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客人數下降 臺灣觀光產業變"關光慘業"

2020-12-19 上觀

圖為陸客來臺人數銳減,原本熱鬧的臺北士林夜市,用餐時間不少店家空蕩蕩。圖片來源:臺媒

民進黨上臺以來,拒不承認「九二共識」,致使兩岸關係動蕩,大陸遊客望而卻步,這個春節大陸遊客數量掉了兩成。不料民瘼懷憂之時,民進黨當局又把「臺獨」色彩濃厚的「總統府」前秘書長葉菊蘭,扶上與大陸素有往來的臺灣觀光協會會長的位置。坐困愁城的島內旅遊業者只能哀嘆:「臺灣是不想要陸客了!」

春節陸客人數下降兩成

「以前春節連假,101這邊滿滿都是陸客,店家生意好得都做不過來,你看現在就是小貓兩三隻。」臺北101大樓購物中心的導購小哥這樣告訴記者,「感覺陸客今年比去年少了至少2/3。」大年初五下午2時左右,記者從101購物中心的1樓走到4樓,發現這裡的每一樓層都空空蕩蕩,誠如導購小哥所言,店員都比顧客還要多。

臺灣旅行公會全聯會的統計顯示,今年春節期間來臺的大陸遊客,不論是團體遊或「自由行」,相比於去年都少了近兩成。全聯會發言人李奇嶽告訴記者,兩岸政治氛圍不佳,影響陸客來臺過年意願。今年春節連假,島內旅遊業送件數大幅下滑,往年春節常用到的離島、優質團配額,今年幾乎用不上。與李奇嶽的說法可以互為印證的是,以往春節出境旅遊,臺灣都是大陸民眾數一數二的目的地,而根據攜程網公布的《2017年春節旅遊大數據報告》,今年春節臺灣已被陸客甩出10名開外。

李奇嶽表示,大陸遊客不來,打擊的不只是臺灣的觀光旅遊業,周邊相關產業如飯店業、遊覽車、旅遊景點、生活消費等也一併被牽連,對臺灣經濟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李奇嶽表示,民眾有錢、有閒才會享受觀光旅遊,觀光旅遊業因而被稱為末端消費,觀光旅遊業者可說是最支持兩岸關係和平互動的一群人,他呼籲當局儘速找出辦法,讓旅遊業者找回生存空間。

「臺獨」染綠臺灣觀光協會

大陸遊客望而卻步,讓島內旅遊者苦不堪言。他們原來還抱著一絲希望,希望民進黨當局能「苦民所苦」,採取實際行動改善兩岸關係,重新喚回大陸遊客。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民進黨當局不僅沒有寒冬送暖,反而兜頭一盆涼水,讓他們從頭冷到腳跟。就在春節前,民進黨「臺獨」色彩濃厚的「總統府」前秘書長葉菊蘭,被扶上了臺灣觀光協會會長的位置。

今年68歲的葉菊蘭原本在廣告公司任職,因其夫婿鄭南榕自焚而轉入政途,長期大肆鼓吹「臺獨」分裂,曾任臺「立法委員」、「交通部長」、「客家委員會主委」,「行政院政務委員」、「行政院副院長」、高雄市代理市長、「總統府」秘書長等要職。蔡英文上臺以後,對她禮遇有加,邀請她出任臺當局的「資政」, 之後又安排她接任華航子公司「華膳空廚」董事長,再以華航法人代表身份,擔任臺灣觀光協會董事,然後再被「推選」為會長。

臺灣觀光協會是由島內各旅遊行業公會及主要業者組成,其功能是幫助當局對外推介臺灣旅遊,也經常在官方不方便出面時,作為旅遊行業組織完成一些特殊任務,因此被稱為「白手套」。在馬英九主政8年時間裡,臺灣觀光協會與大陸方面有著良好友善的互動,在推動兩岸旅遊交流合作等方面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如今,這樣一個與大陸素有來往的旅遊行業協會被「臺獨」分子染指,島內旅遊業者心如死灰,許多旅遊業者哀嘆:臺灣是不想要陸客了!

