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近二十年的艱難開發之後,根據木城雪戶經典漫畫改編的真人電影《阿麗塔:戰鬥天使》本月終於登上大銀幕。
這部電影由詹姆斯·卡梅隆編劇並監製,羅伯特·羅德裡格茲執導,堪稱一部賽博朋克科幻史詩,主要講述喪失記憶的改造人阿麗塔在26世紀的冒險故事。
儘管幕後主創很有實力,但很多人還是對這部電影有些擔心。即使不考慮好萊塢真人改編日本動漫屢屢失敗的慘澹事實,影片本身漫長的開發歷程和上映日期的不斷推遲隱約讓人覺得,連福斯也擔心這個項目會註定砸在他們手上。
值得慶幸的是,事實證明並非如此。
雖然確實有相當多的問題,但總的來說《阿麗塔:戰鬥天使》依然是一部令人滿意的娛樂大片。既遵循原作,同時也極力秉承了詹姆斯·卡梅隆和羅伯特·羅德裡格茲所追求的創新藍圖。亮點有很多,確實不失為一次出人意料地令人享受的觀影體驗。
不過,下面只說說它的缺陷與不足···
3. 幼稚的幽默搞笑
羅伯特·羅德裡格茲的導演履歷中充斥著《非常小特工》系列或《立體小奇兵》之類的兒童影片,顯然他對那種孩子氣的幽默搞笑非常拿手。事實上,甚至可以說這正是進入21世紀他在好萊塢立足的看家本領。
隨著預算或目標年齡觀眾都大幅增長,看到羅德裡格茲在《阿麗塔:戰鬥天使》鏡頭背後還是保持著同樣的創造力無疑很令人欣慰,但有時候其中一些不合時宜的幼稚或者俗套的幽默搞笑卻會讓影片大打折扣。
當然並不是所有插科打諢都如此,有一些笑料和視覺幽默確實很有效果。但拿阿麗塔的胸部大小開玩笑(根據她的發育情況來臆斷她的年齡)顯然非常有欠考慮。這部電影顯然試圖將阿麗塔塑造成像詹姆斯·卡梅隆以前的電影角色艾倫·雷普莉或莎拉·康納一樣的女權符號,而這樣隨便開玩笑的臺詞只會適得其反,嚴重削弱角色形象。
同樣的,在電影裡最精彩的動作場景之一機動球比賽部分中,最初幾分鐘賽事解說員的風趣解說可謂歡快有趣。但隨著機動球戲份持續超過了十分鐘,而解說員還是一成不變地說著那種漫不經心的俏皮話,已經顯著影響到了動作場面和電影本身的魅力。
2. 剪輯有些生硬
《阿麗塔:戰鬥天使》從前期籌備到全面製作各階段經歷了十多年。隨著上映日期從2018年12月推遲到了2019年2月,後期又針對不同階段的戲份進行了補拍,大量的補拍鏡頭顯然成為了電影中分量很重的特效場面的重要組成部分,結果導致觀影時不時會覺得剪輯有點突兀。
這個問題不僅存在於在一些簡單細小的場景中,例如親密的對話戲份,你幾乎可以感覺到完全是為了配合各種需要而將角色表演拼接在一起,以至於本應該激動人心的瞬間卻明顯感覺情緒不到位,根本不符合當時的情景。這個問題也出現在了一些動作場面中。
具體來說,剛開始發生在小巷裡的動作戲就感覺不太對勁。雖然武打編排,表現風格和動作銜接本身都很出色,但CGI和現場特效之間的嫁接卻並不完全融合,以至於動作鏡頭感覺節奏很慢,就好像彼此在動作和反應之間出現了無意識的延遲。
同樣地,在一些主要依靠對白推動劇情的平淡場景中,感覺好像演員還在說話時,鏡頭就被切斷了。
1.缺乏敘事焦點
這部電影在兩個小時的時長內涵蓋了很多內容。
內容豐富肯定不是一件壞事,但問題在於,這部電影沒能連貫地將各個部分協調起來。就像阿麗塔間歇性的隨機意願一樣,影片劇本毫無章法地不斷變換焦點,導致角色的動機變得有點模糊不清。
阿麗塔從一開始想要更多了解自己的過去,接著想要成為一位受人尊敬的獵人勇士,然後又想要盡一切辦法努力賺到足夠的錢與雨果私奔,隨後又想要成為一名機動球比賽職業選手,最後又想要糾正這座城市的所有錯誤。考慮到本質上她還只是一個十幾歲的女孩,她的動機這樣變來變去也實屬正常。但是電影將所有這些動機變化全盤呈現,又將每一個動機都塑造為她唯一追逐的目標,導致敘事凌亂,有點不連貫。
從本質上講,羅德裡格茲和卡梅隆顯然都非常熱愛原作,並且試圖儘可能多的還原木城雪戶的原作。但是,用一整季的劇情來填充一部兩個小時的電影,結果各條線索都疊加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