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圓藝術夢 中融董事長倪召興欲49億重建英國水晶宮

2020-12-15 贏商網

  曾經輝煌一時的「水晶宮」很可能會再次矗立在英國倫敦南部,在爭議聲中,中國知名地產商人倪召興3日宣布,計劃在原址重建這一地標性建築。

  中融集團董事長倪召興表示將斥資5億英鎊(約和49.48億人民幣)重建這一著名的維多利亞式建築。

  「水晶宮」建成於1851年,最初位於倫敦市中心的海德公園,是萬國工業博覽會場地。1854年被遷到倫敦南部,在1935年的一場大火中被付之一炬。英國前首相邱吉爾曾表示它的燒毀是「一個時代的終結」。

  倪召興說,計劃修建的「水晶宮」長約500米,高50米,可舉辦藝術品展覽、拍賣和交易活動,還將舍友咖啡廳和酒店等配套設施。工程計劃於2015年底開工,2018年完成,將在當地創造2000個就業機會。

  倫敦市長鮑裡斯.約翰孫對這一計劃表示歡迎,他說,這裡曾經是19世紀英國最高的成就質疑,能夠重建它是一件讓人興奮的事情,我們會用最新的技術,讓它成為新的文化景觀。

  但不少當地人反對這一方案,有些甚至憤怒,水晶宮已經被燒毀77年了,現在這裡是一片綠地非常美麗。

  許多中國網友呲之以鼻,中國之大,難道就沒有開發商企業可投資之地了?非要跑到國外給人重建。

 

  倪召興,1956年7月出生於浙江,中融集團董事長,被人稱為「中國地產巴菲特」。倪召興被評為「中國商業房地產十大推動力人物」2009年海南清水晚胡潤百富榜第80名,2008年胡潤百富榜第61名;2008年胡潤房地產富豪榜第22名。

 

