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哥的微笑》幕後的故事

2021-02-07 格律影像
點擊 格律影像 公眾號關注

☀ 定期推送柬埔寨旅遊本土文化,吃喝玩樂,資訊等內容,我們將努力做到接地氣、重服務的微信平臺!關注獲得資訊!(廣告合作:QQ1105392551)

白天的吳哥震撼您,夜晚的吳哥打動您!為您復活一段凝固在巨石上的史詩和神話……。

白天是石頭上凝固的史詩,夜晚是復活的眾神和王朝!


與您共享

從舞者到藝術的堅守

——記大型歌舞史詩劇《吳哥的微笑》編導、藝術總監、團長歹磊

歹磊,雲南文投集團柬埔寨暹粒演藝投資有限公司《吳哥的微笑》編導之一、藝術總監、團長。一個哈尼漢子,從事舞蹈、編創藝術工作36年,經過舞臺的磨練、藝術的薰陶,靠著自己對藝術的執著和追求,成為了國家一級編導。

2009年,雲南省歌舞劇院和雲南省雜技團作為省級國有藝術院團文化體制改革的試點單位,率先進行轉企改制,由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轉制為國有獨資的文化企業,從雲南省文化廳劃轉至新組建的雲南文投集團。為了拓展演藝項目,集團把目光轉向同雲南地緣相近、人緣相親、文化相似的南亞、東南亞國家,先後到印度、緬甸、越南、寮國、柬埔寨、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進行廣泛的市場調研,經過認真的論證和分析,最終確定在柬埔寨實施《吳哥的微笑》定點駐場演出項目。2010年金秋10月,做為一名舞蹈演員和編創人員,他是第一批帶著編創《吳哥的微笑》的使命踏上了柬埔寨這塊陌生和充滿藝術靈氣的國度。

吳哥的微笑是人與神共同創造的奇蹟,是地球與宇宙對話的千年之謎,當你讀懂了那永恆的微笑,你就讀懂了天地、生命、善惡、宿命與創造和含義!


從舞者到藝術的堅守,在吳哥窟這個有著歷史文化和藝術遺蹟的聖地,時間一晃就是整整七年,《吳哥的微笑》上演至今他始終能在舞臺編導和藝術總監的崗位上以身作則,在藝術文化領域發光獻力,努力的在藝術和編導兩個舞臺上踐行著文化轉型升級,為自己選擇的文化藝術事業大發展兢兢業業不辭辛勞。

(藝術生活實踐)

藝術來源於生活,他能夠認真學習和實踐文藝作品來源於生活的科學發展觀,深刻領會不同的國家文化和不同時期藝術表現有不同的文化需求,在「愛崗敬業」,「從平凡中見真情」做為社會的主流需求,不斷深入生活,從生活中採集素材,以喜聞樂見為創作的標準,不斷創作、排練出許好的作品,在各類大型演出活動中受到廣泛好評。

(吳哥的微笑角色劇照)

如今從事舞蹈編導事業已經三十多年了,他對舞蹈的熱情達到痴迷的程度,對舞蹈的悟性也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由於他的天賦和執著的努力,他的創作才華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舞蹈創作是需要靈感和醞釀,為了編好一個舞蹈,他經常把自己關在屋子裡一遍一遍地聆聽舞蹈音樂,想像舞蹈動作的每個細節。為了把舞蹈展示得多姿多彩,為了創作出好的舞蹈,他經常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伏案思索,勾勒圖案編寫舞蹈腳本,進行舞蹈設計,激情迸發時,他會高興得手舞足蹈。

歹磊在工作中多次被國家大型晚會組委會調入作為晚會的編導。先後參加了中央電視臺春節歌舞晚會、中國「99」 昆明世博會開閉幕式、北京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開幕式、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運動會開幕式、武漢第六屆全國城市運動會開幕式、雲南省第十屆運動會開幕式、數屆中國昆明國際文化旅遊節開幕式。大型民族舞劇《潑水節》、大型民族歌舞《彩雲南現》、大型歌舞音詩畫《花腰放歌》、大型旅遊演出《夢幻騰衝》,中國首臺海外駐場大型旅遊演出《吳哥的微笑》。