苦日子遠遠沒有過完

民進黨上臺以來,拒不承認「九二共識」,致使兩岸關係動蕩,臺灣旅遊業首當其衝,過去一整年都是冷風颼颼。

臺「交通部觀光局」春節前的統計顯示,2016年來臺大陸遊客數量約為351萬人次,較2015年的418萬人次減少約67萬人次。其中,團客來臺有134.7萬人次左右,「自由行」陸客130.8萬人次,其中團客比前年減少35%。

李奇嶽表示,從去年5月即陷入苦撐的臺灣旅遊業者終於在農曆年前爆發裁員潮,甚至有業者全面退出大陸遊客市場,轉往東南亞開發新客源,也有業者乾脆關門大吉,遊覽車、飯店求售的比比皆是。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自民進黨去年上臺以來,大陸遊客人數急速縮減,重創島內觀光產業,全臺有100多家飯店待售。南臺灣更是成為重災區,至少有54家飯店出售求生存。觀光產業變成「關光慘業」,旅遊者業大喊「已經快餓死了!」

「明天就立春了,可是臺灣旅遊業還有春天嗎?」面對前途,臺灣資深旅遊業者彼特有些茫然。由於兩岸關係未顯好轉,島內旅遊業者普遍預估,今年陸客來臺跌幅會比去年還嚴重,團客約80萬人次,「自由行」則有125萬人次,陸客整體來臺約為200萬人次,預計比去年再減150萬人次,觀光產值更可能再蒸發200億元新臺幣。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周寅傑 

