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奇蓄秀當此地,鬱然千載詩書城。
眉山,岷江與峨眉之間最神奇的地方。三蘇故裡,魚米之鄉,相傳是彭祖養生之地。
「東坡泡菜」低鹽脆香,在眉山被做成了產值上百億的產業。目前,眉山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泡菜產業基地,創造了「六個全國第一」的傳奇,帶領著中國泡菜走向世界。而這個通向世界的出口,就是我們此次介紹的眉山「中國泡菜城」交易展示中心。
<<<中國·眉山泡菜交易展示中心,像科技館的泡菜城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11月19日,經過三個月的辛苦工作,雷士以燈光點亮了眉山泡菜罈,將中國民俗與世界審美完整的交融在一起,形成新世界下的最美中國風。
01
框·陶罐
陶器是人類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創造出來的一種嶄新的東西,是科技的開端。設計眉山泡菜城的時候,設計師一直在思考什麼樣的形狀能表達傳統民俗在當前科技社會下的形態。經過多次的碰撞,設計師終於決定了以泡菜罈子的陶罐為形狀,以具有科技感的銀色、白色來展現新時代下的民俗變化升級。
<<<俯瞰"泡菜罈子"
在設計途中,為了展現陶罐的完整性,設計師為這個「罈子」設定了3個觀賞面,從進入展館的三條主幹道出發,無論哪一條觀賞泡菜館都具有極強的審美性。
<<<燈光設計是全方位的,不管是從空中還是從地面,都將"泡菜罈子"打造成了眉山的地標性建築
燈光設計上,泡菜館注重建築體量關係,用明暗光影表現建築形態和起伏變化,還原建築語彙。黃、白光色搭配體現剛柔的質感對比,引申出建築設計的象徵意義。遠觀泡菜罈,整體夜間景觀具有「明珠」的形象效果,在夜間加強地標性建築形象。
02
線·竹編
蘇軾曾說:「食者竹筍,庇者竹瓦,載者竹筏,炊者竹薪,書者竹紙……,川人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竹,是川人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眉山多竹編,竹編可製成藝術品可製成乘器。
<<<現代建築語言,再現竹編藝術
泡菜城以現代的建築語言來展現傳統的竹編藝術,建築主體以光模擬竹編的紋理和花式,再用戶外洗牆打亮主題,營造出整體的層次感。
<<<以燈光詮釋竹片流暢的線條
外牆以點光源裝飾,仿佛從竹編的縫隙中穿透的光,新型材料構建起建築主體,透光度的變化帶來建築整體的層次變化,使建築在夜晚中呈現出漸變的形態。
<<<用點狀燈光模擬陽光透過竹編縫隙的溫柔
<<<雷士的燈光,在高大空間依然熠熠生輝
03
型·岷江水
眉山位於岷江中遊,江水穿過城市,帶走一片城市光影向夜色而去。經過都江堰的沉澱和改造,岷江在眉山將水的柔軟發揮得淋漓盡致。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泡菜是以水為媒介,讓蔬菜香料交雜發酵。眉山泡菜城取岷江之柔,以綿長的曲線展示水的輕柔,水為媒,眉山以泡菜文化溝通中國與世界。
<<<水至柔不止表現在建築語言,更表現在燈光的語言
<<<水利萬物,因此燈光也因是舒適利人的
在燈具選擇中,為配合建築整體的曲線設計的連貫性,整個項目挑選了大量的燈帶照亮建築的整體曲線,這樣既保證了曲線的連貫性,又能實現燈具的隱蔽性,實現「見光不見燈」,仿佛建築本身在發光。
市場策劃項目組
內容監製:謝俊、許建星
內容策劃:劉婉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