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乳山諸往鎮有個「掃帚澗」村,因古代多掃帚草而得名

2020-12-18 膠東故事會

從地圖上看,乳山市諸往鎮的西部,有一條環形路。

這條路北起西諸往村附近的大橋,向西一直進山,在繞澗村的西邊轉向南,形成了一個U型的大彎,然後再轉向東,從孫家夼村附近繞到大路上。

在這條環形的山路上,分布著大小好幾個村莊,這次我們要介紹的掃帚澗村,就是其中之一。

如果從北面走的話,過了繞澗村之後就是掃帚澗;如果從南面走的話,則需要從於家圈村經過。

「掃帚澗」的「掃帚」有什麼講究?這一點暫且不論,從後面的「澗」字不難看出,這裡是一處依山傍水的地方,具體而言,它是在老鼠線(當地一座山的名稱)和老鐵山之間的山 澗谷地。

掃帚澗村雖然地處山區,但村莊周邊的地形並不狹窄,因此經過數百年的發展,最多時有300多戶人家的規模,算是一個中等偏上大小的山村。對於先民來說,這裡依山傍水,可耕可林,是適合拓荒的好地方。因此在歷史上有很多姓氏都陸續遷到了這裡。

根據村志記載,最先來這裡定居的是九頂埠的一支宋姓人,時為明朝的天順年間。當時,這裡還人跡罕至,山谷當中有很多「掃帚草」(一種類似灌木的草本植物,可以用來做掃帚),先民就以此作為村莊名稱,稱這裡為「掃帚澗」。

(以上配圖均為掃帚澗周邊風光)

在宋姓人之後,草埠的朱姓、海陽盤 石店的徐姓、萊陽蜆子灣的王姓、熱槐樹的高姓、中尚山的劉姓在明清之際先後遷來。掃帚澗村的規模也逐漸變大。如今村裡劉姓居多,次為徐、王、高、宋等姓。

掃帚澗村附近的山上不僅有「掃帚草」,還有很多柞木,這為當地發展柞蠶養殖提供了便利。根據村志記載,從老輩開始,這裡就有養蠶的傳統,產量最高的時候,一年出3噸的的蠶繭。

此外,因為這裡地處山區,草料相對充足,在上世紀末,這裡也曾一度發展起養兔產業。當時村裡很多人家都有兔子窩,存欄很多長毛兔,定期會有客商到村裡來收兔毛。

(以上配圖為笤帚夼的風光)

在生活中,人們掃地的工具,除了掃帚,還有笤帚,前者比較大,後者比較小。而有意思的是,膠東地區不僅有村莊與「掃帚」有關,還有的帶有「笤帚」兩個字。在乳山的西鄰海陽,該市小紀鎮境內就有一個村莊叫做「笤帚夼」。不過,聽當地人說這個名字主要是因為村莊的地形而來。

