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檢查出來肺癌,化療好還是不化療?

2020-12-19 澎湃新聞

原創 沈波 常笑健康

▼本文作者▼

肺癌是對人類健康危害最大的惡性腫瘤之一,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我國每年新增加肺癌患者約40~50萬,死亡50~60萬,死於癌症的患者裡面有四分之一是死於肺癌。

化療是化學藥物治療的簡稱,是治療肺癌的重要手段,是指通過口服、注射化學治療藥物殺滅癌細胞,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雖然,目前新興的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新治療方法層出不窮,但化療作為有效的治療手段,依然在肺癌的治療中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正確掌握肺癌化療的適應症併合理實施化療,是十分重要的。

很多人說化療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是個非常不好的治療方式,確實化療藥物都有一定的毒副反應,但對於肺癌的治療仍然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化療也要分情況

▼ 需要化療的情況

肺癌分為非小細胞肺癌和小細胞肺癌。一般情況下,患者需要一般狀況良好(KPS評分在60評分以上,ECOG評分為0-1),且血象和肝腎功能正常才能接受化療。

小細胞肺癌患者只要身體條件允許,都建議進行化療。

而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要分不同情況來看:

1、新輔助化療:患者腫瘤很大或者淋巴結有轉移,手術可能切不乾淨,需要進行手術前化療,一般化療2-4個周期後再進行手術切除;

2、術後輔助化療:已行手術切除患者,術後病理提示低分化、淋巴結轉移、脈管中有癌栓等高危因素,需要再行化療;

3、診斷時即為晚期,無手術可能,需行化療。

▼ 不適宜化療的患者

1、年老體衰或惡病質者;

2、心肝腎功能嚴重障礙者;

3、骨髓儲備功能低下,治療前白細胞3×10^9/L以下、血小板在80×10^9/L(直接計數)以下者;

4、嚴重感染、高熱。嚴重水電解質、酸鹼平衡失調者;

5、有出血傾向,食管、胃腸有穿孔傾向者等。

常見的化療方案

對肺癌有效的化療藥物很多,但是單藥有效率較高者比較少。化療方案強調聯合用藥,一般選用2-4種藥物組成方案。對於化療病人來說,沒有一個治療效果最好的化療通用方案,只有最適合自己的,對自己最有效的。

常用的非小細胞肺癌一線化療方案

NP方案

長春瑞濱25mg/m2第1、8天,順鉑75mg/m2第一天,21天/周期/4-6周期。

TP方案

紫杉醇135mg-175mg/m2 第1天,順鉑75mg/m2或卡鉑AUC=5-6第1天,21天/周期/4-6周期。

GP方案

吉西他濱1000-1250mg/m2 第1、8天,順鉑75mg/m2或卡鉑AUC=5-6第1天,21天/周期/4-6周期。

DP方案

多西他賽75mg/m2 第1天,順鉑75mg/m2或卡鉑AUC=5-6第1天,21天/周期/4-6周期。奈達鉑(僅限鱗癌)100mg/m2 第1天。

PP方案

培美曲塞(非鱗癌)500mg/m2第1天,順鉑75mg/m2或卡鉑AUC=5-6第1天,21天/周期/4-6周期。

常用的小細胞肺癌一線化療方案

EP方案

依託泊苷100mg/m2,1-3天,順鉑80mg/m2 ,第一天,21天/周期/4-6周期。

EC方案

依託泊苷100mg/m2,第1-3天,卡鉑AUC=5-6,第1天,21天/周期/4-6周期。

IP方案

伊利替康60mg/m2 ,第1,8,15天,順鉑60mg/m2 ,第1天,28天/周期/4-6周期。

IC方案

伊利替康60mg/m2 ,第1,8,15天,卡鉑AUC=6,第1天,28天/周期/4-6周期。

讓人望而卻步的不良反應

這些化療方案能夠殺死快速生長和分離的細胞,但是,這其中除了癌細胞也包括了高速率生長和分離的健康細胞,例如:毛囊細胞、皮膚細胞等,所以化療在起到治療作用的同時也會出現許多副作用。而這些副作用讓許多患者對於化療望而卻步。

事實上,雖然化療藥物有副作用,但也不是每個患者都會發生,而且,不同的個體,症狀和大小程度也有所差異。下面詳細說說肺癌化療中可能出現的副作用。

近期不良反應

骨髓抑制:骨髓抑制是多數細胞毒類抗腫瘤藥物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及劑量限制性毒性,主要表現為白細胞和血小板數量的減少,化療引起的骨髓抑制多於停藥後2-3周恢復。

