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ally,I came to the home of Vikings。
『18.10.30
一出機場便去提車。
開往城區的路上,公路兩側滿眼的深綠色苔原起伏至遠處的山丘,黑色的凍土平原有塊狀巖石凸起。柏油公路一直向前延伸,車開到130碼,放著Sigur Rós的歌,一路都覺得自己在做夢。
我是誰?我在哪?我要去幹什麼?
本著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原則,我們先去了超市大型採購食材,決定自己做飯。去到住處稍作休整之後,已經是下午3點多了。起初是想找地方看日落,但車開著開著就到了哈爾格林姆教堂。
iphone7 plus | ISO 20 f /1.8 1/1000 sec
哈爾格林姆教堂·Hallgrímskirkja
哈爾格林姆教堂在冰島首都雷克雅未克Reykjavík,是一座路德派教堂,也是冰島最大的教堂。外觀是熔巖柱構成的正態分布曲線,色彩和線條極度簡潔,被戲稱為「性冷淡」。
iphone7 plus | ISO 20 f /1.8 1/370 sec
哈爾格林姆教堂·Hallgrímskirkja
對有強迫症的人來說,這樣的建築極大的滿足了我的觀感。教堂灰白色的外牆經過風雨侵蝕,略微有一些斑駁,在極純淨的天藍色的背景之中,顯得分外惹眼。教堂是西北-東南走向的,傍晚時分的柔和光影在牆體重疊,建築本身可以稱作是現當代極簡藝術的典範了。
iphone7 plus | ISO 20 f /1.8 1/50 sec
哈爾格林姆教堂·Hallgrímskirkja(內部)
教堂內部的柱式為何我未作了解,但是沿襲了高度對稱的模式。陽光從一側的窗戶湧入,明暗分明。內部高度充足,給了管風琴演奏足夠的音場。在裡面停留的十分鐘只聽到一陣鐘聲,能夠感受到冰島的寧靜不只存在於曠野。
於是,我們登上觀景臺,一人1000冰島克朗,只有人售票,沒有人檢票。
iphone7 plus | ISO 20 f /1.8 1/1150 sec
哈爾格林姆教堂·Hallgrímskirkja(觀景臺)
上圖是面向西北方的海灣,據說叫Sun Voyager。下方的街道叫Skólavörðustígur特別具有觀光特質,有堆滿膠捲的老式膠捲機收藏店,有羊絨質地的手織衣帽店,有可以吃鯨魚肉的冰島本土餐館……
iphone7 plus | ISO 20 f /1.8 1/110 sec
Skólavörðustígur 街道
長長的下坡走起來不太費力,最重要的是,人很少。我是一個特別不喜歡擠在人堆裡的人,所以,來冰島的最大滿足感就是,獨自一人霸佔幾百平方米的新鮮空氣。
10月的冰島氣溫多在5℃,在夜晚會到零度以下,可以說是真正的Northern Land。也正因為如此,我都沒能勇敢地拿出手機留下一些東西,光顧著用眼睛看。然而人的記憶力總是不可靠,時隔五個多月,我已經忘卻了大半。
沿這條街走下去是一個小小的廣場,上面有一座雕塑,據說是建立「冰島自由邦」的人。雕塑正對著一片小而靜謐的商業街區,說是有一家網紅熱狗店藏匿在這一片。瑟瑟寒風中,我一步一步地踩在這片澆築在永凍土層上的柏油路,感覺十分不真實。
我沒有做過心理建設,且差點沒有趕上來冰島的航班。在倫敦盧頓機場丟失登機牌的那一刻,距離飛機起飛只有五分鐘了,腦子閃過的千萬個念頭都是「完了,冰島去不成了」。但此刻,我確實站在這座遠離歐洲大陸的北方島國的土地上,在去找熱狗車的路上凍的說不出話。
熱狗當然是吃到啦,沒來得及留照片做紀念就被我咽進了肚子。當下的味覺和嗅覺都得到了極大滿足,而事後想想也不過是最最普通的蛋黃醬熱狗,只不過多了一點冰島的鱈魚肉碎。
大概走了十分鐘,我們穿過了這片建築走到了海灣,隔著鐵絲網看到了暮色下的巨型破冰船。海風從黑暗的遠處不斷湧來,吸一口便是滿嘴的冰棍味兒。海水泛著深藍色,夾著黑夜將海灣裹挾,沒有撞擊聲,只有風吹著鎖鏈敲擊船塢的重低音。
