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撒貝寧主持的《故事的中國》節目請來了金銀潭醫院張定宇院長,看著張院長步履蹣跚地艱難地走上舞臺的時候,我的眼淚情不自禁地流了下來。
張院長曾經說過:「醫學事業需要非常努力的同學,為人類健康做貢獻。希望更多學子選擇醫學。作為你們的終身職業。」
當主持人撒寶貝寧問到,張院長當年投身醫學行業是因為什麼。他給我們講述了一個自身的故事。
小時候母親咳血厲害,父親盼望他學醫照顧母親。
在大三那年,患尿毒症的24歲哥哥在張定宇面前去世,「那麼鮮活的生命,在我眼前消失……」
然而所有的苦難並沒有就此結束,就在他大學快畢業那年,父親也因病去世了。
張定宇說現在漸凍症落在身上,能做的就是儘可能救更多病人,讓更多家庭免受自己當時的痛苦。
看到了這樣的訪談節目之後只會倍加心痛,苦難的人卻無法善終,無法想想張醫生是一位多麼強大和堅強的人,親人生病時我也無比希望自己是一位醫生,深深感覺藝術救不了任何人。
醫者仁心,一生救了很多人的張院長,卻曾眼睜睜地看著親人在自己的身邊死去,現在自己得了這種漸凍症卻無能為力,只能選擇接受。
常聽別人講,醫生能救別人,但是卻治不了自己的病
認識一個老中醫,我多年的胃潰瘍和膽囊炎就是他給我治好的,附近十裡八村的人病,不論大人小孩基本都是藥到病除,但是有一次親眼看著他因為自己的膽囊炎病犯了臉上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掉,臉色蠟黃,他說自己的病自己治不了,我當時還很不理解。
不知道魯迅有一種多大的使命感,才會棄醫從文。也許他也是因為某件事,讓自己失望了吧。
或許一千個人裡面,有一千零一個學醫的理由,但終究離不開「治病救人」的核心。不忘初心,醫路前行,向所有醫務人員致敬!
除夕之夜,武漢的金銀潭醫院的全體醫護人員在全力救人,而與此同時,全國人民也在迅速地集結隊伍,解放軍三軍醫療隊伍四百五十人,從上海、重慶、西安乘軍機出發,其中陸軍軍醫大學一百五十人,一起奔赴金銀潭醫院。
在祖國人民、在武漢人民、在湖北人民受到新型冠狀肺炎危脅的危難關頭,他們挺身而出,迅速趕到支援。
來自全國各自軍隊共計346支國家醫療隊,四萬兩千六百多名醫護人員,和九百六十五名公共衛生人員,陸續馳援湖北省和武漢市。
張定宇院長院長說回憶當時的情況還歷歷在目,從晚上七點半的時候,接到第一通電話,當聽到解放軍醫療隊已經集結完畢,將乘軍機抵達武漢,讓他們做好準備。
張院長說:「得到這麼好的命令,我出來以後把這個好消息立刻告訴大家,我說解放軍來救我們了!解放軍來救武漢人民來了!」
他身患絕症、妻子被感染,抗擊疫情最前線奮戰30餘天。
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裡搶回更多病人。
「性子急,是因為生命留給我的時間不多了。」他沉默了一會兒,平靜地提起那個埋在心裡的秘密:「我是一個漸凍症患者,雙腿已經開始萎縮,全身慢慢都會失去知覺。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裡,搶回更多的病人。」
在疫情中「逆行」的29天裡,張定宇往往凌晨2點剛躺下,4點就得爬起來,接無數電話,處理各種突發事件。
就在他日夜撲在一線,為重症患者搶出生命通道時,同為醫務人員的妻子,卻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在十幾公裡外的另一家醫院接受隔離治療。
如果你的生命開始倒計時,就會拼了命去爭分奪秒;同時,我很內疚,我也許是個好醫生,但不是個好丈夫
張定宇的雙腿,上下樓越來越艱難了。
