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4峰攻擊性野駱駝被捕獲後「再放歸」 配備GPS項圈實時監測

2021-02-07 敦煌圈
作為一個獨特的物種,野駱駝已成為地球上比大熊貓更為珍稀的野生動物,當前全世界只剩下不到一千隻,而且僅存於中國新疆、甘肅及這兩個省(區)與蒙古國交界地帶的荒漠戈壁這極狹小的地區。近日,經過兩個多月的精心籌備,敦煌西湖保護局完成了第一批4峰野駱駝的「再放歸」。

4峰雄性野駱駝因攻擊行為被捕獲後「再放歸」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敦煌西湖保護局了解到,此次的「再放歸」要追溯到2012年。2012年9月6日,由甘肅省林業和草原局、甘肅省野生動物管理局和甘肅武威瀕危動物繁育研究中心聯合,在敦煌西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實施了全國首次野駱駝放歸。甘肅敦煌西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科研科科長孫志成介紹:「2008和2009年,我們從沙漠裡撿回來了兩峰雄性野駱駝『孤兒』,2012年9月6日,國家林業局和甘肅省林業廳批准,從甘肅(武威)瀕危動物保護研究中心挑選了2峰雌性野駝配對後放歸自然的。也就是說當時放歸2峰雄性和2峰雌性,一共是4峰。截止目前這4峰野駱駝已經繁育增加到了11峰,新增了8峰,期間還死亡了1峰,新增的都是初次放歸4峰的後代。」但是由於放歸經驗不足,野駱駝放歸後,其中的雄性個體除表現出較強的繁殖能力和適應能力外,還暴露出破壞監測和防護設施、伺機與人接觸、發情期攻擊人等極端行為。「由於首次放歸沒有經驗借鑑,放歸地位於玉門關保護站附近。這裡靠近公路和人類居住環境,我們當年救助的2峰雄性野駱駝從小被護林員餵養長大,比較『黏人』,以致多次發生傷人事件。」孫志成說。

為避免攻擊行為「再放歸」野駱駝戴上GPS電子項圈

「我們調查發現,在這個11峰野駱駝的群體中,有4峰雄性野駱駝有過攻擊行為記錄,其中2峰是當年被救助後放歸的,另外2峰則是他們的後代。」孫志成介紹,保護區管理局邀請和諮詢相關單位專家,進行現場調研、商定解決方案,形成了再次放歸野駱駝的方案。「為了避免野駱駝再次靠近公路和人群,這次我們選擇了遠距離放歸。」2019年9月份以來,保護局開展了放歸項目的籌備工作,包括先後維修了防護圍欄,購置了飼草、飲水槽和監測裝備,配備了GPS電子項圈。進入11月後,各項放歸籌備工作就緒。11月15日開始,保護局組織人力歷時11天時間,將有攻擊行為記錄的4峰雄性野駱駝全部捕捉到,作為第一批放歸對象集中放歸到預定位置。「為了確保放歸成功,我們把握了『放得遠、看得見、防得住』原則,『放得遠』就是放歸地點選擇在遠離人煙、野生種群活動頻繁的沙漠戈壁,使它們能融入野生種群,實現完全的野化;『看得見』就是給它們佩戴GPS電子項圈,遠距離實施監測,實時掌握它們的動向;『防得住』就是通過遙感監測信息,一旦發現有返回跡象或者向人居環境靠近,能及時組織力量進行防範。」孫志成介紹。

4峰雄性野駱駝有望融入新的野生種群

北青報記者從保護區管理局了解到,因考慮到野駱駝放歸前表現出對人和居民區有一定依賴性和攻擊性行為,放歸後預計活動範圍較大,移動方向有可能向相鄰保護區或周邊地區及居民區。為確保相鄰地區人身安全,保護局制定下發了《野駱駝再次放歸應急預案》。

