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溝在全國已布局4000餘家拳館

2020-12-21 新民晚報

今年,陳家溝國際太極拳交流中心的精彩賽事不斷,千名高手角逐的「王廷杯」公開賽剛落幕,百支代表隊爭霸的國際太極拳交流大賽又登場;溫縣趙堡鎮陳家溝村,武校和家庭武館裡,頗具氣勢的習拳隊伍和國內國外的眾多學員拳姿行雲流水……

不負「朝陽產業」美譽,溫縣陳家溝太極拳產業現已成為當地支柱性產業。以這裡為核心,紮根在全國各地的4000餘家拳館,巡迴舉行的各類培訓和比賽,向世界傳遞了綠色產業的康養能量。供需兩端良性互動,助推這個產業鏈優化升級,讓更多從業者從單純授拳轉為「體育+」融合嫁接的精耕細作,在促進就業、改善民生、繁榮文化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彰顯。

守根浚源 培育人才

「教拳授業既是對家鄉太極拳文化的傳承,也是對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貫徹。」在武漢陳炳太極院,主教練劉玄玄說,「希望太極拳能讓更多人強身健體!」

武漢陳炳太極院於8月中旬開院,是陳家溝太極拳名師陳炳創建的陳家溝國際太極院分院,現有500多名學員。過去,陳炳授拳於美國、義大利、法國、德國等國家,近年來與許多在外授拳的名師名家一樣,將更多精力放在陳家溝國際太極院的發展上,並在全國各地設立了120餘家分院,培養具有現代綜合素質的太極拳文化傳承者上萬人。

在「全力打造享譽世界的太極拳聖地」的道路上,溫縣與鄭州大學體育學院合作建設了國內第一所專業太極拳本科院校——河南太極拳學院;成立中國太極拳職業教育中心,構建系統化、標準化、規模化的太極拳武術培訓產業體系;實施「大師回歸」工程,統一規劃、供地,鼓勵在外發展的太極拳名家回鄉辦學;制訂裁判員、教練員和運動員培養制度和培訓計劃,鼓勵更多拳師推廣普及太極拳。

目前,陳家溝有武校、家庭武館40家,帶動全縣發展武校近100家,每年到陳家溝學拳的國內外學員達1萬餘名,直接經濟收入達5000萬元以上。

產業發展 振興鄉村

「在這裡,我既感受到太極拳發源地的文化底蘊,又領略了陳家溝的獨特魅力。」今年8月初,到陳家溝參加陳式太極拳國際交流大賽後,來自福建廈門的王躍華再次來到陳家溝,參加由陳小旺、朱天才等著名太極拳傳承人指導的陳家溝太極拳高級培訓班。

月月有賽事,周周有活動。陳家溝國際太極拳交流中心的體育賽事接連不斷,成功舉辦了「功守道」城市功夫大會總決賽、中國功夫之旅品牌推廣協作體年會等,在國內200個城市和30個國家展演的「一帶一路」太極行活動從陳家溝邁開「武步」……

聚焦展演 產業創新

前不久舉行的第七屆中原(鶴壁)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上,陳家溝太極拳名師行雲流水的拳姿贏得好評;在G20杭州峰會的晚會上,白衣翩翩的太極舞者在夜幕下涉水而來,宛若仙人……

太極功夫從陳家溝走向世界,溫縣積極推進「太極拳+教育培訓」,以更專業、更精深的授課凸顯太極拳的奧妙;圍繞打造國際一流賽事目標,在承辦大型活動的同時主辦太極拳錦標賽、「大師活動月」等,讓更多人了解太極拳、推介太極拳,發揮太極拳產業在引領鄉村振興方面的強大驅動力。

