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有十處歷史悠久、鼎鼎有名的四合院,您知道幾處?

2020-12-15 國俊吉祥

四合院是一種中國傳統合院式建築,其格局為一個院子四面建有房屋,通常由正房、東西廂房和倒座房組成,從四面將庭院合圍在中間,故名四合院。自明代正式建都北京,大規模規劃建設都城時期,四合院就與北京的宮殿、衙署、街區、坊巷和胡同同時出現了。

北京的四合院之所以有名,還在於它的構成有獨特之處,在中國傳統住宅建築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北京的四合院,院落寬綽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獨立,彼此之間有走廊連接,起居十分方便。在院中賞心悅目,十分適合活動。

北京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是名符其實的院,寬敞開闊,陽光充足,視野廣大。還有一點,就是北京四合院的文化內涵豐富,全面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居住觀念,人們往往將北京四合院作為中國四合院民居的典型代表形式。

雖然,老北京被拆掉的四合院為數不少,但其實剩下的四合院也還不少。現在的老北京胡同裡,就隱藏著許多歷史悠久、鼎鼎有名的四合院。這些四合院雖然有著那麼悠久的歷史,有的很豪華,不過大多卻也更接近平常百姓的院子。而且這些院子的主人當真都是鼎鼎大名啊,也正因為其主人大名鼎鼎,這些院子才得以保留吧,這其中就有十處最為有名、最具代表性。

1、恭王府

恭王府是位於風景秀麗的北京什剎海的西南角的一座王府,坐落於一條靜謐悠長、綠柳蔭蔭的街巷之中,它是現存王府中保存最完整的王府。恭王府的前身原為清代乾隆朝權臣和珅的第宅和嘉慶皇帝的弟弟永璘的府邸。

恭王府分中東西三路,分別由多個四合院組成,後為長160米的二層後罩樓。恭王府歷經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歷史進程,承載了極其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故有了「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說法。

2、孚王府

孚王府位於朝陽門內大街路北137號,為清代規模較大的一座王府,曾作為胤祥、弘曉的怡親王府。1851年孚郡王奕譓成為宅子的主人,孚王府的名稱也因此得來。孚王府歷經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歷史進程,承載了極其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

孚王府坐北朝南,分東、中、西三路。中路主要建築有:正殿(銀安殿)7間,左右各有配樓,後殿,後寢,後罩樓。西路跨院為王府生活居住區,東路院是府庫、廚廄及執事侍從住所。王府布局結構嚴謹規範,保存較為完好。

3、文煜宅

文煜宅位於帽兒胡同,是一處由五座院落並聯而成的大宅第,佔地面積共11000平方米,規模廣闊,布局謹嚴,山池亭榭俱全,在現存的私家宅院中非常少見。

文煜宅園的五座院落基本各成系統,分別擁有南北中軸線,布局嚴謹但並不刻板,局部也有靈活處理,形成了豐富的空間序列。同時整座宅園建築與園林水石相間,表現了北京四合院莊重大方而又正中求變的建築特色。

4、紀昀宅

紀昀宅位於現北京市珠市口西大街。原為雍正時權臣、嶽飛二十一代兵部尚書陝甘總督孫嶽鍾琪的住宅。紀昀(紀曉嵐)在這裡住了兩個階段,分別是從11歲到39歲,和從48歲到82歲,前後共計62年。

紀昀宅為清式磚木結構,基本上屬於兩進四合院的建築格局。其布局為坐北朝南,臨街大門為硬山頂吉祥如意式門樓,位於整個住宅的東南角。故宅中舊物有前院的藤蘿,後院的海棠,均為紀曉嵐親手栽種。

5、魯迅故居

魯迅故居位於阜成門內門口西三條。為三開間小四合院。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中國著名文學家。1924年5月至1926年8月住在這裡,房間內的陳設均維持原樣。

這是一座精巧的小四合院,南北房各三間,東西房各一間,一直保持著當年的模樣,南房是會客室,北屋東西兩房間分別為魯迅的母親和朱安夫人的住室,中間一間為餐廳,北屋當中一間向北凸出一小間,面積僅8平方米,是先生的臥室兼書房,,陳設十分簡樸。

