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陸客赴臺遊減近4成 臺觀光部門擬放寬自由行限制
原標題:9月陸客赴臺遊減近4成 臺觀光部門擬放寬自由行限制 根據臺「觀光局」統計,9月來臺觀光客人數比去年同期減少7.78%。(圖片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中國臺灣網10月26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交通部觀光局」公布9月赴臺觀光旅客統計,大陸旅客較去年同期驟減37.79%,「觀光局」25日預估今年陸客將比去年減少90萬人,比2個月前預估減少80萬人還慘,將討論放寬陸客自由行限制,拉抬赴臺旅遊意願。
-
臺灣觀光部門統計:8月赴臺大陸遊客較去年大減12萬
臺灣觀光部門統計:8月赴臺大陸遊客較去年大減12萬 2016年09月20日 18:25:31 來源:中國臺灣網
-
臺灣上半年觀光客少5.7%
中國臺灣網8月21日訊 據臺灣《經濟日報》報導,即使臺灣經濟景氣未明顯成長,臺灣人出島旅遊的情況依然熱絡,據臺灣交通部觀光部門統計,今年上半年出島人次較去年成長6.8%,全年有望再創歷史新高紀錄,但赴臺的島外旅客人數,則因陸客大幅縮減,使整體觀光客數減少,統計較去年衰退了5.7%。
-
陸客赴臺人數大減 臺灣零售業營收近8年首次負增長
中國臺灣網7月25日訊 據臺灣《工商時報》報導,今年上半年赴臺陸客人數大減4成,導致免稅商店、高單價家庭器具用品買氣大減,前6月零售業營收較去年同期減少
-
蔡英文為赴臺觀光人數增長叫好 旅遊業嗆:狂吹牛
蔡英文海外網4月5日電據臺灣《旺報》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日前在臉書上發文表示,今年1月「新南向」18個地區赴臺觀光人次,為過去4年同月成長幅度最高,並稱「臺灣越來越好玩」。對此,臺灣旅遊業則潑冷水表示,「觀光局」統計今年1月赴臺旅客總數較去年減少4萬多人,2月更大減14萬人次,蔡英文只看喜不看憂,「臺灣真的有得玩了!」據島內旅遊業指出,今年1月,赴臺海外遊客較2016年同期比較降幅為4.75%,2月降幅更達到14.42%,兩個月就少了17萬多人次。
-
臺灣阿里山2016年銳減61萬陸客 嚴重衝擊觀光商機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去年赴臺國際觀光客突破1069萬人次,蔡英文在推特上以9種語言表達感謝。但據阿里山官方統計,去年阿里山陸客減少61萬人次,降幅達3分之1,換算巴士數量,等同減少15250輛次。
-
大陸赴臺遊客銳減十一長假到臺灣的旅行團掛0?
,現在老闆紅著眼睛說,以前一個月最多160團,這個月只剩15團,下個月大陸十一長假,竟然一團都沒有,每個月車貸加上人事費用,要付一千萬,已經快撐不下去,老闆哭、員工也哭,就有一對在旅行社工作的夫婦,先生是遊覽車司機,家裡還有老父病母要照顧,夫妻卻零收入,說著說著忍不住痛哭,這該怎麼活下去。
-
臺灣3月餐飲業營收遭遇20年最大減幅 行業寒冬持續
新華社臺北4月23日電(記者吳濟海、傅雙琪)臺灣當局經濟事務主管部門23日公布,3月餐飲業營業額為519億元(新臺幣,下同),年減21%,是這項統計開辦20年以來最大跌幅;第一季度餐飲業總營業額1928億元,年減6.6%,為2003年第三季度以來最大減幅。
-
春節陸客人數下降兩成 臺灣旅遊業還有春天嗎?
