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孝嚴:兩蔣移靈大陸條件仍不成熟

2021-01-14 手機鳳凰網

臺北臺軍五指山示範公墓裡保留著作兩蔣遷葬的「蔣陵」,但閒置6年,引發「立委」關切。

東南網4月6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針對「綠委」關切兩蔣移靈事宜,並呼籲蔣家若不移靈,位於五指山上臺軍示範公墓裡的「蔣陵」,就應移做他用,蔣家人、現任國民黨副主席的蔣孝嚴通過電話表示,「立委」的意見他不評論,移靈除須尊重家屬意見,審慎考慮,還要考慮民眾對兩蔣的情感因素;而移靈大陸,條件仍然不成熟。

蔣孝嚴結束慈湖謁靈行程後,接受記者電話時做了上述表示,言談間雖未明確表態,但言談之間,透露著認為兩蔣位於頭寮、慈湖的陵寢現階段應維持現狀的態度。

蔣孝嚴說,針對部分「立委」所提兩蔣陵墓使用與否的問題,他沒有評論,但移靈與否,一定要審慎、周延加以考量,並尊重家屬的意見,國民黨對此也會慎重地思考,要將國人對民眾的情感因素考量進去。對於有人指出兩蔣應考慮移靈大陸奉化故鄉的意見,蔣孝嚴則說,此議過去情勢不容許,縱使當下兩岸情勢和緩,條件也仍不成熟。

若兩蔣不移靈 國民黨:改建紀念園區

兩蔣移靈再度引發關注,民進黨「立委」薛凌要求臺防務部門和「內政部」針對五指山兩蔣陵墓專區進行檢討,國民黨「立法院」黨團首席副書記長吳育升表示,黨團贊成當局再一次向蔣家遺族明確徵詢是否移靈,若沒有意願,除了將五指山陵寢重新規劃為臺軍公墓擴建使用外,也可逕自將目前暫厝的頭寮和慈湖規劃為永厝地點,改建成兩蔣紀念園區。

吳育升指出,若蔣家遺族還是未針對移靈表示意見,權責移靈的臺防務部門和「內政部」應該儘速將五指山園區另行規劃,紓解五指山臺軍公墓擁擠問題。

吳育升認為,目前蔣介石和蔣經國分別在桃園慈湖和頭寮暫厝,時間分別長達24年和36年,該地區也發展成名聞遐邇的觀光地點,已有永續安葬的實質意義。依據其歷史背景,兩蔣現行暫厝地點作為永續安葬的地方,也不失為一個辦法。吳育升表示,若決定不移靈,當局還需要規劃「永厝」,將頭寮和慈湖兩地規劃為兩蔣紀念園區,就像孫中山安厝在南京中山陵一樣。

高華柱:決策權在「內政部」

臺軍五指山示範公墓裡計劃用作兩蔣遷葬的「蔣陵」,至今閒置6年,引發「綠委」關切,民進黨「立委」蔡煌琅在「立法院」質詢表示,當年蔣家自稱不願在「臺獨」的陳水扁主持下進行安葬,但現在由馬英九執政,就應按計劃實施安葬。若蔣家不遷葬或另有打算,不管是要暫厝大溪或移回大陸安葬,都應該予尊重。但若不用,蔣陵就應另作他用,不能任其荒廢,臺防務部門應主動聯繫蔣家,探詢意願。

臺防務部門負責人高華柱則回應,他兩天前還上山去看過兩蔣墓陵,墓園維護狀況「還好」,且墓碑「碑文還沒刻上」。但他強調,五指山臺軍示範公墓原本就對歷任三軍統帥身後安葬有所規劃,安葬政策是由「內政部」決定,如今在「立委」提醒下,臺防務部門會跟「內政部」協調。而臺防務部門未接獲蔣家任何對此案的訊息。

蔡煌琅質詢表示,為了蔣家反映要讓兩位遷葬,當局耗資3000餘萬元新臺幣公帑在五指山興建蔣陵,若家屬不願將兩蔣遷葬五指山,蔣陵就應移做他用,不該任其風吹雨打,否則墓園很快就會報廢,蔣家應該做個決定。

高華柱則回應,他並不了解蔣家沒有遷葬的原因,而此案是在2004年由蔣家屬提出,經當時陳水扁批示:「尊重家屬意願,妥慎辦理」。他說,臺防務部門是此案執行單位,政策由「內政部」決定。

