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你們讀懂了我的這些成語,就讀懂了眉山!

2020-12-11 騰訊網

說起眉山人蘇東坡

那真是說個三天三夜也說不完

作為北宋第一大V

他身上的標籤也有很多

除了文學家、書法家

畫家、詩人、美食家外

他竟然還是

成語的高產者

令人噴飯、胸有成竹

淡妝濃抹、河東獅吼

水落石出、出人頭地

絕無僅有、化為烏有

江山如畫、堅韌不拔

難能可貴、百讀不厭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

這麼多的成語

都出自東坡大大的詩詞

與他有關

而作為蘇東坡的故鄉

咱們眉山

早已將

東坡文化

刻進了自己的城市標籤

今天,我們就換個視角

用「東坡造」的成語穿越到現代眉山

你或許會發現

原來身邊熟悉的景致

也會如此新鮮有趣

一半是成語

一半是眉山

everybody

跟著「東坡造」成語走一波!

東坡城市溼地公園

釋義:形容長於描寫景物的詩,使讀者如置身圖畫當中。也形容詩的意境非常優美。

東坡題跋·書摩詰《藍田煙雨圖》

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

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湖光粼粼、白鷺群飛

在藍天白雲下

東坡城市溼地公園

處處綠意盎然、美不勝收

在岷江和東坡湖的環繞下,公園形成一個完美的月亮形。

詠嘆「」與「

是蘇東坡文學造詣的精髓

而東坡城市溼地公園

也充分應用了此精髓

在設計中處處都凸顯出

「東坡文化」「月亮」「水」

三個關鍵元素

取「滿月」之形的環形廊橋

連接水上與水下

空中俯瞰是一輪滿月

水中漫步亦是一環玉輪

到夜間明月升空

倒影在環中

更是真實與虛幻相映成趣

公園處處以水為景

木質小橋成了歡笑的地方

小橋流水人家般的氣息

正流淌著

也許這正是

這座公園的愜意吧!

站在拱橋上

如月牙般

身著古裝的女孩們

仙氣飄飄迎面走來

恍如隔世

人在城中,城在景中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說的不就是

咱的東坡城市溼地公園

江口沉銀

釋義:指潮水退下去,水底的石頭就露出來。原指一種自然景象,後多比喻事情終於真相大白。

後赤壁賦(節選)

於是攜酒與魚,復遊於赤壁之下。

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石牛對石鼓,銀子萬萬五。

有人識得破,買盡成都府。

「江口沉銀」的傳說

最終在2017年

經過圍堰排水發掘

水落「石」出

「江口沉銀」一期挖掘現場

2017年,「江口沉銀」開始了

正式的考古發掘工作

大量金銀文物

陸陸續續重現於世

「永昌大元帥」虎鈕金印

「西王賞功幣」

「大順通寶錢」

……

多件精美文物的出水

實證了流傳數百年的

張獻忠沉銀傳說

「彭山江口沉銀遺址」獲評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今年冬天

第三期發掘工作

正式啟動

相信隨著這次發掘工作的深入

這段充滿神秘的歷史

也將水落石出

江口沉銀博物館效果圖

未來

三次考古出水文物

將在即將修建的江口沉銀博物館

與公眾見面

讓我們一起期待吧~

黑龍灘

釋義:謂山川、河流美如畫卷。形容自然風光美麗如圖畫。

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一水一島

一山一奇

一個一個綠色島嶼

映襯著碧水藍天

這樣一個湖光山色之地

就在仁壽黑龍灘

紅瓦白牆的成群建築和房屋

圍繞著龍灘而立

一個個都是如夢仙居

很多時候,黑龍灘是

最素雅的水墨

淡淡暈開

雲霧是點綴的重筆

就這樣靜靜走入

去感受一下詩意的龍灘美

這樣一幅水墨龍灘,我想,你也一定會愛上。

這裡雲霧繚繞,仙氣十足

這裡碧波萬頃,水天一色

這裡水墨如畫,驚豔了時光

這裡的一年四季

都風景如畫

去黑龍灘

一定要做的事

必然要感受一次泛舟湖上

閱盡這如畫的

山水風光

瓦屋山

釋義:只有一個,再沒有別的。形容非常稀有。也用來形容人或物非常珍貴。

上皇帝書(節選)

改過不吝,從善如流,此堯舜禹湯之所勉強而力行,秦漢以來之所絕無而僅有。

蘇軾說:

瓦屋寒堆春後雪,峨眉翠掃雨餘天

陸遊說:

