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晶:李白樂府詩的繼承與創新

2020-12-11 金臺資訊

作者:張晶,系中國傳媒大學資深教授

樂府詩是李白詩裡尤為重要的一類,在《李太白集》中,樂府編為4卷,計149首,其中多數為擬古樂府。李白樂府,名篇極多,如《蜀道難》《遠別離》《梁甫吟》《將進酒》《戰城南》《行路難》《關山月》《長相思》《襄陽曲》《丁都護歌》《靜夜思》《玉壺吟》等,均為中國文學史上的經典之作。樂府詩至李白,無論是題材、境界、風格、語言,都有了極大的開拓,成就了樂府文學新的巔峰。明人王世貞高度讚賞李白樂府詩:「太白古樂府,窈冥惝恍,縱橫變幻,極才人之致,然自是太白樂府。」(《藝苑卮言》卷四)略可道出李白樂府的風貌。

李白樂府詩多用古題,在題材內容上有很多一脈相承之處;而在語言、境界等方面則大有變化,因而聲色大開。文人擬作古樂府,對於樂府文學史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發展動力。如明人胡震亨所言:「太白於樂府最深,古題無一弗擬。」(《唐音癸籤》卷九)又指出其擬古樂府的成就:「擬古樂府,至太白幾無憾,以為樂府第一手矣。」(《唐音癸籤》卷九)李白所擬樂府古題近120個,而他的擬作,絕非單純模擬,而是在古題之下闡發新意,廣為創造,大量吸收了古樂府的精華,而又加以汪洋恣肆的發揮與開拓。繼承與創新,在李白樂府中得到了渾然無間的統一。詹鍈先生所論甚得要領:「太白樂府,或模舊制,或創新篇,因革之端,往往可指。」(《李白詩論叢》)因,就是繼承;革,當為創新。因革之統一,正可視為李白樂府在樂府文學史上的地位。

從繼承的角度講,李白樂府所擬古題,均在古樂府的譜系之中。如《天馬歌》屬「郊廟歌辭」,《將進酒》《戰城南》《上之回》《君馬黃》《稚子斑》《幽州胡馬客歌》《白鼻[~符號~]》屬「鼓吹曲辭」,《關山月》屬「橫吹曲辭」,《烏夜啼》屬「清商曲辭」,《蜀道難》《胡無人行》《白頭吟》《玉階怨》《短歌行》《來日大難》《門有車馬客行》屬「相和歌辭」,《丁都護歌》《子夜四時歌》《估客樂》《採蓮曲》屬「清商曲辭」,《秦女休行》《淥水曲》屬「琴曲歌辭」,《行路難》《襄陽歌》《襄陽曲》《君子有所思行》《妾薄命》《北風行》《遠別離》《長幹行》《枯魚過河泣》《襄陽歌》《襄陽曲》屬「雜曲歌辭」,如此等等。關於樂府的分類,宋鄭樵《通志·樂略》分為53類,「雖加精密,實嫌瑣碎」(蕭滌非:《漢魏六朝樂府文學史》),而宋人郭茂倩編《樂府詩集》,分為12類,即是:1.郊廟歌辭;2.燕射歌辭;3.鼓吹曲辭;4.橫吹曲辭;5.相和曲辭;6.清商曲辭;7.舞曲歌辭;8.琴曲歌辭;9.雜曲歌辭;10.近代曲辭;11.雜歌謠辭;12.新樂府。這些都是大類,在大類下面還有不同的系統。如「鐃歌」就是鼓吹曲辭下面的子系統。《古今樂錄》載「漢鐃歌」有十八曲:「一曰《朱鷺》,二曰《思悲翁》,三曰《艾如張》,四曰《上之回》,五曰《擁離》,六曰《戰城南》,七曰《巫山高》,八曰《上陵》,九曰《將進酒》,十曰《君馬黃》,十一曰《芳樹》,十二曰《有所思》,十三曰《雉子斑》,十四曰《聖人出》,十五曰《上邪》,十六曰《臨高臺》,十七曰《遠如期》,十八曰《石留》。」(見郭茂倩《樂府詩集》卷十六)李白的《將進酒》《戰城南》《君馬黃》等,都出於鐃歌系統,在題材類型、情感類型上都有一脈相承之處。關於「將進酒」,《樂府詩集》中述其主題為:「古詞曰『將進酒,乘大白。』大略以飲酒放歌為言。」李白的《將進酒》,也是以酒述懷的。再如《天馬歌》,出於漢代「郊廟歌辭·漢郊祀歌」中的「天馬」「西極天馬」,而通過「天馬」的形象寄託了詩人不可羈勒的高邁志向。《雉子斑》,古題亦為「雉子班」,屬鐃歌。雉的形象本身就體現著耿介的性格。李善《文選注》:「薛君韓詩章句曰:雉,耿介之鳥也。」《禮記正義》云:「或謂雉鳥耿介,被人所獲,必自屈折其頭而死。」李白的《雉子斑》繼承並突出了這個主題,其中的「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黃金籠下生」成為耿介形象的代表。李白創作了很多清新俊逸的小詩,其中名篇也多有擬作樂府古題,如《子夜吳歌》《玉階怨》《靜夜思》等。古樂府中的「清商曲辭」,以吳歌歌曲最為柔婉清麗,其「子夜歌」「子夜四時歌」等,都極盡纏綿悱惻之情調,語言尤是清美含蓄。李白的《子夜秋歌》:「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徵。」其意境、語言脫化於南朝樂府民歌之處是顯而易見的。

