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賞西方藝術(7):在羅馬廣場殺親子的「傻瓜」驅國王舅建共和

2020-09-05 金陵老鑼文旅

那天早上,我們從酒店出發,先遊玩了古羅馬鬥獸場,然後再到古羅馬廣場遺址參觀的。這個廣場遺址處在帕拉蒂諾山和卡比託利歐山腳下的低洼地,它又被稱為羅曼努姆廣場,是古羅馬早期最重要的公共廣場,是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宗教等活動場所。這裡除了有許多著名建築外,古羅馬史上還有許多重要事件,也曾發生在這個廣場上,因此這裡又被譽為「露天博物館」。在羅馬廣場的四周,除了有各類大會堂外,還有神廟、店鋪、凱旋門、演講臺以及古羅馬最高權力機構「元老院」等。這個廣場初建於公元前6世紀,共和時期最興旺,之後隨著西羅馬帝國的滅亡,這個廣場也逐漸被廢棄。如今的這裡,只剩下一些建築物的殘牆斷臂。如果你對古羅馬歷史及羅馬建築藝術有興趣的話,這個廣場遺址還是很值得去遊賞的。

位於帕拉蒂諾山丘下的古羅馬廣場遺址

當我們走入羅馬廣場,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些灑落在廢墟之中,殘缺不全的「羅馬柱」。其實這種「羅馬柱」並非羅馬人所創造,在古希臘建築中,這類柱子就已被廣泛使用。早期的多立克柱,最先是在義大利地區的一些寡頭制城邦中流行的,後來被希臘人所接受,並應用到了雅典衛城的帕提農神廟中。多立克柱又被稱為男性柱,另外還有一種被稱女性柱的愛奧尼柱,這種柱式產生於小亞細亞先進的共和制城邦裡。而真正屬於古希臘地區柱式的則是科林斯柱,它是希臘古典時期,產生於伯羅奔尼撒半島地區的柱式。但在西方藝術史中,一般都把多立克柱、愛奧尼柱和科林斯柱統稱為希臘柱式。羅馬人在建築物中使用柱式要晚於希臘人,起初採用的是一種最簡單的塔斯幹柱。後來則流行一種新的複合柱,就是在科林斯柱頭之上,再加一對愛奧尼柱的渦卷,這就是典型的羅馬柱。從而使古羅馬的柱式從古希臘的三種類型,發展成五種典型樣式。

雅典衛城帕提農神廟中的多立克柱

我們在羅馬廣場遺址上,所看到的那些殘存的羅馬柱,是當時一些重要建築的遺蹟。據說這個廣場初建於塞爾維烏斯執政時期,尤其到了共和時期,廣場上的各類建築物不斷增多,這裡也就成了共和時期政治活動的中心。塞爾維烏斯·圖裡烏斯是羅馬王政時代第六位國王,他是第五位國王老塔克文的養子和女婿。當老塔克文被暗殺身亡後,王后第一時間就想到了塞爾維烏斯。並在王后的精心策劃下,粉碎了暗殺者們的陰謀,使塞爾維烏斯順利登上了王位。這位國王繼位後,首先考慮的就是要完成先王已開啟的事業,完成保衛全羅馬的城牆建設項目。這是項龐大的建設工程,城牆要把羅馬七個山丘和中間的平地全部合攏起來,起到防禦和保衛羅馬城的目的。如今,在羅馬市內所能見到的一些斷壁殘垣的城牆,已經歷了2500多年的風雨洗禮,可依然被稱為「塞爾維烏斯城牆」。

羅馬威尼託大街北端的「塞爾維烏斯城牆」及城門

塞爾維烏斯在修建城牆以保障羅馬安全的同時,還對低洼的溼地進行了改造,並在開墾出來的平地上修建廣場。其中最著名的要數「馬爾斯廣場」,意思是戰神馬爾斯的廣場,冠以戰神之名,意味著這個平地是為集結軍隊所用。而羅馬廣場,應該也是在這個時期修建的,其初衷也是為集結軍隊所用,後來又當作了公民大會的投票場所,隨之也成了市場和集會之地。羅馬廣場從此由一個泥濘的沼澤,轉化為一個龐大的公共廣場,也成了古羅馬政府機構和城市的核心。由於塞爾維烏斯和他的養父老塔克文國王,以及王政時代最後一位國王小塔克文都是伊特魯裡亞人,有學者就認為,那時的羅馬城建設,已受伊特魯裡亞文化影響較大,但羅馬還是保持著自己的獨立地位。塞爾維烏斯當政期間,最大的功績,就是對羅馬的軍隊編制、公民選舉、財務稅收等重要制度進行了改革。簡而言之,就是將原先的氏族政治改革成金錢政治。