山橫瓦屋披雲出,水至牂牁裂地來

英國植物學家、探險家威爾遜說:

「雲靄之上一個巨大的諾亞方舟」

……

從古自今

人們對瓦屋山的讚美

從未間斷

世界第二大桌山

中國最美桌山

瓦屋山的美

美在獨特的方山地貌

美在奇特的景象景觀

美在震撼的七十二道瀑布

美在它的絕無僅有

地貌——常見又舉世罕見

平頂桌狀的斷塊山

在世界上並不少見

但作為平頂桌狀的斷塊山

瓦屋山,卻舉世罕見

因為——

它海拔高度如此之

山頂面積如此廣闊

懸崖絕壁如此連續壯觀

而當它那空中樓閣似的山頂

在雲霧中浮現的時候

你會有一種魔幻世界的感覺

奇特的天象景觀

瓦屋山頂秀出雲表之上,四季可觀日出、雲海、佛光、聖燈、三個太陽等奇觀。每當朝晴夕陰之時,雲湧霧漫之際,站在瓦屋山頂的,象爾巖、睹光臺或闢支佛崖觀佛光幻動,看聖燈明滅,簡直是絕了。

瓦屋佛光

瓦屋日出

瓦屋雲霧

七十二道飛瀑

流水的世界

瀑布的天堂

由於山頂略微西高東低

幾條最大的溪流

皆向東奔瀉

形成瓦屋山最讓人震撼的瀑布

其中的蘭溪瀑布

世界上垂直落差最高的瀑布

瀑布高3120尺(1040米)

比李白詩中的廬山瀑布

還高120尺

她縱貫瓦屋山頂與山澗

瀑布如猛虎下山的分級跳躍

煞是壯觀

瓦屋冰瀑造型千姿百態、晶瑩玉透,場面蔚為壯觀。

氣勢之恢宏

景色之壯觀

環境之優美

這樣的瓦屋山

可以說是舉世絕無僅有

丹稜桔橙

釋義:指淡雅和濃豔兩種不同的妝飾打扮。也形容園林景觀呈現的繁麗與恬淡的兩種景象。

飲湖上初晴後雨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冬天的大地

萬物開始了長長的冬眠

而丹稜縣的田間地頭

在幽雅恬靜冬日裡

卻是橙黃橘綠

滿是豐收的喜悅

田地雖然蒙著一層

薄薄的霜「妝」

卻被桔橙的色彩

裝點的恰到好處

不僅是在田間

丹稜桔橙還將「濃」妝

裝點在了城市中

這個冬天,丹稜桔橙

走進了成都寬窄巷子

圓乎乎的「桔寶」吉祥物

與市民們嗨唱

《天府橙都 幸福丹稜》

把冬日冷冽的街頭

感染的如夏日般火辣熱鬧

淡妝濃抹

說的就是

這裡冬天的景致

表面上恬淡

其實卻處處都熱鬧

青神竹編

釋義:原指畫竹子要在心裡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後比喻做事之前已經有通盤的考慮。

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節選)

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

其型直韌

可彎折制物

其性清涼

可怡涼散熱

鍾靈毓秀的滋養

戰國至今2000多年的洗禮

創造了青神竹編

這一中華瑰寶

在竹編技藝上

青神人民是自信的

他們沿襲「青衣神」的智慧

因地制宜進行竹編創作

讓青神得名全國唯一的

「中國竹編藝術之鄉」

青神竹編成為了當地

一個火紅的朝陽產業

它不僅適用於

現代人的生活需要

更是生態環保低碳的產業

而一大批青神竹編藝人

執著的追求與創新

讓竹編從實用兼欣賞的藝術品躍

升為極具欣賞性的收藏品

青神竹編走向世界。眉山市政府與國際竹藤組織在北京籤署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協議。

如今,竹編技藝

走進了學校、課堂、百姓人家

編出了青神人民

自信自在的幸福生活

願我們能在這浮躁年代

守住匠心

守住傳承千年的技藝之美

不急不躁

胸有成竹

行走在時代的軌道裡

眉山天府新區

釋義:指難以做到的事情居然做到了,值得珍視。

尋卿論

子路之勇,子貢之辯,冉有之智,此三者,皆天下之所謂難能而可貴者也。

在天府新區獲批成為

國家級新區5周年之際

翻開眉山天府新區的歷程

我們能清楚地看到這裡的

難能可貴

2014年10月2日,天府新區獲批成為國家級新區。

2017年11月,眉山提出高起點、高標準規劃建設"環天府新區經濟帶"(也就是天府新區眉山片區)。

2018年2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府新區,對天府新區建設發展給予厚望。

2018年8月,四川省委書記彭清華在調研眉山天府新區時強調,眉山片區要與成都片區加強對接,在成眉同城發展中率先突破。

2019年9月29日,市委常委會審議通過了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快眉山天府新區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為眉山天府新區未來發展擘畫藍圖。

