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村 一部史——太極拳發源地陳家溝的百年滄桑

2020-12-23 中國青年報

新華社鄭州12月18日電 (記者桂娟、李文哲)進入寒冬臘月,82歲的張蔚珍本應在兒女城裡的家中,盡享天倫之樂。而他卻與老伴兒守在陳家溝村一隅的舊式小院裡,靜靜等待一個消息。

太極拳申遺成功慶祝儀式現場(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李嘉南攝

北京時間17日晚,太極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消息從牙買加首都金斯頓傳來。和許多陳家溝人一樣,張蔚珍很欣喜,但不意外。

太極拳是基於陰陽循環、天人合一的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和養生觀念,以中正圓活為運動特徵的傳統體育實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該遺產項目自17世紀中葉在河南省焦作市溫縣陳家溝村形成以來,世代傳承,在陳氏太極拳的基礎上發展出以其他姓氏或姓名命名的多個流派。

「人人都知道,陳家溝是太極拳的發源地。」張蔚珍,陳家溝在任時間最長的村支書,說起陳家溝往事,神採奕奕,聲音格外洪亮。

據《陳氏族譜》記載,明洪武年間,山西澤州人陳卜合家遷至常陽村。這個位於黃河北岸清風嶺上的小村莊,遠方便是伊洛河與黃河交匯處,一清一渾的兩股河水形成天然太極圖。因河水衝擊,村內有多條大溝,隨著陳姓繁衍,改名為陳家溝。

「為保衛桑梓不受匪盜危害,陳卜成立武學社,興起世代習拳舞械之風。陳氏第九世陳王廷依據祖傳拳術,博採眾長,創編了一套既能實戰又能強身健體的新拳種,因理根太極,取名太極拳。」張蔚珍說。

陳家溝太極拳祖祠內,一家太極拳學校的學員在練拳。新華社記者李安攝

陳王廷造拳之後,拳法被陳氏族人世代傳承,先後湧現出陳長興、陳有本、陳清平、陳鑫等一批太極拳大家。他們推陳出新,創編出太極拳大架、太極拳小架等套路。但陳家有一祖訓,太極拳不傳外姓,直到河北永年人楊露禪的出現。

順著張蔚珍的指引,穿過村中街巷,來到王廷大街南段的陳德瑚故居,後院一角便是楊露禪學拳處。當年,10歲的楊露禪在清代翰林院待詔陳德瑚家中藥店做僕。正逢陳長興在陳德瑚家開辦武學,楊露禪便趴在牆院外的高地上偷學。

「陳長興發現後,見楊露禪有習武天分又人品端正,不但沒有怪罪他,反而大膽摒棄門戶之見,準許他學拳。楊露禪最終投身陳長興門下,苦練拳法,成名成家。」張蔚珍說,此後,太極拳由陳氏一家獨得之秘,逐漸衍生出諸多流派。

可誰曾料到,自太極拳創世幾百年來,都是往外傳拳的陳家溝,會有從外引進太極拳的一段特殊年代。

在河南省焦作市溫縣陳家溝一個拳館內,拳師在指導學員練拳。新華社記者李安攝

1941年,河南遭遇前所未見的蝗旱之災,陳家溝也未能倖免。加之時局動蕩,為討活路,大多數人都背井離鄉逃荒。「活命都成了問題,自然無人再去練拳,我小時候都不知道什麼是太極拳。」張蔚珍說。

窮習文,富學武。新中國建立後,陳家溝人終於安居樂業。60年代,陳照丕、陳照奎等在外陳氏太極拳傳承人還鄉教拳,陳家溝重興習拳之風,湧現出陳小旺、王西安、陳正雷、朱天才等一批聞名中外的太極拳大師。

