蕩口——人文薈萃的古鎮

2020-10-19 shhg子夜

今年國慶節期間,第三次來無錫蕩口古鎮遊覽,進入蕩口停車場,節日氣氛迎面撲來,歌曲「歌唱祖國」的作者王莘就是蕩口人,用歌唱祖國來慶祝祖國生日,意義非凡。

        蕩口因位於鵝湖的入口而得名, 地處無錫錫山區、蘇州相城區和常熟三地交界之處,距無錫市中心約二十五公裡,相傳是東漢孝子丁蘭的故裡,古稱丁舍。蕩口古鎮是無錫市五個重點保護的歷史文化街區(名鎮)之一,2010年又被國家列入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蕩口景區入口處的牌坊。牌坊上面「蕩口」兩個字,是明代蘇州才子唐伯虎的手跡,傳說唐伯虎點秋香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一些專家考證,故事並不真實,經推算,華太師比唐伯虎小27歲,唐伯虎是明朝嘉靖二年去世,華太師(原型是華察)是嘉靖五年的進士,華太師在朝為官時,這時候的唐伯虎已年逾花甲或已經不在,怎麼可能有故事?事實上,當年的唐伯虎的確經常來蕩口,常來的還有他的朋友祝枝山、文徵明等人,因為他們與蕩口的西樓主人華世楨以及真賞齋主人華夏私交甚密,常到蕩口一起觀景飲酒、吟詩酬唱,留下了很多的詩篇和墨寶。他們之間的書信往來還被華氏子孫鐫刻在石碑上,至今仍保存在華氏義莊內。

     過「千慮橋」,在大門處"一得」榭前,景區用秧歌表演,歡迎來自各地的遊客。

     眼前這片開闊的水域,名叫花笑池。「花」呢,是通蕩口華氏的華;「笑」,說的就是唐伯虎與秋香的「三笑姻緣」了。鎮內居民以華氏居多,其祖先華貞固熟讀諸子百家,著有《慮得集》行世,族內子孫代代相傳。因此,這裡孝義之風盛行,物華天寶、鍾靈毓秀、名人輩出,留下很多的古建築和歷史遺存。為了旅遊宣傳需要,吸引人們的眼球,也就有了唐伯虎點秋香發生在此地華府的故事。

        文昌橋橫跨北倉河,與文昌路相連,寓意蕩口人文昌盛。文昌橋是一座廊橋,因江南地區多雨,人們可在此避雨休息。

        站在文昌橋上往東放眼望去,家家沿河都有小碼頭,粉牆黛瓦、小橋流水,一派江南景色。古鎮景區主要就是圍繞這一河的南北兩街,景點和名人故居主要集中在倉河北街,南街則匯集了水鄉美食。

      耕讀橋。華氏始遷祖華貞固來到蕩口後,天晴側帶領族人一起開墾荒地,下雨天就在家裡讀書修身養性,晴耕雨讀,農耕文化,耕讀橋由此得名。

      此屋原是華氏一分支祠堂,民國時期,錢偉長曾經租住在這裡,他和錢學森、錢三強並稱為我國科學界的「三錢」。

錢偉長是鴻聲七房橋人,因為祖宅兩次遭遇火災,所以4歲就跟隨叔叔錢穆還有家人一起搬到了蕩口。鴻聲離蕩口約五公裡,那裡也保留著錢穆和錢偉長故居紀念館。他的童年、少年時期都是在蕩口度過,所以對蕩口的感情非常深厚,每次回無錫只要有時間,他都會回到他的母校——蕩口中心小學來看看。從上世紀70年代末到2007年,錢老一共迴蕩口14次。

       關帝廟是由舉人華祖勤始建於明萬曆年間,門口是關羽的青石雕像,關羽雕像連同基座高約5.5米。為什麼這裡會供奉關羽呢?蕩口的三大文化之一是「義」文化,關羽正是忠義的代表,所以蕩口人一向尊崇關羽。另外一點,就是歷來蕩口水運發達,商業往來密集,而關帝又是「武財神」,這關帝廟的香火自然就一直很旺盛。