6、郭沫若故居

郭沫若故居在西城區前海西沿,原是清代和珅的一座花園。1963年10月,郭沫若始居於此,直至1978年6月12日逝世。郭沫若先生在這裡度過了他一生中的最後15年。

故居為大型四合院,大門內有一座樹木點綴的土丘,二門內的五間北房為其工作室和會客廳,東耳房是臥室,東西廂房各三間。四周迴廊環抱,有封閉式走廊通往後院。另外還有一東跨院,故居裡保存了郭沫若的大量手稿、圖書等珍貴文物資料。

7、老舍故居

老舍故居,位於北京市東城區燈市口西街豐富胡同,是解放後居住的地方,直至辭世 , 老舍先生在這裡住的時間最長,長達16年,人生成就最輝煌。

老舍故居是老舍先生 1950 年由美國歸國後,自己花錢購買的一個普通的四合小院。硬山隔檁,純木結構,整個院落布局緊湊。正門坐西朝東,灰瓦門樓,門扇為黑漆油飾。

8、齊白石故居

齊白石故居位於雨兒胡同中部,東鄰南鑼鼓巷。據傳此宅為清代中晚期內務府一總管大臣的宅子,後分割出售。新中國成立後由文化部購買,作為畫家齊白石的住所。

宅院建於清代中晚期,是較完整的單體四合院。坐北朝南,大門一間(不是原來的大門),倒座房兩間。院內南、北、東、西各有三間房屋,均為硬山頂合瓦過壟脊屋面,前出廊子。廊步明間有雀替,盡間上有倒掛楣子,下有坐凳欄杆。

9、茅盾故居

茅盾先生的故居著的有兩處,一處在北京,一處在烏鎮。北京故居位於東城區交道口南大街後圓恩寺胡同13號,是茅盾1972年後居住的地方。

故居為二進四合院,佔地面積878平方米。門內影壁上鑲有鄧穎超題的「茅盾故居」金字黑大理石橫匾。前院有北房三間,東西廂房各三間,倒座房六間。西廂房原是茅盾的會客室和藏書室。

10、梅蘭芳故居

位於北京市西城區護國寺街9號,佔地面積716平方米。1961年梅蘭芳逝世前,曾在這幽靜、安適的四合院內,度過了他人生的最後10年。此院原為清末慶親王奕王府的一部分,解放後經過修繕,梅蘭芳搬到這裡居住。

梅蘭芳故居是一座典型的北京四合院,佔地1000餘平方米。正院北房正中為客廳,裡間為起居室,東西耳房為臥室和書房,書房的書櫃裡收藏大量珍貴手抄劇本,牆上懸掛張大千、齊白石、陳半丁等著名畫家的作品,各項陳設均按梅蘭芳生前生活原狀布置。