相關焦點

  • 國民黨副主席蔣孝嚴:兩蔣移靈須尊重家屬意見
    臺北臺軍五指山示範公墓裡保留著作兩蔣遷葬的「蔣陵」,但閒置6年,引發「立委」關切。聯合報系資料照華夏經緯網4月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針對「綠委」關切兩蔣移靈事宜,並呼籲蔣家若不移靈,位於五指山上臺軍示範公墓裡的「蔣陵」,就應移作他用,蔣家人、現任國民黨副主席的蔣孝嚴昨天上午透過電話表示,「立委」的意見他不評論,移靈須審慎考慮。據報導,蔣孝嚴言談間雖未明確表態,但透露出認為兩蔣位於頭寮、慈湖的陵寢現階段應維持現狀的態度。
  • 「兩蔣」移靈風波再起
    蔣經國之子、國民黨中央副主席蔣孝嚴仍然堅持,「兩蔣」移靈大陸的時機尚不成熟。蔣家要求暫緩移靈「兩蔣」陵寢現位於臺灣桃園縣大溪鎮。2004年初,蔣經國遺孀蔣方良和蔣緯國遺孀蔣丘如雪等人致函臺灣軍方,希望移靈至五指山軍人公墓。但蔣方良等人過世後,其家屬卻出現不同意見,致使移靈擱淺。
  • 蔣介石浮棺移靈大陸,會在哪一年實現?聽聽蔣家後代的預言
    「要處理兩蔣移靈這件事,首先要請有關政府部門響應對這件事的定位,是當做『國事』來處理?還是看作蔣家的家務事?」蔣友柏說,若是「國事」,處理起來也不複雜。臺灣領導人不止兩蔣,還有嚴家淦,他安葬在了五指山。
  • 蔣家改變移靈大陸計劃 兩蔣將安葬臺北五指山
    國民黨高層不知情  據知,此次蔣家後人達成共識,改變過去移靈大陸的計劃,由蔣方良率全體家屬具名向負責管理兩蔣陵寢的臺灣軍方申請,一切事宜均由蔣家媳婦蔣方智怡出面辦理。  相關人士透露,兩蔣葬禮預定在明年3、4月間舉行,移靈期間,將先在「中正紀念堂」舉辦紀念會。
  • 蔣介石歸葬大陸很難辦,何時能實現?他的孫子首次回應臺灣媒體
    1975年4月,蔣介石病逝,蔣夫人宋美齡和蔣經國按他生前的交代,暫時不下葬,浮棺厝於臺灣慈湖蔣家寢陵。 兩年前,老蔣有預感,自知時日不多,留下遺言,生不能回大陸,就待死後葬於大陸。
  • 兩蔣移靈前 臺灣民眾慈湖頭寮最後一次謁陵
    4月5日訊:今天是蔣介石逝世30周年紀念日,這也是兩蔣移靈五指山前最後一次開放臺灣民眾在慈湖及頭寮謁靈上午包括國、親、新三黨主席,政治人物跟臺灣民眾都來向兩位蔣「總統」致敬。 俗語說清明時節雨紛紛,但今年的掃墓節卻是個豔陽高照的好天氣,除了國民黨、親民黨和新黨的黨主席分別率領黨務主管和同志前來,臺灣民眾也扶老攜幼趕在移靈前到大溪致敬。
  • 兩蔣明年入土臺灣五指山(圖)
    兩蔣奉安問題,在國民黨主政時代即討論過,當時決定兩階段移靈,先在臺灣「國葬」,兩岸統一後再遷葬大陸,但因蔣家後人意見分歧,一直無法落實。  「國防部」官員說,蔣家後人既然決定兩蔣奉安臺北,且是全體家人的共識,「國防部」沒有不受理的道理,經過內部研議,擬訂妥須辦理事項,再發文「內政部」、「警政署」、臺北市等,定昨日集會研商具體方案。
  • 兩蔣靈柩「國葬」入土臺灣 引起島內關注(圖)
    有記者問章孝嚴:「蔣家是否放棄了移葬大陸的初衷?」章回答說:「大家沒必要作延伸聯想。」  臺「國防部」官員說,蔣家後人既然決定兩蔣「奉安」臺北,且是全體家人的共識,「國防部」沒有不受理的道理。  陳水扁透過其「公共事務室」表示,針對蔣家家屬請求移靈一事,已指示相關部門要「尊重家屬意願,並依國葬法妥慎辦理」。
  • 蔣萬安提案返還兩蔣時代沒收財產,父親蔣孝嚴贊:與時俱進
    今天為臺灣地區前領導人蔣經國去世33周年,中國國民黨前副主席、蔣經國之子蔣孝嚴照例前往謁陵,對於兒子、「立委」蔣萬安提案返還兩蔣時代沒收財產,他表示「相當贊同」,並且力贊這項看法與時俱進,認為時代在變,黨內同仁也不該食古不化。
  • 蔣孝嚴:臺灣正考慮大陸居民到金門可不必申請入臺證
