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金銀潭醫院張定宇院長:經歷過苦難,才懂得敬畏生命

2020-12-24 木子默

由撒貝寧主持的《故事的中國》節目請來了金銀潭醫院張定宇院長,看著張院長步履蹣跚地艱難地走上舞臺的時候,我的眼淚情不自禁地流了下來。

張院長曾經說過:「醫學事業需要非常努力的同學,為人類健康做貢獻。希望更多學子選擇醫學。作為你們的終身職業。」

當主持人撒寶貝寧問到,張院長當年投身醫學行業是因為什麼。他給我們講述了一個自身的故事。

小時候母親咳血厲害,父親盼望他學醫照顧母親。

在大三那年,患尿毒症的24歲哥哥在張定宇面前去世,「那麼鮮活的生命,在我眼前消失……」

然而所有的苦難並沒有就此結束,就在他大學快畢業那年,父親也因病去世了。

張定宇說現在漸凍症落在身上,能做的就是儘可能救更多病人,讓更多家庭免受自己當時的痛苦。

看到了這樣的訪談節目之後只會倍加心痛,苦難的人卻無法善終,無法想想張醫生是一位多麼強大和堅強的人,親人生病時我也無比希望自己是一位醫生,深深感覺藝術救不了任何人。

醫者仁心,一生救了很多人的張院長,卻曾眼睜睜地看著親人在自己的身邊死去,現在自己得了這種漸凍症卻無能為力,只能選擇接受。

常聽別人講,醫生能救別人,但是卻治不了自己的病

認識一個老中醫,我多年的胃潰瘍和膽囊炎就是他給我治好的,附近十裡八村的人病,不論大人小孩基本都是藥到病除,但是有一次親眼看著他因為自己的膽囊炎病犯了臉上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掉,臉色蠟黃,他說自己的病自己治不了,我當時還很不理解。

不知道魯迅有一種多大的使命感,才會棄醫從文。也許他也是因為某件事,讓自己失望了吧。

或許一千個人裡面,有一千零一個學醫的理由,但終究離不開「治病救人」的核心。不忘初心,醫路前行,向所有醫務人員致敬!

除夕之夜,武漢的金銀潭醫院的全體醫護人員在全力救人,而與此同時,全國人民也在迅速地集結隊伍,解放軍三軍醫療隊伍四百五十人,從上海、重慶、西安乘軍機出發,其中陸軍軍醫大學一百五十人,一起奔赴金銀潭醫院。

在祖國人民、在武漢人民、在湖北人民受到新型冠狀肺炎危脅的危難關頭,他們挺身而出,迅速趕到支援。

來自全國各自軍隊共計346支國家醫療隊,四萬兩千六百多名醫護人員,和九百六十五名公共衛生人員,陸續馳援湖北省和武漢市。

張定宇院長院長說回憶當時的情況還歷歷在目,從晚上七點半的時候,接到第一通電話,當聽到解放軍醫療隊已經集結完畢,將乘軍機抵達武漢,讓他們做好準備。

張院長說:「得到這麼好的命令,我出來以後把這個好消息立刻告訴大家,我說解放軍來救我們了!解放軍來救武漢人民來了!」

他身患絕症、妻子被感染,抗擊疫情最前線奮戰30餘天。

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裡搶回更多病人。

「性子急,是因為生命留給我的時間不多了。」他沉默了一會兒,平靜地提起那個埋在心裡的秘密:「我是一個漸凍症患者,雙腿已經開始萎縮,全身慢慢都會失去知覺。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裡,搶回更多的病人。」

在疫情中「逆行」的29天裡,張定宇往往凌晨2點剛躺下,4點就得爬起來,接無數電話,處理各種突發事件。

就在他日夜撲在一線,為重症患者搶出生命通道時,同為醫務人員的妻子,卻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在十幾公裡外的另一家醫院接受隔離治療。

如果你的生命開始倒計時,就會拼了命去爭分奪秒;同時,我很內疚,我也許是個好醫生,但不是個好丈夫

張定宇的雙腿,上下樓越來越艱難了。

每次有人問他,腿怎麼了?他都大手一揮搪塞說,我膝關節不好。

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沒有一個人知道,他高低不平的腳步,緣於漸凍症的折磨。

漸凍症是一種罕見的絕症,又稱肌萎縮側索硬化(ALS),無藥可治。早期,患者可能只是感到有一些無力、肉跳、容易疲勞。漸漸地,就會進展為全身肌肉萎縮和吞咽困難,直至產生呼吸衰竭。

