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冰凍 臺灣觀光收入年減300億新臺幣

2020-12-19 環球網

中國臺灣網5月16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上任後,兩岸關係急速墜崖,影響到陸客赴臺,臺灣觀光產值也跟著往下掉。臺「交通部觀光局」赴臺旅客調查數據顯示,2017年赴臺旅客平均每人消費1147美元,較2016年的1251美元減少8.31%,等於每名旅客少花新臺幣3065元,以一年1000萬旅客估算,觀光收入因此減少新臺幣306.5億元。

報導說,赴臺觀光最多的是大陸旅客,2015年,赴臺418萬人次,為臺灣創造72.3億美元的觀光外匯收入,佔赴臺旅客近4成,但因兩岸政治關係,赴臺陸客銳減;臺當局政權更迭後,2016年,赴臺陸客人次減為351萬,觀光外匯54.8億美元;2017年,赴臺人次再降為273萬,觀光外匯只剩36億9300萬美元。蔡英文執政2年,單單陸客的觀光外匯幾乎腰斬,流失了1042億3500萬新臺幣。

臺灣旅行公會全聯會召集人李奇嶽表示,兩岸關係冰凍後,蔡當局雖大力開拓「新南向」市場,去年赴臺的東南亞旅客成長近3成,但觀光市場結構變化大,導致產值降低;另外,東南亞客消費力只有陸客7成,加上陸客平均來臺停留7.3天、「新南向」國家平均停留4.5天,一個陸客流失的產值,要靠兩個東南亞客才能抵得過。

李奇嶽說,臺當局應「保持大客戶,養大小客戶」,「大客戶」指的就是陸客,要保持陸客人數不往下掉,就必須改善兩岸關係,加強民間交流,包括自由行赴臺開放城市的觀光宣傳,降低辦理入臺證一年多籤的門坎,以鼓勵提高赴臺陸客的重遊率,實施在臺北高雄轉機的陸客24小時免籤入境,都是有效的方法。(中國臺灣網 娟子)