卡斯託爾和波呂克斯神廟以感謝宙斯這兩位兒子對羅馬騎士的幫助其柱式為科林斯柱

在古羅馬時代,所有的貴族和自由人,其主要職責就是參與徵戰和國家管理,他們基本上是不參與具體生產勞動的。而他們的財富來源主要有二個方面:一是由他們的奴隸在他們的土地上勞作,為他們創造財富。這些奴隸只有幹活的份,不能參與任何軍事和經濟等方面的活動,也沒有任何政治地位和人權。西方人的這種政治與軍事方面的規則,一直保持到美國的南北戰爭。林肯針對這種規則,創造性的把北方奴隸解放出來,並參與到軍事活動中,從使北方軍隊實力大增,最終戰勝南方貴族軍隊,取得南北戰爭的最終勝利,同時也宣告了這種規則的終結;另一方面,貴族和自由人也是靠戰爭與搶劫來增加自己的財富,他們發動戰爭的目的為了掠奪土地和財富。而如今世界,通過金融手段已能實現這個目標,戰爭則成了補充手段,因為畢竟打仗雙方都會死人的。

農神廟是農神薩圖爾努斯的神廟下面是羅馬國庫其柱式為愛奧尼柱

塞爾維烏斯的改革,將羅馬人分成了五個等級,其等級的高低不再看氏族和血統,而是看財富的多少來決定家族的等級。這樣使有錢人不僅能得到更高的政治地位,也讓他們給國家和社會承擔更多的義務,並使這些富人能上交更多的稅,來增強國家的經濟實力。我們在古羅馬廣場上,就看到了羅馬國庫的遺址,它在農神廟的下面,這個神廟是廣場中現存最古老的建築。這說明當時的古羅馬不但有國家經濟部門,還有專門存放國家財富的地方。然而塞爾維烏斯這種改革也觸犯了舊貴族們的政治利益,這才有了他的女婿、養父的兒子小塔克文,在元老院裡公開挑戰他的國王權威。對這所發生的一切,元老院裡的那些世家貴族的長老們則袖手旁觀。最後身體強健的小塔克文,將塞爾維烏斯攔腰抱起,把他從元老院的臺階上投擲到羅馬廣場。然後轉身進了元老院,坐上了國王的位置,並得到了元老院貴族議員的承認。而在此期間,塞爾維烏斯的隨員和護衛,早就逃之夭夭,他只能獨自從地上爬起來,在回宮路上,被小塔克文的人殺害。

古羅馬廣場上的元老院遺址(前面那棟房子)

通過這個故事,讀者們可能對古羅馬的政治體制有了些基本的了解。元老院在古羅馬時期,屬於最高權力機構,只是在不同的時期,其作用、地位和職能會發生一些變化。而古羅馬國家最高元首,在不同的時期也有不同的稱謂,王政時代稱國王,共和時期則為執政官或獨裁官,而到了帝國時期,最高元首才被稱為皇帝。在古羅馬不論是國王、獨裁官還是皇帝,其地位和身份都必須得到元老院的確認,才能坐上國家元首的位置。另外在古羅馬還有公民大會機制,它是古羅馬政治體制中普通民眾行使權力的機構,後來在這個機構中又增加了一個保民官的職位。從中可以看出,國王(皇帝、執政官)、元老院和公民大會,這三足鼎立的政治形態是確保古羅馬長期發展和稱霸的政治基礎。雖然在不同的時代,這三足的權重會發一些變化,但這種基本的政治結構卻從來沒有改變過。這種原始的三權分立形式到了啟蒙運動時,就發展成了立法、司法和行政相分立的理論,使分權機制由形式升華為內容。

灶神廟又稱維斯塔神廟(維斯塔羅馬十二主神之一,與希臘神話中的火焰女神赫斯提亞對應)