「這個病的名字真的很形象,上下樓梯的時候,腿真的跟凍住了一樣。」張定宇說,他從來不說,是因為不想影響同事,他生來樂觀,不喜歡叫苦。

張定宇說:「很感激解放軍醫療隊的分擔,讓我這兩天凌晨1點就能躺下了,之前有時候得扛到三、四點才能睡。」

醫生,他們也是別人的孩子,別人的父母或是別人的兄弟姐妹。

在過年這樣大團圓的日子裡,家家戶戶盼著過個團圓年,當所有人都告訴我們因為疫情不要外出,儘量減少與外界的接觸,以免感染。

但是卻有這樣的一群人,他們向著疫情發生地逆行!

哪有什麼從天而降的英雄,他們只不過是一群學醫的孩子,為了救治病人,穿上了醫生的防護服,就變成了保護別人的英雄。

有人說,這一年,更理解了感恩和珍惜兩個詞的意義。

經歷過苦難,懂得敬畏生命!

一位軍嫂在高鐵上悄悄為退伍老兵買盒飯,下車時獲老兵們敬軍禮致意。

軍嫂閆冰表示,買飯前和愛人商量過,他特別支持。老兵們列隊敬禮的場景,自己「一想起來情緒就特別濃」。「沒有他們,哪有什麼歲月靜好。」

張定宇步履蹣跚,卻奮戰在第一線,在他的心中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他說:「我的病以後可能要長期坐在輪椅上,現在趁著還能走動,就爭分奪秒地去救更多的人。」

生前何必久睡,死後自會長眠。

張定宇說:「你看我現在長得五大三粗,慢慢地,我會縮成小小的一團。每個漸凍病人,都是看著自己,一點一點消逝的。」

「如果你的生命開始倒計時,就會拼了命去爭分奪秒做一些事!」這句話太勵志了!

張院長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一個醫生,最高貴的醫德!

他願用漸凍的生命,與千千萬萬白衣衛士一起,託起信心與希望。

有空的時候,張定宇會去徒步。他說,我很珍惜還能走路的時間。

輝煌與暗淡只是一種自然,挫折讓我們懂得前方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失意讓我們懂得人間的悲與歡。

祝福張院長的病晚點發作,希望醫學能有奇蹟,希望能治好他的漸凍症,因為這麼好的人不該受到這種病痛的折磨!

院長張定宇,一個戰鬥者,一個指揮者,也是一顆定心丸。我們在第一時間知道了金銀潭醫院,卻在一個月以後才知道他。

他知道自己患上了絕症,卻要為患者、為社會燃起希望之光;他阻擋不了自己的病情,卻用盡全力去把危重患者拉回來。

他的雙腿已經開始萎縮,但他站立的地方,是最堅實的陣地。

本文話題:我們的歲月靜好,是因為有他們在為我們負重前行。看完你感動了嗎?歡迎留言說說你的看法,謝謝!

文/木子默,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木子默,多平臺百萬爆文作者,我有一支筆,只寫人情冷暖,如果你也有故事,歡迎留言或私信講給我聽,我在這兒等著你。

原創不易,點個讚再走吧,知道你來過,想想就開心!關注不迷路,想看更多「木子默」精彩暖文,歡迎關注,謝謝!

