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後陸客減兩成 蔡英文你說會來的陸客哪去了?

2021-02-19 今日海峽


臺灣「大選」後,陸客赴臺排隊潮消失,每天赴臺陸客減兩成少千人,蔡英文選前保證不會減少陸客赴臺總量,但選後陸客人數驟減。

今天的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發言人安峰山在回答海峽衛視記者就赴臺陸客減少的問題時表示:

赴臺遊人數的變化,是一個市場行為,主要取決於旅行社和遊客的意願。我們希望大陸赴臺旅遊健康有序的發展環境能夠得到維護,大陸遊客的正常權益能夠得到重視和保障。下一步將根據兩岸關係形勢的發展和兩岸旅遊市場的需求變化來視情進行處理。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旅行商業同業公會前秘書長許高慶透露,過去個人遊和優質團一般送件後大概要排20多天,但現在幾乎不用排隊,有時配額還用不完。去年2月陸客來臺曾爆出「史上最大量」,超過31萬人排隊等待申請入臺證,塞車近半年。他估計,目前陸客赴臺每天減少上千人,先前選後有一段時間陸客曾恢復到每天五六千人,但都是消化過去已申請到的舊配額,實際情況並沒有好轉。

臺灣」觀光局「承認,向出入境部門申請赴臺觀光的陸客減少,是「事實反映」。以熱門景點阿里山為例,今年到目前為止,陸客人數比去年同期減少3.4萬人。不只旅遊業者受到衝擊,航空、旅館業也都受到不小的影響。有航空公司從3月中旬起,將陸續減少或合併航班,或者換小型機。


自2008年兩岸籤署陸客赴臺遊協議後,陸客如今已成為臺灣旅遊市場最大的客源,7年多來,入島陸客人數累計高達1213萬人次。2015年,陸客赴臺人數突破400萬人次,較2013年增長38.7%,為臺灣帶來2186億元新臺幣的觀光外匯收入,是開放陸客赴臺觀光後首次突破2000億新臺幣大關。數年之內,赴臺遊客由每年六七百萬之數,一舉躥升到一千萬人次,可謂是近年來世界旅遊業罕見的大躍進,也是陸客帶來的巨大紅利。


倘若今年赴臺大陸遊客銳減,臺灣的旅遊業將遭受到不小的打擊。與觀光產業相關的航空業、遊覽車、飯店、旅館、旅行社,沒有遊客就沒生意。農曆年後,臺北王朝大飯店、新莊儷京棧酒店、內湖宜家商旅,以及花蓮、臺中香城飯店等,陸客旅行團或個人遊散客的訂房量均較去年同期減少,各飯店接待陸客的量平均少了10%~15%。臺東的飯店業績平均掉4到5成,高雄的民宿業者表示為求生存「房價打到骨折也得做」,花蓮的水果攤無奈打出「10元吃到飽,加10元外帶」標語促銷。臺灣遊覽車客運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魯孝亞表示,在陸客減少的壓力下,許多業者開始轉售遊覽車,北中南各地都出現賣車潮。旅館業者擔心,如果沒有陸客團支撐,生意可能會做不下去,甚至不少業者表示,陸客一年來臺超過400萬人,量這麼大,只要減少兩三成,就減少100萬人,衝擊非常大。


蔡英文選前為安撫民心,一再表示「不會減少陸客來臺數量」,然而實際行動卻說明這些承諾只是一句空話。馬英九當局在去年11月底宣布春節前後,陸客團赴臺旅遊配額從每天5000人增到8000人後,民進黨民代葉宜津就以「會影響臺灣人旅遊品質」為由,提出反對,一周後迫使配額改回5000人。

更讓臺灣旅遊業者心寒的是,蔡英文選後的七大產業之旅,訪問對象居然沒有因為民進黨上臺,面臨重大生存危機的旅遊業。

臺灣旅行商業同業公會前理事長姚大光表示,現在大陸遊客正在減少,臺灣旅遊業的困境已經來臨,大家都在「剉咧等」,蔡女士可有什麼說法,你們的兩岸政策在哪裡?

(原創版權,歡迎轉載分享,誠請註明出處「今日海峽」)