當前,眉山天府新區

正處在難得的

高速發展、奮力崛起的重要節點

作為一片創業的熱土

各大優質企業

紛紛選擇落地眉山天府新區

格力

中建鋼構

蘇寧雲商

……

栽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

難能可貴的是

一些在國內影響力重大的項目

也將橄欖枝拋給

眉山天府新區

國內首座樂高樂園

全國首個能源網際網路「矽谷」

眉山加州智慧城森林矽谷

全國規模最大的OLED材料生產基地

阿格瑞OLED新材料建設項目

法國在中扶持的第一個農業項目

中法農業科技園

川港合作示範園項目

……

在探索中不斷創新

在創新中不斷突破

經過5年的高速發展

眉山天府新區

無處不洋溢著奮進的氣息

更有了難能可貴的成長

如今,站在新的起點上

眉山天府新區堅持

招強引優、吸引優秀人才、優化營商環境

正在實現引領眉山高質量發展

帶動眉山跨越發展

奮力走在

西部崛起前列的重要使命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東坡城市溼地公園

水落石出——江口沉銀

江山如畫——黑龍灘

絕無僅有——瓦屋山

淡妝濃抹——丹稜桔橙

胸有成竹——青神竹編

難能可貴——眉山天府新區

跟著這七個成語走了一波

才發現

原來「東坡造」的成語

和咱眉山居然有這樣的聯繫!