2007年被北京奧組委徵調參加北京2008年第29屆奧運會閉幕式編導工作後,在北京2008年奧運會、帕運會開閉幕式工作中,被評為優秀個人,榮獲證書。在他的舞蹈和編導生涯中,多次榮獲國家級獎項,得到了業界專家的認可。舞蹈《拉木鼓》參加第四屆全國舞蹈比賽榮獲編導一等獎。歌舞《彩雲南現》榮獲第二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匯演編導創作金獎。舞劇《潑水節》榮獲第六屆「中國藝術節」優秀劇目獎。舞蹈《光》榮獲第七屆全國少數民族舞蹈比賽「孔雀杯」編導二等獎。舞蹈《清清傣家水》榮獲第十屆全國少數民族舞蹈比賽「孔雀杯」編導二等獎。舞蹈《高原蒙古人》榮獲第十屆全國少數民族舞蹈比賽「孔雀杯」編導三等獎。舞蹈《馬幫的路》榮獲第三屆中國舞蹈「荷花獎」比賽編導銅獎。舞蹈《馬幫》榮獲第七屆「桃李杯」舞蹈比賽創作三等獎。榮獲雲南省獎項:榮獲雲南省文學藝術「四個一批」人才貢獻獎。舞蹈《拉木鼓》、《光》、《清清傣家水》榮獲第三屆、第四屆雲南省文學藝術創作榮譽獎、二等獎、三等獎。《夢幻騰衝》雲南省第十一屆新劇節目展演榮獲金獎。《夢幻騰衝》演出被授予「國家舞臺精品藝術工程項目」。《吳哥的微笑》演出被授予「全國文化出口重點項目」。《吳哥的微笑》演出被柬埔寨政府授予「柬埔寨旅遊服務特殊貢獻獎」。編導的作品多次參加國家級舞蹈比賽:「全國舞蹈比賽」、「全國少數民族匯演」、「中國藝術節」、「孔雀杯」、「桃李杯」、「荷花杯」。榮獲國家編導一等獎1次、國家編導創作金獎1次、國家編導二等獎2次、國家編導三等獎2次、國家編導銅獎1次、國家表演二等獎1次。榮獲雲南省首屆文學藝術「四個一批」 人才貢獻獎。榮獲雲南省文學藝術創作榮譽獎、二等獎、三等獎。在雲南舞蹈界演員中有9名演員通過他創作編導的作品參加國家級舞蹈比賽獲獎:2人2次獲全國表演一等獎、2人1次獲全國表演一等獎。2人1次獲全國表演二等獎。3人1次獲全國表演優秀獎。

歹磊在舞蹈編創中,把實踐上升到理論。組織、策劃、參加編導電視臺春晚節目,並親自參與大型文藝晚會演出十幾場,是省舞蹈界的新生力量。面對如此多的榮譽和掌聲,沒有驕傲,沒有停止他追求的腳步,他把榮譽和鮮花作為激勵自己前進的動力,每當他站在領獎臺上,每當他捧著那沉甸甸的獎盃時,每當他接受電視臺記者的採訪時,他感到自己的事業才剛剛開始。說:「我熱愛我的家鄉西雙版納,熱愛家鄉高原土地上的舞蹈文化,參賽作品獲獎不是我最終的目的,參賽的目的是為了喚起人們對民族文化的記憶和熱愛,讓更多的有識之士投身到弘揚民族舞蹈事業中來。我會繼續努力去尋找高原土地上的美麗,用我的心,用我的愛,去表現我們中華民族的輝煌」。

歹磊到了柬埔寨後深深體會到,吳哥歷史文化內涵豐富,柬埔寨傳統舞蹈、音樂內容豐富多彩,但與現代遊客對旅遊演藝的觀賞要求差距比較大,在深挖吳哥歷史文化內涵和充分吸收柬埔寨經典藝術和民間藝術營養的基礎上,順著其歷史文脈進行二次創作提升(例如:服裝由神婆縫製,每次演出都要由神婆親自縫穿到演員身上,不用紐扣,演出後又把線拆除,下一次演出又縫上;演出仙女舞之前,還要進行專門的祭拜活動等,這些習俗在二次創作時都充分尊重)。柬埔寨舞蹈、音樂總的節奏慢、表現手法單一,在編排時節奏上加快、內容上豐富提升,並運用現代舞臺科技進行包裝,讓柬埔寨人耳目一新,認為通過演出的提升打造,更精彩地展示出柬埔寨的歷史文化,增強了柬埔寨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精神。