相關焦點

  • 陸客減減減!臺驚呼旅遊業變「慘業」,有人大喊「還我陸客」
    臺灣《旺報》26日盤點稱,近年來,陸客的出境熱潮帶給周邊國家和地區一筆觀光財,但兩岸關係不佳,陸客來臺從2015年最高峰時的418萬人次「年年減」,到2018年已跌到269萬人次。今年上半年陸客赴臺有所增加,但8月1日起停止陸客自由行後,9月和10月陸客赴臺連續兩個月共大減23萬人次,其他國際旅客的總和也彌補不了大缺口,造成臺灣入境旅遊連續負增長。
  • 冷漠的蔡英文 喚不回被歧視的陸客
    從「交通意外」到「蓄意謀殺」,善良的人們最不願相信的真相,就這樣赤裸裸的擺在面前;而比殘酷真相更令人心寒的,是民進黨當局對待陸客的歧視與冷漠!國臺辦發言人以「喪盡天良」、「泯滅人性」表達對這起惡性案件的強烈譴責與憤慨。大陸網民原本津津樂道的「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也幾乎在一夜間崩塌,很多網民聲稱「一輩子不去臺灣這種地方」。
  • 臺灣:陸客不來 綠營縣市欲攬泰遊客參觀兩蔣陵寢
    蔣介石因此地景致似故鄉奉化,於1959年完成慈湖行館,並為思念慈母王太夫人,於1962年改名為慈湖「520」後,蔡英文當局的兩岸政策及島內綠營煽動的對立情緒,導致大陸遊客赴臺人數持續降低。由民進黨執政的縣市更不受待見,紛紛被陸客「跳過」。
  • 陸客銳減 臺灣旅遊業今年太慘澹
    >>>11月陸客團減少五成年底將至,陸客赴臺市場仍十分低迷,10月陸客赴臺人數大減四成四,11月陸客團人數更減少逾五成,讓旅遊業者十分擔憂,早已等不及,決定主動出擊赴陸「救觀光」。>>>自由行連跌4個月 大陸遊客赴臺人數大減,臺當局計劃放寬自由行每天配額及條件,吸引更多自由行旅客赴臺。旅遊業界認為,自由行赴臺從9月後已連減4個月,若放寬的新措施上路,「象徵」意義大於實際。
  • 蔡英文心腹「挺陸客」遭打臉 藍營名嘴斥其言不由衷
    ,陸客來臺人數驟減,旅行社業者形容為「斷崖式下墜」。他說,畢竟陸客是因為喜歡臺灣而來,而大部分人也是帶著美好的回憶回去,「說什麼『沒有陸客的臺灣連空氣都變乾淨』,這些鳥話令大陸人民情何以堪?……大陸人民如果普遍對臺灣反感,我看臺灣才是真正危險了」。就在島內觀光業界因上述表態而慶幸之際,「行政院」5日又當頭潑了一盆冷水。發言人稱,這只是張景森個人的發言,不是「行政院」的立場。  「行政院」公開打臉「政務委員」,在島內引發不小爭議。
  • 赴臺陸客大減 蔡英文:考慮旅遊團轉型
    記者鄭清元/攝影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8月2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上任一百天,昨接受電視專訪提到兩岸、司法改革及年金議題。對於赴臺陸客砍半,她表示,現在是旅遊團轉型時刻,兩岸都有在想,儘管兩會沒有正式聯繫,但小兩會仍有互動。至於日前臺「司法院正副院長」人選請辭爭議,蔡說當初是為文官體制能快速接軌,才讓外界覺得人選太保守。
  • 陸客不來 綠營縣市想拉泰客遊兩蔣陵寢
    「520」後,蔡英文當局的兩岸政策及島內綠營煽動的對立情緒,導致大陸遊客赴臺人數持續降低。由民進黨執政的縣市更不受待見,紛紛被陸客「跳過」。 據中評社26日報導,桃園市議會日前舉行定期會,安排觀光旅遊局、交通局進行工作報告,並由市議員輪流質詢。國民黨桃園市議員魯明哲、舒翠玲、楊朝偉、詹江村、梁為超等人當日發起聯合質詢,與臺上綠營縣市官員言詞交鋒,擦出不少火花。議員們指出,由於陸客縮減,嚴重衝擊桃園兩蔣園區觀光與伴手禮,「遊客少三成,生意掉了七成。兩蔣園區『蔣介石銅像比遊客還多』」。
  • 臺媒:蔡英文上臺後陸客減少百萬 損失超500億
    原標題:臺媒:「520」至今來臺陸客大減百萬500億外匯蒸發中國臺灣網3月23日訊臺灣《旺報》文章23日指出,自去年「520」(蔡英文上臺)至今年3月,陸客來臺已大減超過100萬人次,並造成臺灣500億元(臺幣,下同)的外匯蒸發。
  • 陸客不賞光 臺灣旅館怕「關光」
    臺灣民宿協會總會長劉玲玲說,因為陸客驟減,臺灣的旅館業已經出現削價競爭的現象。民宿業不願步其後塵,所以只能儘量苦撐。「大家都不太願意去提這一年的真實營運情況。」   600家飯店待出售   「去年5月20日後,臺東飯店、民宿住房率一路掉,平均住房率不到五成。火車站附近就有兩家民宿不堪虧損求售,且價格低於行情。」
  • 蔡英文「亂政」致陸客大減 臺旅遊業或崩潰