胃腸道反應:是最常見的毒副作用。食欲不振為化療最初反應;大多數化療藥物都會引起不同程度的噁心、嘔吐;其他如黏膜炎、腹瀉、便秘也都會有不同程度的發生。

皮膚、毛髮反應:有皮疹、脫髮、指甲變形、手足症候群等。脫髮一般發生在首劑化療後2-3周,在停止化療後6-8周再逐漸長出。大部分患者停止化療後,頭髮仍可再生長。

過敏反應:化療藥物引起的過敏反應分局部和全身兩種。目前臨床上會預防用藥防止過敏反應的發生,少數患者會有過敏反應而需要處理。

心臟毒性:心臟毒性主要由蒽環類化療藥物引起,包括急性心肌毒性和慢性心肌病變兩類,肺癌所用化療藥物引起心臟毒性較少見。

肝毒性:大部分化療藥物對肝臟均有損害,可以是急性而短暫的,也可由於長期用藥引起肝臟慢性損傷。但在標準劑量下並不嚴重,可以通過延長用藥時間或減量得到解決。

神經毒性:化療藥物可以造成中樞和外周神經毒性。肺癌化療用藥中順鉑可引起耳鳴、聽力減退等,神經系統反應往往與一次劑量或總劑量較大有關,但並不多見。

泌尿系統毒性:化療藥物的泌尿系統毒性包括腎實質損傷及泌尿道刺激反應。臨床上採用水化及合用利尿劑後,腎損害已大大減輕。

免疫抑制:多數化療藥物都是免疫抑制劑,長期應用會導致患者免疫功能低下。

遠期毒副作用

生殖毒性:生殖毒性主要包括致畸和不育等。抗癌藥物可影響細胞的染色體,可引起胎兒畸形。許多藥物如烷化劑可直接損傷性腺引起不育。

第二原發腫瘤:以白血病、淋巴瘤及膀胱癌最為常見,白血病常發生在化療後兩年左右,而肺癌等實體性腫瘤則可在化療10年後發生。

一旦決定行化療後,醫生會制定出具體計劃,選用合適的藥物、劑量、療程等,醫患雙方相互合作,才能取得最好的療效!

肺癌的病因至今尚不完全明確,早期患者有很多都可以治癒,即使是晚期的病人,通過合理治療,也可以達到臨床治癒的效果。

一般人群,如果有條件,可以做一次低劑量CT的篩查,早發現、早診斷、好治療!

