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青神:小竹編成增收致富大產業

2020-12-24 中國政府網

新華社成都9月15日電(陳地、姚永亮)9月中旬,在四川省青神縣竹編產業園的竹藝竹韻工坊裡,6名村民正專注地編織花提籃,一旁的劉前興給來自廣東深圳的客商介紹編織工序,指著百餘件大小不等的樣品,他開始和客商洽談。

劉前興是當地農民,50多歲。幾年前他學得了一手過硬的竹編技術,這兩年專注從事各種規格的花提籃編織,年收入超過20萬元。不僅自己發家致富,他還被聘請到雲南等省當竹編教師,帶動不少貧困地區村民靠竹編脫貧。

統計顯示,青神縣總人口僅20萬,但卻有3.5萬名和劉前興一樣從事竹編產業手藝人,其竹編產品銷售網點已遍布國內各大城市,並遠銷歐、美、澳以及東南亞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青神縣也因此被稱為「中國竹編藝術之鄉」。

據了解, 「青神竹編」始於戰國時期,歷史悠久。近年通過傳承與創新發展,發展成為有平面竹編、立體竹編和竹編套繪三大類3000多種產品的龐大體系,不僅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更成了當地群眾脫貧致富增收的大產業。

從2012年開始,青神縣開展竹編產業工人「千人培訓」,以殘疾群眾、婦女、青年勞動者等為重點,開設藝術性與實用性皆備的瓷胎竹編、竹家具製作、竹包裝、竹燈籠、平面竹編五大培訓,目前已完成人才培訓1萬餘人。

青神還成立了竹編產業園區,每年拿出22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引導企業和竹編能手入駐園區,解決園區建設發展中的資金難題。園區現已引入竹編、竹加工相關企業20餘家。

如今,作為國際竹藤組織竹手工藝培訓基地的青神縣,還累計為30多個國家和地區培訓竹產區貧困人員5000餘人。

截至2017年,青神縣已建成現代竹林基地19萬畝,竹產業總產值19.57億元,農民人均從竹產業上獲得收入達到2064元,竹編產品打入海內外市場直接銷售收入突破2.6億元,帶動農民增收1.8億元。

