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華《活著》:眾生皆苦,但人間值得

2020-12-20 時光了了

01.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經歷多了,也就淡然了。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沒有人會對你的遭遇感同身受,學會自己寬慰自己,生而為人,本就是要嘗遍世間酸甜苦辣的。

無論如何,不要放棄對生活的熱愛,人間有疾苦,人間也有真愛,這才是生活的本質,去體驗生活種種滋味,才不枉你來人世走一遭。

人生在世,就是一場旅行,不管好的壞的,都會成為你獨一無二的回憶,帶著旅行者的態度去看待事物,你會發現,其實你所經歷的那些,都是你生命中的財富。

生活就是這樣過下去的,跌倒爬起,前進止步,如此循環往復,直至生命的盡頭。

《飄》裡,斯嘉麗一生受盡磨難,卻依然能夠說過明天又是嶄新的一天這種充滿希望的話。

所以,好好活下去吧,眾生皆苦,但人間值得。

02.

餘華的小說《活著》裡面的主角福貴,就是這樣一個有著頑強生命力的男人。

在他的人生中,經歷了許多常人不能承受的痛苦,但他依然帶著生的希望繼續著自己的生活。

似乎這個世間帶給他的只有苦難和失去,但在痛失所有親人,唯有與一頭老牛為伴的時候,他依然堅挺的活著。

因為,活著,就有希望。

福貴的人生經歷過起起落落,年輕的時候家裡是地主,日子過得很富庶,但因為喜歡賭博,將祖宅都抵押了出去。

在他打算痛改前非的時候,卻被迫上了戰場,九死一生之後,他被送回了家,但此時的家鄉早已物是人非。

妻子家珍一直對他不離不棄,因為他的回歸,這個小家庭的生活似乎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可真正的悲劇此時才開始上演,厄運接二連三而來。

家珍身患重病逐漸不能下地幹活;有慶失血過多而亡;鳳霞大出血死在了手術臺上,不久家珍也跟著去世了。

此時福貴身邊的親人,唯有女婿二喜和年幼的外孫。

然而孩子還沒長大,二喜工作的時候出了事故,留下了兒子苦根和福貴相依為命。

03.

但生活中的每一口甜,似乎都帶著砂礫,讓你甜蜜的同時卻又痛苦萬分。

每個人都在認真的過生活,但命運從不會因為你的認真而偏愛你。

福貴一家人的命運似乎與福無緣,所以給孫子取名叫苦根,苦根生下來就沒了母親,父親又在他年幼的時候出事死了,唯有和福貴一起過著吃不飽穿不暖的日子。

可最後,連這唯一的親人也留不住,生命裡難得的溫情,一次又一次被死亡撕碎,只剩得老了的福貴,伴隨著一頭老牛在陽光下回憶過去。

故事的最後,一家人相繼離世,只留下福貴一人獨自承受著生活的苦楚,白髮人送黑髮人,沒有人能夠體會這種深入骨髓的痛苦。

曾經的家庭或許不幸,但總歸有人在,回家有人一起說話,生活在大家的鼓勵下還是充滿希望的,但如今,回到家中回應福貴的只有空蕩蕩的一片牆壁。

但他依然堅挺的活著,懷疑過這個世界,也對這個世界失望過,但他依然活著,這人間,值得他活下去。

經歷了種種磨難,終會明白生命的可貴。

人生如逆旅,你我皆行人。

其實對於平凡人來說,平凡的活著,大抵就是一種幸福。

04.