小塔克文是王政時代的最後一位國王,然而他卻被一個坑爹的兒子,把他從國王的位置上推了下來,全家也因此被趕出了羅馬城。而這個事件的策劃者和推動者,卻是他外甥布魯特斯。這個事的起因是:小塔克文那個好色的兒子塞克圖斯,看上自己堂兄的妻子盧克麗婭,並找機會強姦了她。盧克麗婭受害後,第一時間就通知了自己的父親和丈夫,並讓他們各帶一個可信之人速回。當時布魯特斯與盧克麗婭的丈夫科拉提努斯正好在一起,而且他們又都是親戚,也就跟著去了他們的家。當他們四人走進房間,坐在床邊的盧克麗婭淚流滿面的告訴了他們,塞克圖斯王子是如何威逼她就犯並姦污了她。她說:「我的身體雖然被汙染,但我的心則是無辜的。死亡將為我見證。」說完她就從衣服裡拿出一把匕首,迅速刺進了自己的心臟。身邊的這幾個男人想去阻止,可已來不及了。在她生命彌留之際,盧克麗婭讓這四個男人發誓,一定要為她報仇。

塞姆普羅妮亞會堂遺址曾是一座裝飾華麗的大型公共建築

這個事情的突發,讓國王的外甥布魯特斯,頓時產生了不尋常的變化。「布魯特斯」其實並不是他的原姓,而是他的外號,意思是「傻瓜」。其實布魯特斯的身份非常顯赫,家族也有著巨大的財富,她的母親與國王小塔克文的妻子又都是親姐妹,因此他離王權非常近。而專橫跋扈的小塔克文國王及他的那些王子,一直對他有猜忌,於是他只能靠裝瘋賣傻,來隱藏自己的真實人格。可當他將匕首從盧克麗婭身上拔出的瞬間,便收起了自己的偽裝「面具」。他用充滿智慧的道理和富有情感的言語,表達對這事的看法和意見。他的這一舉動,讓在場的人都感到非常吃驚。他們按照布魯特斯的建議,將盧克麗婭的遺體抬到了羅馬廣場的演講臺上。這時,廣場上很快就聚集起許多羅馬市民,布魯特斯面對擠滿廣場的人們,用充滿感染力的語言講述了事情的經過,並攻擊國王的獨裁行為和犯下的各種罪行,把羅馬人對小塔克文的強烈不滿情緒表達了出來。在他的號召下,羅馬市民一致同意將國王及其家人趕出羅馬城。

安託尼努斯和法烏斯提那的神廟

隨著國王小塔克文被驅逐,不久,元老院就開會決定,將終止一人當權的王政,改為從貴族中選舉兩人為執政官,任期一年。在公民大會上,大家一致選舉在推翻小塔克文暴政上有功的布魯圖斯和盧克麗婭丈夫科拉提努斯並例為首任執政官。從羅慕路斯建國當政開始,到第七任國王小塔克文被趕出羅馬城,這標誌著羅馬王政時代的終結。羅馬也從此搖身一變,進入了共和政體時代。義大利史學家李維在《羅馬史》中是這樣描述共和政體的:「羅馬在一年一度選出的官員的治理下,成為了以法律取代個人治理的國家。」共和時期,國家最高權力機構為元老院,並由它來決定誰能出任國王、執政官、獨裁官和皇帝等。這種國家管理模式據說是羅慕路斯創立的,並一直保留到羅馬帝國時期。古羅馬的這種基本政治體制,也決定了國王和帝國的皇帝,不一定需要世襲,在這一點上,與我國封建社會皇位的傳承方式有明顯的區別。

塔布拉裡烏姆宮廢墟後面是元老院宮

共和制建立之初,在羅馬貴族的年輕人中,就產生了一股對共和不滿情緒。他們覺得,元老院議員必須有一家之長來擔任的規定,使他們失去了從政施展才華的機會。當小塔克文的使節回羅馬處理他的財產時,覺察到了這些年輕的想法,於是就用金錢買通了「傻瓜」布魯特斯的兩個兒子和已故盧克麗婭的丈夫、現任執政官科拉提努斯的侄子等,以腐蝕國家核心成員的子女。鼓勵他們行動起來,企圖與他裡應外合,以達到推翻共和政體的目的。於是,這些貴族青年聚集到其中一人的家中,商討如何迎小塔克文回來做國王,並用鮮血在誓約書上留下了各自的籤名。誰知在商量時,被門外的一個奴隸偷聽到了,並向執政官悄悄地告了密。經過一番激烈的搏鬥,這些年輕貴族不僅全部被逮捕,而且還繳獲他們陰謀推翻共和制的誓約書。