不料民瘼懷憂之時,民進黨當局又把「臺獨」色彩濃厚的「總統府」前秘書長葉菊蘭,扶上與大陸素有往來的臺灣觀光協會會長的位置。坐困愁城的島內旅遊業者只能哀嘆:「臺灣是不想要陸客了!」 春節陸客人數下降兩成 「以前春節連假,101這邊滿滿都是陸客,店家生意好得都做不過來,你看現在就是小貓兩三隻。」
-
大陸客人數「急凍」 臺觀光業者今遊行促當局解困
}責任編輯:王詩堯 中新網9月12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聯合報》報導,大陸遊客赴臺遊人數「急凍」,嚴重衝擊臺灣觀光產業,包括旅館、旅行社、遊覽車、導遊等11個相關產業組成「百萬觀光產業自救會」,今將號召300輛遊覽車、2萬人大遊行,希望臺當局正視產業困境,這是臺灣觀光產業史上業者首次走上街頭
-
臺灣3月餐飲業營業額年減21% 為史上單月最大減幅
因新冠肺炎疫情衝擊,餐飲、百貨公司成為兩大慘業,營收衰退幅度均逾二成。(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中國臺灣網4月12日訊 據臺灣《經濟日報》報導,民進黨當局「經濟部」昨天(23日)公布3月零售、餐飲業營業額調查,因新冠肺炎疫情衝擊,餐飲、百貨公司成為兩大慘業,營收衰退幅度均逾二成。其中,餐飲業營業額年減21%,為史上單月最大減幅;百貨業衰退21.6%,為歷年同期最大減幅。兩者3月營業額合計蒸發逾200億元(新臺幣,下同)。
-
臺灣餐飲業3月營業額同比銳減兩成 創20年來最大跌幅
(抗擊新冠肺炎)臺灣餐飲業3月營業額同比銳減兩成 創20年來最大跌幅中新社臺北4月23日電 數據顯示,3月臺灣餐飲行業營業額為519億元(新臺幣,下同),同比下降21%,為近20年有統計以來最大跌幅。綜合臺灣《經濟日報》、中央社消息,臺當局經濟事務主管部門23日發布調查結果,3月全臺餐飲業營業額下行。其中,餐館業營業額同比下降22.3%,外燴及團膳承包業同比減少36.4%;第一季度餐飲業營業額為1928億元,同比減少6.6%,為2003年第三季以來最大降幅。
-
2至4月赴臺旅客數較去年狂減260萬 臺灣觀光收益蒸發969億
原標題:2至4月赴臺旅客數較去年狂減260萬 臺灣觀光收益蒸發969億 今年2至4月,赴臺旅客量逐月驟減,4月僅2559人次,創歷史新低。(圖片取自臺媒) 中國臺灣網5月24日訊 新冠肺炎疫情1月底爆發,迄今已持續近4個月。
-
陸客赴臺人數連續14個月負增長 臺灣旅館怕「關光」
在7月下旬舉行的臺灣區觀光協會聯合會理監事會上,南臺灣觀光產業聯盟總召集人、高雄漢王洲際大飯店集團董事長林富男這樣表示。 臺「交通部觀光局」統計顯示,今年前5個月全臺觀光旅館總收入(含住房、餐飲、其他收入)為240.6億元(新臺幣,下同),去年同期為248.2億元,減少3%,將近8億元的產值被蒸發。這是當局開放陸客赴臺以來的首次衰退。
-
兩岸關係冰凍 臺灣觀光收入年減300億新臺幣
中國臺灣網5月16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上任後,兩岸關係急速墜崖,影響到陸客赴臺,臺灣觀光產值也跟著往下掉。報導說,赴臺觀光最多的是大陸旅客,2015年,赴臺418萬人次,為臺灣創造72.3億美元的觀光外匯收入,佔赴臺旅客近4成,但因兩岸政治關係,赴臺陸客銳減;臺當局政權更迭後,2016年,赴臺陸客人次減為351萬,觀光外匯54.8億美元;2017年,赴臺人次再降為273萬,觀光外匯只剩36億9300萬美元。
-
臺灣著名逢甲商圈觀光人數再下滑 創11年新低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3月13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地區知名的逢甲商圈曾經被視為臺灣中部觀光夜市龍頭,但受大環境因素、陸客減少等因素影響,近3年來商圈觀光客人數持續下滑,據逢甲大學統計,2018年到逢甲的觀光客比前一年減少約70萬、僅1091多萬人次,創下11年來逢甲商圈觀光客最少的紀錄。
-
臺灣史上最大脫團案始末原因 為「反陸」蔡當局害慘臺灣
關於臺灣史上最大「脫團案」,截至2019年1月5日上午,臺當局共找到42人(含自行到案),其餘110人仍處失聯狀態。 上個月,赴臺觀光的越南旅遊團爆出上演大逃亡戲碼!153名越南客,除了1名越南領隊外,其他152人進入臺灣後全部消失得無影無蹤,引起臺灣社會一陣譁然。
-
3月日本京都賓館外國住客銳減9成 櫻花季陷冷清
摘要 【3月日本京都賓館外國住客銳減9成 櫻花季陷冷清】據日本京都市觀光協會調查顯示,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擴大影響,3月在市內賓館住宿的外國遊客和商務人士比上年同期大減89.5%。2月為減少53.8%。
-
臺灣首季GDP大幅衰退逾10% 創歷年之最
臺統計部門21日公布今年第一季臺灣經濟增長率為-10.24%,創下歷年各季最大衰退幅度;同時大幅下修今年臺灣經濟增長率至-4.25%,也創下歷年之最。 綜合島內媒體的報導,金融危機重創全球景氣,導致臺灣出口劇減,今年第一季海關出口按新臺幣計價劇減32.28%,創歷年最大跌幅,是造成經濟衰退的主要原因。
-
赴臺陸客大減 臺灣旅遊業迎來寒冬 能否等到春天仍是未知數
旅遊業認為,臺灣地區2020大選後若兩岸關係不佳,大陸遊客赴臺「只會少不會多」,臺灣將因此一年損失數百億元新臺幣觀光收入。近年來,大陸遊客出境遊帶給周邊國家和地區可觀的觀光財。但兩岸關係不佳,陸客赴臺從2015年最高時的418萬人次「年年減」,到2018年已跌到269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