1978年,鄧小平會見日本友人時揮毫題詞「太極拳好」。隨著中國逐步向世界打開大門,到陳家溝尋根問祖,成為全球太極拳弟子心之所向。這裡,老幼婦孺習拳成風。

在陳家溝太極拳學校的練功場館、表演場地,記者看到許多青少年甚至兒童,或整齊列隊,或三五成群,在教練的指導下,一招一式地習練傳統太極拳法。柔緩輕靈,螺旋纏繞,翻騰跳躍,拳擊掌劈,吶喊聲和喝彩聲不絕於耳。

兩名小朋友在河南省焦作市溫縣陳家溝一處拳館外習練太極拳。新華社記者 李安攝

這所籌建於1980年的太極拳專業培訓學校,是一所集文化、太極武術教學於一體九年一貫制義務教育學校,並設有中專、高中、大專學歷認證。學校現有學員200餘人,大多數為16歲以下的青少年。

數百年滄海桑田,陳家溝至今保留著20多處太極拳名師傳藝授業故居。3000多人的小村莊,有太極拳學校3個、家庭拳館40多個和拳師800多名。

放眼世界,太極拳在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傳播,習練者達數億人之多。共享太極、共享健康——不僅僅是陳家溝人代代相傳的接力,也激起了世界人民的熱情。

太極拳申遺成功後,陳家溝任重道遠。作為太極拳的起源地,陳家溝將以其優秀的文化基因,彰顯傳統生命健康知識與實踐對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意義。