相關焦點

  • 尋覓老北京鼎鼎大名的四合院,北京最值得遊覽的六個名人故居
    北京四合院是中國四合院民居的典型代表形式,可惜由於舊城改造,北京很多四合院已經銷聲匿跡,現在的老北京胡同裡,想找一個普通的老四合院走走看看已經很難很難。只能循著名人故居的線索,尋覓隱藏在老北京街巷裡歷史悠久、鼎鼎大名的四合院。實際上也只有名人故居才會完整保留或復原從前的樣子。下面就一起去看一下北京最值得遊覽的六個名人故居吧。
  • 馬尾這處歷史上鼎鼎有名的所在等你探訪
    走進亭江鎮閩安村城裡街,步行不遠,目光便會被一面雕刻有龍圖騰的巨大照壁所吸引,照壁後方便是歷史鼎鼎有名的協臺衙門。特別是畫有紅日和海潮的大屏門,很引人注目。前庭與門樓都是穿鬥式的,進深三柱。有十扇大門,四通八達,行於期間,朱紅色的屋頂,朱紅色的大木柱,給人一種擎天立地的磅礴之感。
  • 什剎海的四合院,是記憶裡老北京最美好的樣子
    南牆少見日光,薄薄的長著一層綠苔,高處有隱隱的幾條蝸牛爬過的銀軌。往裡走略覺寬敞一些,可是兩旁的牆更破碎一些。」—老舍《老張的哲學》一說起北京就想到四合院和胡同,就想起青磚牆、老炮兒、京片子…「起了您內?」「起了!」
  • 庭院深深,細品老北京四合院裡的悠然時光
    四合院的歷史悠久,其格局是在一個院子的「東、南、西、北」四面建房,將庭院合圍在中間,整個院落以中軸對稱為原則,布局規整。四合院是老北京建築的一大特色,以其鮮明的建築特點成為北京傳統文化與民俗的代表之一。
  • 古都懷舊,老北京有特色的胡同四合院
    老北京的四合院是很有特色的古建築。四合院在元大都年代便誕生了,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堪稱古典建築模式。目前北京城的四合院已有上百年的屋齡。四合院是四面皆房,中間留有院子的民宅,院子多坐北朝南,大門多開於一側,入門處有照壁,形成封閉型的庭院。照壁具有擋風保暖和防衛的功能。普通民宅進深小,多是一個家族的居所。後因外來居民眾多,一個院子已是南腔北調,四合院的親緣和溫馨消失了不少。門第較顯貴的四合院進深較大,有兩進、三進的;有雙向的複式跨院、多院組合院等等。
  • 老北京最有名的5大特產,你知道幾種?
    以北京烤鴨為代表的北京特產、特色風味小吃歷史悠久,品種多樣,口味獨特,製作精良且講究。不管是親朋還是好友來了北京總要帶點回去。那麼多的特產不可能全都帶走,下面小編為你推薦老北京最有名的5大特產,送朋友自己吃都很不錯哦!
  • 最具「老北京」特色的八大民俗文化,您知道哪些?
    老北京民俗文化至為珍貴,既有歷史的,又有現實的價值。由於北京的政治、文化中心地位,它對全國的文化發展必然產生輻射性的影響,人們逐漸認識到,以皇城為背景形成的內涵豐富、博大精深的老北京民俗文化,不只是寶貴的精神財富,而且也能產生巨大的物質財富。
  • 西安,歷史文化悠久,介紹幾處景點供大家參考
    【我的愛好是旅遊】獨家發布,歡迎小夥伴們來閱讀~還在為假期不知道去哪散心而發愁嗎?不妨花上幾分鐘來看看作者給你帶來的推薦吧;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遊玩城市是西安,怎麼樣是不是一聽到這個名字就有一種想要去的感覺那。
  • 那些建在四合院裡的美麗民宿,有你住過的嗎?
    >那些建在四合院裡的美麗又古老的民宿北京者行孫青年旅舍(南鑼店)北京東城區 南鑼鼓巷小菊兒胡同71號這一家青旅在北京很有名,就坐落在南鑼鼓巷的一處四合院裡,鬧中取靜,讓人在城市裡感受到久違的安靜和信賴有了人情的地方就有人味兒、有了地氣、有了流動、有了溫暖,這就是青旅區別於酒店的地方。它讓人願意沉下來,哪怕是花上一上午的光陰只是尋一處發呆,也是和這個城市的連接和對話。如果酒店的服務是讓人架空在雲端,那麼青旅的體驗更像是踩在泥土、青草、鮮花上。
  • 隱巷——住在古風雅致的胡同四合院民宿,感受老北京的味道
    在一次機緣巧合下,我尋覓到了一家名叫隱巷的四合院民宿,正如其名:隱巷,隱藏在北京老胡同的巷子裡,但卻不偏僻,與繁華喧鬧的南鑼鼓巷相鄰,步行僅十來分鐘即可抵達;是這一片繁華喧鬧片區的靜謐之地;正是我想尋找落腳的地方。