每次有人問他,腿怎麼了?他都大手一揮搪塞說,我膝關節不好。
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沒有一個人知道,他高低不平的腳步,緣於漸凍症的折磨。
漸凍症是一種罕見的絕症,又稱肌萎縮側索硬化(ALS),無藥可治。早期,患者可能只是感到有一些無力、肉跳、容易疲勞。漸漸地,就會進展為全身肌肉萎縮和吞咽困難,直至產生呼吸衰竭。
「這個病的名字真的很形象,上下樓梯的時候,腿真的跟凍住了一樣。」張定宇說,他從來不說,是因為不想影響同事,他生來樂觀,不喜歡叫苦。
張定宇說:「很感激解放軍醫療隊的分擔,讓我這兩天凌晨1點就能躺下了,之前有時候得扛到三、四點才能睡。」
醫生,他們也是別人的孩子,別人的父母或是別人的兄弟姐妹。
在過年這樣大團圓的日子裡,家家戶戶盼著過個團圓年,當所有人都告訴我們因為疫情不要外出,儘量減少與外界的接觸,以免感染。
但是卻有這樣的一群人,他們向著疫情發生地逆行!
哪有什麼從天而降的英雄,他們只不過是一群學醫的孩子,為了救治病人,穿上了醫生的防護服,就變成了保護別人的英雄。
有人說,這一年,更理解了感恩和珍惜兩個詞的意義。
經歷過苦難,懂得敬畏生命!
一位軍嫂在高鐵上悄悄為退伍老兵買盒飯,下車時獲老兵們敬軍禮致意。
軍嫂閆冰表示,買飯前和愛人商量過,他特別支持。老兵們列隊敬禮的場景,自己「一想起來情緒就特別濃」。「沒有他們,哪有什麼歲月靜好。」
張定宇步履蹣跚,卻奮戰在第一線,在他的心中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他說:「我的病以後可能要長期坐在輪椅上,現在趁著還能走動,就爭分奪秒地去救更多的人。」
生前何必久睡,死後自會長眠。
張定宇說:「你看我現在長得五大三粗,慢慢地,我會縮成小小的一團。每個漸凍病人,都是看著自己,一點一點消逝的。」
「如果你的生命開始倒計時,就會拼了命去爭分奪秒做一些事!」這句話太勵志了!
張院長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一個醫生,最高貴的醫德!
他願用漸凍的生命,與千千萬萬白衣衛士一起,託起信心與希望。
有空的時候,張定宇會去徒步。他說,我很珍惜還能走路的時間。
輝煌與暗淡只是一種自然,挫折讓我們懂得前方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失意讓我們懂得人間的悲與歡。
祝福張院長的病晚點發作,希望醫學能有奇蹟,希望能治好他的漸凍症,因為這麼好的人不該受到這種病痛的折磨!
院長張定宇,一個戰鬥者,一個指揮者,也是一顆定心丸。我們在第一時間知道了金銀潭醫院,卻在一個月以後才知道他。
他知道自己患上了絕症,卻要為患者、為社會燃起希望之光;他阻擋不了自己的病情,卻用盡全力去把危重患者拉回來。
他的雙腿已經開始萎縮,但他站立的地方,是最堅實的陣地。
本文話題:我們的歲月靜好,是因為有他們在為我們負重前行。看完你感動了嗎?歡迎留言說說你的看法,謝謝!
文/木子默,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木子默,多平臺百萬爆文作者,我有一支筆,只寫人情冷暖,如果你也有故事,歡迎留言或私信講給我聽,我在這兒等著你。
原創不易,點個讚再走吧,知道你來過,想想就開心!關注不迷路,想看更多「木子默」精彩暖文,歡迎關注,謝謝!
攤主故意把包子掰爛送農民工:你的善良會有回報
《天堂的張望》,出生就被拋棄的7歲女孩,真實故事更讓人好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