生離死別是人間常態,但這種事不應該讓你拒絕去嚮往美好的生活,不應該讓你失去對未來的期待。

逝者已矣,生者應當帶著逝去著的夢想一起前行,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進你的房間,屋外炊煙升起,人間的煙火正是生命的氣息,人間如此美好,生命值得努力。

遇到困難就想辦法去克服,路是人走出來的,如果你不去穿越這片沼澤,你只會在泥潭中越陷越深,只有忍痛向前,才能見到前方的康莊大道。

人活一生,誰還沒經歷幾件痛苦的事情,不要讓自己沉浸在痛苦之中無法自拔。

生活中有苦就有甜,將煩惱的事情忘卻,留下甜蜜的回憶,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應該是由你自己去創造,做一個勇敢努力的人。

也許你現在討厭的生活,正是別人夢寐以求的生活;

也許你現在所唾棄的那些,正是別人窮盡一生也得不到的;

你現在或許在上課,老師講的都是你聽不懂的知識,你覺得自己被束縛在小小的教室內,你出去無拘無束的自由玩耍。

殊不知,你現在的校園時光,是多少人回不去的青春。

好好珍惜當下吧,眾生皆苦,但人間值得,值得你珍惜當下,值得你期待未來。

05.

生活只有一次,有些經歷也只有一次,過了就是過了,不會有重來的機會。

所以,好好珍惜當下你所擁有的一切,也許你也會在多年以後懷念你此刻的時光,不要讓自己的人生留下遺憾。

人間值得,因為在這片土地上有許多你還未曾見過的風景,有成片成片的麥田,有磅礴大氣的江河,有雄偉巍峨的泰山,有無數的風景等著你去見識。

人間值得,因為這裡有你所熟悉的人,無論身在何處,無論是富有或貧窮,只要身邊有自己的愛人,那就是你的家,有人在的地方就有溫暖。

人間值得,因為你曾經經歷過的種種,已經凝結成一種勇氣,成為你生命中最特別的東西,足以支撐你看盡這世間繁華。

要用善於發現美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也許平常的一天,也有不一樣的閃光點。

06.

其實,所謂人生,就是由無數個平凡的一天組成的,認真的去生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不要浪費自己的大好青春,讓自己回憶起來覺得青春無悔。