想來也有道理,做笤帚的原料一般是高粱,而做掃帚一般是用到掃帚草。因此,兩個村莊雖然名字挺像,但指代各有不同。

相關焦點

  • 遇見乳山丨後山於家村:山海環繞 尋找「大乳山」的傳說
    ,喜獲五個一等獎、六個二等獎,這也是乳山音樂教學之路取得實效的有力佐證。[詳細] 井喬家村位於山東省威海乳山市崖子鎮在地圖中查看,因村群山環抱如井,且是喬姓村莊,故名井喬家村。
  • 掃帚草,原來這麼美
    金秋時節,位於呂梁山西麓的柳林縣曹家溝村掃帚種植基地一派熱鬧的豐收景象。一簇簇掃帚草紅彤彤的,不僅顏值高,還是幫助村民脫貧致富的「寶貝」。據了解,柳林縣環衛中心幫扶曹家溝村以來,2016年開始指導村裡發展掃帚草種植產業。村民紛紛加入掃帚加工合作社。如今,曹家溝村的掃帚產業已初具規模,不僅帶動村民的日子富起來,鄉村環境也美了起來。曹家溝村掃帚種植基地。
  • 【信息資訊】歙縣北岸村:扎草掃帚的老手藝人
    掃帚草,也叫落帚草、地膚。藜科。株叢緊密,植株為嫩綠,嫩芽可以當菜,果實是一種中藥,秋季葉色變紅,聽說在日本很多公園當中都能夠看到漫山遍野的掃把草,每年都能夠吸引到很多的遊客專門買票參觀掃把草,而在中國卻只用來當掃把。
  • 蒙陰縣舊寨鄉有個村古代因杏樹而得名,現在卻以種桃而聞名
    從臨沂市蒙陰縣城區出發,沿著新城路、汶河三路轉到342國道上,向東一直走,快到舊寨鄉北樓村附近的時候,再轉到向北的一條小路,繼續走大概三四裡,此時就可以來到一個叫做「杏山子」的村莊。「杏山子」,顧名思義,因杏樹和山區的地形而得名。
  • 這個夏天來乳山下石硼村,遊覽、採摘、賞景······悠享詩意慢時光~
    乳山市諸往鎮下石硼村這個原本藏在大山深處的小山村因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觀底蘊深厚的紅色文化因位於上石硼之下,也是裸露的平板石層,故取名下石硼,為王姓村莊。沿著去往馬石山紅色教育基地蜿蜒的硬化山路西行約3公裡,就是諸往鎮下石硼村
  • 隨手拍:去馬石山的時候路過乳山市下石硼村,風光很不錯
    萊陽和蓬萊都有東西石硼村,榮成有南北石硼村,而乳山市境內,則有上下石硼兩個村。上下石硼村都位於乳山市諸往鎮境內,地處馬石山區。如果從北面的308國道經嶽家村上馬石山,就會經過上石硼村。而倘若從諸往鎮駐地經大龍口方向上山,下石硼村就是必經之地。而下石硼村的名字,就刻在幾處大石硼上面。
  • 掃帚草怎樣栽培管理
    掃帚草,又名掃帚菜、綠帚、地膚,範兒的小女孩才華洋溢著。 莧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歐洲和亞洲,喜溫暖氣候和充足陽光;較耐鹼、耐旱,一般土壤都能生長。掃帚草可自播繁殖,栽培者一般用播種繁殖。在掃帚草的生長過程中,除了正常管理外,可按自己的要求與愛好,修剪成各種形式,如平頂、方形、圓形、傘型、圓錐形等等,以提高觀賞效果掃帚草枝葉細密、柔嫩,適宜在樓、臺、亭、閣、假山旁或路邊叢植或弧植,也可作一年生的綠籬或花壇中的點綴材料,其嫩莖和葉可蔬菜,種子可榨油,含油量約百分之15,作食用油,也可作工業用油。
  • 組圖:威海乳山海邊一個村莊的實景,名叫「旗杆石」
    這組圖片仍是膠東村莊故事系列,要介紹的村莊位於威海乳山的海邊,名字叫作「旗杆石」。根據村碑的記載,「旗杆石」這個村名確實是因為一塊插旗杆用的石頭而得名。在古代,海邊通常都建有娘娘廟,而廟前都有「旗杆石」,這種石頭當時也算是一種身份的象徵。
  • 遇見乳山 遇見美好 | 既有顏值又有內涵的紅色旅遊路線,趕緊約起來
    ,是革命老區,膠東抗戰重要的革命根據地,在這片紅色土地上,有過光輝的革命歷史,留下了許多寶貴的紅色文化遺產。為留住膠東育兒所這段珍貴的歷史記憶,乳山對膠東育兒所原址民房進行修繕保護,建成紅色教育基地,以文物陳列、照片展示、影像播放、展室復原等方式,再現了膠東育兒所基地歷史。修繕工作中,乳山堅持尊重歷史、修舊如舊的原則,最大化保留房屋原貌,通過對歷史事件、感人故事的整理、展出,讓參觀者從中感受到乳娘精神洗禮。
  • 這種植物在鄉下叫掃帚草,能做成掃帚,觀賞性十足,又叫落帚草!
    在鄉間,各種野花野草並不常見,但是有一種植物,相信見過的朋友絕對不多,這種植物,就是掃帚草。掃帚草,又叫做落帚草,屬於黎科草本植物,經常生長在地裡,天邊,山坡,荒地等地,這種植物的生命力極其的頑強,在生存條件比較惡劣的情況下,也能頑強的生長,對土壤的要求也並不高。掃帚草其實在中國鄉下,很容易見到,作用非常大,但是在城市中,還是比較不容易遇見。