今後

當你漫步眉山

不管和誰交談

一定要引用一下

咱們「東坡造」的成語哦~

美好的「東坡造」成語

與美麗的大眉山

相得益彰

讓我們一起在這些成語中

讀懂眉山

了解這座既歷史悠久

又處處有「新」意的城市

共同發現

這座城市之美

RECOMMEND

相關焦點

  • 厲害了蘇東坡!這些成語全是因他而得!
    原標題:厲害了蘇東坡這些成語全是因他而得!   【河東獅吼】   蘇東坡在一首詩裡,開朋友陳季常的玩笑說:「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地心茫然。」這首詩用「河東獅吼」表示陳季常懼內 。
  • 「蘇東坡」動車組正式上線 眉山宣傳一路飄到西安!
    借力高鐵經濟,發揮高鐵媒體受眾量大、覆蓋面廣、到達率高的特點,「蘇東坡」列車的上線運營,必將進一步拓展眉山以西安、成都為主客源市場的輻射區域,提升我市城市對外開放新形象。冠名列車車身印有「蘇東坡」和「東坡故裡 天府眉山」字樣。車門貼以瓦屋山風景為底,標有「東坡故裡 天府眉山」。列車海報分為兩版,主要介紹了眉山市情和旅遊概況,一是以三蘇祠為底,東坡盤陀像為前景,展示悠久東坡文化;二是以瓦屋山為底,展現眉山康養生態文化。行李架下方膠貼廣告展現了三蘇祠、瓦屋山、黑龍灘、柳江古鎮、七裡坪、國際竹藝城六個景區,運用景區美圖和景區簡介給人以直觀感受。
  • 蘇東坡的竹
    也許,那些竹知道,我是懷著一顆虔誠的心來拜謁蘇東坡的。  1037年,蘇東坡出生於眉山。21歲時隨父親蘇洵出蜀趕考,憑藉一篇美文一舉中第,名動京城。主考官歐陽修閱卷後,寫下一句話:「此人可謂善讀書,善用書,他日文章必獨步天下」。眉山,古稱眉州,山有瓦屋山,水有青衣江,山川靈秀。皇帝宋仁宗曾說:「天下好學之士皆出眉山。」出蜀前,蘇東坡一直生活在這裡。
  • 眉山有一位大名鼎鼎的求子神仙,蘇東坡證明超靈驗,過年去拜拜吧!
    前文寫道林語堂用英文為東坡做《蘇東坡傳》,其中第二章的標題就是《眉山》,眉山因為蘇東坡而走向世界。但是在這一章裡,林語堂弄錯了蘇洵求子的神仙,他說是張果老,其實並不是,而是一位得道升仙的眉山本地人。歪?
  • 國際竹藤組織為何看中眉山?眉山竹編為什麼會火?
    眉山人自古與竹為鄰,眉山青神,有著「中國竹編藝術之鄉」的美譽,是我國悠久竹文化的發源地之一。世博會、廣交會、竹博會……眉山人依託竹根的天然外貌,充分發揮自己的巧手慧心,一件件人見人愛的竹根雕工藝品從眉山流向世界。
  • 成語「不登大雅之堂」 源自眉山丹稜大雅堂
    尤其是,許多著名的成語居然都是跟我們四川有關係的:樂不思蜀、蜀犬吠日、寄食巴蜀、少不入川老不入陝、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本期起,《寬窄巷》推出「成語中的四川」系列報導,以飧讀者。「自杜子美以來,四百餘年,斯文季地、文章之士,隨世所能,傑出時輩,未有升子美之堂者。使後之登大雅堂者,能以餘說而求之,則思過半矣。」
  • 《中國十二時辰》:讀懂十二時辰,就讀懂了中國人的一生
    可以說,讀懂十二時辰,就讀懂了中國人的一生。千差萬別的文化會催生出截然不同的時間觀念,而在對時間的感受方面,中國的古人是有天人相印、自然與人心相合的美好經驗的,先人感知光陰的變化,用時間映照自身、反省內心,在 時間與"我"的共鳴中產生了詩的情感。
  • 蘇東坡詩詞:「此身如傳舍,何處是吾鄉!」
    我喜歡蘇東坡。原因是他跟其他文學家、詩人、詞人相比,更像是一個「人」,他除了有超凡絕俗的才華外,他還是一個真實存在,讓人能夠感知,能夠親近的一個人,而不是時時高處在雲端的「神仙」,常人該有的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煩惱,蘇東坡也有,常人有的親情友情、生離死別的痛苦哀愁,蘇東坡也有。
  • 蘇東坡真的是農民嗎?
    家鄉眉山紗縠行故居是如此令人懷念,以至於蘇東坡臨近暮年都還時常夢見回到茂林修竹掩映的「南軒」。慶曆七年(1047) 對於蘇家是個不平凡的一年,三十九歲的蘇洵再次名落孫山,從京城回到家鄉。五月,父親蘇序又不幸去世,享年七十五歲。蘇洵的二哥蘇渙丁父憂,攜帶家眷回到眉山為父親守孝。
  • 生態文學 四川行(2)丨蘇東坡的竹
    也許,那些竹知道,我是懷著一顆虔誠的心來拜謁蘇東坡的。1037年,蘇東坡出生於眉山。21歲時隨父親蘇洵出蜀趕考,憑藉一篇美文一舉中第,名動京城。主考官歐陽修閱卷後,寫下一句話:「此人可謂善讀書,善用書,他日文章必獨步天下」。眉山,古稱眉州,山有瓦屋山,水有青衣江,山川靈秀。皇帝宋仁宗曾說:「天下好學之士皆出眉山。」出蜀前,蘇東坡一直生活在這裡。
  • 蘇東坡的祖籍在欒城
    很多人都知道:四川眉山人。但很多人不知道,他們是唐朝宰相蘇味道的後人,祖籍在石市欒城縣。實際上,蘇味道不僅留下了「三蘇」這一脈後人,今天在欒城縣境內仍生活著不少蘇味道的後人以及蘇味道的弟弟蘇味玄的後裔。這些「三蘇」名副其實的「親戚」們,千年以來為自己祖上的偉大成就而自豪不已;在先輩的影響下,他們的生活也在不知不覺中刻上了「蘇氏後人」的烙印。
