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吳哥的回憶!
吳哥的行程中,除了小吳哥美輪美奐的建築和飄飄欲仙的Apsara(飛天女神),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巴揚寺的吳哥微笑。每次回到吳哥窟,走入大吳哥城以後,遠遠看到吳哥的微笑,我總是為之震撼!
以下,摘抄自蔣勳先生的《吳哥之美》:
巴揚寺四十九座尖塔上一百多面靜穆的微笑,一 一從我心中升起,仿佛初日中水面升起的蓮花,說服我在修行的高度上繼續攀升……
巴揚寺是闍耶跋摩七世 (Jaya varman VII)(1125-1219)建造,許多原始欲望官能的騷動,逐漸沉澱升華成一種極其安靜祥和的微笑。……他微笑,是因為看見了什麼?領悟了什麼?
或者,他微笑,是因為他什麼也不看?什麼也不想領悟?
美,也許總是在可解與不可解之間。
可解的,屬於理性、邏輯、科學;不可解的,歸屬於神秘,宗教。
而美,往往在兩者之間,」非有想「、」非無想「。《金剛經》的經文最不易解,但巴揚寺的微笑像一部《金剛經》。哭過、恨過、憤怒過、痛苦過、嫉妒過、報復過、絕望過、哀傷過……一張面容上,可以有過多少種不同的表情,如同《羅摩衍那》裡諸神的表情。當一切的表情一一成為過去,最後仿佛從汙泥的池沼中升起一朵蓮花,那微笑成為城市高處唯一的表情,包容了愛恨,超越了生死,通過漫長的歲月,把笑容傳遞給後世。
在巴揚寺,有上百個可以框架構圖的場景。我試著把我已經發現的場景整理在這裡:
樓上向1609柬埔寨攝影訓練營上海團的張總學習的。
框架之下,更具形式感。大家請在微信公眾號首頁回覆:「構圖」,可以獲得構圖有關的資料。
這些框架,也是留影的大好場所:
這些雕塑中,有幾尊是闍耶跋摩七世 (又譯:者耶跋摩)(Jaya varman VII)(1125-1219)年少時候的面容:
雨季時候,在巴揚寺外圍,有美妙的拍攝感受:
雨季,可能無法保證每天都有晴空萬裡,但是會有戲劇性的光線吸引我們:
2015年9月攝影訓練營的彩虹:
奇幻的彩虹,使用ND1000拍攝:
2015年12月攝影訓練營遇到的金色光線:
還是附上5次吳哥之旅的延時攝影和視頻集合:
巴揚寺的微笑。城市高處唯一的表情,包容愛恨、超越生死。
回復「微笑」,欣賞了解著名的吳哥的微笑拍攝。
回復「小吳哥」,欣賞美輪美奐的小吳哥的拍攝。
回復「蝴蝶」,欣賞柬埔寨神秘山谷裡飛翔的蝴蝶。
回復「飛天」,欣賞吳哥窟2000多Apsara(飛天女神)中的經典。
2018年11月的柬埔寨攝影訓練營已經成行,公眾號首頁可以看到有關信息,歡迎加入,還有兩個位置。
歡迎關注「平老虎攝影」微信公眾號,拍攝技術、器材選擇、攝影書籍推薦等,回復有關詞彙,可以獲得翔實的圖文介紹和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