來到這個世間就是一種緣分,不要去抱怨生活的不公,也許命運的禮物早就給你準備好了,現在還不是拆禮物的時候,大膽的去創造自己的未來吧。

無論如何,不要失去希望,一時的失敗並不能證明什麼,只要你願意為之努力,早晚有登上高峰的一天。

不要被困難打倒,沒有人的一生是順風順水的,這美麗的人間,值得你期待。

莎士比亞說:「凡是過去,皆為序章」。

將苦難的過去當作新生活的開章,去生活吧,好好活著。

相關焦點

  • 眾生皆苦,唯有自渡
    在無數的夜晚裡,也曾質問過自己:我們曾經拼命努力爭取的安全邊界,我們曾想在年輕時信手拈來的逞強,現在回想,是否值得?可是,誰還不是為了家,為了工作,為了肩上的那份責任,委曲求全卻有努力的活著呢?叔本華曾說,「眾生皆苦,唯有自渡」。有些苦,註定要一個人承受;有些路,也註定要一個人去走。因為苦累中,真正能救贖的只有自己。眾生皆苦,我們更要把自己的日子過好。
  • 外賣員擠進系統,老爺子凌晨擺攤,眾生皆苦,你我皆用力而活
    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生活,而活著,就必須學會勞動。有人忙忙碌碌,終日露宿街頭,你說,他們為了什麼?也許,是為了生計,為了養家餬口;也許,是身負重任,身不由己;若不是身不由己,誰,會選擇去做苦命的工作?
  • 佛說:眾生皆苦,但你一定要讓這人間值得
    不停地抱怨只會讓人心生怨氣,怨氣積攢的多了,就像一個毒瘤,終有一天會發作,害人不淺;傷心流淚也沒有意義,腳下的路是自己選的,再苦再難也要走下去。我們從來不是一個人,想怎樣就怎樣。結婚生子,承擔著一個家庭的命運,承擔著孩子的人生走向,容不得半點懈怠和馬虎。
  • 餘華《活著》:人為什麼活著?是為了活著本身
    《活著》是餘華的中篇小說,並且本書獲得義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等多種獎項,本書主要講述了福貴這個人的一生,"我"去民間收集民謠時,偶遇了一個垂危的老人——福貴,由福貴講述了他的一生,這是一個歷盡世間滄桑和磨難老人的人生感言。
  • 餘華《活著》:人生一世,活著的意義是什麼?為何有人說,白活了
    什麼是活著?活著的終極意義是什麼?或許,不論男女老少談到這個話題,都能掰扯一二。然而,餘華一部《活著》,卻讓讀完小說的人,都默認了這個事實。其實,活著哪裡有人們口口聲聲說的那些大道理,用餘華自己的話來說,「活著跟生活不一樣,比生活更有力量,活著不是喊叫,不是攻擊,而是忍受生活」。
  • 眾生皆苦的世界,不妨問一下自己:你為何選擇抱怨,而不是努力?
    痛失親人的福貴決定努力活著,不沉浸在往事的悲哀中,就像是帶著對親人們對生命的渴望,替他們一起感受剩下的每一刻時光。這個世界對人有多苦?你難以想像,或者只能說一句,這世上比你更苦的人多的是。眾生皆苦的世界裡,上帝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所有人的苦都是一樣的,只不過每個人經歷苦的時機都不同,先後順序都不一樣,所以我們無須看到了別人的好就去抱怨自己的生活太苦。你在選擇抱怨的時候,往往看不到別人為生活付出的努力,總是一廂情願地認為這個世界對自己不公平,這是一種大錯特錯的想法。
  • 《活著》這麼悲慘,為什麼人們還喜歡它?餘華告訴你活著的意義
    《活著》是作家餘華的代表作之一,講述了在大時代背景下,隨著內戰、三反五反,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社會變革,徐福貴的人生和家庭不斷經受著苦難,到了最後所有親人都先後離他而去,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
  • 餘華的《活著》主要想表達什麼?
    電影電視劇都看過,書也看過,都看哭了……活著的意義對於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或許只有生活的年齡才能告訴我們最樸實,最簡單,最清晰的答案。人生,誰又能掌控呢?餘華的作品非常深刻、震撼,反映了各個時代大背景下小人物的悲情人生,值得每個人讀後思考人生:我們應該怎樣的活著。餘先生的書大部分都看過,《活著》不是最苦難的,但卻是異常沉重的。餘華的作品我拜讀了好多,先是看了《活著》,然後看了《第七天》,再就是《許三觀賣血記》,話說《活著》和《許三觀賣血記》都有改編電影,我都看了,《第七天》有哪位導演敢拍成電影啊,那絕對震撼!
  • 餘華《活著》:就算身處人生低谷,也不要忘了幾個生活的真相
    對於一個家庭不同時代確定的"命運"不幸進行了小心翼翼的、無名的傾吐過後,作家餘華並沒有退縮,他仍然從事著有關處於衰亡階段的統一的人生及生活本身的傳說的續寫。餘華在《活著》中文版自序中說:"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