    由於赴臺陸客人數減少,「新南向」的客源及消費無法彌補缺口,臺灣觀光業者的生意十分慘澹。據臺灣媒體報導,由於大陸遊客減少和「一例一休」導致的成本增加,臺灣屏東縣車城鄉墾丁泊逸度假酒店近日關門歇業。諷刺的是,屏東是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的老家,口稱「屏東女兒」的蔡英文上臺後,陸客卻大幅下跌,屏東鄉親忍不住吐槽:蔡英文當政,究竟給老鄉帶來了什麼?
  • 臺灣網友:如果蔡英文上臺,以後陸客會越來越少
    由於景氣低迷,加上選前陸客團銳減,臺灣旅館餐飲行業進入寒冬。這則消息昨天在晚上引發熱議,很多臺灣網友擔憂,如果蔡英文上臺,陸客可能越來越少,臺灣經濟勢必遭重創。  天天窮開心:以後恐怕越來越少,大家一定要習慣!  mijiang:現在才剛開始,等蔡英文上臺,我看旅宿將批量倒閉。
  • 陸客赴臺持續遇冷 綠民代:陸客不來因為討厭蔡英文
    蔡英文當局上臺後,陸客赴臺遊人數縮減的消息不斷傳來,根據入臺登記相關主管部門資料顯示,跟去年同期相比,4月開始陸客數量就開始下降,5月少了18%,6月更掉了36%,而且6月20日剛好過「死亡交叉」,這次是首度有明確的縮減數字
  • 陸客火燒車24死 蔡英文:再次向罹難者表示哀悼
    遼寧陸客團火燒車致26死,桃園地檢署10日偵結報告,檢方提出關鍵證據、錄像文件,證明司機蘇明成變裝買油,預謀自殺輕生縱火,以致24名陸客及導遊陪葬。圖為7月14日蘇明成下午變裝買油和入住飯店的錄像監視畫面。
  • 陸客赴臺遊何時重回巔峰? 臺資深媒體人說只有一種辦法
    陸客赴臺遊何時重回巔峰?臺資深媒體人說只有一種辦法 2018年07月19日 14:43: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對此,臺灣資深媒體人鄭師誠說觀光客雖用人頭湊數,但觀光財還是減少。陸客會不會回到巔峰?鄭說目前看來只有「換黨執政」才能回到當初榮景。  蔡英文當局上臺,兩岸關係不佳,陸客赴臺連續2年負成長,2015年赴臺陸客為414萬人次,是歷年最高,2016年降到351萬人次,2017年再減到273萬人次,今年恐再減少。
  • 蔡英文上臺一年陸客驟降130萬 觀光損失627億
    臺當局大力行銷觀光卻收效甚微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中時電子報」5月15日報導,去年「5·20」民進黨蔡英文當局上臺後赴臺觀光大陸遊客數量銳減,蔡當局的觀光政策轉為「新南向」但「5·20」之後陸客大減129萬餘人,損失觀光產值約627億元(新臺幣,下同),光是今年第1季度就短少236億元。「新南向政策」相關配套不足、導遊人才缺乏,雖然投入大量經費宣傳,成果卻無法彌補缺口,「人財兩失」。  臺當局「新南向觀光政策」的具體措施包括:與涉外部門協商,放寬籤證措施,增設辦事處,參加各國旅展行銷臺灣。在島內則為培養「新南向」國家語言人才,設計穆斯林旅遊行程等。
  • 陸客數量「雪崩式下降」 臺灣觀光業慘了!
    就連春節假期這樣的旺季,今年墾丁的平均住房率也都降至八成,一些民宿更是只有六成,景象不復當年火爆,業界嘆「20年來頭一回」。從臺觀光部門的統計數據看,2018年春節赴臺大陸團客平均每天僅2100人,自由行旅客每天不到6000人。與2017年比,每天平均約少3000名陸客,是近五年春節假期期間陸客赴臺最少的一年。
  • 陸客不去臺灣依舊垃圾不減!臺網友自嘲:是大陸空投的
    陸客不去臺灣依舊垃圾不減! 如果按照往常的情況,這個時候臺灣的媒體一定就會說是都是大陸旅客幹的,然而春節期間去臺灣的旅客並不多。 臺東民眾表示,以前看到陸客亂丟垃圾,一定痛罵沒公德心,過年陸客幾乎沒來,這些垃圾是誰製造的?用想就知道是臺灣人丟的,只會說別人,自己也沒好到哪裡去。
  • 陸客赴臺遊人數驟降七成 蔡英文卻在飲鴆止渴
    據臺媒報導,自大陸8月暫停赴臺自由行後,陸客赴臺遊總數驟減七成,臺灣觀光業受到重大衝擊。
  • 陸客不來臺夜市「觀光」變「關光」 蔡英文假善意攤主盼兩岸破冰
    陪同韓國瑜來「體會夜市經濟衰條」的六合夜巿主委莊其章,本身也是賣海產粥和鹹湯圓的攤主,他也指出,因少了陸客光顧,他的生意大概掉了四成,「以往每天約有上百輛遊覽車逛六合夜巿,其中約八成以上都是陸客;而現在只有二三十輛遊覽車,陸客真的少很多」。
  • 陸客不去臺灣的效應會逐漸發酵
    2018年,陸客總出境人數1.49億人,到日本890萬,到韓國800萬,到泰國1200萬,到臺灣269萬。蔡英文執政前,陸客來臺的高峰是2015年418.4萬人次,可見成長空間仍非常大。一個好的觀光環境,有賴於整體規劃上給旅客的新鮮感、安全感、舒適感,山水風情不過是其中一部分,人文景觀也很重要,這就得靠軟實力,也是自由行旅客的觀光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