陳家溝是歷史的,更是當代的,還是未來的。這部太極拳史正在我們身上延續。

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相關焦點

  • 隱藏的高手——探訪太極拳發源地陳家溝
    隱藏的高手——探訪太極拳發源地陳家溝新華社鄭州12月17日電 題:隱藏的高手——探訪太極拳發源地陳家溝新華社記者桂娟、李文哲摘下聽診器,脫去白大褂,只見陳紹傑轉身走出門診室,來到村衛生室門口的空地上,起勢、拗步、雲手、蹬腳……一招一式,似春蠶吐絲綿綿不斷,太極拳的剛柔並濟盡顯其中
  • 陳家溝:一個村一部太極拳史
    陳家溝太極拳祖祠  捷影 攝村中小巷曲徑通幽,農家小院古樸清新。這一個村,就是一部中華太極拳史,這裡隱藏著太多太多關於太極拳盛與衰的故事……為討活路,大多數人都背井離鄉逃荒到了西安、鹹陽、寶雞等地,原來一千多口人只剩下了走不出去的七八十口老弱病殘在村裡等死。「這個時候,活命都成了問題,自然無人再去練拳了」,村裡老人說。傳承幾百年的太極拳自此完全中斷。
  • 太極拳發源地 |中國傳統保護村落——陳家溝
    陳家溝是溫縣趙堡鎮的一個行政村,位於河南省溫縣城東5公裡處的清風嶺上,南水北調中線依傍而過,是河南省著力打造的黃河文化生態旅遊帶的重要節點,優勢明顯,交通便利。2014年12月榮獲中國第三批傳統保護村落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朱元璋下令由山西海裡洪洞縣向懷慶府屬地移民。
  • 持2021雲臺山年卡免費遊太極拳發源地陳家溝!
    持2021雲臺山年卡免費遊太極拳發源地陳家溝!持2021雲臺山年卡免費遊太極拳發源地陳家溝!Ladies and 鄉親們免費暢遊陳家溝的機會來啦!喜歡出去玩精打細算的小夥伴們當然不能錯過這個薅羊毛的好機會畢竟省錢省到尖叫持雲臺山年卡免太極拳發源地陳家溝景區門票
  • 太極聖地陳家溝:一個村就是一部太極拳史
    而陳家溝,更是一部中華太極拳史,這裡隱藏著太多太多關於太極拳盛與衰的故事……「作為太極拳發源地的溫縣,多年來堅持以挖掘太極拳文化資源為著力點,持續叫響「太極拳發源地」這一世界級品牌,著力以「武太極」引爆「文太極」,把太極拳發展事業推向了一個又一個新的高度。陳家溝原名常陽村。
  • 河南陳家溝:這裡人人皆「高手」,是太極拳愛好者們的朝拜之地
    隨著我國「太極拳」項目申遺成功,冬日太極拳之旅一定不能錯過河南焦作陳家溝。在全國乃至全世界太極拳愛好者眼中,河南陳家溝,這個黃河岸邊的小鄉村充滿了無限魅力和無窮智慧,是太極拳追隨者們一生中終有一次要來的朝拜聖地。
  • 中國武術史上有名的「偷師事件」,就是在這裡發生:太極拳發源地
    這兩年,提到吳京,想必很多人對他主演的《戰狼》印象深刻,但我對他印象最不能忘的還是這一部電視劇,《太極宗師》。過去很多年,至今深刻,當時我一直在想,電視裡的「陳家堡」究竟是不是真的存在?如果存在,那麼它在哪裡?
  • 太極拳最高學府花落髮源地溫縣陳家溝
    人民網焦作3月31日電(石國慶)3月30日,河南太極拳學院項目開工儀式在溫縣陳家溝舉行。河南省政協原副主席、河南省老年人體育協會主席、中國老年人體協太極拳專委會主任靳克文,河南省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萬旭,焦作市委副書記、市長徐衣顯等出席開工儀式。
  • 河南焦作的一個村子,被譽為「太極拳發源地」,你去過嗎?
    許多地方都有習武傳家,一般被稱為「武術之鄉」,在河南省的焦作市,有一個叫陳家溝的地方,是陳氏太極拳的發源地,大概大家都聽說過吧。電影裡,經常有太極拳高手,比如大名鼎鼎的太極張三丰,其實太極拳是中國武術的一種,被歸為內家拳,明朝萬曆年間,山西武術家王宗嶽所著的《太極拳論》,就把它命名為太極拳,直到楊露禪(1800~1873),才真正推動了太極拳在全國的迅速普及和傳播,使它廣為人知。
  • 陳家溝,被投資泡沫重重「汙染」的「太極拳聖地」
    如前所述,在一撥又一撥的投資方到來後,甚至是在一屆又一屆政府的施政綱領裡,陳家溝的規劃項目層層疊疊,一個比一個大,一個比一個宏偉。產業構成上,景區旅遊、太極拳培訓、太極拳及太極文化推廣、太極養生、太極地產、酒店、配套商業、文旅產品加工、貿易、農業開發、民宿、影視傳播,等等,層出不窮,什麼熱加什麼,什麼新潮幹什麼,一個還沒成型還沒幹好就落地了另一個,結果迷失了陳家溝之所以為陳家溝的「安身立命之本」,整體上顯得多而亂。
  • 世界村莊陳家溝歡迎您!
    國慶中秋長假太極拳發源地河南溫縣陳家溝是中國太極拳發源地,全國聞名的「武術之鄉」,陳式太極拳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太極之根、太極之源」的核心地位,按照「一個村、一部太極拳史」的理念,深入挖掘「古樸、深邃、寧靜」的自然內涵,通過生態修復、文化傳承、產業培育,加快項目建設。