薛泰豐醬園。當時蕩口有很多醬園,這是最為出色的一家,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薛泰豐生產的高級醬油「冰油」在清代都是作為貢品為皇家御用,也獲得了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

     華蘅芳故居,大門上匾額是由錢偉長題寫的。

展館平面圖,故居一共有五進,分別為前廳、小廳、惇惠堂、荔雨軒以及行素軒。

     惇惠堂,為華蘅芳故居主廳。華蘅芳是晚清著名的數學家、教育家、翻譯家,他曾作為晚清重臣曾國藩的幕僚,設計建造了我國第一艘木質明輪蒸汽輪船「黃鵠」號。他是我國近代科學的先行者和傳播者。

    在惇惠堂右側展示的就是一座黃鵠號的模型船,按1:13的比例製造的。

        說「黃鵠號」是我國第一艘機動的龍船,有著裡程碑的意義,其中貢獻最大的就是華先生和他的老師徐壽。這不僅僅在我國造船領域有極大作用,更對我國的工業方面有著明燈般的影響。

行素軒,華蘅芳的書房。廳正中是華蘅芳的漢白玉雕塑,是中宣部批准的全國第一批138位紀念性塑像之一,可見華蘅芳在我國歷史上的地位非同小可。

華君武故居。華君武是我國著名的美術活動家、漫畫家。大伯華倩朔、二伯華紫翔精通文史,都是錢穆的老師,父親華吉裳學醫,去日本留學歸國後在杭州醫專任教。因此華君武出生在杭州,但與蕩口血脈不斷。蕩口中心小學百年校慶之際,他專門致信當時的校長鄒雪亮老師以示祝賀。此信留在蕩口小學校史館,永作紀念。

     很有藝術味道的一家賣工藝品的店鋪。

     驛江南迴蕩口,現在的蕩口開了很多的客棧、酒店和民宿,住宿條件高中低標準都有,可以滿足各自需求。 

       四通八達的小河,布滿古鎮。

        聽說蕩口古鎮平時人不多,節日裡遊客還是不少,平時遊客人少時,許多店家都關門停業,蕩口夾在眾多的江南名鎮中,日子有點難,80元的門票有點貴,乾脆不收門票進古鎮,需要參觀景點老宅的,買單個景點,或聯票優惠,在營銷上多動動腦筋。    

    小巷通道掛了二排工藝傘,稱為雨巷,江南水鄉不缺雨。想起詩人戴望舒的《雨巷》,仿佛看到了丁香姑娘撐著一把油紙傘,懷著絲絲彷徨從雨巷中慢慢的走近。

     沿著倉河北街一路往東,來到蕩口古鎮的核心景區,「江南第一義莊」華氏義莊。

      「華氏義莊」匾,是由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華氏通四支二十八世孫華建敏先生所寫。義莊是以宗族為單位,對族內窮人進行救助的慈善機構。華氏義莊保存完好,現存房屋四進,佔地面積2500多平方米。

       轎廳內懸掛的「尚德樂善」牌匾,也是由華建敏先生題寫。匾額下展示的是木刻的蕩口義莊分布圖,這是根據1934年的蕩口地圖復原,重點標出了蕩口鎮在民國時期七所義莊的分布狀況。

兩側牆上是《無錫金匱縣誌》中的《善舉》篇對義莊的記載。

詒谷堂外景。

      詒谷堂是義莊莊董議事的場所,同樣也是江南地區保存比較完好的一個楠木廳。這裡的「詒」是贈送、給予的意思,「谷」泛指一切穀物糧食。「詒谷堂」三個字是由清代書法家梁同書所寫,梁同書也是華氏義莊創建人華進思的大舅子。前面一塊「敦本表俗」匾的意思是以農為本,為世人作出表率。