李白樂府從漢魏六朝的樂府傳統繼承、汲納了很多元素,為傳承樂府文學注入了很多活力。樂府傳統之所以能夠綿延不墜、踵事增華,從詩史的角度看,是由魏晉六朝迄於隋唐很多詩人共同致力的結果,當然並非李白一人所為;但李白又在繼承樂府傳統的同時,大力開拓,將屬於自己的藝術個性和時代因素呈現在其樂府篇什之中,形成了鮮明而獨特的風貌。明代詩論家胡應麟指出其樂府既有「因」又有「革」的特點:「太白《獨漉篇》『羅幃卷舒,似有人開。明月直入,無心可猜』四語獨近。又《公無渡河》長短句中,有絕類漢、魏者,至格調翩翩,望而知其太白也。」(《詩藪·內編》卷一)認為李白樂府一方面有漢、魏的基因,又展現出鮮明的個性。李白樂府的創造性同樣是異常鮮明的。許學夷說:「五七言樂府,太白雖用古題,而自出機軸,故能超越諸子。」(《詩源辨體》卷十九)李白樂府以「擬古」見稱,卻是將時代憂患、現實關懷及不凡抱負打並其中,而語言的恢張縱橫,意境的迷離惝恍,使樂府詩至此境界大開。如《遠別離》《公無渡河》等,看似光怪陸離,而其中的現實憂懷,躍然紙上。《行路難》《長相思》的身世感慨,透射而出。許學夷指出李白樂府的藝術個性說:「太白《鳴皋歌》雖本乎騷,而精彩絕出,自是太白手筆。至《遠別離》《蜀道難》《天姥吟》,則變幻恍惚,盡脫蹊徑,實與屈子互相照映。」(《詩源辨體》卷十八)指出李白的這些樂府名篇,一方面可以上溯其「血脈」,一方面又自創局面,自鑄偉詞。