  • 餘華《活著》:講述3個人生道理,告訴你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活著》是作家餘華的代表作之一,講述了在大時代背景下,隨著內戰、三反五反,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社會變革,徐福貴的人生和家庭不斷經受著苦難,到了最後所有親人都先後離他而去,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福貴究竟是為了什麼而活著?他曾擁有良田百頃、深宅大院,然後在賭博中喪失殆盡。
  • 成年人的世界:眾生皆苦,唯有自渡
    一位答者回答,當我吃苦瓜開始不覺得苦的時候。因為生活比苦瓜苦多了。前幾天,網上看到一位喜歡的博主發文:下午去醫院,對面一農民工,病情可能很嚴重,但是沒錢做CT,對醫生說他沒有錢,得等工頭下個月發工資,他才有幾百塊可以做CT檢查。
  • 餘華《活著》:裂縫裡的一寸陽光,是生活最後的支撐
    ——餘華《活著》佛家有八大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在未讀餘華的《活著》之前,我並不十分懂得活著的意義,像是上天賦予每一個活在這個世上的人的任務,驅使著我們不得不走下去;讀完《活著》之後,我依然不懂得「活著」這兩字的沉重,只是漸漸明白了,「活著」是件很簡單的事情,卻在天災人禍面前,它又是那麼地令人無力。
  • 《活著》:在全書十二萬餘字中,餘華反覆強調的只有兩個字
    初看《活著》,似乎其中儘是死亡的殘酷。親人接二連三離去的場景,壓得人也將窒息。或許局外人都在替福貴喊苦,但福貴本人並不認為自己是不幸的。細看書中的文字,靜下心來去體會,就會發現,福貴在遲暮之年,獨身一人之際,常常是笑著的。
  • 生活很難,惟願活著:細數餘華《活著》中直擊人心的經典語句
    你能想像得到的生活的難全在餘華的小說《活著》裡。有人說《活著》真的很苦,看完特別壓抑,難以想像的是被生活如此折磨的福貴怎麼還能一個人堅強地活下去?餘華在自序中更是多次表達了對「活著」的理解,這也是一種生活態度。「作為一個詞語,「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中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喊叫,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 臺灣說:眾生皆苦,而『我』很甜
    眾生皆苦,而『我』很甜。『我』是中國寶島臺灣,是中國領土上無法割捨的一部分。『我』隨時歡迎你來我心裡走一遭,歡迎你來,看看『我』的世界,感受『我』的甜,為你的皆苦的內心加點甜。眾生確實皆苦,但是也是必須去品嘗的苦。即使很苦,但這裡很甜。世間萬象,混雜紛紜,來一趟食甜,既是犒賞自己,也是讓自己可以在這個混雜的世界保持自己,不被改變。此生從未想到會遇見如這般甜的地方,既然已經遇上,好好相愛。
  • 眾生皆苦,別人都在對抗,你也不能服輸
    但是,喪是會傳染的,當我們不停地接收負能量,就會下意識覺得人間不值得。在《這個殺手不太冷》中,12歲的瑪蒂爾達問殺手裡昂:是不是人生總是如此艱難,還是只有童年如此?裡昂的回答是:總是這樣。而在這之前,我們必須要吃生活的苦。其實,觀察一下身邊的人,沒有誰是不焦慮的,也沒有誰是真正容易的。在這個時候,唯一不同的也許就是面對困境的心態。
  • 餘華《活著》人生不可不讀的經典:被命運碾壓過,方知活著的勇氣
    餘華《活著》人生不可不讀的經典:被命運碾壓過,方知時間的慈悲本來是富N代的福貴,卻是名副其實的「賭二代」。賭通宵回家的福貴面對父親噼裡啪啦責罵:畜生,又堵了一夜,你這小王八蛋,狗改不了吃屎,再胡折騰,徐家這點家底總會被你敗光,你怎麼就不能學點好的。
  • 活著的意義,餘華說,生活給你痛苦,卻要微笑著面對
    #人為什麼活著?大多數人活著的理由大概是為許多與我們命運攸關的人而活。餘華的小說《活著》以其簡潔的語言、優美的文字、透徹的推理和反覆的警句在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它已被翻譯成多種語言並出版。餘華一直根據自己的日常生活來講述這本書。餘華認為,他的思想將影響幾代人,永遠在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活著比什麼都強 富貴沉迷於賭博,不懂世事。當他痴迷賭博的時候,誰也無法把他拉回來。最後,他失去了所有的家庭財富。
  • 《活著》:餘華,這樣的活著,沒有任何意義,就是苟延殘喘
    《活著》:餘華,這樣的活著,沒有任何意義,就是苟延殘喘提到大名鼎鼎的《活著》,有些人覺得看不懂,有些人覺得活著真艱難,更多的人,探尋小說的意義,活著的意義,而餘華曾經說過,這樣的活著,根本就沒有什麼意義,就是苟延殘喘,這樣寫,不是為了驚醒什麼
  • 佛說,眾生皆苦,唯有自渡
    常有朋友與我抱怨,生活太苦,過的好沒意思,求神拜佛沒少去,卻沒什麼變化,問我有沒有什麼辦法。他們中不乏有大老闆,也有普通小市民,但是談及到生活,都有著各自的苦水。其實,眾生皆苦,芸芸眾生都在這個婆娑世界之中,婆娑世界雖大,但是苦海無邊,想要脫離苦海,自渡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