  • 山西幾處著名古鎮,歷史悠久風景優美,哪一處讓你心動?
    古鎮是一個可以蘊藏當地歷史的地方,儘管已經過去了很多年,但是古鎮仍然可以保持著它獨特的風貌,不管是磚瓦還是草木,它們都在訴說這些年來經歷的故事。今天一起來看幾處獨屬於山西的古鎮吧。首先來看看靜升古鎮,知道這座古鎮的人應該都知道,這兒還有一個特別著名的院子叫做王家大院。
  • 王府井百平臨街四合院能賣到什麼價兒?
    「順益興四合院」每日更新四合院信息、新鮮資訊,北京政策等……記得關注!要說起北京的老牌市中心,那怕是非王府井莫屬了。這條位於北京市東城區,街道全長1818米的步行街,是一條具有數百年悠久歷史的商業街,在北京享有「金街」美譽。
  • 最能感受到老北京味道的「北京十大胡同」,看您去過幾個?
    北京的胡同有很多,主要集中在東城區和西城區,這些藏在老北京的胡同,總是能讓人深深感受到老北京的味道。最有名的北京十大胡同分別是南鑼鼓巷、菸袋斜街、帽兒胡同、國子監街、琉璃廠、金魚胡同、東交民巷、西交民巷、菊兒胡同和八大胡同。南鑼鼓巷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地處北京的市中心。
  • 北京市資訊|住在老北京四合院裡是什麼樣感受?
    之所以前面交代這些,是因為我剛才說的兩種不同的住,完全是住在了兩個不同的四合院裡。現在一些老民居辦起了四合院酒店,裡面修葺的很好,窗明几淨,紅漆綠柱,掛上鳥籠,非常有老北京文化氛圍。另外一種住,指的是在四合院裡租房。我小的時候,住我奶奶家的兩進四合院裡,每天上廁所很麻煩,洗澡也只能去浴室。
  • 很多人都不知道,北京原汁原味的胡同和四合院在這裡
    舊時形容四合院人家有句俗語:「天棚、魚缸、石榴樹、老爺、肥狗、胖丫頭」前三樣說的是景,後三樣說的是物。在老北京人眼裡,有了這六樣配置,這青磚黛瓦的四合院,才算是有了老北京的範兒。時至今日,遍地高樓大廈的北京城裡,符合這些條件的四合院已經很少見了。
  • 河南這3處原生態古村,歷史悠久,適合遊玩
    喜歡旅遊的人都比較喜歡出國旅遊,其實呢,在國內就有很多美麗的景點,尤其是在河南省內。大多數人都比較喜歡依山傍水,寧靜的景點,給人一種不真實的感覺。河南這3處原生態古村,歷史悠久,就非常不錯,非常的適合遊玩。第一個就是新縣西河古落村,古村落位於新縣周河鄉西河村西河大灣,當地共有房屋160多間,這個古村莊形成於明末。
  • 老北京的十大道教宮觀,你知道幾處?你又到過幾處?
    靈官殿後東西兩側有鐘鼓樓,為方形二層建築,東為鼓樓,西為鐘樓,與其他寺觀布置相反。其後為玉皇殿,坐落於高大的「凸」字形臺基之上,殿面闊五間,三間前列月臺,灰筒瓦歇山頂,殿內供玉皇大帝神像,現兩側的萬曆年間鑄造的銅像為他處移來。老律堂原稱七真殿,位於玉皇殿後,為觀內道士宗教活動的主要場所。殿面闊三間,勾連搭建築,前出月臺。
  • 第二十五期:北京遊玩不知道去哪,這期來告訴你—邊廬印象四合院
    昨夜閒潭夢落花北京的標籤有很多,但是四合院一定是北京重點的標籤形象,展示老北京的歷史悠久人文文化,一句「吃了嘛您」就能夠想到北京的語言特色;北京的四合院主要集中在2環以內,目前保存尚好可憐春半不還家小院特色:邊廬小築,是小院的名字,寓意是在北京城市最繁華地段中的一處靜謐且富有文化氣息的住所,真正屬於「出則繁華,入則寧靜」。
  • 呆住東方美人,感受老北京胡同四合院的溫度
    而我每一次來北京也都是行色匆匆,也幾乎沒有機會好好感受這座城市該有的溫度和歷史的厚重感。提到老北京的歷史和文化,就不得不提「胡同」和「四合院」這兩個詞語,這個詞反映了老北京人的生活,來到胡同,走進老北京四合院,才能更好的觸碰到北京的歷史脈絡。
  • 北京最有市井氣息的地方,濃濃的老北京味道,你知道是哪嗎
    北京,一個大國的中心,一個偉大的城市,去北京成了很多人的夢想,北京是一座古老而現代化的城市,有許多高樓大廈,也有無數平房四合院,你可以看到兩個不同的北京,北京最有市井氣息的地方,老北京的味道,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