李白樂府之作的繼承與創新,也即「因」與「革」,是渾融一體地統一在其中的。「因」是為了「革」,重要的是李白對樂府文學所作出的傑出貢獻。

羅根澤先生認為:「樂府中有李白,如詞中之有蘇軾。胡適之先生《詞選》謂自蘇軾以後,『詞可以詠史,可以弔古,可以說理,可以談禪,可以用象徵寄幽妙之思,可以借音節述悲壯怨抑之懷。』故詞至蘇軾而範圍放大,樂府亦至而領土擴充。此就境界言也,就風格而言,蘇軾之詞,李白之樂府,亦有同樣價值!陸遊曰:『東坡詞,歌之曲終,覺天風海雨逼人。』李白樂府亦有此氣魄。且於此種氣魄外,益以天馬行空之仙氣,故彌覺其『孤鳳鳴天倪』『天外恣飄揚』,而我輩塵寰俗子,遂視如『姑射仙人』,可望而不可即焉。」(羅根澤《樂府文學史》)這很能說明李白樂府詩的獨特風韻。

胡震亨嘗言讀李白樂府有三難,其言曰:「不先明古題辭義源委,不知奪換所自;不參按白身世遘遇之概,不知其因事傅題、借題抒情之本指;不讀盡古人書,精熟《離騷》、選賦及歷代諸家詩集,無由得其所伐之材與巧鑄靈運之路。」(《唐音癸籤》卷九)這番話其實最能說明本文之旨:李白樂府多有淵源,善於繼承前代樂府文學的瑰寶。李白並非僅是為作樂府而作樂府,而是因事傅題,借題抒情。李白對樂府詩的創新,是建立在熔鑄百家的基礎之上的。在廣採博收的基礎之上巧鑄靈運,方才成就李白樂府的瑰奇景象和巔峰地位。