艾米利亞會堂遺址這個會堂是公元前179年擊敗馬其頓後有錢人捐資修建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大家都覺得兩位執政官,肯定很難處理這事,可他們還是毫不猶豫的召開了公民大會。按照當時共和國法律,妄圖推翻共和政體的都屬於叛國罪。這時,大多數人都覺得很為難,因為這些年輕人畢竟都兩個執政官的孩子或親戚。有人想給新執政官布魯特斯賣個人情,建議把他們的死罪改成流放。而「傻瓜」布魯特斯一點都領情,他在羅馬廣場上,把自己的兩個孩子叫到跟前問:「你們為什麼不願針對你們的指控來進行辯護?」他連續問了三次,他的兩個兒子都不回應。布魯特斯沉默了片刻,轉向讓儀杖官按家法來處理,這兩個孩子當場被剝去衣服,用儀杖來責罰了他們。布魯特斯則用定的目光始終盯著這一行刑過程,直到自己的兒子人頭落地。


古羅馬廣場上主要建築位置圖是公元2世紀的重建圖

共和政體的創立者和推行者布魯特斯,以處死親生兒子為代價,來維護共和政體和法律。如果說,我們用「虎毒不食子」的觀念來衡量,他的這個做法不僅不近人情,而且還十分的「傻」。如今,有些父母為了兒女什麼事都願意幹,何況布魯特斯當時有能力保住自己兒子的生命,可他卻沒有這麼做。俗話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應該說,他是個標準的「傻子」。但從另個角度看,布魯特斯又是個不計私利,講原則的政治家,他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即便是自己親兒子犯罪,也要做到「王子犯法與民同罪」。英國歷史作家安東尼·艾福瑞特在《羅馬的崛起》一書中,對這件事是這樣評價的:「這種對法治的信仰,加上幾乎沒有人性的嚴厲,是典型的羅馬特質。」也許,這就是西方人與東方人,在法治觀念的差異。