(精心組織抓排練)

通過歹磊的努力,柬籍演職人員「本土化」的實現是演藝項目在國外長期紮根的有效措施。歹磊意識到每一個國家對自身的民族文化都有保護意識,對外來文化保持一定的警惕性,既有包容、吸收的一面,也有對抗、排斥的一面。因此中國的文化企業要能「走出去」、扎進去、融進去,首先要充分地尊重本土文化,最大限度地包容和吸納本土文化,其次是最大限度地讓演職人員「本土化」。《吳哥的微笑》正是在這兩個方面做得好,得到當地政府和民間的理解和支持,才得以成功的。歹磊把培養柬埔寨演員作為一項基礎性工作來抓,劇目排練過程中中國演員一周就能掌握的動作技巧,柬埔寨演員得從基本動作訓練開始,要用45天才能訓練到位,每次排練歹磊都是親自上場,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細節反覆的手把手教。

(每年春節帶領全體演員拜年)

這就是一位舞者、一位舞蹈編導的心聲,也是對舞蹈事業最大的渴望,更是作為舞蹈家的全部追求。

歹磊長期堅守專業實踐,積極投身文化產業經營一線,在文化與科技結合、文化與市場結合、文化與旅遊結合的探索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同時也用自己閃光的青春,飛翔的翅膀舞出了弘揚民族文化的時代精神。

