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客減減減!臺驚呼旅遊業變「慘業」,有人大喊「還我陸客」

2020-12-15 環球網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李名】兩岸關係急凍,陸客自由行自8月起暫停後赴臺人數迅速下降,估計今年年底前讓臺灣少賺200多億元新臺幣的觀光收入,旅遊產業變成「慘業」。

臺灣《旺報》26日盤點稱,近年來,陸客的出境熱潮帶給周邊國家和地區一筆觀光財,但兩岸關係不佳,陸客來臺從2015年最高峰時的418萬人次「年年減」,到2018年已跌到269萬人次。今年上半年陸客赴臺有所增加,但8月1日起停止陸客自由行後,9月和10月陸客赴臺連續兩個月共大減23萬人次,其他國際旅客的總和也彌補不了大缺口,造成臺灣入境旅遊連續負增長。旅遊業估計,光是9月和10月減少的陸客就讓臺灣少賺約106億元新臺幣,預計這種情況至少延續到明年5月;如果「大選」後兩岸關係不佳,陸客來臺續減,臺灣一年會損失好幾百億元甚至上千億元新臺幣的觀光財。日前,有網民刊出一系列花蓮東大門自強夜市的實況,只見人潮相當稀少,悽涼景象讓民眾不禁大喊「還我陸客」。

此外,民進黨強推「反滲透法」也被認為是陸客減少的重要原因。據《中國時報》26日報導,20多家承辦兩岸參訪團的旅行社遭到臺灣調查部門的鎖定及搜查。臺灣國際觀光救援服務協會理事長許高慶稱,任何交流參訪必然伴隨觀光,遊戲規則也是當局制定的;如果真有協會或公司違規,大可取消其邀請陸客赴臺參訪的資格,現在卻是旅行社直接被扣上違法帽子。他強烈質疑當局此舉是選舉操作。臺灣觀光學院前校長李銘輝質問,為何現在只查大陸、其他地區不查?

蔡英文當局則不斷誇大旅遊「政績」。臺「移民署」數據顯示,今年11月和去年11月相比,赴臺旅客負增長3.29%,其中陸客減少53.88%,但國際旅客增加一成,港澳增加6%,「新南向」旅客也大幅增加。臺觀光局稱,合理推估今年赴臺觀光將突破1179萬人次,全年觀光產值達146億美元。旅遊業者則直言,蔡英文上任前3年,無論是觀光旅館還是一般旅館營收和馬英九第二任期前3年相比都是「慘兮兮」,即使最近大力撒錢補助旅遊業,仍補不了陸客市場的大缺口。

如今陸客赴臺自由行已經暫停5個月,針對何時可以解禁,大陸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25日表示,暫停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的原因,各界都很清楚,大陸希望兩岸旅遊合作能夠儘快重回正確健康的軌道,但需要兩岸同胞共同做出努力。香港中評社稱,臺灣2020年「大選」即將決出勝負,如果選民選擇認同「九二共識」的政黨上臺執政,問題就有希望迎刃而解。文章說,明年1月11日進行的選舉不只影響自由行陸客能否重返臺灣,也影響兩岸關係的未來,「臺灣選民當知手中選票的分量,應珍而重之」。