在以水運為主的年代,河湖交匯之地交通最為便利,很容易聚集成市,蕩口由此而熱鬧繁華起來。華氏義莊的東側楊樹洚,這裡集中了四座古橋——永安橋、迎福橋、賣魚橋、賣雞橋。永安橋和迎福橋呈L形狀,永安橋橫跨北倉河。這地方以前是碼頭,去蘇州、上海都要從這裡坐船出發,一天一班。

    北倉河南側的賣魚橋。

     賣雞橋。每天清晨賣魚橋上賣魚、賣雞橋上賣雞,相當於現在的菜市場。

    賣雞橋的石臺階,仍保留著老橋面,古樸滄桑,兩側石橋欄,是後補上的。

     賣雞橋文字介紹。

王莘紀念館。紀念館廣場上是王莘銅像,年輕人中知道王莘的不多,你若提起歌曲《歌唱祖國》這首歌,立馬都會唱起那熟悉的旋律。王莘是我國現代著名音樂家、作曲家、中國音協「金鐘獎」終身成就獎獲得者,他所創作的《歌唱祖國》也被譽為「第二國歌」。這裡是他的故居。

    邁入紀念館大廳,大廳內的液晶幕牆,播放的是王莘與《歌唱祖國》的相關視頻。

    王莘與《歌唱祖國 》歌曲。

     著名作家賀敬之的評價。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金唱片」獎。

    冼星海送王莘的鉛筆。

    

    修復的王莘故居。

位於倉河南街的錢穆舊居, 錢穆出生在鴻聲七房橋,7歲全家搬遷到蕩口,10歲就讀鎮上的果育學堂,這在當時算是一所新式小學。錢穆13歲考入常州府中學堂,和瞿秋白、劉半農都是同學。錢穆後來曾任教於北大、廈門集美等名校,伯樂就是顧頡剛,他當時向北大極力推薦錢穆代替自己,他說:我有的錢穆都有,我沒有的,他也有。錢穆在北大任教時,胡適時任北大文學院院長,這兩人的課都是大課,是在階梯教室上的,總是座無虛席,被世人稱作南錢北胡。1949年,錢穆來到香港,並創辦了新亞書院,一開始還只是夜校,後來與另外兩所書院合併為香港中文大學。晚年的錢穆應蔣介石之邀定居臺灣,但是故鄉一直在他心中。錢穆去世後他的夫人胡美琦遵照他的遺囑,將他的骨灰帶回大陸安葬。錢穆先生一生沒有留過洋、沒有上過大學,只是個中學學歷的小教員,他的成就,都是通過自己的刻苦努力而得來的。

    錢穆舊居外牆上文字介紹。

    站在倉河南街的賣魚橋看蕩口古鎮的「雙橋」——永安橋和迎福橋。

      節日裡遊客還是蠻多的,倉橋南街有許多供遊客休息的帶遮陽傘的椅子,這個好,景區方考慮的很周到。

 避開人流,從景區後面去出口,有一老屋,門口二個石獅,門額上掛著「蕩口巡檢司」額,「巡檢司」為明清時期縣級衙門以下的基層組織,凡鎮市、關隘要害處都設巡檢司衙門,巡檢司主官為正九品,歸縣令管轄。其功能以軍事為主,佐以行政權力,設有通判等職,有點類似今天的派出所。蕩口巡檢司原設在蘇州望亭,稱「望亭巡檢司」,1737年移駐至蕩口。