目前,該村有飲食、住宿、太極服飾、器械等商鋪60餘家,年銷售額超過3000萬元。

今天,「陳家溝的太極」已經成為「世界的太極」,由太極拳產業催生的一個宜居、宜養、宜業、宜商、宜遊的「太極小鎮」正在崛起。溫縣縣委書記毛文明說:「圍繞『世界太極城·中原養生地』的發展定位,溫縣將著力以文化傳承撬動產業發展,讓更嚴謹、更時尚的文化拓展大社會、大市場,讓更專業、更精深的拳技『營養』習練者、愛好者,讓更多元、更優質的服務打造新路徑、新品牌,讓更多人享受到太極拳產業帶來的紅利。」

原標題:《太極拳產業崛起如朝陽!核心就在陳家溝》

相關焦點

  • 世界村莊陳家溝歡迎您!
    陳家溝是中國太極拳發源地,全國聞名的「武術之鄉」,陳式太極拳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叫響陳家溝品牌,弘揚太極拳文化,陳家溝持續推進太極拳申遺,高標準打造陳家溝全新IP,多層次多形式舉辦非遺宣傳推介,組織好「功守道」年度總決賽、全省大學生武術運動會、陳家溝「王廷杯」太極拳公開賽等賽事;繼續加強與登封市對接,深化「兩拳」融合,積極打造世界級中國功夫交流示範區;大力發展太極拳文化創意、實施大師回歸工程,通過
  • 在陳家溝,感受太極拳文化
    2020年10月8日,在河南焦作舉行的黃河文明與太極文化研討會暨《世界太極拳藍皮書》發布會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顧秀蓮表示,太極拳和太極文化作為黃河文化重要組成部分,契合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對更高精神層次的追求,「是黃河文化中重要的瑰寶,是黃河智慧的動態符號,是黃河獻給世界人民的美好禮物之一。」
  • 陳家溝:一個村一部太極拳史
    這一年陳照丕雖已65歲高齡,可參加全國武術比賽,仍獲得太極拳第一名、梨花槍第三名的佳績。回到陳家溝以後,針對群眾對當時政治形勢的顧慮,陳照丕搬出毛主席的話來應對:「毛主席說過,爬山、遊泳、散步、太極拳都可以強健身體。你看,毛主席也號召練太極拳,太極拳是國粹,是老祖先留下的寶貴財富,為啥不敢練呢?」
  • 行走中原丨在陳家溝,感受太極拳文化
    中原「太極第一村」 陳家溝距鄭州有一個多小時車程,驅車來到這裡時,已是中午時分,恰逢2020年冬天的第一場雪,寒意逼人,空氣清冽。走進村內,一條由青石板鋪就的主路筆直寬闊,兩側綿延著仿傳統建築,房舍高低錯落,在薄薄雪霧中帶著幾分朦朧。 陳家溝人稱「太極第一村」。
  • 陳家溝拍了拍「你」,請速來領取這份「神奇」的「健康福利」!
    記者從陳家溝景區獲悉,11月1日至7日,遊客憑陳家溝景區門票(30元/人),可免費獲贈一斤鐵棍山藥。領取地點在陳家溝村北四大懷藥館。鐵棍山藥是懷山藥中的精品,營養和藥用價值高,在古籍記載中便已入藥,被譽為「神仙之食」。鐵棍山藥還是我國山藥行業的領軍品牌,先後獲得國家三大地理標誌,併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目錄,成為全國為數極少集齊「三標一品」的農產品。
  • 「拳上一柱」揭幕!陳家溝太極拳學校再添新地標……
