紐項目 進展如何?
  • 海口新海港將建「零換乘」交通樞紐 預計2018年投入使用
    他提出,要以大戰略、大視野、大規劃、大舉措進行規劃設計,把新海港片區打造成環北部灣城市群發展的典範、瓊州海峽經濟帶建設的典範。  7月5日下午,張琦一行來到新海港,了解新海港片區在建項目,項目推進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港口的整體規劃情況。
  • 南寧國際空港綜合交通樞紐工程獲批建設
    近日,自治區發展改革委批覆同意建設南寧國際空港綜合交通樞紐工程,此舉將加快打造現代綜合客運樞紐,提高航空旅客出行質量和效率,完善南寧機場綜合交通體系,擴大機場服務範圍。南寧國際空港綜合交通樞紐項目位於南寧吳圩國際機場既有T2航站樓以東、規劃T3航站樓以西的站前地面停車場。
  • 航拍深圳北站,國內唯一採用「上進上出」的大型火車站,換乘方便
    深圳北站,是深圳市規模最大、接駁功能最為齊全、設備技術最先進、客流量最大的特大型綜合鐵路樞紐。該站於2007年開工建設,2008年12月正式命名為深圳北站,2011年12月26日正式投入使用。深圳北站佔地240萬平方米,建築總面積為182074平方米,為地上兩層結構,總高度43.602米,共設11個站臺20條股道。作為深圳最大的高鐵站,深圳北站年發送旅客達到5200萬人次。設計有兩大亮點。
  • 綜合立體交通樞紐項目_2020年綜合立體交通樞紐項目資料下載_築龍...
    導致這種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管理體制、投資體制等,但設計理念和布局設計方案不合理也是一項重要原因。本文試圖剖析國外典型的綜合交通樞紐案例,包括舊金山的港灣樞紐( Transbay)、巴黎的拉德芳斯(La Defence)換乘樞紐及柏林的來哈特樞紐(Lehrter Bahnhof),重點分析其布局設計特點,從中提煉其設計理念,供有關的設計和技術管理人員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