冰島並不是一個零售業特別發達的國家,沒有繁華的商業區,沒有目不暇接的品牌門店,但該有的卻是一個不少,什麼MC Donalds、KFC、H&M、Tommy Hilfiger、sandro……在這一片街區逛了很久,往回走的時候,天已經黑了。
iphone7 plus | ISO 125 f /1.8 1/4 sec
哈爾格林姆教堂·Hallgrímskirkja(夜·正面)
冰島的城市化完全是逆狀態,城市的燈光本著能少就少的原則,連路燈都是昏黃的。也只有這樣,人們才能看到天上的星星。
『18.10.31
iphone7 plus | ISO 20 f /1.8 1/1000 sec
去辛格維德利國家公園·Thingvellir nationa park的路上
第二天起的格外早,驅車前往辛格維德利國家公園·Thingvellir nationa park的路上開始看到平原被覆上了薄薄的雪,遠處的山巒起伏像極了雪糕。
iphone7 plus | ISO 20 f /2.8 1/5700 sec
辛格維德利國家公園·Thingvellir nationa park
辛格維德利國家公園的這一道地塹像是被巨斧劈開的裂痕,曲曲折折向前蔓延。隻身走入其中的感覺像極了走進了深淵巨口,巖林叢生附著在兩側的石壁上,有著不規則的樣貌。
iphone7 plus | ISO 20 f /2.8 1/3500 sec
走向瀑布的路異常溼滑。因為臨近冬天,加之時間為清晨,太陽尚未照進地塹,地面結起了厚厚的一層冰。一路上沒少看到人滑倒。
iphone7 plus | ISO 25 f /1.8 1/16000 sec
Öxarárfoss瀑布 | 辛格維德利國家公園·Thingvellir nationa park
看到水從巖石中湧出,我甚至可以想像千萬條巨大的河流在巖石之下穿行,構成迷宮,一定有一個別樣的世界在地下存在著。
iphone7 plus | ISO 25 f /1.8 1/500000 sec
辛格維德利國家公園·Thingvellir nationa park
iphone7 plus | ISO 20 f /1.8 1/200000 sec
辛格維德利國家公園·Thingvellir nationa park
回到高處,眺望整座公園,要多清冷有多清冷,要多安靜有多安靜。
iphone7 plus | ISO 25 f /1.8 1/50000 sec
辛格維德利國家公園·Thingvellir nationa park
我也低頭看了看,其實冰島沒有那麼荒涼。
iphone7 plus | ISO 20 f /1.8 1/16000 sec
大間歇泉·Great Geysir
行程因為原計劃的路線被標示阻斷(其實是車沒油,冰島特色的無人加油站又不識別來自中國建設銀行的visa卡,最後幾個人輪著換了好幾張卡才加上油;以及冰島的油價真高),到達大間歇泉·Great Geysir的時候已經下午四點了。
冰島的天在冬季黑得特別快,一路上的天也是陰晴不定。下車看到這一幕的時候,是真的瑟瑟發抖。
iphone7 plus | ISO 20 f /1.8 1/16000 sec
大間歇泉·Great Geysir
這一片泉水四湧,硫化物的味道隨著水霧飄散開來,同行的小夥伴已然有些不舒適了。
iphone7 plus | ISO 20 f /1.8 1/2100 sec
斯特洛克爾大間歇泉·Great Geysir
據說間歇泉有較為複雜的內部構造和科學原理,我一時半會兒也沒搞清楚,只知道泉水會隔幾分鐘會噴湧出來,形成的水柱據說可以高達61米。我沒看到那麼高,反而是它悶悶不樂的吐了幾口氣的樣子。
在Great Geysir稍作休整,我們匆匆趕往下一個spot。
iphone7 plus | ISO 20 f /1.8 1/1400 sec
黃金瀑布·Gullfoss Waterfall
黃金瀑布·Gullfoss Waterfall
其實要不是在下雨,我覺得我會在這裡傻傻盯著瀑布站一個小時。眼前的幾重瀑布向你湧來,水聲傾瀉入耳,在曠野,天際輾轉來回。
真的是太太太震撼了!