相關焦點

  • 臺灣觀光收入年減逾300億元新臺幣
    新公布的臺灣交通主管部門觀光局來臺旅客調查資料顯示,2017年來臺旅客平均每人消費1147美元,較2016年(1251美元)減少8.31%。圖為:遊客與日月潭標誌碑留影。中新社發 陳文 攝《中國時報》16日報導指,該數據意味著每名旅客消費減少3065元新臺幣。以臺灣一年旅客達1000萬人次估算,觀光收入因此減少306.5億元新臺幣。民進黨上臺近兩年來,兩岸關係急速下墜,已影響大陸遊客赴臺。
  • 兩岸關係穩定助臺灣旅遊收入再創新高
    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19日稱,近年來和平穩定的兩岸關係為臺灣旅遊業快速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去年赴臺旅客總人數以及觀光外匯收入都再創歷史新高。  馬英九在2016年觀光節慶祝大會上說,在過去8年中,赴臺旅客人數從2007年的371萬人次增長到去年的1043萬多人次,增長超180%;觀光外匯收入從1712億元新臺幣增長到去年的4528億元新臺幣,增長164%。  他指出,兩岸和平與開放政策是旅遊觀光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去年大陸旅客赴臺人數佔赴臺總人數的四成,大陸旅客的消費水平也相對較高。
  • 赴臺個人遊暫停 臺灣業界估計損失760億新臺幣
    島內業界預計,臺灣旅遊業或將減少至多760億新臺幣(約合168.26億人民幣)的產值。相比之下,目前臺灣「交通部」承諾的36億新臺幣(約合7.97億人民幣)補助,並不能有效填補空缺。若按照經濟學概念產業鏈「向後延伸效益」,每位陸客在臺灣消費1新臺幣(約合0.22人民幣),就會給整個臺灣觀光產業帶來約2.5新臺幣(約合0.55人民幣)的效益。以此計算,預計下半年臺灣觀光產值將減少760億新臺幣(約合168.26億人民幣)。
  • 赴臺個人遊暫停,臺灣業界估計損失760億新臺幣
    島內業界預計,臺灣旅遊業或將減少至多760億新臺幣(約合168.26億人民幣)的產值。相比之下,目前臺灣「交通部」承諾的36億新臺幣(約合7.97億人民幣)補助,並不能有效填補空缺。2018年11月26日,臺北,一個女孩在士林夜市等商家製作自己的小吃 @視覺中國據臺媒31日消息,臺灣「觀光發展協會」副理事長柯牧州今天估算,近年來陸客來臺每人每日平均消費約6200新臺幣(約合1372.74人民幣),而8月至12月來臺個人行大陸旅客數量或縮減70萬人次。
  • 陸客減減減!臺驚呼旅遊業變「慘業」,有人大喊「還我陸客」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李名】兩岸關係急凍,陸客自由行自8月起暫停後赴臺人數迅速下降,估計今年年底前讓臺灣少賺200多億元新臺幣的觀光收入,旅遊產業變成「慘業」。臺灣《旺報》26日盤點稱,近年來,陸客的出境熱潮帶給周邊國家和地區一筆觀光財,但兩岸關係不佳,陸客來臺從2015年最高峰時的418萬人次「年年減」,到2018年已跌到269萬人次。今年上半年陸客赴臺有所增加,但8月1日起停止陸客自由行後,9月和10月陸客赴臺連續兩個月共大減23萬人次,其他國際旅客的總和也彌補不了大缺口,造成臺灣入境旅遊連續負增長。
  • 疫情與兩岸關係影響,臺灣業者估上半年旅遊產值慘跌1500億新臺幣
    臺灣優質旅遊發展協會理事長、臺北城市科技大學觀光系助理教授李奇嶽接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世界經濟,就臺灣觀光產業為例,一年1186萬觀光人次可能至少掉877萬人次,至少100百萬從業人口會受影響。估算損失,今年上半年整個旅行業產值會消退約1500億(新臺幣,下同)以上,下半年影響得看疫情控制的情況。李奇嶽表示,去年起陸客團大幅減少,去年8月陸客「自由行」喊停,已讓大部分專做陸客團的觀光產業蒙受損失,這次爆發疫情,臺當局「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擴大管制,日韓星意泰到臺灣的人都要隔離檢疫或自主健康管理14天,幾乎影響全部觀光產業。
  • 臺灣南投副縣長:改善兩岸關係才是王道
    中國臺灣網9月9日訊 大陸遊客赴臺人數近期不斷下降,臺灣各地觀光業受到嚴重衝擊。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南投縣副縣長陳正升表示,陸客緊縮的根本問題,在於兩岸關係緊繃。當局不從病源下手,僅提供紓困的經費,要救觀光、不易收效。  陳正升說,只要兩岸關係紓緩,來臺的陸客人數,就可以慢慢回升。
  • 2月起恐將沒有遊客赴臺,臺灣旅遊收入每個月損失高達45億新臺幣
    2月起恐將沒有遊客赴臺,臺灣旅遊收入每個月損失高達45億新臺幣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表示,大陸遊客去臺灣進行自由行是需要有一定背景的,必須是在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的前提之下進行。馬曉光還表示希望兩岸關係可以回到和平發展的正確軌道上。
  • 大陸赴臺自由行遊客人數將歸零 臺灣每月或損失45億新臺幣
    臺媒形容,島內每月都要蒸發45億(新臺幣,下同)「觀光財」。 而蔡英文的連任,直接導致臺灣觀光股多檔跌停板。 再依據臺當局「交通部」調查,2018年一名陸客在臺平均日均消費211.68美元(約合人民幣1457元);若以平均在臺停留7-11天估算,每減少一名陸客,臺灣就減少約45151元(約合人民幣10394元)的觀光外匯收入。 所以,由於相關赴臺個人遊籤注到本月底期滿失效,若不恢復,2月起大陸赴臺的自由行旅客將開始「歸零」。