巡檢司大門不讓進,門口看大堂,上方掛「明鏡高懸」額,兩旁「法重如山一衙三管,心平似水兩造兼聽」聯。講判案要公正,辦事要無私。

重遊蕩口,收穫多多,一個小小的村鎮,何以走出如此多的名人,從收藏家、書畫家、數學家、科學家、音樂家、實業家,到清官廉吏,且大部分出自同一家族,華夏、華察、華允誠、華燧、華堅、華秋萍、華蘅芳、華世芳、華鴻模、華繹之、華君武······這不禁讓人思考一個家族與一個古鎮的興盛之間,究竟有著怎麼樣的歷史淵藪和意義。其他姓氏的蕩口名人也是璀璨星辰:文化大師錢穆、力學泰鬥錢偉長叔侄曾長期客居於此;被譽為「第二國歌」《歌唱祖國》的創作者王莘是地道的蕩口人。我們只能從蕩口獨特的民間風俗、一個有善舉、講道德、孝義之風盛中找根源。

                           顧志曄

                   2019年11月6號

相關焦點

  • 人少景美的小眾古鎮——蕩口古鎮
    古鎮雖然名氣不大,但是唐伯虎與秋香的愛情故事、義莊文化都發生在這裡,而且華夏民族從古至今所遵循的「孝義之風」如今依舊存於蕩口古鎮,成為其獨有的文化特色。現在的蕩口古鎮景區,2008年重新修復過,但基本保持了原來古鎮臨河人家的風貌。大部分原住民都已搬遷出去了,所以整個古鎮在遊客量不大的時候,還是顯得人少。也正因為如此,遊蕩口古鎮的舒適度也是最高的。
  • 同學欣喜遊無錫蕩口古鎮
    無錫之旅的第三天早上,我們一群同學來到無錫蕩口古鎮遊玩。蕩口古鎮位於無錫市錫山區東南鵝湖鎮境內,因位於鵝肫蕩口而得名。秀麗的鵝湖孕育了歷史名鎮。鎮內居民以華氏居多。2010年蕩口古鎮被國家住建部、文物局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古鎮。
  • 無錫蕩口古鎮,你美的有點過分
    漫步蕩口,一個轉身,一次邂逅,便喜歡上了她。正好,無錫就有這樣一個古鎮。無錫蕩口古鎮位於江蘇省無錫市東南鵝湖鎮境內,古名丁舍。相傳是東漢孝子丁蘭故裡,因位於鵝肫蕩口而得名。亦是一座千年古鎮,素有「小蘇州」、「銀蕩口」之美譽。
  • 古鎮開發哪裡好?來江蘇蕩口古鎮看看,一樣的古鎮萬種的風情!
    不少粉絲後臺私信我說古鎮旅遊現在對遊客吸引力非常強,可不可以推薦一些江蘇的古鎮,緩解一下夏天焦躁的情緒,既然如此,那麼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一個能讓你平心靜氣的地方,那就是江蘇的蕩口古鎮,看一下這座古鎮與其他古鎮有哪些不一樣之處吧!
  • 無錫:蕩口古鎮 夢裡驛江南
    導讀:蕩口古鎮位於無錫東南鵝湖鎮境內,西鄰鴻山越國貴族墓群和泰伯墓,東與蘇州、常熟接壤。古名丁舍,相傳是東漢孝子丁蘭故裡,因位於鵝肫蕩口而得名。蕩口位於無錫、蘇州、常熟三地交界,素有「小蘇州」、「銀蕩口」之美譽。這裡歷史遺存眾多,有4個(13處) 省級文保單位,1個市級文保單位,1個控保單位,50處歷史建築。2008年10月,錫山區區委、區政府正式啟動了蕩口古鎮保護性修復工程。
  • 蕩口古鎮:那一抹江南風情,是誰在念念不忘