『18.11.01
第三天開始往東南方向開,清晨第一站似乎是塞裡雅蘭瀑布·Seljalandsfoss Waterfall,頂著巨大的水汽和寒意,我們走到了瀑布下方。
iphone7 plus | ISO 64 f /1.8 1/1000 sec
塞裡雅蘭瀑布·Seljalandsfoss Waterfall
穿行瀑布的過程異常艱難,難以言表,全身溼透。在這沒敢怎麼拍照,到最後連瀑布全貌都忘記留,非常非常遺憾!!!
從這個瀑布離開,我們前往斯科加瀑布·Skógafoss Waterfall。
iphone7 plus | ISO 20 f /1.8 1/1800 sec
前往斯科加瀑布·Skógafoss Waterfall沿途
iphone7 plus | ISO 25 f /1.8 1/12000 sec
斯科加瀑布·Skógafoss Waterfall邊上的山
冰島是一個地質活動極其活躍的國度,因其紛繁複雜的火成地貌一直是地質科考愛好者的嚮往之地。高中時候的我酷愛地理,每每看到別樣的地貌,我都會不由自主地想靠近、觀察甚至觸摸。
沿路的山,座座都有靈魂。
iphone7 plus | ISO 20 f /1.8 1/750 sec
斯科加瀑布·Skógafoss Waterfall
冰島有著無數的瀑布,斯科加瀑布位於Skógá河海岸線邊的懸崖上,而如今這條海岸線已經退後了5,6公裡。這座瀑布的右側有一條小道可以登頂,以便於從高處俯瞰整個海岸。
而後,我們走向海岸線。
iphone7 plus | ISO 20 f /1.8 1/3500 sec
Dyrhólaey海岬一側的海岸線
phone7 plus | ISO 25 f /1.8 1/24000 sec
Dyrhólaey海岬
海岬向外延伸,我不知道該怎麼形容這天然的傑作。
iphone7 plus | ISO 20 f /1.8 1/6000 sec
巖石裡的花
在海岸線的懸崖頂端,有一撮撮植物在生長,安放著許多小靈魂。
iphone7 plus | ISO 32 f /1.8 1/32000 sec
Dyrhólaey海岬另一側的海岸線
在上面這幅圖的左上角(or 左下角)有一叢立在海中的巨型巖柱,那是我們的下一個spot,維克黑沙灘·Reynisfjara Beach。
iphone7 plus | ISO 20 f /1.8 1/4400 sec
維克黑沙灘·Reynisfjara Beach
這一片巖漿凝固的熔巖柱被稱為管風琴巖壁,成為眾多遊客的取景點。巖壁下方有一洞穴,似乎可以一直通往地心深處(開玩笑的)。巖壁上方盤旋著許多海鳥,海風極大在撞擊巖壁之後,攜帶空氣向上流動,成為幼鳥練習飛行的理想之地。
維克黑沙灘·Reynisfjara Beach
iphone7 plus | ISO 20 f /2.8 1/110 sec
維克黑沙灘·Reynisfjara Beach
沙灘上有粗細不一的砂石,從大海向陸地按質地依次鋪陳在這片沙灘上。砂石外表光潤,浸水後成亮黑色,令人愛不釋手。
iphone7 plus | ISO 35 f /1.8 1/5000 sec
維克黑沙灘·Reynisfjara Beach
遠處有矗立於海中的熔巖礁石隔海相望,迥異於常態的火成地貌在維克黑沙灘再次刷新了我對這座星球的認知,
離開黑沙灘,我們去往Fjaðrárgljúfur Canyon。由於在黑沙灘逗留的時間太長,等我們到Fjaðrárgljúfur Canyon的時候,天已經快黑了。
iphone7 plus | ISO 20 f /1.8 1/12000 sec
Fjaðrárgljúfur Canyon River Valley
iphone7 plus | ISO 20 f /1.8 1/6000 sec
Fjaðrárgljúfur Canyon River Valley
流水侵蝕,生生劈開了一條河谷。現在不是汛期,水勢較為溫柔,也沒有隆隆作響的撞擊聲。
iphone7 plus | ISO 25 f /1.8 1/5000 sec