為避免野駱駝放歸後發生危及人身安全的事件,放歸當天,保護局分別向相鄰的敦煌陽關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安南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和新疆羅布泊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管理機構發送了《關於放歸野駱駝安全防範的函》,為共同做好監管和人身安全防範、避免發生意外提供預警。

而為了確保野駱駝再次放歸工作的連續性,保護局在保護區周邊公路沿線、社區相鄰地段都增設了宣傳牌、警示牌,新建和加固了部分區段防護圍欄,也為一線巡護、監管人員配備了頭盔、護甲和無線通訊等必要的生活及防護裝備。

「11月28號放歸以來,有1峰野駱駝往回走了二百多公裡,在向玉門關保護站方向移動,我們組織了人力進行了驅趕,目前監測到這峰『戀舊』的野駱駝已返回了庫姆塔格沙漠腹地。我們『再放歸』的初衷是不希望它們再返回之前的放歸地,而是去更遠的棲息地融入當地的野生種群。」孫志成告訴北青報記者,保護區所在地區的野駱駝種群數量大致在500峰左右,此次「再放歸」的4峰雄性野駱駝有望融入新的種群。

(北青報記者 李卓雅)

相關焦點

  • 敦煌4峰攻擊性野駱駝被捕獲後再放歸 配備GPS項圈實時監測
    原標題:甘肅敦煌4峰攻擊性野駱駝被捕獲後「再放歸」 配備GPS項圈實時監測作為一個獨特的物種,野駱駝已成為地球上比大熊貓更為珍稀的野生動物,當前全世界只剩下不到一千隻,而且僅存於中國新疆、甘肅及這兩個省(區)與蒙古國交界地帶的荒漠戈壁這極狹小的地區
  • 遠距離實時監測4峰野駱駝 敦煌放歸野駱駝佩戴GPS項圈
    也就是說當時放歸2峰雄性和2峰雌性,一共是4峰。截至目前,這4峰野駱駝已經繁育增加到了11峰,新增了8峰,其間還死亡了1峰,新增的都是初次放歸4峰的後代。」 但是由於放歸經驗不足,野駱駝放歸後,其中的雄性個體暴露出一些極端行為。
  • 敦煌西湖「再次放歸」4峰野駱駝
    根據目前GPS動態監測顯示,這4峰野駱駝已進入庫姆塔格沙漠腹地適應野外生活。 11月26日至28日,敦煌市融媒體中心記者跟蹤記錄了敦煌西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再次放歸」4峰野駱駝的全過程,也有幸見證了國內第二次野駱駝放歸自然行動。
  • 4峰野駱駝在甘肅敦煌放歸 駱駝戴GPS可實時監測活動
    11月28日,甘肅敦煌西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對4峰野駱駝實施了「再次放歸」。12月6日,根據GPS動態監測顯示,這4峰野駱駝已進入甘肅和新疆交界的庫姆塔格沙漠腹地活動。野駱駝全世界不超過1000峰,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圖話:尋找中國最後的野駱駝
    2014年12月10日,在備足沙漠用的汽油、淡水、食物、帳篷和睡袋後。考察專家和志願者從敦煌市區出發,途經100餘公裡進入西湖溼地自然保護區,從這裡,正式進入了沙漠野駱駝保護的禁地。第二天一早,隊員們在離駐地30餘公裡的開闊沙地上幸運地發現野駱駝蹤跡,這是追逐駱駝的好時機,不到十分鐘,坐在頭車的老段和其他四名隊員利用繩索、車做牆將這峰約有2歲的野駱駝逼入死角,順利抓捕到這峰公駝,逼其臥倒在地,科研團隊迅速上前為其帶上