    【人物名片】    蔣孝嚴:蔣經國的次子。抗日戰爭期間出生在廣西桂林,1949年隨家人去臺灣。作為蔣家第三代的代表人物,蔣孝嚴在年輕時為避免引人注意隨母改姓章,花甲之年將姓改回了蔣,著有《蔣家門外的孩子》等書。2008年,蔣孝嚴由吳伯雄提名,成為中國國民黨的副主席之一。
  • 蔣家決定明年為蔣介石蔣經國移靈臺北五指山公墓
    蔣家決定明年為蔣介石蔣經國移靈臺北五指山公墓
  • 80歲的蔣緯國,代表家人第一次對臺媒吐露心聲:希望蔣介石移靈大陸
    兩蔣是腿一蹬眼一閉一抹黑啥都不用管了,然而,他的後代子孫們招架不住了。 小島內公共場所立了許許多多兩蔣的雕像,他以不可大搞圖騰為由,把那些雕像推倒拆毀,後期能逃過劫難的雕像屈指可數。
  • 蔣介石靈柩遭潑漆:已恢復原貌 陵墓重新開放時間不明確
    聯合新聞網圖蔣孝嚴、蔣萬安等蔣家後代前往慈湖了解陵寢修復情況10日上午,蔣介石孫子、國民黨前副主席蔣孝嚴及蔣介石曾孫、國民黨「立委」蔣萬安等蔣家後代前往慈湖追思先人,並了解陵寢修復情況。據臺灣親綠媒體報導,10日上午,蔣萬安幕僚透露,蔣萬安因潑漆事件,攜父親蔣孝嚴和母親黃美倫查看蔣介石陵寢的現狀,「與兩蔣移靈無關」。蔣萬安辦公室則表示,感謝臺灣防務部門「後備指揮部」桃園管理組,已將陵寢恢復原貌,加強了安全衛哨,並規劃後續遊客參訪的路線。蔣萬安強調,臺灣是充滿包容和相互理解的社會,只有社會和諧,臺灣才能真正大步往前邁進。
  • 圖文:兩蔣五指山墓園案草草決標 明年6月底完工
    中新網11月29日電 臺軍方日前完成了兩蔣移靈奉安案中的墓園招招標公告中,臺軍方隻字未提與「兩蔣」遷葬有關,結果僅有3家廠商競標。  據臺灣媒體報導,中標的廠商將墓園為雙穴設計,規劃兩蔣與夫人合葬,兩座墓園大小相同。墓座採「外圓內方」處理方式,狀如兩枚串在一起的古代銅錢。墓園入口處豎立高約15米的大型紀念碑,上方設有白色十字架發光體。據了解,蔣家認為這個設計過於華麗,但還是配合臺軍方予以決標,等日後再作修改。
  • 蔣介石的棺材是運回大陸?還是繼續放臺灣?聽聽蔣家人怎麼說的
    (配圖)這一走,兩蔣至死沒能再回來。蔣介石棺材40餘年未入土,入土臺灣還是運回大陸?蔣家4代這7個人這麼說的。他臨終交代兒子,死後棺不落地,暫放臺灣慈湖寢陵,等時機回大陸安葬。蔣介石有著中國傳統老人的思維,卒於異鄉,終是希望歸葬桑榆。棺材不入土,等待他日返鄉歸葬,是國人的傳統。第二代1988年蔣經國病逝。老爹遺願未能幫其實現,所幸父子倆躺一起等回鄉的那一天吧。他說:「時機成熟了,遷回浙江故鄉,就葬在母親身邊,她一生孤獨,死後願陪伴她左右再不離開。」
  • 靈柩遭潑紅漆,曾孫表示移靈五指山或被討論
    就在上個月的最後一天,也就是2月28日,蔣介石靈柩遭到臺獨分子潑紅漆,這再次引發兩蔣(指蔣介石和蔣經國)是否要移靈的討論。蔣介石的曾孫蔣萬安在昨天(3月1日)表示,身為蔣氏家族的後人,他希望兩位先人能入土為安,不要再遭受這樣的待遇。
  • 蔣介石愛孫首回大陸,途中最不願看到的一幕還是發生了,扎心!
    他們是蔣介石的後代,年長的男子是蔣的最後一個孫子蔣孝勇,這是他們首次的大陸行。 兩個月前,他被確診為食道癌晚期,自知時日不多,肩負兩蔣遺願重任的他,不想就這麼遺憾的離去。 爺爺和父親歸葬大陸之事,雖然實現不易,他還想再試一試。
  • 蔣介石陵寢遭潑漆,想移靈孫中山陵墓之側,很難實現
    蔣介石棺柩遭紅漆潑撒,桃園表示,兩蔣慈湖與頭寮陵寢,計劃最快6月底再開放。奉厝蔣介石靈柩的四合院,將加設強化玻璃,並且僅允許家屬和經申請同意的團體進入,不對一般民眾開放。協調過程中,家屬曾表達希望開放一般民眾進入,但被軍方以人力、安全考量為由婉拒。未來是否開放要徵得家屬同意。不過,慈湖遊客已銳減至少一半,民眾擔心衝擊觀光,呼籲當局拿出誠意。1975年4月5日,蔣介石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