    8月5日,太極拳發源地溫縣陳家溝太極拳學校內人潮湧動,一場太極拳盛事在此隆重舉行,「拳上一柱」揭幕儀式於上午11時11分成功啟動。「拳上一柱」是由陳家溝太極拳學校總教練陳自強組織建立,「拳上一柱」由上邊的木柱和下邊的基石兩部分組成,上半部分的木柱是由陳家溝陳式太極拳協會副會長、上海浦東分會會長尚德望老師捐贈,下半部分的基石是由太極拳優秀傳承人陳小星的義子、廈門集美大學教師陳恩帶領眾師兄弟共同捐贈,並由陳自強撰文,顏偉抄寫,劉洪甫刻制。
  • 文化十分丨傳太極之韻 展文化之美 ——陳家溝
    太行之南,邙山腳下,雄渾的黃河與清秀的洛水交匯處構成了一幅天然的太極陰陽圖,在這裡有一個神奇的村落——溫縣陳家溝,它孕育了中華傳統文化「太極拳」。作為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今太極拳已風靡全球,全世界習練者超三億之多。薩吉是一位來自以色列的電腦工程師,七年前他看到一部講述陳家溝太極拳的電影而愛上了太極拳。
  • 陳照丕回村傳拳這樣練功夫!讓你看看60年前陳家溝真正的太極拳
    【緣起陳家溝】陳家溝是國內外很多太極拳愛好者心中的聖地,不管身處何地,但凡習練者無不想親臨聖地一睹前人風採,尤其是年十年來,每年陳家溝都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太極拳愛好者,國內的自是不用說了,尤其是每年的5月份到10月份之間,國內的人比較多。
  • 雙入選,陳家溝喜事兒連連!
    記者從11月27-29日在廣州舉辦的2020中國體育文化博覽會、中國體育旅遊博覽會上獲悉,陳家溝太極文化旅遊區入選「2020中華體育文化優秀項目」河南唯一十佳景區。在此次博覽會上「中國國際太極拳交流大賽」項目也成功入選「2020年中國體育旅遊精品項目」賽事。
  • 11月1日至7日遊溫縣陳家溝景區送鐵棍山藥
    大河網訊(記者 王輝 通訊員 原帥)10月31日,記者從溫縣陳家溝景區獲悉,11月1日至7日,陳家溝景區攜同農戶「放大招」,憑陳家溝景區門票(30元/人)可免費獲贈一斤鐵棍山藥,免費領取地點在陳家溝村北四大懷藥館。據介紹,鐵棍山藥是眾多山藥品種之一,是懷山藥中的精品。
  • 昨晚,陳家溝上了《河南新聞聯播》!
    10月5日晚上,《河南新聞聯播》報導了國慶中秋假期中的陳家溝國慶中秋長假,太極拳發源地河南溫縣陳家溝的酒店、民宿爆滿,來自全國各地的太極拳愛好者達上千人,國家級太極拳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陳小旺、王西安、陳正雷、朱天才等舉辦太極拳培訓班,景區組織開展太極拳講座、祭祖拜師、功夫傳授、武術表演等系列活動,吸引了大批遊客來這裡體驗太極拳,感受太極拳文化,不僅傳承了中華優秀武術,也讓遊客感受太極拳的魅力,健康遊、文化遊成為假期遊的時尚。
  • 太極聖地陳家溝:一個村就是一部太極拳史
    關於楊露禪"偷拳"的故事,在陳家溝還有另外的版本,有種說法是根本沒有"偷拳"那回事。當年陳德瑚雖然有四房太太,但膝下卻沒有子女,楊露禪家境貧寒,其實在河北就過繼給了陳家,所以楊露禪才會到陳家溝。當時陳長興是"借"陳德瑚家的院子辦武學,楊露禪想學拳,"想教還怕教不會呢,還用偷學?"藝成之後的楊露禪先在家鄉河北永年縣授徒,後來被人推薦到京城清宮裡教拳。楊在北京授拳的年代,洋槍洋炮已經輸入中國。
  • 太極聖地星火燃 2018年陳家溝陳式太極拳國際交流大賽盛大開幕