相關焦點

  • 遊古羅馬廣場,賞世界遺蹟,重回千年前的帝國之都
    但是,這樣一個國際化大都市的市中心,卻有很大一片廢墟一直被保留了下來,這片廢墟便是古羅馬廣場。提圖斯凱旋門,紀念鎮壓猶太人勝利的建築從鬥獸場出來,沿路經過提圖斯凱旋門,便可以進入古羅馬廣場的核心地帶。提到凱旋門,很多人會聯想到位於法國戴高樂廣場的巴黎凱旋門,其實,凱旋門並非特定物,而是種類物,它是羅馬皇帝為紀念各種重大事件特別是重大戰役的勝利而創造出的紀念性建築物,後來被歐洲各國所吸收沿用,在法國、俄羅斯、羅馬尼亞、德國等很多國家都存在。
  • 義大利遊記(18) 羅馬-許願池-西班牙廣場
    公元前7、8世紀,羅馬國王努米託雷被其胞弟阿姆利奧篡位驅逐,其子被殺死,女兒西爾維婭與戰神馬爾斯結合,生下孿生兄弟羅慕洛和雷莫。阿姆利奧把這兩個孿生嬰兒拋入臺伯河。落水嬰兒幸遇一隻母狼用奶汁哺餵成活,後被一獵人養育成人。兩兄弟長大後殺死了阿姆利奧,並迎回外祖父努米託雷,重登王位。努米託雷把臺伯河畔的7座山丘贈給他們建新都。後羅慕洛私定城界,殺死了雷莫,並以自己名字命名新城為羅馬。
  • 羅馬藝術
    在大眾的印象中,常常將希臘藝術與羅馬藝術混同在一起。自然,羅馬在消滅希臘之後,許多方面受到了希臘的影響,例如:神話、哲學、建築形式,甚至政治理念……再後來羅馬建立了疆域遼闊的大帝國,領土範圍遠遠超過希臘文化活動的地中海區域。
  • 遊讀西方藝術(6):羅馬城的創建者羅慕路斯是愛神維納斯的後裔
    於是我們打算購買這種卡,並將三個免費參觀名額留給了古羅馬鬥獸場,古羅馬廣場遺址和卡比託利歐博物館。羅馬人發明的羅馬數字、比賽獎盃和人獸肉搏競技等等,其實都源於伊特魯裡亞文明。當伊特魯裡亞的文化傳統被徵服者羅馬人所繼承後,它就與古希臘文化一樣,成為了古羅馬重要文化源頭之一。從羅馬城的象徵物《卡庇託斯烏姆的母狼》中那頭來自伊特魯裡亞母狼雕刻,也代表著伊特魯裡亞文化藝術對古羅馬及羅馬城的重要意義。
  • 關鍵詞:建築、語言、法律,漫談羅馬文化對西方世界的影響
    而西方世界也是,雖然希臘的藝術還有民主政治理性主義都給西方社會帶來了重大的影響,甚至可以這樣說當代世界的人文學科基本上都可以追溯到希臘。但是弔詭的是,對於近代西方的思想發展影響最大的,卻是我們認為文化成就一般的羅馬。
  • 西方古典藝術的發源地—希臘、羅馬藝術·說課稿
    西方古典藝術的發源地—希臘、羅馬藝術·說課稿一、說教材本節課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美術鑑賞的第二課。在新課標的學習內容中,屬於五大系列中的鑑賞模塊,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關於希臘、羅馬藝術的學習。二、說學情高中生已經具備了一些文化基礎和美術鑑賞常識,也具備了一定的鑑賞能力,但是對於深入理解還相當有限,所以我會引導學生通過仔細觀察、合理猜想、小組討論、交流探究、評價感悟等環節,歸納出西方古典藝術希臘、羅馬的藝術特點,潛移默化地讓學生感受古典雕塑的藝術魅力。
  • 關於羅馬藝術的特點及建築繪畫藝術
    關於伊特魯斯坎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常常籠統的把希臘藝術與羅馬藝術混同在一起。自然,羅馬在消滅希臘之後,許多方面受到了希臘的影響,例如:神話、哲學、建築形式,甚至政治理念……羅馬後來建立了疆域遼闊的大帝國,領土範圍遠遠超過希臘文化活動的地中海區域。
  • 《西方古典藝術的發源地——希臘、羅馬美術》說課稿
    在新課標的學習內容中,屬於五大系列中的鑑賞模塊,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關於希臘、羅馬藝術的學習。即通過描述、分析、解釋、評價等方法,結合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逐步提高學生的藝術鑑賞能力,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熱愛中華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化的情感。
  • 大C遊世界 羅馬街頭華麗的威尼斯廣場
    【ZOL旅遊攝影頻道原創】義大利的羅馬,擁有者諸多輝煌的遺蹟。這裡曾經是歐洲最富有、最有權勢的王朝,這裡也曾經是歐洲最輝煌的時代。在羅馬遊覽,有很多廣場是一定要去的,但是羅馬的廣場,很多都與我們常規概念裡的廣場有所區別,並不是佔地很廣泛的空地,而是立體結構的廣超,比如威尼斯廣場。
  • 西方文明為什麼以希臘羅馬為榮?