  • 野駱駝野馬今安在
    安南壩的家園        由敦煌至阿克塞紅柳灣鎮,晨間小城的天無比蔚藍,樹上、樓房上灑滿陽光。小城靜謐寬闊的人行道上,鑲嵌有雕刻著珍稀動物的石板,一塊塊看來,有長空飛騰的金雕、山間疾馳的鵝喉羚、雙雙起舞的黑頸鶴、昂首闊步的野駱駝。
  • 行攝敦煌:旅行除了看風景其實還可以更有意義
    因此國內國外旅行熱點都非常火爆,而敦煌作為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自然是暑假旅行中的大熱。本期大衛行攝聯合奇瑞汽車,除了探尋經典旅遊景點之外,我們深入甘肅敦煌西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親身學習和參與科考工作,共同為保護全球極度珍稀瀕危物種——普氏野馬及雙峰野駱駝,做出自己的貢獻。
  • 全城熱益:駱駝雙峰全球僅有880峰,很幸運,在中國國內就有470峰
    世界上有一種動物比大熊貓都更稀缺,那就是駱駝雙峰全球種群數量約730-880峰,很幸運,在中國國內有420—470峰駱駝雙峰,別名叫野駱駝,偶蹄目,駱駝科,駱駝屬,是世界上唯一能夠喝鹹水和吃鹽鹼性植物生存的珍奇動物
  • 哈弗大狗大戰沙漠駱駝,敦煌上演絲綢之路拉鋸戰!
    沙漠駱駝是古絲綢之路上主要的運輸工具,其堅韌不拔、忍辱負重的吃苦精神和憨厚碩壯的形象深得人們喜愛。早在上學時期,我便被書上的插畫吸引,想要會一會它的神採,工作後,機緣之餘,我有幸駕馭一隻"大狗"前去與沙漠駱駝見面。
  • 澳洲野生駱駝為患,當地甚至動用直升機捕殺,100萬頭真吃不完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駱駝為什麼會在野外泛濫成災,駱駝其實並不是澳大利亞本土物種,而是靠引進的,當時駱駝是當作交通工具引進的,由於澳大利亞地形獨特,加上氣候炎熱,馬是指望不上了,只能靠駱駝,所以在1840年澳大利亞引進了一群駱駝,但只有一隻名叫「哈利」的駱駝倖存,後來澳大利亞又大量引進單峰駱駝,由於駱駝非常耐饑渴,可以穿越酷熱的沙漠地帶,十分適合在澳大利亞內陸乾旱地區生存,因此駱駝在澳大利亞十分受歡迎
  • 秘境尋蹤:一個女人和野駱駝的故事
    文/高崇炳一、沙漠精靈野駱駝野駱駝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和大熊貓一樣珍貴。目前,全球野駱駝種群數量不足1000峰。其中有近600峰生存在新疆羅布泊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餘少數野駱駝分布在阿爾金山北麓、庫木塔格沙漠、塔克拉瑪幹沙漠、阿爾泰戈壁區域、甘肅安南壩和中蒙邊界。
  • 敦煌駱駝「塞車」
    【駱駝都「塞車」,#西北遊火了# !】報告顯示,大西北國慶熱度暴增475%,成了國慶旅遊市場的C位擔當。其中,甘肅熱度增長最快,蘭州躋身全國熱搜城市第四位。今年在朋友圈「度假」的每經記者發現,怎麼好像所有人都跑到西北去了?九宮格曬圖,清一色的藍天,清一色的湖水,清一色的地廣人稀,清一色的被風吹起的頭髮、長裙、披肩……鐵打的風景,流水的遊客,城叔仿佛「滯留」在大西北的藍天白雲裡,出不去了。
  • 新疆天山南麓驚現瀕危物種野駱駝