    8月2日,太極聖地掀起太極熱潮,2018年第四屆中國陳家溝陳式太極拳國際交流大賽於太極拳祖祠盛大開幕,來自全球各地的121支代表隊數千名太極拳愛好者相聚太極拳發源地共襄盛會。開幕式現場人山人海大賽舉辦方陳家溝陳氏太極拳協會、陳家溝太極拳學校表示此次大賽旨在充分展示太極拳發源地中國陳家溝的風採, 本著「以武會友、共同進步」的宗旨,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把大賽辦成有特色
  • 隱藏的高手——探訪太極拳發源地陳家溝
    隱藏的高手——探訪太極拳發源地陳家溝新華社鄭州12月17日電 題:隱藏的高手——探訪太極拳發源地陳家溝新華社記者桂娟、李文哲摘下聽診器,脫去白大褂,只見陳紹傑轉身走出門診室,來到村衛生室門口的空地上,起勢、拗步、雲手、蹬腳……一招一式,似春蠶吐絲綿綿不斷,太極拳的剛柔並濟盡顯其中
  • 一個村 一部史——太極拳發源地陳家溝的百年滄桑
    新華社記者李安攝陳王廷造拳之後,拳法被陳氏族人世代傳承,先後湧現出陳長興、陳有本、陳清平、陳鑫等一批太極拳大家。他們推陳出新,創編出太極拳大架、太極拳小架等套路。但陳家有一祖訓,太極拳不傳外姓,直到河北永年人楊露禪的出現。順著張蔚珍的指引,穿過村中街巷,來到王廷大街南段的陳德瑚故居,後院一角便是楊露禪學拳處。
  • 若問太極古今事,請君且看陳家溝!
    看到村裡幾乎已無人學拳,陳照丕很是著急,他當即挑選幾個孩子「重點培養」,其中就包括陳照丕的侄子——陳小旺和陳正雷,還有民兵連長王西安和民辦教師朱天才。 1972年,定居北京的太極拳名家陳照奎被陳家溝老村支書張蔚珍找回村教拳。據村民回憶,每天清晨,陳照奎就登上村子的大土臺子教拳。為了提高老百姓學拳的積極性,該村還制定了鼓勵政策,即練拳計工分。
  • 到陳家溝租住民宿,感受太極發源地的風情
    之後,太極拳又逐步演變出全國有代表性的「楊、武、吳、孫」等諸大流派。,學校的宿舍已住滿了人,學員很多,我們只能到村裡租住民宿。陳家溝現在已成了景區,景區中心區域,有一條長長的石板街,街道的中心處有條丁字路,有座大牌樓,還有多處與太極拳有關的歷史建築和名人紀念館、武術館。
  • 陳家溝太極拳八大天王陳自強大師簡介及風採
    陳自強1977年出生於陳家溝陳氏太極拳世家,陳氏二十世太極拳嫡宗傳人,陳家溝太極拳學校副校長兼總教練,北京陳飛鴻太極拳館拳法顧問,陳家太極七龍之四龍。1999年在杭州全國武術太極拳錦標賽中為河南隊贏得了本次大賽唯一一枚金牌。此後連續三年蟬聯全國武術太極拳、劍、太極推手錦標賽、太極推手冠軍。成為陳家新生代中又一位全國冠軍。並被西安體育學院相中,特招錄取為該校本科學生,學習現代散打運動理論和人體運動知識。2004年任陳家溝太極拳協會常務副會長。2010年以絕對優勢奪得中央電視臺康龍武林大會陳氏太極拳擂臺爭霸賽總冠軍,不虧為總教練。
  • 陳家溝,被投資泡沫重重「汙染」的「太極拳聖地」
    沒有人會拒絕現代生活,正如陳家溝不會去拒絕「太極小鎮」「太極文化國際旅遊養生基地」一樣,可是,這還是陳家溝嗎?還是我們的太極拳嗎?它們的「本原」是什麼?或者說,我們在大興土木、投建巨型項目時,該如何保住、留住這種本真文化?
  • 陳家溝:以拳會友展太極風採
    8月2日至5日,2020第五屆中國陳家溝陳式太極拳國際交流大賽在陳家溝景區舉行。本屆大賽由溫縣陳家溝景區管理局、陳家溝村民委員會、陳家溝家族理事會、陳家溝太極拳學校、世界太極拳聯誼會主辦,陳家溝陳式太極拳協會承辦,內容豐富,活動期間先後舉辦了太極拳傳統項目比賽、名家表演、太極交流發展論壇以及尋根問祖活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