攤主故意把包子掰爛送農民工:你的善良會有回報

《天堂的張望》,出生就被拋棄的7歲女孩,真實故事更讓人好哭

相關焦點

  • 金銀潭醫院院長擬任湖北衛健委副主任,身患漸凍症是無國界醫生
    其中,現任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市傳染病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張定宇,擬任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察時局關注到,金銀潭醫院被視作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風暴眼,院長張定宇也是其中的熱點人物,他身患漸凍症,妻子曾被感染,仍帶領全院職工在一線奮戰70餘天,被同事稱為「張鐵人」。
  • 金銀潭醫院院長機場送別福建援鄂醫護:「你們都是超人」
    張定宇機場送別福建援鄂白衣戰士3月24日,武漢天河機場,「張院長來啦!」福建省第一批援鄂醫療隊白衣戰士們正準備登機,其中一名隊員看到了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正努力向他們走來,驚呼道。所有隊員們都回頭望去,看到一跛一跛走來的張定宇院長,紛紛迎了上來。福建省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寧永鑫激動地上前擁抱,哽咽地說「謝謝張院長來送我們」。張院長輕輕拍拍寧永鑫的背,「我要謝謝你們才是,真的謝謝你們!」「謝謝大家在我們最危難的時候,拉了我們一把。你們是拯救地球的英雄,你們都是超人啊。」張定宇眼眶溼潤地說著,向福建第一批援鄂白衣戰士深深鞠躬。
  • 雲南鮮花專列直達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替花農致謝白衣天使
    3月7日,武漢金銀潭醫院收到了雲南花農送來的鮮花,護士長甄暐選了一株紫色的康乃馨。甄暐是上海龍華醫院呼吸科的護士長,也是上海首批援鄂醫療隊中93名女醫護人員之一。她們即將在這裡度過第110個國際婦女節。3月7日下午3時,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向堅守崗位的白衣天使們送來節日祝福,也帶來了1600捧從雲南發出的康乃馨。
  • 今天,60名武漢金銀潭醫院英雄登黃山
    繼9月19日迎來大面積雲海景觀後,今天(9月20日),黃山風景區繼續上演絕美風光大片,座座山峰在雲海中若隱若現,美得令人窒息,仿佛是要用最美的風景迎接一批特殊的遊客,他們就是來自武漢金銀潭醫院的60名醫護人員。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獲悉,這60名抗疫英雄全部享受醫護人員免費遊黃山政策。
  • 60名來自武漢金銀潭醫院的英雄們登黃山!
    繼黃山迎來大面積雲海景觀後,昨日,黃山風景區繼續上演絕美風光大片,座座山峰在雲海中若隱若現,美輪美奐,仿佛是要用最美的風景迎接一批特殊的遊客,他們就是來自武漢金銀潭醫院的60名醫護人員。朱迎春 攝領隊程實是金銀潭醫院的一位副主任技師,他告訴景區通訊員楊傳琳
  • 金銀潭醫院:秩序與安定正在緩緩恢復
    兩架無人機交替降落在醫院門前,轟鳴聲中運來各種急需的醫療物資。這是武漢最早打響「抗疫」之戰的醫院之一,也曾是收治新冠肺炎病人最多的一家醫院。從漢口火車站,往東北方向走8公裡,就到了金銀潭醫院。這座黃塘湖北面的白色建築,佔地面積277畝,地鐵2、3號線在此交會,過一條馬路就是武昌極地海洋公園,那裡是武漢市民休閒青睞之地。
  • 2020年上半年「武漢楷模」揭曉 金銀潭醫院感染一科等13個集體上榜
    記者26日獲悉,武漢市委宣傳部發布2020年上半年「武漢楷模」榜單。湖北省衛健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張定宇等22名個人,武漢市肺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團隊等13個集體獲評2020年上半年「武漢楷模」。
  • 張定宇:疫情風暴之眼, 一個病人的逆戰
    無疑,在這次武漢抗擊疫情戰鬥中,金銀潭醫院始終引人關注。這裡,累計收治了2220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其中包括武漢市大多數危重症患者。這裡,還因此曝光了一個備受關注的人物。他,就是身患漸凍症的「鐵人院長」張定宇。鐵人,並非僅僅形容他的意志剛強如鐵,還因為他的身體狀況。
  • 張定宇黨課上講戰疫故事:疫情讓我們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強大的中國...
    「我們是醫生,也是黨員,要有情懷,要敬畏生命、敬畏職業、敬畏對人民的那份忠誠。」7月3日上午,「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主題黨課活動暨中國抗疫故事微宣講活動在礄口區古田街道辦事處舉行。湖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現場講述了一堂特殊的黨課。
  • 周新教授:在金銀潭醫院的67天,我經歷了什麼?
    在上海援鄂的醫療隊中,他是年齡最大的醫生,而他所在的武漢金銀潭醫院也是武漢最早收治新冠肺炎患者並且收治重症患者最多的醫院……3月31日,周新教授完成了最後的工作,結束了這段幾乎是今生最艱巨的醫療任務,回顧起這兩個多月的抗疫經歷,他感嘆終身難忘。
  • 大年初一赴武漢 接管金銀潭醫院重病區