    好在,秀麗的鵝湖孕育出了寧靜古樸的蕩口古鎮,雖沒有周莊的盛名,也沒有烏鎮的喧鬧,卻自有一番風味。來到蕩口,迎面而來的是挺立在古鎮門口的漢白玉石牌坊門樓,傳統的重簷歇山式建築,飛簷高翹,鏤空雕花,坊額上秀麗飄逸的「蕩口」二字正是明代大才子唐寅所寫,為歷史厚重的古鎮增添了幾分靈氣。
  • 三笑姻緣地 人家盡枕河——蕩口古鎮遊記
    蕩口古鎮位於無錫市錫山區東南鵝湖鎮境內,西鄰鴻山越國貴族墓群和泰伯墓,東與蘇州、常熟接壤。古名丁舍,相傳是東漢孝子丁蘭故裡,因位於鵝肫蕩口而得名。進入景區,映入眼帘的是一高大的大理石牌樓,二層翹頂四柱三門,高約三丈,寬四丈有餘,正中鐫刻「蕩口」 二個金光閃閃大字,是唐寅(唐伯虎)的手跡。兩側石柱鐫刻楹聯:「孝鎮義莊吳韻千年臻蕩口,高才絕技群賢一脈出鵝湖」。
  • 蕩口古鎮首家莊園咖啡驚豔亮相,咖啡免費送!
    十一在蕩口古鎮玩轉咖啡的景象  仍歷歷在目  古樸與新潮的碰撞  引發全民熱潮  全新面世的古鎮咖啡美學  帶來新一輪品味獨到的生活方式  蕩口古鎮莊園咖啡開業活動  Topic 1  試營業 免費飲  01
  • 小眾旅遊地無錫蕩口古鎮
    蕩口古鎮位於無錫市東南鵝湖鎮境內,地處無錫、蘇州、常熟三地交界。蕩口古名丁舍,相傳是東漢孝子丁蘭故裡,因位於鵝肫蕩口而得名。從地圖上可以看到蕩口的地理位置。蕩口古鎮的清晨。早晨的古鎮特別安靜。清晨在蕩口古鎮散步,別有一番閒情趣味。
  • 守護著千年古韻的蕩口古鎮,被稱為是最有人情味的古鎮
    一座守護著千年古韻的古鎮是非常具有參觀價值的,而位於江蘇的蕩口古鎮,不僅歷史文化繁盛,還是一座典型的江南之地的水鄉,風景優美而人文豐富。這座古鎮臨鵝湖而建,清一色的白牆瓦黛建築群非常具有特色,一年四季之間,總有許多來自於國內外的遊客慕名而至。
  • 惠山古鎮、蕩口古鎮、巡塘古鎮、梅裡古鎮,太湖明珠無錫十大古鎮
    無錫有很多古鎮,最有名的就是惠山和蕩口,惠山古鎮還是國家5A級景區,今天我為家人們介紹無錫十大古鎮:惠山古鎮、蕩口古鎮、巡塘古鎮、梅裡古鎮、南泉古鎮、榮巷古鎮、玉龍潭明清古鎮、甘露古鎮、長涇古鎮、周鐵古鎮。
  • 推薦冬季出遊一行——無錫蕩口古鎮(圖文並茂攻略版)
    從無錫汽車車站打車到蕩口(東大門)45分鐘左右,大概130元。蕩口古鎮門票80元/人,無錫當地的市民憑身份證、社保卡、居住證等可免票進入。上個月正好去無錫,不想去擠那人山人海的著名景區於是選擇了蕩口古鎮。一個人帶著相機說走就走。今天發一篇古鎮攻略,也許有天你會用上。剛進入景區就感到它和其他景區不一樣,空曠安靜。
  • 無錫蕩口古鎮:打造獨具江南水鄉風情歷史文化街區
    如今看來,無錫市錫山區蕩口古鎮也恰似「不鳴則已,一鳴驚人」——2008年當地根據無錫市政府的要求,投入巨資打造蕩口古鎮歷史文化街區,可接近五年過去了,古鎮遲遲沒能揭開蓋頭,當地群眾疑慮:古鎮怎麼了,難道不建了?
  • 蕩口古鎮,最江南水鄉的地方,小橋流水人家之地