相關焦點

  • 《吳哥的微笑》-光明日報-光明網
    而在近年,一臺名為《吳哥的微笑》的大型歌舞表演在暹粒市連續上演,廣受好評,成為柬埔寨旅遊的又一張名片。     《吳哥的微笑》是一臺全方位展示吳哥王朝的大型文化旅遊駐場演出,是迄今為止柬埔寨規模最大的藝術再現千年吳哥王朝歷史的大型歌舞史詩。它得到了中國文化部和柬埔寨文化部的共同支持,於2010年由雲南文投集團投資,在吳哥窟隆重推出。
  • 吳哥的微笑
    於樹森 近幾年來,一架架包機從中國、從世界各國載著幾十萬甚至上百萬遊客,降落在柬埔寨暹粒吳哥國際機場,打破了這個曾被遺棄的沉睡城市的寧靜。榮為世界七大奇蹟的柬埔寨吳哥窟似乎又恢復了昔日的繁華。面對吳哥,面對吳哥的微笑,面對這座用30億噸石頭、近百年時間落成的古建築,面對柬埔寨現在的落後境況,在感受這個民族偉大的同時,又感到吳哥展現給人們的不僅僅是微笑。
  • 舞蹈史詩劇《吳哥的微笑》為吳哥尋回失落的記憶
    當她登上舞臺,燈光打亮,皮克迪便化身為仙女,為來自全世界的觀眾演繹遙遠的吳哥故事。作為大型舞蹈史詩劇《吳哥的微笑》的舞者,皮克迪非常珍惜每次演出機會。「我從小就經常幻想自己是美麗的仙女,這個舞臺讓我夢想成真。臺下的觀眾來自世界各地,我非常高興能夠通過自己的表演,把吳哥的文化展現出來。」
  • 「用中國創意講述柬埔寨故事」——舞劇《吳哥的微笑》聯通中柬民心
    新華社柬埔寨暹粒5月11日電 通訊:「用中國創意講述柬埔寨故事」——舞劇《吳哥的微笑》聯通中柬民心  新華社記者毛鵬飛  柬埔寨暹粒以吳哥窟聞名於世,每年接待數百萬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白天逛吳哥窟、晚上看《吳哥的微笑》演出已經成為眾多遊客的選擇。
  • 吳哥的微笑:巴戎寺
    ,1431年,暹羅(泰國)洗劫了吳哥( Angkor 源於梵語 Nagara 意為都市 ),吳哥從此變為廢墟,湮沒於叢林榛莽。其中這一面微笑,被認為是最完美的佛的微笑,也就是「高棉的微笑」、「吳哥的微笑」(太多的人擁在這裡與佛合影,當地人可以幫你拍攝鼻尖對鼻尖、面對面微笑的奇妙留念照,給小費就行,就像在埃及吉薩金字塔,拍攝或託舉、或拎起、或親吻金字塔的照片一樣
  • 蔡武部長等400餘人觀看《吳哥的微笑》
    大型史詩劇《吳哥的微笑》已於11月27日晚首演。中國文化部蔡武部長、中國文化部外聯局董俊新局長、國家文物局童明康副局長、中國駐柬埔寨大使潘廣學大使和柬埔寨高官以及來自世界各國的觀眾400餘人觀看了首演。
  • 讓吳哥的微笑成為永恆
    【說古論今】  作者:聞白  柬埔寨吳哥的巴戎寺,數座巨型的四面佛像高聳入雲,每一張臉都微笑著俯瞰四周。無論從哪一個角度看,都流動著深杳無言的微笑,仿佛經過歲月的侵蝕獲得了這傾城傾國的力量,讓你每凝視一次就輕嘆一聲,每離開一步就回望一次。
  • 柬埔寨吳哥巴戎寺——高棉的微笑
    巴戎寺位於柬埔寨暹粒大吳哥城的正中央,擁有著名的「高棉的微笑」,建於12世紀末或13世紀初,是大乘佛教國王賈巴爾曼七世(Jayavarman VII)的代表性寺廟,坐落於賈亞瓦曼首都吳哥的中心。巴戎寺共分三層,下兩層為正方形,廊壁上雕刻著古代社會百態和神話傳說的浮雕;頂層為圓形,令人宛如置身於四面佛的迷宮中,到處是帶著意味深長的微笑的佛像。正門上去有兩面長長的牆圍繞著廟宇,雕刻著11000多尊雕像,生動地描繪了柬埔寨人豐富的日常生活和高棉人與佔巴之間的戰爭。
  • 柬埔寨之旅,吳哥的微笑
    三年前,因為無意中看了一本卡門的書,從此,心裡便漫山遍野的長了一種叫做「吳哥」的草,所幸,閨蜜們願意陪我一起開啟吳哥的拔草之旅。當真真切切的站在小吳哥的面前,灰黃色的地面,灰黑色的建築,就像灰色顏料打翻在畫布上,滿眼儘是一色。要不是穿梭來往的遊客提醒我這是21世紀,真讓人以為置身的是12世紀那個輝煌的高棉時代。
  • 暹粒——吳哥探秘,感嘆高棉的微笑
    ,不管是走在廢墟的泥道上,或踏上寺廟遺蹟的臺階,還是穿過黝黑的門洞,抬頭看參天 大樹 那些根系纏繞著寺廟遺蹟;不管是遠看 吳哥窟 或吳哥王城壯觀的景象,還是近視古建築精美的雕刻和壁畫;不管是看著那些匆匆行走的僧侶,還是看到巨石佛像凝固的神秘微笑,都會讓你感到被歷史的滄桑籠罩,精神上收穫滿滿。
  • 再品《吳哥的微笑》之美(圖)
