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陳家溝國際太極拳交流中心的精彩賽事不斷,千名高手角逐的「王廷杯」公開賽剛落幕,百支代表隊爭霸的國際太極拳交流大賽又登場;溫縣趙堡鎮陳家溝村,武校和家庭武館裡,頗具氣勢的習拳隊伍和國內國外的眾多學員拳姿行雲流水……
不負「朝陽產業」美譽,溫縣陳家溝太極拳產業現已成為當地支柱性產業。以這裡為核心,紮根在全國各地的4000餘家拳館,巡迴舉行的各類培訓和比賽,向世界傳遞了綠色產業的康養能量。供需兩端良性互動,助推這個產業鏈優化升級,讓更多從業者從單純授拳轉為「體育+」融合嫁接的精耕細作,在促進就業、改善民生、繁榮文化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彰顯。
守根浚源 培育人才
「教拳授業既是對家鄉太極拳文化的傳承,也是對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貫徹。」在武漢陳炳太極院,主教練劉玄玄說,「希望太極拳能讓更多人強身健體!」
武漢陳炳太極院於8月中旬開院,是陳家溝太極拳名師陳炳創建的陳家溝國際太極院分院,現有500多名學員。過去,陳炳授拳於美國、義大利、法國、德國等國家,近年來與許多在外授拳的名師名家一樣,將更多精力放在陳家溝國際太極院的發展上,並在全國各地設立了120餘家分院,培養具有現代綜合素質的太極拳文化傳承者上萬人。
在「全力打造享譽世界的太極拳聖地」的道路上,溫縣與鄭州大學體育學院合作建設了國內第一所專業太極拳本科院校——河南太極拳學院;成立中國太極拳職業教育中心,構建系統化、標準化、規模化的太極拳武術培訓產業體系;實施「大師回歸」工程,統一規劃、供地,鼓勵在外發展的太極拳名家回鄉辦學;制訂裁判員、教練員和運動員培養制度和培訓計劃,鼓勵更多拳師推廣普及太極拳。
目前,陳家溝有武校、家庭武館40家,帶動全縣發展武校近100家,每年到陳家溝學拳的國內外學員達1萬餘名,直接經濟收入達5000萬元以上。
產業發展 振興鄉村
「在這裡,我既感受到太極拳發源地的文化底蘊,又領略了陳家溝的獨特魅力。」今年8月初,到陳家溝參加陳式太極拳國際交流大賽後,來自福建廈門的王躍華再次來到陳家溝,參加由陳小旺、朱天才等著名太極拳傳承人指導的陳家溝太極拳高級培訓班。
月月有賽事,周周有活動。陳家溝國際太極拳交流中心的體育賽事接連不斷,成功舉辦了「功守道」城市功夫大會總決賽、中國功夫之旅品牌推廣協作體年會等,在國內200個城市和30個國家展演的「一帶一路」太極行活動從陳家溝邁開「武步」……
聚焦展演 產業創新
前不久舉行的第七屆中原(鶴壁)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上,陳家溝太極拳名師行雲流水的拳姿贏得好評;在G20杭州峰會的晚會上,白衣翩翩的太極舞者在夜幕下涉水而來,宛若仙人……
太極功夫從陳家溝走向世界,溫縣積極推進「太極拳+教育培訓」,以更專業、更精深的授課凸顯太極拳的奧妙;圍繞打造國際一流賽事目標,在承辦大型活動的同時主辦太極拳錦標賽、「大師活動月」等,讓更多人了解太極拳、推介太極拳,發揮太極拳產業在引領鄉村振興方面的強大驅動力。
目前,該村有飲食、住宿、太極服飾、器械等商鋪60餘家,年銷售額超過3000萬元。
今天,「陳家溝的太極」已經成為「世界的太極」,由太極拳產業催生的一個宜居、宜養、宜業、宜商、宜遊的「太極小鎮」正在崛起。溫縣縣委書記毛文明說:「圍繞『世界太極城·中原養生地』的發展定位,溫縣將著力以文化傳承撬動產業發展,讓更嚴謹、更時尚的文化拓展大社會、大市場,讓更專業、更精深的拳技『營養』習練者、愛好者,讓更多元、更優質的服務打造新路徑、新品牌,讓更多人享受到太極拳產業帶來的紅利。」
原標題:《太極拳產業崛起如朝陽!核心就在陳家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