    說起希臘羅馬大家都不陌生,那個歷史與傳說雜糅的時代讓無數人嚮往。但希臘羅馬的區別與聯繫是什麼?他們又是如何影響了西方六千年的文明? 今天,熊貓君就要為大家推薦這本一口氣讀懂希臘羅馬的歷史神作《希臘羅馬六千年》!
  • 吞噬母體長大的羅馬:西方藝術家的聖城與消失的伊特魯裡亞人
    從籠罩在羅馬古老的歷史上這片乳白色的白霧中,透納體味出一種全新的繪畫方式,他對於光線、色彩的探索為日後印象派的出場做了前期預熱。壹:西方藝術家的精神聖殿——羅馬羅馬——自文藝復興以來便成為無數藝術家魂牽夢繞的精神聖殿。
  • 西方藝術史 羅馬藝術(下):雕塑和繪畫
    在以前很多藝術史學家認為這是古羅馬藝術風格的敗壞和技藝的下降,但實際上卻並非如此,只不過是那時人們的藝術意志不同了,換言之也就是藝術家們在乎的事情不同了。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現象,也是下一個歷史階段藝術表達的重要特徵。羅馬人崇拜希臘繪畫,正如他們崇拜希臘雕塑;羅馬人僱用藝術家,鼓勵他們仿製特別著名或受人喜愛的希臘作品。
  • 納沃納廣場,西班牙廣場,萬神殿,羅馬景區建築宏偉大氣十分少見
    這個假期就想去境外看看與眾不同的建築,和羅馬風格的藝術氣息,所以提前就預定了機票。飛機上享受了一頓豐盛的義大利風味飛機餐,但是確是半夜兩點被叫起來享用的飛機餐,真是太難忘了,而且空姐都是外國人,並不是中國空姐。
  • 在泰國,我用的是單眼相機,而多數西方遊客用的是傻瓜相機
    在泰國,我用的是單眼相機,而多數西方遊客用的是傻瓜相機泰國清邁的旅遊公司開發了不少遠郊的旅行團。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騎象涉河入山,竹筏漂流,參觀少數民族村寨。還有就是到泰北山區的夜豐頌看長頸族。我參加了騎象入山的一天遊。
  • 最荒淫殘忍的羅馬國王尼祿
    他15歲時娶了繼父克勞第厄斯的女兒奧克塔維娥為妻,但是他十分厭惡這個女孩子,婚後不久就把她放逐到一個島上把她殺了。他的第二個妻子波比亞只因為有一次她抱怨尼祿回家太晚又被他殺了。尼祿的第三個妻子是斯塔蒂麗亞,她原是有夫之婦,為了把她弄到手,尼祿把她原來的丈夫殺死了。尼祿的老師對他的行徑實在看不下去了,就勸說他收斂一下。尼祿不但不聽良言相勸,還勒令他的老師自殺。
  • 65羅馬廣場與凱旋式(上)
    所以當我們觀看古羅馬廣場的時候,我們會有一種往坑裡面看的錯覺。不過這樣的視覺效果也好,有助於我們更全面的觀看這個廣場。 -2-這個廣場和很多山城的構造一樣:那就是盤踞在山谷裡。說世俗點兒就是山溝溝裡的遺蹟。只不過這個山溝比較歷史悠久。兩邊的山分別是宗教與政治中心的卡皮託裡尼山和羅馬王宮所在的帕拉丁山。
  • 產生於義大利的羅馬文化,隨著帝國的出現,塑造了西方文化特徵
    、繁榮,塑造了西方文化的許多基本特徵。賀拉斯說,羅馬人徵服了希臘人,在文化上卻剛好倒過來,是希臘人徵服了羅馬人。這一點在哲學上表現得最為明顯。第六是法律。羅馬法是羅馬人最有創造性的成就。它並不是某個立法文件的名稱,而是指從公元前6世紀到公元7世紀中葉為止的整個歷史時期內,羅馬人的全部法律制度。羅馬法分為公法和私法兩個部分。公法規範國家事務,私法調整私人事務。羅馬法當中,最為完備、對後世影響最大的是其私法部分。私法也稱民法。
  • 歷史:人類時代的羅馬神話,變形與羅馬的建立!
    歷史:人類時代的羅馬神話,變形與羅馬的建立!羅馬人擁有豐富的神話,這種神話對西方文化產生了重要的影響。許多羅馬神話,特別是關於神靈的神話,在希臘神話中具有同等價值。儘管如此,羅馬神話中還包含了這個文明獨有的故事,最著名的是關於羅馬建國的神話。羅馬神話不僅存在於古代作家的作品中,而且存在於羅馬時期的許多藝術作品中。
  • 羅馬人民廣場:「三叉戟」街道,古希臘方尖碑,大量的藝術珍品!
    碎石鋪地的人民廣場位於三條大路的交口,廣場北面的石門是古羅馬的弗拉米尼亞大道通往羅馬的入口。1562年米開朗基羅按照教皇的指示設計改建後,稱為人民門(Porta del Popolo),在鐵路時代以前,此處是旅行者抵達羅馬時首先看到的景色。
  • 丁凡 | 西方文明的羅馬基因
    這一無法超越虛無主義的「羅馬基因」,應當成為重新審視「西方文明」的重要著眼點。而對於西方世界的政治史而言,以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為代表的古典傳統影響甚微,它的存續基本上只有考古學或學術史的意義,後兩者則影響巨大,二者幾乎可以被認為是理解西方文明歷程與近代世界史的鑰匙。就此二者而言,則古羅馬的共和傳統更與顯性的政治生活相關,而猶太傳統則多隱於複雜的社會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