相關焦點

  • 49億重建水晶宮引爭議 神秘中融倪召興的地產江湖
    10月3日,總部設在上海的中融集團宣布,將在倫敦投資5億英鎊(約合49.46億元人民幣)重建這一地標性建築。  中融集團董事長倪召興表示,計劃修建的「水晶宮」長約500米、高50米,可舉辦藝術品展覽、拍賣和交易活動,還將設有酒店等配套設施。工程計劃於2015年底開工,2018年完成。  而水晶宮所在地區地方議會將於明年秋天就修建計劃開始徵集公眾意見。
  • 中國地產商欲重建英國水晶宮 耗資49億人民幣
    中國地產商欲重建英國水晶宮 耗資49億人民幣 新京報
  • 49億元 中國商人擬重建英國水晶宮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曾經輝煌一時的「水晶宮」很可能會再次矗立在英國倫敦南部。在爭議聲中,中國知名地產商人倪召興3日宣布,計劃在原址重建這一地標性建築。  中融集團董事長倪召興表示將斥資5億英鎊(約合49.46億元人民幣)重建這一著名的維多利亞式建築。
  • 中國富豪砸49億倫敦重建水晶宮 預計2015年底開工
    被譽為19世紀英國建築奇觀的倫敦水晶宮(The Crystal Palace)或將2018年在「原地復活」,中國富豪倪召興宣布砸49億元人民幣重建水晶宮,計2015年底開工,2018年竣工。    建成後水晶宮的效果圖  日前,中融集團董事長倪召興在倫敦舉行的一場儀式上,正式宣布這項重建計劃,出席的英國官員包括倫敦市長強森(Boris Johnson)。
  • 中國富翁欲重建倫敦水晶宮-青年參考
    一名中國億萬富翁近日稱,他計劃斥資5億英鎊(約合49億元人民幣)重建倫敦水晶宮。水晶宮是一座徵服了世界的巨型建築,它由玻璃和鋼鐵建成,大約於80年前在一場大火中焚毀。    中融集團董事長倪召興希望恢復這座19世紀宮殿的輝煌,在1936年毀於大火前,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玻璃結構建築,在整個倫敦都可以看得見。
  • 中國地產商擬斥資49億元重建英國「水晶宮」
    被譽為19世紀英國建築奇觀的倫敦水晶宮(The Crystal Palace)或將2018年在「原地復活」,中國富豪倪召興宣布砸49億元人民幣重建水晶宮,計2015年底開工,2018年竣工。
  • 中國億萬富翁欲重建倫敦水晶宮
    中國億萬富翁、上海中融集團董事長倪召興,有意在倫敦東南部重建76年前被大火燒毀的水晶宮(Crystal Palace)。倫敦「水晶宮」最初於海德公園建造,是英國建築師帕克斯頓爵士的傑作。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1日報導,中國億萬富翁、上海中融集團董事長倪召興,有意在倫敦東南部重建76年前被大火燒毀的水晶宮(Crystal Palace)。
  • 中國地產商計劃重建英國「水晶宮」
    新華網倫敦10月3日電(記者白旭 姜魯榕)曾經輝煌一時的「水晶宮」很可能會再次矗立在英國倫敦南部。在爭議聲中,中國知名地產商人倪召興3日宣布,計劃在原址重建這一地標性建築。  中融集團董事長倪召興表示將斥資5億英鎊(約合49.46億元人民幣)重建這一著名的維多利亞式建築。  「水晶宮」建成於1851年,最初位於倫敦市中心的海德公園內,是萬國工業博覽會場地。1854年被遷到倫敦南部,在1936年的一場大火中被付之一炬。英國前首相邱吉爾曾表示它的燒毀是「一個時代的終結」。
  • 石川觀察:梅姨來了,他英國的「水晶宮」項目又有希望了?
    聽見商務部發言人高峰說這話,又看見梅姨牽手「第一先生「,搬著「整個英國」來中國了,對於被譽為「中國巴菲特」的中融集團董事長倪召興來說,是興奮還是若有所思,尚不清楚。3年前他在英國重建水晶宮的計劃失敗了。他向一家英國媒體表示,其「夢想」是再次嘗試水晶項目,儘管第一次遭遇了重重障礙。
  • 中國資本投資倫敦地產3年翻15倍 重建水晶宮令英國蒙羞
    來自中國的資本在2013年的英國商業地產市場上表現空前活躍,不過仲量聯行最新報告顯示的數字仍令人吃驚——中資投資於倫敦房地產的資金總額自2010年至2013年三季度末上漲了1500%,從8820萬美元增長到超過16.3億美元——這意味著中資在倫敦地產項目的投資量佔到在歐洲總投資的半壁江山,後者到目前為止是31億美元。
  • 英媒:中企重建倫敦水晶宮因民眾質疑被迫停滯(2)
