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商網記者報導)近日市場傳言,因奢侈品市場銷售疲軟,廣州一家集合了十多個國際一線品牌的奢侈品賣場欲在圈內低調轉手,尋找接手方。此傳聞未點名是哪個商場,坊間議論重重,事件或有或無,愈發神秘。
自去年十八大以來,政府提倡厲行節約,抑制高端消費,反腐重拳層層出擊後,奢侈品市場的消費熱隨即降溫。如今大半年過去了,廣州高端賣場的經營情況如何,贏商網記者走訪了麗柏廣場和太古匯,一探奢侈品的經營現狀。
麗柏廣場地位尷尬被傳欲轉手
麗柏廣場位于越秀區環市東路367號,廣州花園酒店正對面,總建築面積約1萬平方米,2004年正式開業,是廣州第一個面世的奢侈品商場,也是當時華南地區頂級品牌最為集中的高端商場。
贏商網記者在現場看到,麗柏廣場共5層,67間商鋪,囊括了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 、古馳(Gucci)、迪奧(Dior) 、範思哲(Versace) 、華倫天奴Valentino 、雨果博斯Hugo Boss、菲拉格慕 Salvatore Ferragamo、瓦倫蒂諾•加拉瓦尼(Valentino)、喬治•阿瑪尼(Armani)、芬迪(Fendi)等全球知名奢侈品牌。
麗柏廣場與白雲賓館、廣州友誼商店共通,在環市東商圈經營多年
麗柏廣場立於白雲賓館與廣州友誼商店的中間位置,處於環市東商圈的核心位置。在工作日,麗柏廣場的各個店鋪,生意均十分冷清,因為與白雲賓館相通,僅有少量賓館客人在麗柏廣場駐足閒逛,大部分顧客則走向另一邊的廣州友誼商店。
而對於「廣州高端奢侈品賣場低調轉手」的傳聞,很多業界人士猜測有可能是麗柏廣場。雖然佔有開業先機,並一度成為廣州乃至廣東的奢侈品聚集地,但是在太古匯開業之後,大部分客流都從麗柏廣場轉移到太古匯,而主打奢侈品折扣店的海印又一城奧特萊斯也分流了部分消費,麗柏廣場處於比較尷尬的位置,高端大型商場有太古匯,奢侈品折扣店有海印又一城奧特萊斯。
不過,對於這一轉手傳聞贏商網記者致電麗柏廣場相關負責人,未能得到明確答覆。
太古匯&麗柏廣場:不存在有你沒我的局面
相比麗柏廣場1萬平方米的面積及單一的業態,太古匯無疑更佔有優勢。2011年開業的太古匯總建築面積愈40萬平方米,整個項目包括一座大型購物中心,兩幢甲級寫字樓,以及廣州首間文華東方酒店。
贏商網記者在現場看到,龐大的規模、亮堂的裝修設計之下,太古匯商場的業態十分豐富,除了服裝、鞋包皮具和珠寶鐘錶之外,還設有影音電器、美容護理和餐飲店、書店等。由於處在天河核心商圈的有利位置,太古匯平日裡也有一定人氣,人群較為集中的是Ole超市和餐飲店,優衣庫等快時尚品牌店客流也不少。
太古匯以其奢侈品類齊全、購物環境高端時尚形成對麗柏廣場的挑戰
目前,可以說太古匯是廣州最為高端的購物中心也是奢侈品牌最為集中的商場,包括香奈兒(Chanel)、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迪奧(Dior)、範思哲(Versace)、普拉達(Prada)、巴寶麗(Burberry)、菲拉格慕 Salvatore Ferragamo、芬迪(Fendi)、寇馳(COACH)等服裝、皮具高端品牌。另外,蒂芙尼(Tiffany & Co.)、伯爵(PIAGET)、寶格麗(BVLGARI)等珠寶品牌,以及歐米茄(OMEGA)、萬國(IWC)、萬寶龍(MONT BLANC)等頂級名表也進駐。太古匯全場180多個商鋪的品牌組合,對麗柏廣場的挑戰的確十分明顯。
戴德梁行商業地產服務主管及高級助理董事伍林認為,麗柏廣場的優勢是與廣州友誼商店相連,作為聚集各種高端品牌的百貨公司,廣州友誼和麗柏廣場剛好形成互補和客流共享。而太古匯打造的是mall的概念,規模大、檔次高、裝修時尚氣派,顧客逛太古匯的體驗感更好,有很強的吸客能力。麗柏廣場和太古匯的高端品牌有部分重合,雖然長期來看太古匯的綜合能力更勝一籌,但雙方不存在有你沒我的態勢,不是誰吃掉誰,而是一起把市場做大。
奢侈品市場分化:品牌認知度決定業績
有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奢侈品市場的本土消費達到280億美元,境外消費達到740億美元,中國人買走全球47%的奢侈品,是全球奢侈品市場無可爭議的最大客戶。
本屆政府啟動的反腐風潮持續不斷,時間已經接近一年,效應十分明顯,直接導致一部分奢侈品消費的資金離場,不少高端品牌表示,旗下產品在中國大陸的銷售受到了影響。
LVMH 稱,中國政府反腐消費影響其腕錶和洋酒品牌的銷售,瑞士鐘錶聯合會發布的4 月份數據顯示中國大陸已跌出瑞士鐘錶出口的前三名,其在中國內地的銷售4月份下跌了6.5%。有數據顯示,2013 年中國人在奢侈品上的開支下跌了15%。
業內人士表示,除了反腐因素外,中國實體經濟放緩、消費者意識的覺醒、中國消費者的海外購物等也被認為是奢侈品在中國增長降低的重要原因。
與此同時,市場的分化也在加劇,一些「輕奢品牌」逐漸流行,Michael Kors,其主推的數千元包款取得了連續多個季度的增長,小眾珠寶品牌梵克•雅寶、服裝品牌CELINE等的業績均能逆勢上漲。
伍林表示,跟一般的零售服裝店相比,奢侈品針對特定的人群,販賣的是一種品牌文化,反腐敗政策雖然會對奢侈品消費帶來影響,短期內剔除一部分不正常的市場需求,但從長期來看,奢侈品的品牌認知度在提高,各類品牌會被更多人群認識,行業會朝著純粹的市場需求發展,消費也會走向理性化。
主要奢侈品公司業績一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