  • 大雅眉山
    眉山於我並不陌生。它與我緣分的關聯物,是血緣與親情的依依聚散。  因為外婆家在樂山,雖然我生來便沒見過外婆,但是舅舅、姨媽在樂山工作,少時的我要去舅舅、姨媽家,從南充老家出發,就得經過成都、新津、彭山、眉山、夾江,才能到樂山。
  • 生態文學 • 四川行(2)丨蘇東坡的竹
    也許,那些竹知道,我是懷著一顆虔誠的心來拜謁蘇東坡的。1037年,蘇東坡出生於眉山。21歲時隨父親蘇洵出蜀趕考,憑藉一篇美文一舉中第,名動京城。主考官歐陽修閱卷後,寫下一句話:「此人可謂善讀書,善用書,他日文章必獨步天下」。眉山,古稱眉州,山有瓦屋山,水有青衣江,山川靈秀。皇帝宋仁宗曾說:「天下好學之士皆出眉山。」出蜀前,蘇東坡一直生活在這裡。
  • 北宋文豪界的美食大V蘇東坡,還是漫畫鼻祖?
    談到蘇東坡,你會想到什麼?是才華橫溢的文化全才、美食界的高富帥,還是雖宦海浮沉,卻意境超然的名士……6月13日,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省藝術研究院、眉山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主辦、眉山市文物保護研究所承辦的「碑說眉山——眉山古代石刻拓片精品展」(以下簡稱碑說眉山展)上,蘇東坡及家族有關的多張拓片展出,展現出了蘇東坡的多樣人生。
  • 這5個耳熟能詳的成語,均出自《易經》,真讀懂的又有幾個
    出自易經的成語有很多,今天就來看一下,5個耳熟能詳的成語,帶給我們什麼啟示。一、潛龍勿用潛龍勿用的意思並不是說不讓用,而是要推遲一些,要晚一些再用,那麼實際上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留下的這5句成語,讀懂了,受益無窮,然而真正能學以致用的人能有多少?如果你想了解易經的智慧,這圖文解說的《易經》不失為一個好讀易懂的版本。
  • 蘇東坡的祖先蘇味道與「火樹銀花」的來歷
    蘇東坡的祖先蘇味道與「火樹銀花」的來歷吳斌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詩的首句,即是成語「火樹銀花」的出處。如此優秀的祖先,蘇軾自然引以為豪。由於河北欒城在秦漢時為趙郡之地,故此,蘇東坡在許多的作品中,都署上了「趙郡蘇軾」之名。蘇味道在晚年,由於政治鬥爭而被貶為四川眉州長史(類似於現在的市政府秘書長),並於任內去世。其四個兒子中,有三個出仕當官而輾轉各地。只有老二蘇份與他們不同,就留在了眉州(現在的四川眉山市東坡區)娶妻生子,這就是眉州蘇氏之祖。
  • 四川眉山,為什麼是「東坡味兒」的?
    但真正的「四川通」,則會選擇處於這兩座城市之間的眉山。作為「千古第一文人」蘇東坡的故鄉,眉山面積雖小,但四川有的她都有——無論是美食美景還是人文底蘊。但北有「網紅」成都,南有「美味」樂山,她們的光芒蓋過眉山,於是,眉山鮮少被提及。只有和蘇東坡捆綁在一起時,眉山才會短暫地閃耀一下。
  • 蘇東坡發明的這個酥餅 原來就是眉山最早的月餅
    蘇東坡既是著名的文人學者,也是著名的美食家,對糕點也頗有研究,曾有詩句描述「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縴手搓來玉數尋,碧油煎出嫩黃深」。作為古東坡故裡的後人,眉山人民十分敬仰東坡先生,揣測東坡對糕點描述的特點製作出了許多色彩「嫩黃」,口味"酥飴」的油炙食品,最為有名的「千層餅」廣為在民間流傳。而真正以色香味俱全的屬蘭氏家傳的千層餅,表面千層重疊,酥皮層次均勻,螺紡卷典清晰、油酥濃香,細膩爽口。「千層餅」狀似龍眼,故取之名為「龍眼酥」,後稱東坡園龍眼酥。
  • 很精彩的一首詩詞,年少不懂蘇東坡,讀懂已不再是少年
    略帶寒意的春風將我的酒意吹醒,微微有些寒冷,山頭的斜陽卻殷勤相迎。回頭望一眼剛剛走過的遇到風雨的地方,我信步歸去,既無所謂風雨,也無所謂天晴。賞析:這首詞作於元豐五年(1082),事時詞人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詞人通過野外途中偶遇風雨這一生活中的小事,展示了他曠達灑脫了胸襟。
  • 蘇東坡多張拓片展出:他才是漫畫畫法的創始?
    不過,在6月13日,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省藝術研究院、眉山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主辦、眉山市文物保護研究所承辦的「碑說眉山」——眉山古代石刻拓片精品展」(以下簡稱碑說眉山展)上,蘇東坡及家族有關的多張拓片展出:有喝酒填詞的,有表明愛情的……  更讓人稱奇的是,一幅來自三蘇祠博物館的蘇東坡所畫「壽星」拓片:一個壽星頭像下,還有一個象形的「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