    【延伸閱讀】獨立報:中企欲山寨倫敦水晶宮引質疑參考消息網3月7日報導憑藉其超輕的重量和先進的積木式結構,建於1851年的水晶宮在人們的集體意識中有著重要地位。它是有史以來最宏大的建築嗎?很可能。據英國《獨立報》網站3月5日報導,總部在上海的中國開發商中融集團提出重建水晶宮。到過浦東的人都知道,中融與其說是一個趣味高雅的贊助商,不如說是一個熱情高漲的開發商。美國建築歷史學家比安卡·博斯卡爾給出了一個形象的字眼:山寨建築。總體來說,中國人不具有歐洲人的真實觀。最近有調查研究顯示,狂購奢侈品的中國人以為古馳是英國品牌。報導稱,中國的山寨建築比比皆是。
  • 觀天下:山東蒜農赴韓國使館抗議 中融重建倫敦水晶宮計劃「胎死...
    據英媒報導,中融集團在倫敦東南部重建著名的水晶宮的計劃註定仍是一個夢,此前失去耐心的地方議會退出了談判。 委內瑞拉進一步升級對美國的「敵對行動」。當地時間2月28日,總統馬杜羅宣布,將減少美駐委使館員工人數,限制美外交官活動並要求美國公民入境須申請籤證。同時,美國前總統小布希、前副總統切尼將被禁止入境委內瑞拉。 更多資訊,觀察者網與您一同觀天下。
  • 評級被降,中融新大609億債務壓頂,「大金控夢」何去何從
    9年:資產規模從100億到1553億從官網信息看,中融新大創立於2003年,是以能源化工、金融投資、物流清潔能源、礦產資源開發為主業的國際化大型集團企業。2018年,集團總資產為1553億元,淨資產941億元,營業收入808億元,淨利潤26億元。
  • 英國水晶宮:晶瑩多彩,像是童話中的水晶宮殿,建築藝術的傳奇!
    水晶宮共用去鐵柱3300根,鐵梁2300根,玻璃9.3萬平方米。豎的柱子的間距為2.4米,合8英尺,當時英國生產的玻璃最大長度是4英尺,這樣兩柱之間就必須裝上兩塊玻璃,這比起那些磚瓦製造的柱和梁架的截面積小得多。
  • 水晶宮: 烈火中永生
    佔盡了工業化先機的英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個角落,面積加在一起達3300萬平方公裡,是地球陸地面積的1/5、英國本土面積的135倍;5.6億的殖民地人口,相當於其本土人口的10倍。它因此毫不慚愧地自詡為「日不落帝國」。這個空前強大的帝國,在女王維多利亞時代(1837年—1901年)達到巔峰。
  • 快訊:中融國際信託入股蘇州國瑞 範彬任蘇州國瑞董事長
    樂居財經訊 王帥 4月18日,樂居財經獲悉,蘇州國瑞地產有限公司發聲股東變更,新增投資方中融國際信託有限公司,公司法定代表人從從「年有增」變更為「範彬」,同時範彬出任公司董事長。4月13日,中國民生信託有限公司退出投資企業蘇州國瑞地產,退出前持股比例為85.00%。隨後蘇州國瑞地產由北京國瑞興業房地產控股有限公司全資控股,據樂居財經了解,北京國瑞興業曾於4月16日出質蘇州國瑞地產股權數額750萬元,質權人正是中融國際信託有限公司。
  • 大聖願為穆帥「吃湯烤火」,欲攜「三叉戟」,再闖水晶宮?
    大聖欲闖水晶宮龍族居住的宮殿,叫做水晶宮。這是又一個輪迴,北京時間12月13日,周日晚22:15分,地點是在英國倫敦,>熱刺客場挑戰水晶宮,大聖與水晶宮的故事,即將在這裡上演。雖然他為本場比賽做好了準備,但是主教練不會讓他一周三賽。
  • ...在「水晶宮」裡,找美食,找商機!還能買到未在中國發售的英國貨...
    2020年11月,第三屆進博會的2.2展館裡,另一個「水晶宮」見證中英這兩個跨越大陸的重要貿易夥伴的深度聯手。 這是英國政府第二次搭建進博會展館。2018年,英國作為主賓國參加第一屆進博會。那一年,英國代表團在創意產業、醫療、教育、能源、礦業和航空等多個領域達成了逾20億英鎊的商業協議。
  • 建築藝術的傳奇 水晶宮
    1851年,第一屆世博會在英國倫敦舉行。那時英國正處於維多利亞時代的鼎盛時期,被譽為「日不落帝國」。為了向全世界展示英國在各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維多利亞女王發出外交邀請信函,舉辦第一屆世博會。現代工業產品如蒸汽機、農業機械、紡織機械等等,讓遊客們驚嘆於人類的無限想像力,但第一屆世博會最具亮點的展品無疑是展館本身——水晶宮。  1849年,英國白金漢宮就決定舉辦一屆規模宏大、有世界各國參與的國際性博覽會。由艾爾伯特領銜的特別委員會選定倫敦海德公園為會址,並要求在那裡建造一幢臨時性但具有恢弘氣勢的展館建築。
  • 水晶宮的魅力——1851年英國倫敦第一屆世界博覽會紀實
    1761年英國首次舉辦了僅有兩周但非常成功的工業展覽會;1828年至1845年,英國在國內組織過多次類似博覽會的一些嘗試;1849年,英國在伯明罕第一次為展覽設計建造臨時場館。頻頻舉辦的工業博覽會也使英國萌發了舉辦一次世界各國參與的博覽會。 成立於1754年的英國皇家藝術協會歷來承擔國家展覽會的組織工作,擔任皇家藝術協會主席的阿爾伯特親王具有一種與傳統理念所不同的開明思想和創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