相關焦點

  • 國家級非遺項目——四川青神竹編綻放歐洲
    新時代新市場四川訊(馬勝軍)10月7日至18日,青神縣委統戰部選派1名技藝精湛的竹編工匠參加我省重要涉僑公共外交品牌「文化中國·錦繡四川」歐洲行活動,向歐洲各界人士展示具有濃鬱四川特色的國家級非遺項目—青神竹編,讓古樸典雅的「竹編」之美在歐洲大放異彩。
  • 杜拜中阿衛視記者點讚青神竹編:特色產業品牌越來越有國際範兒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方秦):「青神成功讓本地特色產品進入國際市場,我認為此舉值得阿拉伯借鑑。」杜拜中阿衛視記者康恩中在眉山市洪雅縣柳江古鎮觀看青神竹編編制時說道。  青神是「中國竹編藝術之鄉」。 青神竹編歷史悠久,被列入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是中國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並躋身全國區域品牌百強榜,曾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2019年北京世園會展出。青神竹龍還成功獲得「最長的竹編舞龍」金氏世界紀錄稱號。
  • 竹編長龍舞動青神竹緣
    四川在線眉山訊(王麗)8月1日,2019北京世園會國際竹藤組織園「眉山周」活動正式拉開帷幕。啟動儀式上,金氏世界紀錄官方認證官宣布:青神竹龍成功獲得「最長的竹編舞龍」金氏世界紀錄稱號,並頒發了金氏世界紀錄證書。
  • 四川青神:加快建成國際竹藝名城
    將一個個城市「綠心」串聯,折射出來的是青神對提升城市品質的重視。如何讓青神這座有著"中國椪柑之鄉"、"中國竹編藝術之鄉"等美譽的城市在未來呈現出更獨特的內在美?青神下足了功夫。「我們整合利用現有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主體功能區規劃,按照做美濱江新區、做強產業園區、做大城北新區、做精老城區、做優竹藝景區、做活擁江片區的思路,將青神縣的開發邊界由原來的18.2平方公裡優化到了26.5平方公裡。」縣自然資源局總規劃師劉竣耐心地介紹著青神提升城市品質做的一系列工作。
  • 青神竹仙子暨2016中國旅遊小姐全球大賽四川總決賽完美收官
    四川在線消息(四川在線記者 王玥)青神竹仙子暨2016中國旅遊小姐全球大賽四川總決賽25日在青神縣舉行。本次大賽是具有獨立國產智慧財產權的國際頂級品牌賽事。本屆大賽由香港衛視、中國國際文化傳播集團聯合主辦,成都豐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承辦、中共青神縣委宣傳部、青神縣廣電臺等單位協辦、青神大學社區成藝雅居獨家冠名。
  • 【青神 • 最美竹林風景線】牢記囑託 鼎立三竹 青神縣高質量建設最美竹林風景線
    「青神竹編」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連續兩年躋身中國品牌價值百強榜,青神竹編產業園區成功創建為全省唯一國家林業產業示範園區。打造全國最具特色的國家林業產業示範園區——青神竹編產業園2018年9月,青神竹編產業園區被命名為全國首批國家林業產業示範園區,園區立足特色、科學規劃、創新研發,不斷提升影響力。編制青神竹編產業園區總體規劃和產業、旅遊等單項規劃5個,解決用地指標2000畝,每年安排專項資金支持園區建設。
  • 四川青神:成立「大竹海」「大峨眉」聯盟 打造文旅「黃金驛站」
    青神作為聯盟發起代表在「大竹海」聯盟成立大會上作交流發言8月27日,宜賓市長寧縣,在四川、重慶、貴州、雲南等4省市8月28日,峨眉山市,在川內6市40個縣(市、區)近200名嘉賓見證下,「大峨眉」文旅發展聯盟正式成立。作為「大竹海」「大峨眉」聯盟成立發起單位之一——青神,全面主動參與此次活動,不僅位列成都「大竹海」旅遊環線,更在聯盟成立大會現場作經驗交流,現場展示青神巧奪天工的竹編技藝和工藝品,進一步擴大青神對外影響力。
  • 鄉村因竹而美 村民以竹致富
    □本報記者 樊邦平  「現在竹林成了風景線,更要把鄉村遊搞起來。」1月5日,青神縣最大的竹林基地——瑞峰鎮尖山村,萬畝竹林隨風搖曳。  「因竹而美,以竹致富」的不僅是尖山村。在不遠處的瑞峰鎮天池村,一個集旅遊、餐飲、康養和田園綜合體為一體的雷竹產業孵化園正在崛起。  「為充分發揮竹林價值,近年來我們推進『綠滿青神』行動,實施岷江流域生態屏障建設項目,推動竹產業轉型升級,將農家房前屋後的綠竹打造成美麗鄉村風景線、農民增收致富的搖錢樹和岷江流域的生態屏障。」