作者介紹

沈波

醫學博士

江蘇省腫瘤醫院/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主任醫師

中國抗癌協會腫瘤臨床化療專委會 常委

中國抗癌協會肺癌專業委員會 委員

CSCO非小細胞肺癌專家委員會 委員

CSCO智慧醫療專家委員會 委員

中國醫藥教育協會腹部腫瘤專業委員會 常委

中國醫師協會結直腸腫瘤MDT專委會 委員

江蘇省免疫學會轉化醫學分會 候任主委

江蘇省抗癌協會腫瘤復發與轉移專業委員會 副主委

江蘇省醫學會腫瘤化療與生物治療分會 常委兼學術秘書

江蘇省醫學會疼痛學分會 委員

江蘇省抗癌協會胰腺專業委員會 常委

江蘇省免疫學會腫瘤診治多學科協作學組 組長

吳階平醫學基金會腫瘤醫學部執行 常委

江蘇省腫瘤科醫療質量控制中心 秘書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肺癌化療總的來說跑不出這兩種! 小細胞肺癌(SCLC)的化療 非小細胞...
    對於化療,大家並不陌生,利用抗腫瘤藥物,直接殺死癌細胞或阻止其生長,達到對抗癌症的目的。首先,不論哪種肺癌,化療的方法通常分為靜脈注射與膠囊口服兩種形式,對於靜脈注射,通常每3-4周化療一次,而這就叫做一個周期,肺癌化療一般需要4-6個周期的化療。
  • 肺癌全身治療有靶向、有免疫,化療就不重要了嗎?病人能耐受嗎?
    發病率第一、死亡率第一的癌症,人們對它的研究也是最多的,近些年新藥不斷湧現,靶向治療在肺癌領域已經取得不錯的成績,讓許多病人生存時間獲益,還有免疫治療也越來越多,作為肺癌全身治療的傳統方法、化療就不重要了嗎?
  • 歷時8年大型III期臨床研究 肺癌術後吃靶向藥延長生存期
    事實上一個更大的焦慮「折磨著」全球醫學界——臨床上亟須找到化療/放療外的新的治療策略。幾乎有點醫學常識的人都知道,化療/放療是典型的「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成功!中國研究挑出了精準輔助治療獲益人群吳一龍團隊意識到,執著探索術後靶向輔助治療,不能所有患者一樣治,關鍵在於找到精準的獲益人群。該如何挑?
  • 肺癌化療後白細胞低怎麼辦?需要改變治療方案嗎
    化學治療(化療)常常是肺癌術後的輔助治療手段,化療是目前醫院普遍採取的治療癌症和腫瘤的方法,但是化療的破壞性非常高,不僅帶來噁心、嘔吐、嚴重脫髮頭暈、食慾減退等多種副作用。關鍵是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殺死了好細胞,導致白細胞嚴重減少,患者身體極度虛弱,嚴重者出現併發症,危及生命。白細胞是血液中一種重要的血細胞。
  • 化療後白細胞低?莫慌,可以提前預防—抗癌管家
    抗癌管家提示:化療是一把雙刃劍,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但它卻是腫瘤患者的一門「必修課」——逃不掉的坎。化療中,首當其衝的不良反應就是白細胞水平的下降,這是非常普遍的,所以升高白細胞成為所有化療患者不得不面對的「老大難」。
  • 肺癌患者在化療期間,需牢記這4個飲食原則,讓康復來得早點
    肺癌,指的是出現在人體肺部的惡性腫瘤。如果已經有肺癌出現了,說明肺部已經受到明顯的傷害,應該通過積極的治療以及良好習慣的養成來控制肺部癌變發展,否則肺癌嚴重會導致患者的生命健康受威脅。另外,部分肺癌患者病情比較嚴重,需要通過化療的方式進行控制。
  • 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戰爭也是勝利,有時還能一舉多得
    戰爭到最後蘇日都沒有將爭端沒擴大化,雙方都是點到為止,雖然蘇軍擊退了日軍並控制了張鼓峰,但戰役的結果令人大跌眼鏡,蘇軍在巨大優勢下陣亡了七百多人,而日軍陣亡五百多人,蘇聯可謂傷敵一千自損八百,最終雙方化幹戈為玉帛。
  • 肺癌ⅠB期術後要不要化療?外科把皮球踢給內科,內科又踢給誰?
    昨天,微信群裡胸外科醫生、腫瘤內科醫生就肺癌ⅠB期術後要不要化療的問題又討論起來,一個常見問題,也是一個爭論較多的問題。肺癌以生物學特性、治療方案不同分為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兩大類。小細胞肺癌以化療、放療為主,能手術的機會很少。
  • 肺癌幫解析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路線圖
    在肺癌中主要發病的肺癌類型為非小細胞肺癌,在異常的組織學變異作用下,任意一種非小細胞肺癌都有可能發生。而非小細胞肺癌的發病與吸菸有關,但從未吸菸的人也可能發生腺癌。而據肺癌幫介紹,其實非小細胞晚期轉移性疾病患者在化療、靶向藥物治療和其他支持性治療下可以延長生存期,並緩解症狀。
  • 日本科學家驚奇發現,這種物質可以幫助化療病人術後恢復!
    提起化療,大家都會聯想到病人做完化療後的形象:頭髮掉光、身體虛弱、嘔吐等,今天,日本醫療觀光株式會社就給大家介紹日本科學家們發明的,能幫助化療患者快速恢復的新技術!