Fjaðrárgljúfur Canyon River Valley
其實看到這裡,我不知道該怎麼形容冰島這個國家了。有太多新鮮、未知、奇異的事物在這片土地上野蠻生長,大多是存活了上百個世紀。我到達的季節,並不是它最美的時候,但依然十分迷人。
天色已晚,我們前往下一站。
iphone7 plus | ISO 20 f /1.8 1/2100 sec
『18.11.02
我們在Skaftafell National Park走馬觀花轉了一圈,最後走到黑瀑布·Svatifoss。
iphone7 plus | ISO 20 f /1.8 1/1000 sec
黑瀑布·Svatifoss
兩側的巖壁上形成了許多冰錐,隨著陽光照射,不斷地掉落,撞擊在下方的巖石上。
離開這裡,我們去瓦特納冰原南端的冰河湖·Ice Lagoon(又稱 傑古沙龍湖·Jökulsárlón)。
iphone7 plus | ISO 25 f /1.8 1/24000 sec
冰河湖·Ice Lagoon
iphone7 plus | ISO 20 f /1.8 1/10600 sec
冰河湖·Ice Lagoon
iphone7 plus | ISO 25 f /1.8 1/9000 sec
冰河湖·Ice Lagoon
iphone7 plus | ISO 20 f /1.8 1/2400 sec
冰河湖·Ice Lagoon
無需贅言,好看炸了好麼!
河湖的水流向幾百米外的大海,海水和湖水在這裡交匯,喇叭狀的入海口交織著深藍、淺藍的曲線。海邊的黑色沙灘布滿大大小小的冰塊,像是形狀各異的鑽石鑲嵌在黑色的蕾絲裙擺上,是相機框不住的美麗。
此處只能附上我的傻照一張。
此圖無法識別具體參數
冰河湖邊有一小處冰蓋似乎是與冰河湖相連,同樣可以Boat Tour。
iphone7 plus | ISO 20 f /1.8 1/3500 sec
Fjallsárlón Iceberg
iphone7 plus | ISO 25 f /1.8 1/6800 sec
Fjallsárlón Iceberg
開始回程,約莫5個小時,回到雷克雅未克。
『18.11.03
iphone7 plus | ISO 20 f /1.8 1/3800 sec
住處很溫馨,在雷克雅未克市區一處高地的三層小樓。
有些東西寫在最後。
冰島的國土面積為10.3萬平方千米,人口約為34萬,人口密度極低。雖說許多人都說冰島不適合人居住,但我覺得這是在自然環境層面探討的結論。記得在沿途,有一些矮矮的房子坐落在山腳,約莫開個幾公裡才有一處。房子附近若是有草場,則會有馬、牛、羊在低頭啃食。
理想中的自我是擁有不同的生活軌跡,也不覬覦別人的日子過得多麼風生水起。這一路上見到的冰島人,過得像極了這般。
我會懷疑他們的生存若是離了現代人的超市、餐館、酒吧會是怎樣一種形狀。但在他們這兒,這似乎從來都不是一個問題。
我絕不是在陳述冰島的生活有多麼令我嚮往,我相信這不過是因為它的新鮮、陌生帶給我的一時興起。心理上的適應和文化上的接納則完全是另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即你喜歡的、你想要的,並不一定是適合你的。
在大城市擠慣了地鐵的你,去了冰島便得擁有自己的一輛小車,否則寸步離不了家。在熱鬧街區聽多了車水馬龍、人聲鼎沸,去了那兒就必須學會一個人聽風颳過草木,聽海拍打礁石的聲音。我不覺得我能在那裡住上一個月,不可能。
因為口口聲聲說的,不喜歡人多,想一個人待著,其實說到底,也不一定能習慣孤獨者的生活方式。當然,我覺得冰島人並不孤獨,孤獨只是外人貼上的標籤,他們只是擅長和自己相處。
這也是我在國外不長不短的四個月,一直在學會的事情。
記憶有些不分明了,打算現就此打住。有很多感覺沒辦法表達出來,還需要日後的反覆回憶和斟酌。
昨天給麻麻看了一下預覽,她說希望我以後帶他們去冰島,我說好。
下一期,會講一講我在冰島追極光的故事《Chasing the Auro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