    來源:雲南日報「中柬聯合打造的史詩舞劇《吳哥的微笑》正是文明交流互鑑的例證。」這幾天,柬埔寨朋友因為亞洲文明對話大會而重新「發現」《吳哥的微笑》之美——美美與共。《吳哥的微笑》在暹粒上演9年,演出近4000場次,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萬人次的遊客觀看演出,該節目在柬埔寨演藝市場連續9年排名第一。
  • 我們的微笑 情定柬埔寨吳哥
    百名中國遊客齊聚柬埔寨,共同參加了由玩家惠主辦的「我們的微笑 情定吳哥」高品質尊享團。
  • 巴戎寺:吳哥的微笑
    首先來到了著名的吳哥的微笑巴戎寺。其實3天行程,我最推薦的幾個寺廟分別是巴戎寺,塔布蘢寺,吳哥寺。其他的寺廟規模不大,走馬觀花即可,但這三個絕對值得深度探尋。我和吳哥的對視。非常非常熱,此時的我已經汗流浹背。空中花園很高,但是可以登頂,就是上去的樓梯比較陡峭。有不少寺廟,中國都參與了援建。無憂無慮的小朋友們。
  • 包機直飛柬埔寨尋找吳哥的微笑
    小吳哥吳哥古城始建於公元802年,完成於1201年,隨著15世紀吳哥王朝的衰敗而淹沒於茫茫叢林,直到1860年被法國人發現,才重回世人視野。    吳哥古城是與我國長城,印度泰姬陵,印度尼西亞壓婆羅浮屠,並稱為「東方四大奇蹟」。古往今來,一睹吳哥古城,瞻仰吳哥的微笑,一直是世人的一個夢想。
  • 吳哥古城是柬埔寨的代表景觀,以「吳哥微笑」聞名於世
    吳哥古城是柬埔寨的代表景觀,建於公元9世紀後期。古城早期建築以吳哥寺最負盛名,而寺中的浮雕更是引人入勝,此外還有宮殿建築群。晚期建築主要是王城,以「吳哥微笑」聞名於世。吳哥古城主要根據古印度宗教宇宙觀的寓意所設計:古城為正方形,中心則是一座寺廟,代表宇宙的中心須彌神山,而周圍的建築群則代表著世界這一大實體。從寺廟出發共有四條道路,可以通向東西南北四方,代表宇宙的四個基本方向。13世紀是吳哥古城城的全盛時期,居民已有百萬之多。吳哥寺不僅規模宏大,分布也十分均勻,巧妙地運用了透視與對稱的表現手法,給人以巍峨高聳、穩定莊重的感覺。
  • 吳哥的微笑——巴揚寺/巴戎寺 (BAYON)
    巴揚寺 (巴戎寺),就是著名的「吳哥的微笑」,位於大吳哥城的正中央。為當時之國廟,別稱:巴揚寺、巴戎寺。巴揚寺建於公元 1219 年,以中小型石塊堆疊而成,為四十九座高塔組成的塔林,49 座四面佛加上城門上的 5 座,總共是 54 座。每一座都是四面佛,四個面分別代表慈、悲、喜、舍。
  • 行走印象 穿越千年的微笑 大吳哥城的秘密
  • 巴戎寺的四面佛:吳哥最神秘的微笑
    沒去吳哥窟前,你可能不知道巴戎寺,但你應該聽說過高棉的微笑。這一抹笑容,穿越千年,成了柬埔寨最吸引人的名片。高棉的微笑,說的就是吳哥城裡巴戎寺的四面佛的笑容。這49尊佛像,笑得如此安詳,還有幾分神秘。據說曾有帶著心事來吳哥旅遊的人,看到它,禁不住流下淚來。在整個吳哥古蹟裡,巴戎寺面積並不算大,也不是特別高,但它的地位不容小覷。巴戎寺處於吳哥城的中心,到東西南北四個城門的距離都是相等的。蔣勳在《吳哥之美》裡說:在當時人們的信仰裡,巴戎寺不單是王城的中心,也是世界的中心。
  • #柬埔寨攝影訓練營#吳哥的微笑,八戎寺(巴揚寺)
    吳哥的行程中,除了小吳哥美輪美奐的建築和飄飄欲仙的Apsara(飛天女神),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巴揚寺的吳哥微笑。每次回到吳哥窟,走入大吳哥城以後,遠遠看到吳哥的微笑,我總是為之震撼!以下,摘抄自蔣勳先生的《吳哥之美》:巴揚寺四十九座尖塔上一百多面靜穆的微笑,一 一從我心中升起,仿佛初日中水面升起的蓮花,說服我在修行的高度上繼續攀升……巴揚寺是闍耶跋摩七世 (Jaya varman VII)(1125-1219)建造,許多原始欲望官能的騷動,逐漸沉澱升華成一種極其安靜祥和的微笑。……他微笑,是因為看見了什麼?領悟了什麼?
  • 「吳哥的微笑」方順東:我們是被逼「下南洋」的
    中新社柬埔寨暹粒4月29日電 題:「吳哥的微笑」方順東:我們是「被逼」下南洋的  中新社記者 石巖 周群  雖然來到柬埔寨不足三年,58歲的方順東已對吳哥窟乃至柬埔寨的歷史瞭然於胸,並有了一套自己的見解。  「這裡的資源豐富、環境宜居,這對於高棉文明時代人們惰性的養成是有助推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