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人自古與竹為鄰,眉山青神,有著「中國竹編藝術之鄉」的美譽,是我國悠久竹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世博會、廣交會、竹博會……眉山人依託竹根的天然外貌,充分發揮自己的巧手慧心,一件件人見人愛的竹根雕工藝品從眉山流向世界。
食之有竹筍,用之有竹具,樂之有竹器,竹,早已經浸潤進眉山人的生活中。
今天,我們一起來聊一聊「眉山的竹緣」。
東坡與竹蘇軾,字子瞻,四川眉山人。作為「千載詩書城」——眉山的「代言人」,蘇東坡對竹情有獨鍾。
他在《於潛僧綠筠軒》一文寫道:「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這幾句經典之語,至今仍被人傳詠。
但凡說到高潔,大多以竹比喻。其實,蘇東坡除對竹子的高雅品格讚嘆外,更多的是強調以竹子為生活環境對居住者的情志的薰陶,以及環境對人的生活和情趣的積極影響。
「世間無墨竹,既可以用墨畫,何嘗不可以用朱畫!」朱竹,據說也是由蘇東坡首創,後來文人畫中流行畫朱竹,蘇東坡也被尊為朱竹鼻祖。
還有,據傳蘇東坡在中巖書院就讀時,就用竹扇驅蚊納涼。盛傳蘇東坡與青神才女王弗在中巖相戀後,王弗見東坡在中巖山上讀書,常被山上的蚊子咬一身皰塊,十分痛心,於是,回家請篾匠教她編了一把很精美的宮扇,送給東坡,作為"定情物"。
眉山與竹眉山這座翠竹環繞的城市,是四川竹資源分布重點地區,全市竹林面積多達108萬畝。
在多數眉山人的回憶中,總有故鄉的一把竹椅,總有一種聲音:「吱呀吱呀」,總有不小心頭髮被竹編夾過,總有一次露臺竹躺椅乘涼的經歷.......
而眉山青神,竹資源更是十分豐富,農家房前屋後,溝邊山坡遍布慈竹、斑竹等幾十種竹子,具有竹筒長、節稀、纖維長、拉力好、韌性強、易於啟篾絲,同時,耐水、耐酸、耐鹼等優質特點。
多年來,群眾在不斷實踐中形成了多種類型的竹編藝術產品。竹製品滲透著眉山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竹名片」竹編在眉山,從老百姓的手中開始,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逐步走向了更高的一個層次。眉山,也打出了許多與「竹」有關的名片:
中國首家竹林溼地公園:
中國首家竹林溼地公園就在眉山青神,這裡以竹為主題,汲取中國古典園林之精髓,融入川西園林之風格。竹類植物除了選用鄉土竹類,還引進國內外具有觀賞價值的竹類,共計36種骨幹品種,400餘種竹類,蔚為壯觀!
中國竹編第一村:
在中國竹編第一村,已建成竹海、竹藝、竹城的「三竹縮影」。
在這裡,竹藝編織已經成為一種不可或缺的精神物質。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中國竹藝城:
中國竹藝城博物館,匯集中華民族竹文化的上千種竹編藝術精品,堪稱竹的藝術宮殿。陳列有國家、省、市及縣領導題詞和中外貴賓留影,古代竹製用具,古、近、現代粗獷竹編。
有從炎帝到未代皇帝傅儀頭像、價值5萬元一幅的"中國百帝圖"等高級竹編展品,工藝精湛、爐火純青、享有民間藝術瑰寶殊譽。
國際竹編藝術博物館外牆仿竹編紋理,仿佛一個竹籃。在這裡,你可以更加了解竹文化:用細如髮絲的竹篾編成,可與刺繡比美;同一座竹編畫屏,正面看不到什麼,側面看則是精緻的觀音像,而且不同角度看陰面陽面正好相反......
眉山舉辦多次竹盛會,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觀者,在這裡見識到了什麼叫做巧奪天工,被眉山竹編深深折服。
眉山竹編大師陳雲華,國家級非遺青神竹編工藝傳承人,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
陳大師的作品被權威部門稱為"中國一絕"、"中國竹編藝術精華"。作品在國家、國際博覽會上榮獲金獎;中央電視臺、四川電視臺、人民日報等宣傳媒體對陳雲華竹編藝術進行了上百次的報導,獲得了各界的高度讚賞和充分肯定。
殷超,青神大名鼎鼎的全能型竹編大師,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殷超自幼家境貧寒,從小就向母親學習編扇子,拿到集市上賣掉,錢用來補貼家用。1977年,17歲的殷超高中畢業後,便回家專業從事竹編創作。
殷超最著名的,是他創作的「草圖快速編法」比普通竹編的速度高出了3--5倍,大大提高了生產的效率。殷超創造了34年的技藝,至今無人超越,2014年,殷超還開始研究用竹子來建房子。
張德明,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青神竹編傳承人、青神縣竹福竹編藝術創作中心創始人。
竹編專家張德明為「上下」名為「橋」的白瓷茶具設計了一種新的編法:竹絲扣瓷。在傳統瓷胎竹編的肌理上,做了完全不一樣的創新。瓷胎竹編,以瓷器器皿為胎,用纖細的竹絲,柔軟的竹篾,緊扣瓷胎,胎彎竹彎,依胎成形,竹絲和瓷胎渾然一體。
有名氣、有名家、有名著......
青神與青神竹編
集眾多榮譽於一身:
中國竹編藝術之鄉;
中國竹編製品出口基地;
國家級非遺生產性保護基地;
全國區域品牌(地理標誌產品)百強榜;
第一批國家傳統工藝振興項目;
......
眉山「竹跡」,遍布世界青神竹編不僅是一種產業,更是眉山與世界交流合作的平臺和載體。
青神中國竹藝城是國際竹藤組織竹手工藝培訓基地,也是國家林業局國際竹藤中心培訓基地。這裡從2001年開辦第一期國際培訓班以來,已先後培訓盧安達、衣索比亞、泰國、寮國、加納等國的200多名學員,將中國竹藤培育、加工和利用方面的發展經驗,與世界各國分享。
2016年10月11日-14日,第九屆中國竹文化節在眉山市青神縣舉辦。中國竹文化節是我國規模最大、規格最高、影響最廣的國家級、國際性竹事盛會。自2014年11月接到承辦第九屆中國竹文化節的「接力棒」後,眉山市就提出堅持國際化定位,堅持全球視野和世界眼光,要舉全市之力,把竹文化節辦成眉山的「世博會」「奧運會」。
深化國際合作,眉山一往直前。2017年11月6日,時值國際竹藤組織成立20周年,眉山市政府與國際竹藤組織在北京籤署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協議。這是一項標誌著雙方合作交流進入新階段的協議。
根據協議,雙方將在舉辦重大活動、實施重大項目、拓展國際國內市場、共建竹產業示範基地等方面,開展全面務實的高效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另外,青神竹編還積極參加廣交會、世博會,在各大舞臺展現竹編本身的魅力,也向外界展現了眉山!
6月29日上午,2018國際(眉山)竹產業交易博覽會眉山開幕。
來自世界各地的目光,再次匯集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