    1月24日,農曆大年三十,北京市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黃璐琦臨危受命,出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第二天,農曆大年初一,率領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建的首支國家中醫醫療隊奔赴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投身疫情「震中」。金銀潭醫院是湖北省武漢市的傳染病醫院,所接診的都是已確診為新冠肺炎且病情較重的患者。
  • 60名武漢市金銀潭醫院英雄登上黃山
    繼大面積雲海景觀後,9月19日,黃山風景區繼續上演絕美風光大片,座座山峰在雲海中若隱若現,如夢如幻,仿佛是要用最美的風景迎接一批特殊的遊客,他們就是來自武漢市金銀潭醫院  領隊程實是金銀潭醫院的一位副主任技師,他告訴筆者,本次他們團隊中光護士就有35人,全是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從今年初開始,大家一直堅守在崗位上,現在能夠一起來到黃山旅遊,實屬不易。身處黃山風景中,呼吸著新鮮的空氣,他倍感放鬆,表示自己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養精蓄銳,繼續前進!」
  • 「人民英雄」張定宇: 生活在臨空港,幸福、幸運
    12月24日上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湖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從我調入金銀潭醫院的那一年,就被將軍路街推選為區人大代表,我們醫院是跟將軍路街、東西湖一起成長起來的,我也是東西湖的一員。」張定宇說,戰「疫」期間,金銀潭醫院得到了區裡和街道的傾力相助,幫助解決了衛生員人手、生活物資供應、援鄂醫療隊員接待等問題。「我們都是一起戰鬥過的戰友!」
  • 抗疫故事丨張定宇:我必須跑得更快
    張定宇 ,湖北省衛健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主任醫師。疫情期間,身患漸凍症的他,帶領金銀潭醫院600多名醫護人員,始終奮戰在抗疫一線。他的事跡引起社會廣泛關注。9月27日下午,湖北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事跡首場報告會在武漢舉行。
  • 封城之後,金銀潭醫院的晝與夜
    在金銀潭醫院,這樣的治療和搶救每天都在進行。作為武漢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救治定點醫院和第一批定點收治新冠肺炎病人的醫院,金銀潭醫院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國家新冠肺炎的治療走向。坊間流傳:世界看中國,中國看湖北,湖北看武漢,武漢看金銀潭。武漢金銀潭醫院。
  • 在人間| 我在武漢金銀潭醫院ICU的10小時
    這次任務在武漢涉及五處,除東湖賓館外,其餘四處是醫院,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火神山醫院、金銀潭醫院、武展的方艙醫院,都是接收新冠肺炎病人的地方。我們要安裝設備,讓武漢的五個地點實現與北京的視頻會議連線。這一套線上視頻會議系統是華為雲WeLink,通過攝像頭和65寸的智慧屏承載,讓遠程會診更實時也更清晰。當時知道去醫院,具體去哪還不知道,但很快就分配了。
  • 人民英雄張定宇與妻子程琳:兩人彼此懂得,真是天賜的緣分
    這種病,只會隨著時間的延伸,會越來越重,直至生命盡頭。而張定宇一直用他漸凍的生命,與時間賽跑,更加忘我地工作。都說,每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都有一個懂他的女人。妻子程琳,就是最懂張定宇的那個人。最幸運的是,兩人彼此懂得,嗯,真是天賜的緣分。
  • 鄂蘇聯合報導丨決戰金銀潭!他們在武漢主戰場接續「生命奇蹟」
    然而對於仍堅守在湖北武漢的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醫療隊員來說,他們無暇感受春天,正全力以赴投入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衝刺階段。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重症監護病區,這支硬核軍團勇於擔當,繼續堅守,扛下了最艱巨的任務,向重症之巔發起衝鋒!
  • 曾三入疫情「紅區」免費理髮 理髮師承諾永遠為金銀潭醫院職工義務...
    他向社區申請當一名志願者,前往金銀潭醫院提供免費理髮服務,曾三次進入疫情「紅區」,為金銀潭醫院和國家醫療隊員醫護人員義務剪髮500人次,深得醫護人員信賴。如今,他承諾將一直義務為金銀潭醫院職工理髮。最快3分鐘剪完一次,最高峰1天服務近百人8月9日早晨,記者在金銀潭醫院中心花園小廣場樹蔭下看到,郭紅平在忙碌著為醫護人員剪頭髮,旁邊有幾人在排隊等候。到了中午,越來越熱,郭師傅就轉移到醫院室內剪髮。金銀潭醫院南六區護士潘凌,正坐在棚子中間剪頭髮。
  • 「冰點特稿」搶命金銀潭
    「有人來救了」江月明記得,自己被急救車拉到了金銀潭醫院那天是臘月廿八,庚子新年尚未來臨。第二天,武漢封城,她在恐懼中度過除夕夜,迎來新春。那是金銀潭醫院最困難的一段時光。醫院174名醫生,438名護士已陸續全部投入一線,也有來自同濟、協和等醫院的ICU力量支援,但人力還是不夠。他們面對的,是源源不斷送來的病人。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腦子裡的那根弦,已經緊緊繃了近一個月。「所有醫生、護士是完全沒有休息,完全沒有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