  • 乳山鄒格大壩,因海洋所鎮所轄鄒格村而得名
    乳山鄒格大壩,位於海洋所鎮鄒格村而得名。以防潮為主的鄒格大壩,修建後多了些諸如垂釣,趕海不論潮起潮落,位於乳山河入海口東岸至大乳山北側的防潮堤下位於乳山城區通往大乳山風景區的旅遊路上
  • 親娘墳上一把掃帚草
    娘的墳上,沒有看到其他植物的蹤痕,只有那把掃帚草雖然乾枯但依然挺直。這些掃帚草像經美容師精心整飭,卵球狀,體態勻稱,分布在娘長方形墳墓的中央。娘墳上起初沒有掃帚草,什麼時候長出來的我們姊妹三個也說不清,但我們一致意見留了下來。以前,近家的路邊生長了很多掃帚草,那是我們家的寶,娘稱它們為掃帚菜。
  • 《賞花》日本浪漫秋季,圓滾滾的掃帚草
    掃帚草地膚屬植物Kochia,早期常被拿來當作掃把的材料,因此名為掃帚草,呈現球狀的生長,每年約在九月至十月之間由翠綠轉為深紅,而後成為一大片紅色毛毛球奇景,許多遊客更是慕名而來,一睹壯觀畫面。日立海濱公園,除了春天淡藍色的粉蝶花令人驚豔之外,秋季的掃帚草也相當聞名遐邇,每到秋天,掃帚草便從翠綠色轉為滿片火紅的原野,數量多達32,000株,圓滾滾的非常壯觀!蛭野高原的掃帚草公園,園內共約有一萬株的掃帚草,在中部地區首屈一指。由於蛭野高原冬季是滑雪場,因此乘坐纜車從空中欣賞腳下的大片豔紅掃帚草,成為與其他賞花地區的不同之處,也是一大人氣賣點!
  • 小綠成長記-國營常陸海濱公園的掃帚草
    最出名的是掃帚草變成大紅之後(秋天)的時候,一眼望上去一片紅彤彤,與秋天的傳統美景楓葉有的一拼。美吧!但是今天小編想介紹的是這些掃帚草還沒有變紅的樣子。雖然不太出名,但是卻超可愛的。大家知道這裡的掃帚草是純手工種下的麼?花費近兩周的時間, 將大約3萬千株掃帚草幼苗一株一株地種下,而且還種的如此整齊,在這裡不得不感嘆一下日本人的認真。
  • 農村的「掃帚草」用處多多,既能當菜也能做掃帚,還是一味中藥材
    在農村說到這種掃帚草是每個人都不會陌生的,但知道它的可以當做菜來食用知道的人並不多,更多的都以為只能用來做掃帚,但其實呢這農村生長的掃帚草用處很多,不僅僅是能當菜能做掃帚,它還是一味中藥材,今日就隨小編一起來瞧瞧吧!
  • 行走在古村的歷史時光裡,乳山自助遊攻略
    南司馬莊:千年古韻今猶在2014年10月, 山東 省公示第一批103個省級傳統村落, 乳山 寨鎮南司馬莊村入選,該村為本批我市惟一入選村莊。千年古村蘊古韻,南司馬莊村是一個人文色彩厚重的老村,有氣勢宏偉的地主大院,有造型奇特的母子銀杏樹,有消失了的貞節牌坊,如今隨著居民生活方式的不斷轉變,傳統房屋逐漸進行了現代化改造。
  • 門前一排掃帚草,春天可以當菜吃
    經常關注網絡的朋友可能知道一種「網紅草」,長的一團團的,就像是一顆顆的植物球,非常漂亮,這就是掃帚草。由於掃帚草奇特的造型,已經有很多景區和公園引進種植,有庭院的朋友們喜歡的話可以種上一排,絕對吸引目光。
  • 小掃帚掃出大市場 嘉祥「掃帚第一村」每年賣出近億元
    掃帚,大家都見過,在普通人的印象裡,掃帚並不起眼也不值錢。可在濟寧嘉祥有這麼一個小村莊,硬生生把不起眼的掃帚做成了年銷售額近億元的大產業。竹竿為把,竹葉為面,雖然不是竹子的原產地,但是用竹子製作的掃帚卻從這個小小的前杜村裡賣到了全國各地。
  • 扇打辱罵下屬 山東威海乳山公職人員徐華偉已被停職
    封面新聞記者 曾業9月23日,網友爆料稱,山東省威海乳山市委黨史研究中心主任徐華偉,對下屬工作不滿意扇打辱罵,事發過程的視頻被曝光。據稱,被打的公職人員系該單位黨史研究科呂某某。該單位工作人員表示,涉事兩人目前在公安機關接受調查。
  • 乳山非物質文化遺產之木頭魚的傳說
    舊時乳山西北部山區如諸往鎮、馬石店鎮、育黎鎮及周邊村鎮,離海較遠,交通運輸不方便。在這些地方,家裡待客,想吃到新鮮的海魚非常困難。但是依照這裡的風俗,家裡待客酒席上沒魚是件很沒面子的事情。當地人就發明了木頭魚。用木頭雕刻成真魚的樣子,放在盤子裡,上面蓋上炒雞蛋、蔥花等各種材料,端到桌上真能以假亂真。此時主人往往開始勸酒,不惜把自己喝倒,把客人喝醉喝跑。目的是為了不讓客人看出破綻,保全一點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