    江南地區多古鎮,著名的江南四大古鎮周莊、同裡、西塘和烏鎮,個個帶有清麗婉約的水鄉風貌,個個都有歷史文化的沉澱。只要說起「小橋流水人家」,似乎這四大古鎮就是最具代表性的。其實在江南,還有很多同類型的水鄉古鎮,像無錫的蕩口古鎮,就是一個景美人少,獨居水鄉魅力的古鎮。
  • 這是蕩口古鎮,來此地感受安靜的古鎮遊,景美人少不吵鬧
    從前,古鎮、古街、古城是文藝的代表,世外桃源象徵的一縷炊煙很少,幾次雞叫,老奶奶在河裡洗衣服,鄰家的女兒在院子裡洗青絲。現在呢?滿街義烏小商品、清一色的文藝小商店、店小二的吆喝聲和店聲構成喧鬧交響曲,全面商業化的背後古鎮失去過一切味道, 特別是以麗江、西塘、烏鎮等為代表,那個場景,是我們回不去的遠方。這張照片是年初的麗江,看這個人流,你還敢去嗎?所以,安靜還沒有被很多遊客佔領的地方,是我們需要的選擇, 有這樣的地方嗎?
  • 江南被譽「小蘇州」蕩口古鎮,醉美風景讓人流連忘返!
    江蘇的古鎮很多,崑山的周莊、吳縣的同裡已經名聲在外,但是說起蕩口古鎮,你去過嗎?無錫蕩口古鎮位於無錫、蘇州、常熟三地交界處,相傳是東漢孝子丁蘭的故鄉,享有「小蘇州」的美譽。蕩口古鎮是無錫保留水鄉風貌最完整、最古樸的古鎮,是歷史上比較繁榮的水鄉古鎮,只養在幽深的私房而不為人知,這裡河道縱橫,小橋流水很有江南水鄉的特色,蕩口古鎮和其他古鎮沒什麼兩樣,區別就是沒有這麼熱鬧。
  • 江蘇最「美」古鎮,與烏鎮齊名,不是蕩口古鎮也不是甪直古鎮
    江蘇省有許多風景秀麗的古鎮型景區,非常值得一遊,江蘇有一座最「美」的古鎮,它與烏鎮並稱為中國最美的古鎮之一,所以,可以與烏鎮並稱。在江蘇省有很多古鎮,其中最美的是蕩口古鎮和甪直古鎮,但是這兩個古鎮風景優美,適合旅遊,但是江蘇省最美的古鎮不是蕩口古鎮,也不是甪直古鎮,而是同裡古鎮。
  • 2020看中國大好河山之江蘇古鎮:惠山古鎮,蕩口古鎮,千燈鎮
    惠山古鎮>無錫惠山古鎮地處無錫市西、錫山與惠山的東北坡麓,,京杭大運河緊靠其北流經。蕩口古鎮蕩口古鎮位於無錫東南
  • 美麗的蕩口古鎮,風景秀麗,環境幽雅
    說到美麗的蕩口古鎮,江蘇的朋友都很熟悉。它是江蘇省無錫市境內一個有一千年歷史的古鎮。它風景秀麗,環境幽雅,是典型的江南水鄉。黨口古鎮位於無錫、蘇州、常熟的交匯處,自古被譽為「老碼頭」。上面的圖片顯示的是船隻沿著這個古鎮的河道航行。
  • 我國零差評的古鎮,不是鳳凰古鎮,也不是蕩口古鎮,而是它
    如今幾乎每個地方都在主打古鎮古城,就算本身沒有古鎮古城,也會投資打造一個現代化的古街出來,這也讓遊客對古鎮文化和古鎮旅遊褒貶不一。而鳳凰古鎮卻恰恰是商業化最嚴重化的一個古鎮,鳳凰古鎮因為沈從文先生的小說而名氣大增,再加上當地原來的景色也確實驚豔,因此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往。但是在遊客數量增加後,鳳凰古鎮開始收費,古鎮內也出現亂收費,最亂的時候,甚至上個廁所也要收費,加上內部管理出現混亂,小商販坑蒙遊客的事情時有出現,也讓美麗的鳳凰古鎮蒙上了一層陰影,口碑直線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