  • 青神竹仙子冠亞季軍將獲旅遊形象大使榮譽 代言青神旅遊
    四川在線消息(四川在線記者 王玥)青神竹仙子暨2016中國旅遊小姐全球大賽四川總決賽上月在青神縣完美收官,8日,記者從主辦方獲悉,本次大賽的冠亞季軍「青神竹仙子」將於11日獲得旅遊形象大使榮譽,代言青神旅遊。
  • 旅遊小姐將化身青神「竹仙子」
    (原標題:旅遊小姐將化身青神「竹仙子」) 7月9日,「2016中國旅遊小姐全球大賽四川賽區
  • 學竹編、看年畫、賞彩燈……一起來一趟非遺技藝研學之旅!
    景區主要包括國際竹編藝術博覽館、中國竹藝城、熊貓館、中國首家竹林溼地公園、竹產業創新創業孵化園和中國竹編第一村等6大景點。國際竹編藝術博覽館裡陳列著古今竹編藝術品,大多為精品,共分兩大類,7個系列,3000多種,琳琅滿目,令人驚嘆。
  • 砥礪前行再揚帆——青神縣特色產業發展半年回眸之竹產業篇
    竹林院子項目施工現場  攝影  肖倩  國際在線四川報導(方秦 通訊員 肖倩):2019年以來,青神縣堅持以產業為先、項目為重,凝心聚力,敢為善成,紮實推進工作落實,奮力實現竹產業高質量發展。據統計,2019年上半年,青神縣實現竹產業綜合產值約20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入0.7億元。青神竹編躋身全國區域品牌(地理標誌產品)百強榜,邵曉玲等3名竹編技師獲評省級竹編工藝美術師,國際竹編藝術博覽館正式授牌市級廉潔文化教育基地,國際竹藝城景區獲評眉山市第一批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 小毛豆成為海南鄉村增收致富大產業
    通過種植毛豆,海南昌江、東方、儋州、白沙、樂東、儋州等地的村民,多了一個增收致富的新途徑。航拍海南省東方市東河鎮西方村,已完成毛豆種植的整地作業。林士傑 攝在昌江石碌鎮山竹溝村,數百畝毛豆正迎來採摘季。「這些年來種植毛豆風險小,價格較為穩定,農民只要種,肯定有收入。
  • 收好這份秘籍,教你在青神「吃、喝、玩、樂」
    別急,小編立馬奉上玩耍秘籍教你吃喝玩樂在青神走起~展示自古以來,人類使用竹器具的發展歷程和青神竹編的歷史。主要展示青神平面竹編、立體竹編、瓷胎竹編精品和科普體驗竹類知識和竹編技能。包括眉山特色竹產業、國際竹藤組織主要活動和歷屆竹文化節情況、世界竹編分布情況和各大洲40餘個國家竹編精品展示、專題特展區。精品多多,絕對讓你目不暇接。
  • 眉山竹編為什麼會火?
    眉山與竹眉山這座翠竹環繞的城市,是四川竹資源分布重點地區,全市竹林面積多達108萬畝。在多數眉山人的回憶中,總有故鄉的一把竹椅,總有一種聲音:「吱呀吱呀」,總有不小心頭髮被竹編夾過,總有一次露臺竹躺椅乘涼的經歷.......
  • 全域開放融入成都發展 眉山青神激發新動能
    對環境要求相當高的螢火蟲更是常駐當地,也為青神開闢了螢火蟲生態農旅新空間。  藉助生態優勢,近年來,青神深入貫徹綠色發展理念,持續發展壯大綠色產業。高品質的青神柑橘走出青神,走出國門,被送上了蓉歐班列,暢銷東南亞、俄羅斯、加拿大等12個地區和國家。  依託竹資源,青神更全力推動竹編產業發展,促進文化旅遊發展。
  • 竹博會開幕在即 青神推出全英文宣傳片展獨特韻味
    四川在線眉山訊(高揚 記者 樊邦平)9月27日,2019國際(眉山)竹產業交易博覽會(以下簡稱竹博會)將在眉山舉行。這是今年在眉山舉行的又一場國際性會議。為配合此次盛會,讓世界更了解青神,青神特別推出全英文宣傳片《韻之青神》,介紹青神的獨特魅力。
  • 四川下「竹」功夫建竹林風景 做大做強「竹產業」
    劉忠俊 攝中新網眉山1月7日電 (記者 劉忠俊)記者1月7日從四川省竹林風景線建設現場推介會獲悉,該省在「竹」上下足功夫,讓「竹元素」充分融入城市、村鎮等,做大做強「竹產業」。眉山蘇堤公園翠竹長廊。 劉忠俊 攝四川省財政廳相關負責人表示,2018至2019年,該省通過調整支出結構,統籌中央、省級相關專項資金2.2億元人民幣(下同),採取以獎代補、先建後補等方式,支持竹產業高質量發展。特別是在2019年,四川啟動建設19個竹產業重點培育縣和5個現代竹產業園區,推動建成翠竹長廊、竹林大道17條、370公裡,認定竹林小鎮6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