相關焦點

  • 大陸遊客赴臺人數大減 島內驚呼旅遊業變「慘業」
    大陸遊客赴臺人數大減 島內驚呼旅遊業變「慘業」   大陸赴臺個人遊試點今年8月暫停後,赴臺人數迅速下降。據臺灣媒體統計,今年年底前臺灣的觀光收入少賺200多億元新臺幣,旅遊產業已經切切實實淪為"慘業"。
  • 陸客大減臺灣旅遊業慘兮兮 新北18家旅館要賣
    新北市旅館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林忠泰表示,陸客大減壓縮到島內旅遊市場,有旅館業為求生存,房價減半搶客;光是新北市就有至少18家以上旅館求售,旅遊業一片慘兮兮,臺當局一定要救救觀光業。據報導,來自各縣市旅館公會理事長、觀光協會理事長及會員代表,19日齊聚新北市,參加新北市旅館公會第26屆會員大會暨70周年慶,原本應是暑假過後業者豐收的歡樂氣氛,但各地卻哀鴻遍野。
  • 赴臺陸客大減 臺灣旅遊業迎來寒冬 能否等到春天仍是未知數
    旅遊業認為,臺灣地區2020大選後若兩岸關係不佳,大陸遊客赴臺「只會少不會多」,臺灣將因此一年損失數百億元新臺幣觀光收入。近年來,大陸遊客出境遊帶給周邊國家和地區可觀的觀光財。但兩岸關係不佳,陸客赴臺從2015年最高時的418萬人次「年年減」,到2018年已跌到269萬人次。
  • 赴臺個人遊陸客減55% 臺灣旅遊業進入「黑暗元年」
    赴臺個人遊陸客減55% 臺灣旅遊業進入「黑暗元年」  陳東 • 2017-03-22 17:08:10
  • 陸客人數下降 臺灣觀光產業變"關光慘業"
    臺灣旅行公會全聯會的統計顯示,今年春節期間來臺的大陸遊客,不論是團體遊或「自由行」,相比於去年都少了近兩成。全聯會發言人李奇嶽告訴記者,兩岸政治氛圍不佳,影響陸客來臺過年意願。今年春節連假,島內旅遊業送件數大幅下滑,往年春節常用到的離島、優質團配額,今年幾乎用不上。
  • 陸客劇減,對臺灣旅遊業有多大影響?
    除了大陸遊客團大減,個人遊赴臺人數平均較去年跌近4成。業者不斷到大陸拉客辦旅展,但赴臺市場就是拉不起來。旅遊業指出,大陸遊客最會買,東南亞旅客赴臺天數少、據點少、購物少,預估這種情況還會惡化,更擔心個人遊相關店家也會受波及。
  • 陸客日均只剩756人,臺灣觀光產業變「關光慘業」…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7日報導,大陸遊客赴臺人數10月5日已驟減,團客加自由行僅756人,過去日有萬餘人,觀光產業變「慘業」。
  • 臺媒:蔡英文上臺後陸客減少百萬 損失超500億
    原標題:臺媒:「520」至今來臺陸客大減百萬500億外匯蒸發中國臺灣網3月23日訊臺灣《旺報》文章23日指出,自去年「520」(蔡英文上臺)至今年3月,陸客來臺已大減超過100萬人次,並造成臺灣500億元(臺幣,下同)的外匯蒸發。
  • 選後陸客減兩成 蔡英文你說會來的陸客哪去了?
    臺灣「大選」後,陸客赴臺排隊潮消失,每天赴臺陸客減兩成少千人,蔡英文選前保證不會減少陸客赴臺總量
  • 蔡英文「亂政」致陸客大減 臺旅遊業或崩潰
    由於赴臺陸客人數減少,「新南向」的客源及消費無法彌補缺口,臺灣觀光業者的生意十分慘澹。據臺灣媒體報導,由於大陸遊客減少和「一例一休」導致的成本增加,臺灣屏東縣車城鄉墾丁泊逸度假酒店近日關門歇業。諷刺的是,屏東是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的老家,口稱「屏東女兒」的蔡英文上臺後,陸客卻大幅下跌,屏東鄉親忍不住吐槽:蔡英文當政,究竟給老鄉帶來了什麼?
  • 十一赴臺陸客減 日月潭遊艇業慘澹花蓮民宿成重災區
    中新網10月2日電 據臺灣《旺報》報導,今年為期7天的十一長假開啟,大陸遊客人數比去年少了,甚至有人說少了一半。中正紀念堂的保全人員表示,人潮感覺不出與平時假日有太多差別,陸客也沒見比較多;在附近排班的張姓計程車司機感嘆,520以後,大陸團客來臺人數就一直下滑,到底差了多少,看外頭停放遊覽車就知道。臺北故宮、臺北101大樓等景點陸客也沒有預期多。
