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木與房子》是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原清華大學教授張克群所寫,師從建築學家和建築教育家梁思成,一生都在從事建築設計工作。這本書以樹木作比喻,解讀中國傳統木建築的主要構件及裝飾,講解了中國傳統木建築中有關基座、柱礎、梁、柱、屋頂、欄杆、鬥拱、牛腿、雀替、門窗、獅子與龍的建築知識。
翻開這本書,令我感到意外的是每章開篇都有一首詩。初讀竟不知何意,於是將每章開篇的詩文都讀了一遍,才發現了其中的深意。這是作者的巧思,包含著對木構建築的讚頌,還有人與自然的關係。
書本中,張老師用語像在跟你說話一樣,語言樸實親切,讀來也不晦澀。看過這本書,再去故宮等地方,就能一下看明白那些建築藝術的美啦!
這些年,民宿、樹屋等新的旅遊居住形式進入我們的視野,在我看來,當久在樊籠裡的人們見到更多木構建築與現代建築藝術結合,或者是純粹的木構建築時,內心是歡喜的、輕鬆的。
那麼,我們為什麼要用樹木來造房子呢?房子和樹木之間關係如何?這對現代人的消費理念和行為又有著怎樣的影響?
從《樹木與房子》這本書中,我找到了答案。如果可以,我願住進一座房子,一座被樹木擁抱著的房子,一座永遠在詩意當中的房子。
這本書共分為七個章節:
第一章:樹根的變種——基座
第二章:柱礎
第三章:樹幹能幹什麼
第四章:大屋頂及其附屬
第五章:小樹枝和石頭的作用——欄杆、鬥拱、牛腿、雀替
第六章:門窗
第七章:獅子和龍
註:張克群老師是高曉松的媽媽,那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就是張克群老師最初說出來的,最後被高曉松傳送到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