相關焦點

  • 陸客自由行「歸零」,月蒸發45億,「觀光產業」成「關光慘業」
    陸客赴臺自由行,是在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的大背景下開展的,對於是否能恢復自由行,島內旅遊業者並不看好。估計今年1月陸客赴臺人數將從去年的10萬,下跌到約2萬人次。更嚴重的是,大陸核發的赴臺自由行籤證到本月底期滿失效,如果不恢復自由行,2月起赴臺的自由行旅客將開始「歸零」,估計臺灣每個月損失約45億元新臺幣觀光收入。島內從事觀光業人數約200萬人,如今的「觀光產業」已成「關光慘業」。「觀光」、「關光」,一字之差,盡顯臺灣旅遊業者困境。觀光業成為蔡當局對抗政策下的犧牲品。
  • 陸客日均只剩756人,臺灣觀光產業變「關光慘業」…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7日報導,大陸遊客赴臺人數10月5日已驟減,團客加自由行僅756人,過去日有萬餘人,觀光產業變「慘業」。
  • 臺灣從「觀光」到「關光」該怪誰?
    臺灣從「觀光」到「關光」該怪誰?臺北城市科大觀光系教授李奇嶽說:「蔡英文當初承諾陸客不會減少,現在卻逐年遞減。」政策顧問團成員姚大光則表示,臺灣觀光逆差高達1725億新臺幣,已成為「關光慘業」。  從「觀光」到「關光」,一字之差,卻充滿了臺灣基層旅遊業者的一把把心酸淚。
  • 陸客減少商家「痛到爬不起來」 臺灣觀光產業為何成「關光慘業」
    當前,臺灣的觀光旅遊業可謂「屋漏偏逢連夜雨」,陷入重重困境。首要原因是,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兩岸同屬一中的「九二共識」,大陸遊客大幅減少,臺灣旅遊業遭受重傷。其次,當局的「一例一休」政策導致用人成本上漲,不少店家選擇增加歇業天數,旅遊業雪上加霜。
  • 從「觀光」到「關光」,臺灣該怪誰?
    臺北城市科大觀光系教授李奇嶽說:「蔡英文當初承諾陸客不會減少,現在卻逐年遞減。」政策顧問團成員姚大光則表示,臺灣觀光逆差高達1725億新臺幣,已成為「關光慘業」。從「觀光」到「關光」,一字之差,卻充滿了臺灣基層旅遊業者的一把把心酸淚。
  • 自由行陸客歸零 旅業憂「關光」潮
    【大公報訊】據中評社報導:陸客自由行籤證將在1月底到期,屆時中國大陸若未補發籤證,臺灣將面臨自由行陸客歸零危機。嘉義市耐斯王子大飯店總經理曾慶攢憂心表示,自蔡英文上任後兩岸關係降到冰點,針對陸客提供服務的旅館業者造成巨大衝擊,若陸客人數繼續減少,恐怕三星級以下飯店將掀起倒閉潮。  曾慶攢表示,陸客來臺人次在2015年達到最高峰,當時他們平均每天最多可接到5、6團陸客,一團30人來計算的話,每天最多有180人左右。除了住宿,陸客採購力相當驚人,平均每年可為飯店年營收增加新臺幣3千萬元。
  • 臺灣「觀光」慘變「關光」 蔡英文卻宣布旅客人數創新高
    從民進黨當局2016年上臺以來,臺灣的「觀光業慘劇」已經上演了將近4年,追究起責任來,恐怕一心只想著「臺獨」利益、對民生不管不顧的民進黨當局難辭其咎。而且,不只觀光業「關光」,臺灣經濟這幾年也是絲毫不見起色。臺灣旅遊業慘澹影響民生,不斷引發民眾抗議。資料圖片1月13日,臺北股市一開盤,觀光股就慘跌一片。
  • 陸客從一天萬人到499人!臺觀光產業變「關光殘業」…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當局「移民署」統計,大陸遊客赴臺人數10月5日已驟減,團客加自由行僅499人,過去日有萬餘人
  • 大陸遊客赴臺人數大減 島內驚呼旅遊業變「慘業」
    大陸遊客赴臺人數大減 島內驚呼旅遊業變「慘業」   大陸赴臺個人遊試點今年8月暫停後,赴臺人數迅速下降。據臺灣媒體統計,今年年底前臺灣的觀光收入少賺200多億元新臺幣,旅遊產業已經切切實實淪為"慘業"。
  • 陸客赴臺人數連續14個月負增長 臺灣旅館怕「關光」
    陸客不賞光 臺灣旅館怕「關光」  本報記者 柴逸扉  「飯店有240個房間,最近有天晚上只入住4間,實在有夠慘!」「陸客不來、東南亞客人消費能力有限。所以近期至少有10家旅館要停業或出售,每家規模是30到80間客房」……各種各樣的抱怨嘆息聲,表露的是臺灣旅店業者對陸客減少後臺灣旅遊業一落千丈的不滿。
  • 經濟不景氣陸客不捧場 臺灣觀光夜市漸「關光」