  • 陸客「墜崖式大減」,臺景點破天荒首次推出「夜間遊」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餘潞】臺灣野柳地質公園的招牌「女王頭」曾是陸客最愛,2015年有181萬人次遊玩,但2017年陸客呈現「墜崖式大減」,只剩76萬人次。野柳地質公園副總湯錦惠稱,陸客不來,園方絞盡腦汁,針對東南亞地區遊客加印文字簡介,但對百萬多人次的陸客缺口,這些不過是杯水車薪。附近商家透露,少了陸客,收益至少差七成,許多餐廳和溫泉旅館瀕臨倒閉。不只野柳地質公園,其他島內景點也有推夜間遊的規劃。觀光局長周永暉稱,正規劃與臺中歌劇院及音樂廳等合作,以文化結合旅遊,同時請臺北故宮南院配合延長開放時間至晚上9時。
  • 臺灣旅遊業頻頻關門倒閉 民進黨官員卻稱陸客減少無損觀光
    自從蔡英文當局上臺後,臺灣觀光產業成為最先進入寒冬的「慘業」,臺灣人口中的「陸客」,數量開始極具下滑,從業者利潤空間開始極具壓縮。在旅遊行業一片哀鳴的當下,臺當局「交通部長」竟表示,陸客減少不損及遊客量和觀光。整個臺灣旅遊業都要氣炸了!陸客減少給臺灣觀光業造成的壓力一直是綠營人士避之不及的話題。
  • 陸客赴臺人數大減 臺灣零售業營收近8年首次負增長
    中國臺灣網7月25日訊 據臺灣《工商時報》報導,今年上半年赴臺陸客人數大減4成,導致免稅商店、高單價家庭器具用品買氣大減,前6月零售業營收較去年同期減少
  • 陸客大減臺灣新款遊覽車「躺屍」停車坪成「廢鐵」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4月10日訊 由於民進黨當局的兩岸政策,導致陸客人數大減,原本忙不過來的臺灣旅遊遊覽車如今變成一堆廢鐵。據中評社報導指出,之前旅遊業者受訪稱全臺拋售遊覽車已達3000~4000臺,更慘的是,售價只剩原價的1/4,等於總值超過300億元(新臺幣,下同)的遊覽車賣不出去。
  • 兩岸氣氛差陸客不捧場 臺觀光產業淪為「觀光慘業」丨目的地
    其中,團客總人數為267447人,年減61.0%;個人遊旅客總人數則為343077人,年減36.3%。臺旅遊業者稱,今年「五一」假期陸客數一天估約5000人,不到去年的一半。主要面向陸客的旅館、遊覽車、購物店,有的已經倒閉,即使是苦撐,收入也在下降,至今仍看不到停損點。
  • 陸客銳減 臺灣旅遊業今年太慘澹
    >>>       自由行連跌4個月    大陸遊客赴臺人數大減,臺當局計劃放寬自由行每天配額及條件,吸引更多自由行旅客赴臺。旅遊業界認為,自由行赴臺從9月後已連減4個月,若放寬的新措施上路,「象徵」意義大於實際。
  • 陸客自由行「歸零」,月蒸發45億,「觀光產業」成「關光慘業」
    陸客赴臺自由行,是在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的大背景下開展的,對於是否能恢復自由行,島內旅遊業者並不看好。估計今年1月陸客赴臺人數將從去年的10萬,下跌到約2萬人次。島內從事觀光業人數約200萬人,如今的「觀光產業」已成「關光慘業」。「觀光」、「關光」,一字之差,盡顯臺灣旅遊業者困境。觀光業成為蔡當局對抗政策下的犧牲品。有旅遊業者說,去年上半年,自由行陸客送件到移民署辦入臺證,一天約有5000人次,大陸在去年8月1日停籤赴臺自由行的G籤後,由於籤證期為6個月,最後期限是本月底。
  • 陸客赴臺限縮政策 島內航空業3月起減並航班
    華夏經緯網2月1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年前傳出的3月20日到6月底陸客來臺限縮三分之一政策,年後傳出陸方有意鬆綁,部分二線城市原被砍掉的配額也部分恢復,陸客自由行則取消限制;不過,航空公司3月中起針對陸客團多的航線做減並班與換小型機飛,也有包機被迫取消,另福建有8班客輪取消,顯示衝擊仍持續發酵。
  • 11月起大減70%!陸客11月崩跌 臺灣旅遊業今年冬天遇冷
    陸客團赴臺限縮將逐月反映,11月起大減70%。圖為2018年日月潭陸客減少後,水社碼頭相對冷清。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兩岸關係不佳再加上明年1月臺灣地區領導人「大選」,陸客自由行和陸客團赴臺都確定緊縮。臺北市旅遊業者表示,雖然目前只傳出最多有8個省市開會及公布陸客團限縮額度,但「大方向不變」。業者估計,今年陸客赴臺總量將在265萬人次左右,約較去年減少4-5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