  • 蔡英文上臺1年 大陸遊客減百萬臺觀光收入少700億
    萬人次,觀光收益銳減700億元(新臺幣,下同);蔡當局寄望新南向遊客填補,增加30萬人次,收益約多77億元。昔日人頭攢動的臺中逢甲夜市據報導,去年5月蔡英文上臺至今年4月底,赴臺大陸遊客人數為287.4萬人次,較同期大減145.6萬人次。
  • 惡化兩岸關係 傷臺灣激民怨——臺灣各界檢視當局執政「期中成績單」之二
    臺東縣鹿野鄉的劉姓果農告訴記者,臺灣鳳梨過去九成銷往大陸,現在因為兩岸關係不好,銷量大減,滯銷的鳳梨價格從過去每斤十七八元(新臺幣,下同)慘跌了一半。他感嘆說,民進黨當局不好好處理兩岸關係,讓臺灣農民深受其害,「執政者不知道我們的辛苦」。兩年來,兩岸關係冰凍重創臺灣觀光業。數據顯示,2015年來臺大陸遊客有418萬人次,去年已降至273萬人次。
  • 臺灣水果為何豐收賠錢 前農會理事長:因為兩岸關係差
    據香港中評社6月9日報導,臺灣夏季水果近日出現價格下探趨勢,不僅鳳梨、香蕉產量過剩,現在連木瓜也有產銷壓力。前美濃鎮農會理事長、前無黨籍高雄市議員朱信強8日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只要兩岸關係冰凍不佳,臺灣農民遇上豐收年就是賠錢年。
  • 兩岸觀光交流停滯 臺灣旅遊業如何翻身?
    面對10月份將舉辦的「臺北國際旅展」,大陸方面也確定今年不參加其中的「海峽兩岸臺北旅展」,這是12年來大陸首次缺席這一活動。停滯的兩岸觀光交流,讓島內旅遊業者感嘆,慘澹的臺灣觀光業該如何尋找「救命稻草」。兩岸僵局導致陸客減少。圖為2016年9月,臺灣觀光業者上街遊行抗議。
  • 大陸赴臺個人遊跌至冰點,臺每月或損失45億新臺幣
    臺媒形容,島內每月都要蒸發45億(新臺幣,下同)「觀光財」。而蔡英文的連任,直接導致臺灣觀光股多檔跌停板。再依據臺當局「交通部」調查,2018年一名陸客在臺平均日均消費211.68美元(約合人民幣1457元);若以平均在臺停留7-11天估算,每減少一名陸客,臺灣就減少約45151元(約合人民幣10394元)的觀光外匯收入。所以,由於相關赴臺個人遊籤注到本月底期滿失效,若不恢復,2月起大陸赴臺的個人遊旅客將開始「歸零」。
  • 小三通中斷金門每月損失4億新臺幣,陳玉珍向蔡英文喊話
    今年1月2日是小三通20周年紀念,受困新冠肺炎疫情關係,小三通從去年2月迄今仍中斷,每月減少新臺幣4億元的觀光收入。金門選區「立委」陳玉珍今天向中評社表示,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如果有意改善兩岸關係,恢復小三通可以為兩岸破冰,希望訂出一個恢復小三通的防疫標準,給金門人一個希望。
  • 陸客不來臺灣夜市「觀光」變「關光」 蔡英文假善意攤主盼兩岸破冰
    自去年「520」蔡英文上任臺灣地區領導人以來,聲稱要「維持兩岸現狀」的她及同僚,實則卻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如此一來不僅令兩岸關係緊縮甚至重回冰點,赴臺的大陸遊客數更是銳減。據臺灣「交通部觀光局」早前公布的赴臺旅客人數統計,自蔡英文上臺至今年4月,赴臺陸客人數為287.4萬人次,較同期大減145.6萬人次;2016年赴臺陸客總數約351.2萬人次,比2015年減少67.2萬人次。
  • 「臺灣啤酒」大陸營業額5年內可達300億新臺幣
    「臺灣啤酒」大陸營業額5年內可達300億新臺幣 來源:新華網 2009年11月04日16:11   新華網臺北11月4日電 臺灣菸酒公司董事長韋伯韜4日表示,該公司最近成功在大陸註冊「臺灣啤酒」商標,預計3到5年內在大陸的營業額可達300億元新臺幣。
  • 蔡英文破壞兩岸關係 重創臺灣航空業
    尤其這兩家航空公司虧損的重要原因都與兩岸關係不佳、赴臺陸客人數銳減有關,可見蔡當局破壞兩岸關係對島內民生經濟衝擊之大。臺灣經濟環境惡劣,民進黨當局應負最大責任。    回想起2016年11月復興航空公司宣布停止營運,當時已震撼臺灣社會,沒想到三年後島內又一家航空公司倒下,而且今年臺灣兩大航空公司華航、長榮紛紛發生罷工事件,顯示臺灣航空界的營運問題叢生。具有62年歷史的遠東航空熬過了2008年的財困,卻過不了近年客流量大減的難關。
  • 臺導遊:兩岸關係若不融冰衝擊「恐會更慘」
    中國臺灣網3月13日訊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針對之前傳出今年3月份起赴臺旅遊團籤減半或全停,臺灣華語導遊領隊呂公仁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3月迄今還有零星陸團,但每天僅1000多人,經營已出現困難的業界現在人心惶惶,都擔心三月份開始將是陸團雪崩式下跌的起點。
  • 臺觀光業者:兩岸關係低迷對高雄經濟創傷很大
    陸客大減後,臺灣高雄多家飯店拋售,圖為鄰近西子灣、駁二景點待售的觀光旅館。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人民網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對於「民進黨不倒,經濟不會好」的說法,南臺灣觀光聯盟總召、臺「行政院」顧問林富男表示不完全苟同,但他點破高雄市長陳菊執政以來,經濟節節敗退,主因為「重政輕商」,端不出具體牛肉。遊覽車大亨江其興直指臺灣「政黨輪替」後慘賠4億(新臺幣,下同),痛批蔡英文不配當臺灣地區領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