    我身邊的臺灣朋友有很多現在也不怎麼愛逛夜市了。」王凱的經歷折射了部分夜市的生存情況。近年來,夜市倒閉的消息不斷傳出,僅臺中市在短短1年多的時間內,就倒閉了6家大型夜市,其中一家還是號稱全臺最大的「經貿文創觀光夜市」。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形?
  • 陸客減減減!臺驚呼旅遊業變「慘業」,有人大喊「還我陸客」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李名】兩岸關係急凍,陸客自由行自8月起暫停後赴臺人數迅速下降,估計今年年底前讓臺灣少賺200多億元新臺幣的觀光收入,旅遊產業變成「慘業」。臺灣《旺報》26日盤點稱,近年來,陸客的出境熱潮帶給周邊國家和地區一筆觀光財,但兩岸關係不佳,陸客來臺從2015年最高峰時的418萬人次「年年減」,到2018年已跌到269萬人次。今年上半年陸客赴臺有所增加,但8月1日起停止陸客自由行後,9月和10月陸客赴臺連續兩個月共大減23萬人次,其他國際旅客的總和也彌補不了大缺口,造成臺灣入境旅遊連續負增長。
  • 赴臺遊人數銳減五成 臺灣的姐:黃金周載不到一個陸客
    其實,自兩年前民進黨上臺後,拒不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導致兩岸關係惡化,已大大降低了陸客赴臺意願。島內旅遊業者感嘆,與前幾年國民黨執政時的大陸黃金周赴臺陸客人數相比,今年黃金周赴臺陸客人數足足少了五成。上海、福建和廣州等地的旅遊社也表示,黃金周赴臺觀光的大陸居民比往年同期少了。
  • 臺灣觀光產業變「慘業」 業者苦不堪言
    臺灣觀光產業變「慘業」 業者苦不堪言   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島內遊客銳減的衝擊,臺灣旅遊業、航空運輸損失慘重,因應嚴峻的經濟形勢,臺灣從今天起降息0.25個百分點,創臺灣地區史上最低利率。  眼前的九份老街空蕩蕩,以往假日一天遊客量大約五萬人,但現在卻僅剩一千人左右,民宿住宿率跌到只剩兩成,餐廳店家也只能無奈拉下鐵門,提前打烊。
  • 春節陸客人數下降兩成 臺灣旅遊業還有春天嗎?
    不料民瘼懷憂之時,民進黨當局又把「臺獨」色彩濃厚的「總統府」前秘書長葉菊蘭,扶上與大陸素有往來的臺灣觀光協會會長的位置。坐困愁城的島內旅遊業者只能哀嘆:「臺灣是不想要陸客了!」  春節陸客人數下降兩成  「以前春節連假,101這邊滿滿都是陸客,店家生意好得都做不過來,你看現在就是小貓兩三隻。」
  • 陸客不來臺夜市「觀光」變「關光」 蔡英文假善意攤主盼兩岸破冰
    過去每晚都有不少陸客團遊覽車停在夜市,現在車少多了,人沒了,錢也跑了……  對此,島內旅遊業者紛紛搖頭感嘆,「觀光」要成「關光」了;也有網友嘲諷,這不就是你們要的沒有陸客的安靜臺灣嘛?  據臺灣「交通部觀光局」早前公布的赴臺旅客人數統計,自英文上臺至今年4月,赴臺陸客人數為287.4萬人次,較同期大減145.6萬人次;2016年赴臺陸客總數約351.2萬人次,比2015年減少67.2萬人次。
  • 陸客不來臺灣夜市「觀光」變「關光」 蔡英文假善意攤主盼兩岸破冰
    據臺灣「交通部觀光局」早前公布的赴臺旅客人數統計,自蔡英文上臺至今年4月,赴臺陸客人數為287.4萬人次,較同期大減145.6萬人次;2016年赴臺陸客總數約351.2萬人次,比2015年減少67.2萬人次。
  • 經濟不景氣 小吃沒特色 陸客不捧場 臺灣觀光夜市漸「關光」
    王凱是一名在臺灣交換的大陸學生,剛到臺灣時他很喜歡夜市的氛圍,幾乎天天都走一圈,可是個把月下來便興致索然。「這些夜市差不多長得一樣,除了小吃攤就是賣淘寶貨。我身邊的臺灣朋友有很多現在也不怎麼愛逛夜市了。」  王凱的經歷折射了部分夜市的生存情況。
  • 兩岸氣氛差陸客不捧場 臺觀光產業淪為「觀光慘業」丨目的地
    其中,團客總人數為267447人,年減61.0%;個人遊旅客總人數則為343077人,年減36.3%。臺旅遊業者稱,今年「五一」假期陸客數一天估約5000人,不到去年的一半。主要面向陸客的旅館、遊覽車、購物店,有的已經倒閉,即使是苦撐,收入也在下降,至今仍看不到停損點。
  • 臺觀光產業淪為「觀光慘業」
    周綾昀攝臺當局陸委會提供的統計資料顯示,今年1月至4月,大陸遊客赴臺旅遊總人數為610524人,較去年同期下降50.2%。其中,團客總人數為267447人,年減61.0%;個人遊旅客總人數則為343077人,年減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