相關焦點

  • 李白樂府詩的繼承與創新
    作者:張晶(中國傳媒大學資深教授)  樂府詩是李白詩裡尤為重要的一類,在《李太白集》中,樂府編為4卷,計149首,其中多數為擬古樂府。李白樂府,名篇極多,如《蜀道難》《遠別離》《梁甫吟》《將進酒》《戰城南》《行路難》《關山月》《長相思》《襄陽曲》《丁都護歌》《靜夜思》《玉壺吟》等,均為中國文學史上的經典之作。
  • 李白的詩中對樂府古題是怎樣運用的呢?
    運用樂府古題,是李白女性詩創作的一大特色 。現實的黑暗不用明說,作者 利用歷史題材進行創作 ,而歷史上的故事大都帶有浪漫 、奇特色彩 ,便於馳騁豐 富的想像,這正投合了他的性格和創作特長。李白的組詩 《長相思》 也是樂府舊題 ,屬於樂府 《雜曲歌辭》 ,「長相思」 本漢代詩中語 。在 《古詩十九首》 中 「客從遠方來,遺我一書札 。上言長相思 , 下言久離別」 ,六朝詩人也多有名篇 ,現存歌辭多寫思婦之怨 。李白的二首詩 擬其格而別有寄寓 ,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有很大創新 。
  • 為什麼李白的樂府詩廣受好評,看看這首詩你就明白了
    李白在古題樂府創作方面表現出來的超人才華是歷代文人都十分敬佩的。樂府詩最重要的是它的音樂內質,所以擬古樂府首先應當關注的就是曲調樣式。李白的古題樂府創作就特別注重對樂府詩的這種本源藝術風貌的恢復,因此從他的作品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十分希望這些古題樂府能在音樂性上儘量「俾復舊觀」。李白的古題樂府雖未必盡付之歌唱,但其中許多作品卻是可以被之管弦的。
  • 李白最短的一首樂府詩,只用了30字,春的兩種含義都寫出來了
    詩盛行於唐朝,格律詩成於杜甫。而和杜甫並稱的李白,寫的詩多為樂府詩,如《蜀道難》、《長幹行》、《將進酒》等等,李白寫的樂府詩都是相對較長的。今天小編和大家講解的也是李白的樂府詩,這首樂府詩和別的樂府詩不一樣,主要是因為這首樂府詩只有30個字,是李白最短的一首樂府詩了。
  • 讀了李白《關山月》才知道 唐詩三百首中好多樂府詩也是格律詩
    有人問:「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如何欣賞李白的詩《關山月》?前言蘅塘退士對於李白的樂府詩最為青睞,除了這首《關山月》以外,李白還有十幾首詩被收到《唐詩三百首·樂府》目錄下。這首詩當然是一首樂府詩。但是,李白《關山月》不僅僅是一首簡單的樂府詩,它還具有格律詩的特點。為什麼這樣說呢?一、陳子昂和李白的文學復古相對來說,李白集中的格律詩成就不如他的古體詩。
  • 李讓眉:樂府古辭《公無渡河》與李白的翻作哪一個更好?
    比境韻說高古,對李白不公平;比語言謂捭闔,對原作亦不公平——樹根和枝葉,很難在同一個維度去比對美感之高下。 樂府古辭便是根。 詩三百亦好,樂府亦好,均採自民間歌辭,尚處於歌詩之間。
  • 南北朝時代:謝靈運和山水詩 鮑照和樂府詩
    劉宋時代謝靈運的山水詩,鮑照的樂府詩,不僅題材內容上有所發展,而且形式技巧上更有新的變化。齊代沈約、謝眺,作詩運用聲律,初步形成了具有格律的新詩體,這更是重要的成就。但是形式主義的創作傾向也同時有所發展,齊梁以後形式主義的詩風統治著整個詩壇,梁陳宮體詩的流行,更是詩風的墮落。北朝文人詩壇本來是一片荒涼,直到庚信由南入北,才帶來新的轉機。
  • 李白有首愛情詩,反映唐朝社會風氣比較開放
    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李白是個比較爽朗大方之人,他愛飲酒作詩,喜交友,過著比較快意的生活。顯然的,這樣的人,往往是容易有著更加有趣的人生的。也正是因為如此,李白才能夠給後世的我們留下如此之多的優秀作品。李白的作品,大多都是描繪風景和自己的豪言壯志的。
  • 李白的一首古體詩,順手借來,最後10字包含一個成語
    古代詩歌最早起源於民歌和勞動號子,而且詩與歌舞、音樂都融合在一起。後來才有了詩經和楚辭,漢代時又出現了樂府民歌。到了魏晉時期則以五言詩為主要題材,終於在唐代發展到巔峰。唐詩從發展到成熟,人們普遍運用律、絕形式作詩。
  • 漢樂府詩中10篇精選:為我們展現了整個漢朝民間的生活風情
    樂府是中國古代設置於宮廷的一個音樂舞臺機構,最初是秦朝設置的,屬於少府管轄。公元前112年,漢武帝正式設置樂府,其職責是採集民間歌謠或文人的詩來配樂,以備朝廷祭祀或宴會時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詩歌,後世就叫「樂府詩」,或簡稱「樂府」。樂府機構的設置,延續了先秦時期採詩的傳統,而出現的樂府詩,又很好地繼承了《詩經》現實主義的傳統,對後世形成了很大的影響。