  • 首個針對中國人群的非小細胞肺癌一線免疫聯合化療的III期研究
    這是全球首個針對中國人群的非小細胞肺癌一線免疫聯合化療的III期研究,也是第一個公布OS結果的中國自主研發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一線治療晚期NSCLC的研究。我們邀請作者團隊對文章進行解讀。文章解讀一直以來,驅動基因陰性的晚期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主要一線治療方案為含鉑雙藥化療。直到2018年8月,貝伐珠單抗聯合含鉑雙藥化療被批准用於治療晚期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然而,這一方案的中位總生存期只有10.3至24.3個月,仍不令人滿意,亟需更有效的一線治療方案[1-3]。
  • 吳一龍:肺癌靶向藥千萬別亂吃
    EGFR突變治療新進展1 早期術後靶向治療比化療爭取多10個月不復發   早期肺癌發現後,手術清除是肯定的,那之後還能做什麼?吳一龍指出,從2004年開始,傳統治療上早期肺癌術後會對有淋巴轉移的病人進行輔助化療,以進一步提升治療效果,這一模式沿用長達15年。臨床研究表明,這一做法確實能提升早期術後淋巴轉移病人5%的生存率。
  • 自損八百,敵損一千的故事,傅首爾和董婧都是不顧大局的人!
    自(傅)損八百,敵(董)損一千的故事我是一個老奇葩粉,從第一季到現在,一集都沒落過。先說一下個人喜好,不喜歡馬薇薇和傅首爾這樣強勢的女生,真的有時候感覺像潑婦,如果現實中遇到這種「為了內心的秩序」而活的人,分分鐘能把你逼瘋。很喜歡肖驍和姜思達。感覺肖驍是個情商很高,腦子很靈活的人,善於自黑,捧人與無形中。而姜思達是那種,腦子迸發著光輝的人。
  • 傷敵一千自損八百?高通斷供之後,又一美國晶片巨頭將損失140億
    美國作為科技領域的領頭羊,在此之前國內的科技發展一直在世界領先,但伴隨著我國的科技的快速發展,華為在5 G中的成就也是可以與美國一決高低,而米國可能是當「大哥」放久了,眼裡也是揉不得沙子怎麼會放任華為超越自己呢,所以就開始對華為進行打壓,禁止美國企業高通為華為提供晶片,甚至拿出自身的利益來開始拉攏盟友,讓其一起拒絕使用華為的5g設備,阻止華為的繼續發展,但是還是有幾個國家不害怕
  • 小細胞肺癌合併副癌症候群,還能用免疫治療嗎?專家討論太精彩了!|...
    04複查隨訪2020-08-02患者因需進行第二次化療住院,檢查發現患者各項腫瘤指標明顯下降,肺部腫瘤組織明顯縮小,體格檢查較之前也有明顯好轉,療效評估部分緩解(PR)。2020-09-02患者因需進行第三次化療住院。患者乏力症狀雖然比治療前好轉,但是較第二次住院時並沒有改善,同時頭暈症狀依舊明顯。不過患者的神經系統還是有改善的,腫瘤相關指標也持續降低,胸部CT提示患者腫瘤組織進一步縮小,療效評估PR。
  • 首屆CSCO小細胞肺癌大會召開,小細胞肺癌與吸菸有密切關係
    提高公眾肺癌科學預防認知,強化公眾自我檢查和定期健康體檢的健康意識是是降低肺癌高發病率最有效的預防策略。吉林省腫瘤醫院院長、吉林省肺癌診療中心主任程穎教授呼籲:「小細胞肺癌與吸菸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100個患者裡面大概97或98個人是吸菸人群,只有兩三個不吸菸。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女性和青少年的吸菸率在逐年增加。
  • 癌症早期,不化療也不手術,只靠中醫治療,結果怎麼樣?
    今年48歲的陳大爺在一次檢查中,發現在自己的右上肺葉處長了一個腫瘤,但是還好,幸虧自己的癌症發現得早,危害並沒有很嚴重,及時的治療就行。但是大爺覺得自己平時身強體壯的,怎麼會患上癌症呢?只是偶爾會出現咳嗽、咯血。
  • 原發性肺癌診療規範,詳述篩查、診斷、分期分型、治療、預後
    NCCN指南建議高危組進行肺癌篩查,不建議低危組和中危組進行篩查。(三)臨床表現肺癌的臨床表現具有多樣性但缺乏特異性,因此常導致肺癌診斷的延誤。周圍型肺癌通常不表現出任何症狀,常是在健康查體或因其他疾病行胸部影像學檢查時發現的。
  • 一文讀懂:肺癌的靶向治療
    非小細胞肺癌的靶向治療 隨著對幫助腫瘤細胞生長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細胞改變的進一步了解,研究者開發了專門靶向這些改變的藥物。靶向藥物的作用機制與標準化療藥物不同。靶向藥物有時可在化療藥物無效時發揮作用,並且通常也具有不同的副作用。
  • 「肺結節=肺癌」?為什麼大家都被肺結節嚇到了呢?
    最近有一個現象,很多朋友因疫情需要做新冠篩查,結果這一查不得了,沒感染新冠,卻發現了肺結節,這「意想不到」的檢查結果著實嚇壞了不少朋友。更有甚者,還沒等醫生下診斷,就自己給自己「定論」為肺癌了!大家都覺得肺結節就是肺癌,或者很快就會發展成肺癌,那肺結節真的是百口莫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