  • 陳家溝太極拳學校再添新地標……
    8月5日,太極拳發源地溫縣陳家溝太極拳學校內人潮湧動,一場太極拳盛事在此隆重舉行,「拳上一柱」揭幕儀式於上午11時11分成功啟動。「拳上一柱」是由陳家溝太極拳學校總教練陳自強組織建立,「拳上一柱」由上邊的木柱和下邊的基石兩部分組成,上半部分的木柱是由陳家溝陳式太極拳協會副會長、上海浦東分會會長尚德望老師捐贈,下半部分的基石是由太極拳優秀傳承人陳小星的義子、廈門集美大學教師陳恩帶領眾師兄弟共同捐贈,並由陳自強撰文,顏偉抄寫,劉洪甫刻制。
  • 河南歷史文化悠久,唐朝皇宮和太極拳發源地都在河南
    太極拳發源地現在這個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有很多神奇的故事,還有很多都帶著神話的色彩,這些雖然是神話故事,但是也都是在我國歷史上有著一定依據的,河南就有很多的神話故事,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河南這個名揚天下的太極拳發源地。
  • 太極聖地星火燃 2018年陳家溝陳式太極拳國際交流大賽盛大開幕
    開幕式嘉賓太極聖地陳家溝,四百年太極星火傳全球。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8月2日,太極聖地掀起太極熱潮,2018年第四屆中國陳家溝陳式太極拳國際交流大賽於太極拳祖祠盛大開幕,來自全球各地的121支代表隊數千名太極拳愛好者相聚太極拳發源地共襄盛會。
  • 河南一縣,武術之鄉,因有溫泉得名,是司馬懿故裡,太極拳發源地
    文/史間一壺酒2017年6月,由張永新執導,吳秀波、李晨、劉濤、于和偉、張鈞甯、唐藝昕、翟天臨、張芷溪、王勁松、王東、楊猛、 檀健次、肖順堯、來喜等聯合主演的歷史題材劇《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熱播。一個在今孟州市西北的治牆村(古時屬溫),夏涼冬溫,流入於溴水;一個在今溫縣城西南。《溫縣誌》載:相傳泉流常溫,士忻以德,民利灌溉。此溫泉已因黃河湮絕計數百年。戰國至秦漢之際,溫縣已是「富冠海內」的天下名都。唐以後逐步衰落,漸為僻邑小縣,但其地處中原腹地,且據黃河津渡,歷代戰亂皆遭劫難,人口遷徏頻繁。
  • 陳照丕回村傳拳這樣練功夫!讓你看看60年前陳家溝真正的太極拳
    【緣起陳家溝】陳家溝是國內外很多太極拳愛好者心中的聖地,不管身處何地,但凡習練者無不想親臨聖地一睹前人風採,尤其是年十年來,每年陳家溝都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太極拳愛好者,國內的自是不用說了,尤其是每年的5月份到10月份之間,國內的人比較多。
  • 專訪太極拳發源地申遺人:希望做好太極拳術語翻譯 助其走向世界
    新京報訊(記者 張璐)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申報的「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引發世界關注。公開資料顯示,太極拳源於河南省焦作市溫縣陳家溝,距今有300多年歷史。太極拳申遺是如何準備的?作為太極拳的發源地,溫縣未來如何繼續發展太極拳?
  • 「中國太極第一村」河南陳家溝 坐擁「世界非遺」 成熱門旅遊地!
    河南溫縣,古時因境內有溫泉而得名,是中國聞名的「武術之鄉」和生態休閒遊的理想之地。溫縣境內文化旅遊資源十分豐富,不但擁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慈勝寺以及古溫國遺址、司馬故裡、子夏故居等眾多人文景觀,其下轄的陳家溝村,還是太極拳的發源地。
  • 陳家溝太極拳八大天王陳自強大師簡介及風採
    陳自強1977年出生於陳家溝陳氏太極拳世家,陳氏二十世太極拳嫡宗傳人,陳家溝太極拳學校副校長兼總教練,北京陳飛鴻太極拳館拳法顧問,陳家太極七龍之四龍。陳自強總教練多次在河南、廣西、浙江、深圳等地傳拳授藝。1996年首次參賽,一舉奪得河南省太極推手冠軍。1998、1999、2000、2001、2002年又五次蟬聯河南省太極推手冠軍。1998年在第五屆國際太極拳年會中,一路過關斬將,戰勝各路強手,榮獲交手擂臺賽A組冠軍。1999年在杭州全國武術太極拳錦標賽中為河南隊贏得了本次大賽唯一一枚金牌。
  • 陳家溝:以拳會友展太極風採
    來自山東、山西、福建、廣東等地的300餘名太極拳愛好者相聚太極聖地,以武會友,各顯身手。、陳家溝太極拳學校、世界太極拳聯誼會主辦,陳家溝陳式太極拳協會承辦,內容豐富,活動期間先後舉辦了太極拳傳統項目比賽、名家表演、太極交流發展論壇以及尋根問祖活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