  • 李白也寫邊塞詩!且氣勢磅礴、豪邁依舊,讀完令人淚流滿面
    但是,你可能不知道,李白也曾經寫過邊塞詩,且氣勢磅礴,不輸陣勢!這首詩名為《關山月》,是漢代樂府歌曲之一,屬於 "鼓角橫吹曲",是當時守邊將士經常在馬上奏唱的。李白的這首詩在內容上仍繼承古樂府,但筆法獨到,翻古意而又有所創新,讀完使人淚流滿面。
  • 最喜歡李白這十首詩,五言七言登峰造極,佳句瀟灑自如,值得細品
    讀李白的詩,你的感受是什麼呢?我從小就很喜歡讀李白的詩,他的詩給我一種瀟灑、豪邁、瑰麗、浪漫的感覺。今天,篩選出我最喜歡的李白的十首詩,在這些經典詩句中,一起體會我國浪漫主義詩歌巔峰之作。
  • 李白最浪漫悲情的一首詩,相思長,長相思,相思之苦有誰知?
    其中影響力最大的當屬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了。李白的詩,張旭的狂草,裴旻的劍舞,被唐玄宗稱為「大唐三絕」。今天,筆者要和大家分享一首李白的樂府古詩《長相思》。在這首詩中,李白充分發揮了他浪漫多情的天分,將男女相思之意描寫地悲情而浪漫:相思長,長相思,相思之苦有誰知?
  • 李白:熱情奔放的浪漫主義詩人
    今天講的是對李白詩歌的藝術特色以及李白在我國浪漫主義詩歇發展中的地位和影晌進行闡述。李白繼承了屬原開創的我國古典詩歌浪漫主義傳統,並把它推到了一個新的境界。首先,李自善於廷用浪漫主義的多種藝術手法,來傾瀉自己熱烈奔放的浪漫主義激情。
  • 李白最狂的一首詩,古今無人能比
    「詩仙」李白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也是浪漫主義詩歌的集大成者。李白的詩飄逸瀟灑,變幻莫測,猶如隨性而為,恣意汪洋,奔放不羈。就連齊名的「詩聖」杜甫都多次稱讚李白:「白也詩無敵」、「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 詩歌不只是美好的代名詞——漢樂府詩中的苦難與哀愁
    這樣的詩歌,主要集中在漢樂府民歌中。樂府,本是漢代官方的音樂機構,樂,就是音樂;府,即官府。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人們將樂府所唱的詩,叫做「樂府」。漢樂府本來的功能,就是將文人歌功頌德的詩譜曲演奏,當然,他們還有一項不可忽視的工作,就是採集民歌。頭腦清醒的某些漢代統治者能夠意識到民歌中有許多可供借鑑的內容,即所謂觀風俗。
  • 李白的這首愛情詩,創造了一個形容男女之間真摯感情的最美語詞...
    李白的一生作詩無數,題材廣泛,眾體兼備。浪漫主義的大詩人,自然就少不了愛情詩了。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首詩便是借古題寫愛情,不妨一起來看看原文先: 《長幹行·其一》(節選) 唐代:李白 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 李白年輕時寫的一首詩,含蘊無窮,句句深情
    至於他的小弟杜甫更是對他仰慕不已,「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下面就分享李白年輕時寫的一首詩,含蘊無窮,句句深情。烏夜啼唐代:李白黃雲城邊烏欲棲,歸飛啞啞枝上啼。傳說李白在天寶初年到長安,賀知章讀了他的《烏棲曲》和《烏夜啼》等詩後,大為嘆賞,說他是「天上謫仙人也」,於是在唐玄宗面前推薦了他。能受到賀詩人讚美的詩作必然有其精妙之處,詩仙到底在詩中寫了啥?詩的大意是:黃昏時候,城邊的烏鴉將要歸巢了,歸來時還在樹枝上啞啞地啼叫。
  • 李白最著名的寫月詩之一,前四句我們都背過,但其實這是首諷喻詩
    「元嘉三大家」之一的鮑照,是南北朝最著名的文學家之一,鮑照家境貧寒,但是努力上進,文辭極佳,尤其擅長作樂府詩和七言詩,對唐代的詩歌產生過巨大的影響。 到了唐朝,李白沿用「朗月行」這一樂府舊題,寫下了一首著名的《古朗月行》,雖然是沿襲鮑照的「朗月行」,但是在詩意上卻寫出了新的境界,沒有襲舊的味道
  • 李白描寫春天的詩,帶你走進多情爛漫的春!
    這是一幅美麗的春景圖,那麼在詩人李白的筆下,春天又是怎樣的呢?下面一起來欣賞下!《春思》這是詩人李白思婦情緒的一首經典古詩。這首詩的前兩句寫的是春天來臨時,在秦地獨處的思婦情緒,整天都在思念遠徵的夫君,希望早日回來。接下來這首詩的三四句則繼續寫思婦的情緒。而最後兩句通過寫春風來掀動了羅帳,思婦的情緒浮動。全詩表達的是思婦對夫君的思念之情以及對愛情的忠貞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