    10月10日,在新疆塔克拉瑪幹大沙漠北緣、天山南麓鐵克拉克山衝擊平原地帶拍攝的野駱駝。(央廣網發 陳健生 攝)    央廣網新疆阿克蘇10月11日消息 野駱駝又叫純血統野生雙峰駝,2002年被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聯盟納入瀕危物種紅皮書,其數量比大熊貓還稀少。目前野駱駝在全世界分布的數量已不足1000峰,其中一半左右棲息在新疆塔裡木盆地和阿爾金山。近期,因科學研究發現,野駱駝有望幫助人類找到治療腫瘤、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治療方法,野駱駝備受人們的關注。
  • 動物定位跟蹤項圈有哪些功能?適用於哪些動物?
    數位化時代,動物管理也在轉型升級,不論是牧場的牛羊放養,還是馬、駱駝、驢、鹿等動物的養殖,甚至主題公園大大小小的動物,都越來越需要現代的數位化手段來更好的提升管理水平。動物定位跟蹤項圈作為目前市場上比較受認可的產品,是通過哪些功能來滿足數位化管理需求的呢?
  • 不是旺季, 趕緊去敦煌鳴沙山月牙泉騎駱駝, 不堵車的感覺真好
    敦煌鳴沙山月牙泉騎駱駝一直就是當地最傳統最吸引人的娛樂項目,幾乎沒有人會錯過這一旅遊項目,假如跟團的話,導遊更是會千方百計讓你能夠參與進來。為了能趕去看日出,我們不得不在清晨4點多就起床出發。坐車來到景區,檢完票,領完防沙套後時間也就差不多了。以為自己來得早了,沒想到比我們早的大有人在。
  • 新疆野駱駝保護協會走進達裡雅布依追尋野駱駝的蹤跡
    2020年國慶假期,新疆野駱駝保護協會一行在會長王新艾女士的帶領下來到這裡追尋野駱駝的足跡。新疆野駱駝保護協會會長王新艾女士與達裡雅布依村民圍著火塘座談,尋訪野駱駝遠古的足跡,對生態環境和生態環境保護進行了解。
  • ...元打造世界首家駱駝醫院 手術費起價6000元_《參考消息》官方網站
    普氏野馬放歸基地位於敦煌西湖玉門關以西。隨著羅布泊的乾涸和沙漠化的不斷加劇,這裡已成為野駱駝、鵝喉羚和候鳥等野生動物的避難所,也是河西走廊防風固沙第一屏障。  野駱駝是敦煌西湖重點保護的另一種瀕危野生動物之一,敦煌西湖保護區常年活動的野駱駝數量在40-80峰之間。  在敦煌西湖保護區,普式野馬三五成群,不同的種群各自佔一定範圍水草而居,互不侵犯。
  • 駱駝隨北大山鷹社登頂各拉丹冬峰 擬自建駱駝登山隊
    所謂好事多磨,北大駱駝登山隊此次暑期攀登可以說是飽經曲折。首先是桑丹康桑峰攀登申請未獲批准,被迫更換攀登目標山峰為各拉丹冬峰,一番調整後,6月27日在北京大學南門出發,經30個小時的火車,到達格爾木,而隨後的進山之路卻出現了種種意外狀況。
  • 實時監測預警系統實施
    此時,實時監測預警主機就是一臺安全生產監管用的「黑匣子」。平時督促企業扮演好安全生產責任主體的職責,發生事故後提供事故當時的數據和視頻圖像供企業和政府監管部門回放當時的狀況,查找事故原因和責任人。  (4)每個用戶的企業寬帶情況不一樣,該系統的建立本著達到實時監測監管的目的以及同時最大程度降低用戶投入成本的出發點,儘可能的不要求用戶搭建專網,利用原有的網絡就能實現監測監管的目的,至於沒有網絡的企業,此次一定要根據系統要求組建網絡。
  • 來到敦煌騎駱駝,這一輩子也忘不了被「駱駝雙峰」夾著的感受
    想必喜歡的旅遊的朋友,多多少少知道或者親自來過敦煌旅遊。在敦煌眾多景點中,排名第一的熱點景觀當屬鳴沙山景區,這裡有別於南方山川河流的秀美,但也是為人讚嘆的旅遊佳地。大片的荒灘戈壁,黃色成為沙漠最美的外衣。星星點點的月牙泉,綠色成為了沙漠生物的喜愛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