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成就了李煜的盛名,造成了李煜的悲慘

2020-12-15 新月說動漫

大家好,我是新月說動漫,歡迎大家的到來!今天我給大家分享一下李煜的一些小故事。

01李煜命運悲慘的緣由

我先給大家介紹一個他的家庭狀況:李煜的原名是李從嘉,字重光,號鍾隱,是南唐元宗李璟的第六個兒子。李煜的大哥是李弘冀的最大特點是氣量小,生性多疑。他被立為太子之後,他總是感覺其他皇子會搶他的太子之位。他總是感覺李煜會搶他的太子之位,便處處針對李煜。即使李煜表現得很平淡,沉醉於詩詞歌賦,但是仍舊不能讓李弘冀放心。這使李煜的生活一度不怎麼好。

02李煜命運的轉折點

不知道什麼緣由,李弘冀意外死亡, 李璟遷都,立李煜為太子。李煜的身份發生改變了, 他無心政務,但是他也知道他作為一個太子的責任。他採用比較中和的政策,希望可以保護南唐,但是還是免不了滅國之災。他成了亡國之主。

03李煜的囚禁生活

李煜被囚禁在皇宮之中,他的生活是怎麼樣的呢?看看李煜的詩句你就明白了。

《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是南唐後主李煜(存疑)的名篇,詞牌名為《相見歡》,詠的卻是離別愁。這是作者被囚於宋國時所作。詞中的繚亂離愁不過是他宮廷生活結束後的一個插曲,由於當時已經歸降宋朝,這裡所表現的是他離鄉去國的錐心愴痛。這首詞感情真實,深沉自然,突破了花間詞以綺麗膩滑筆調專寫「婦人語」的開河之作。

這首詞處處透漏著一個字「愁」。寥寥幾個字,便將離愁寫得如此真切!「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這一句更是將愁苦具體化,這讓我想起了李清照的一句詞句,也有異曲同工之妙,「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04李煜的結局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首《虞美人》是李煜的絕命之詞,當作於北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是時李煜幽囚汴京已近三年。相傳李煜於七月七日生日當晚,在寓所命故妓作樂唱此詞,宋太宗聞知而命秦王趙廷美賜牽機藥將他毒死。宋代王銍默記》:「後主在賜第,因七夕,命故妓作樂,聲聞於外。太宗聞之,大怒。又傳『小樓昨夜又東風』及『一江春水向東流』之句,並坐之,遂被禍。」據這些記載可知,宋太祖一直對李煜心存懷疑,殺之而後快之心由來已久,這首詞是導致李煜被毒死的直接原因。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啦!謝謝觀賞

相關焦點

  • 春花秋月何時了,李煜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有什麼含義?
    前言昨天參與的一個問題:「春花秋月何時了」,春花和秋月究竟有什麼關係?為什麼?這句詩出自於南唐後主李煜的代表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因此李煜嘆息道:年年看到春花的美麗,年年可以看到月亮的美滿,但是我這種悲慘的生活什麼時候是個頭呢?清朝王夫之在《 姜齋詩話》中說,「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李煜這句詞,正是用「樂景寫哀」,所以更加令人感到他的內心中強烈的痛苦。
  • 李煜七夕所做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是一曲生命的哀歌
    南唐後主李煜,因七夕所做《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竟招來了殺身之禍。開寶八年(975年),宋軍攻破南唐都城金陵,李煜奉表投降,南唐滅亡。李煜被迫降宋,被俘至汴京(今開封),封為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
  • 《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
    這是唐詩宋詞品鑑的第103篇詩詞《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作者簡介:李煜(937-978)公元961年即位,史稱南唐後主。他登位之時,宋已代周建國,南唐形勢風雨飄搖。他在對宋委屈求全中過了十幾年苟安生活。南唐為宋滅之後,他被俘到汴京,過了約兩年囚徒生活,終為太宗賜鴆毒殺。
  • 最虐心的詩詞,當屬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首選,五代李煜的詩詞,《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作者心情虐,詩詞更虐,最虐的是詩詞發表後的後果!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詞人介紹:李煜(937—978),南唐後主。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李璟第六子。公元961—975年在位,國破降宋。後為宋太宗毒死。李煜在政治上雖庸駑無能,但其藝術才華卻卓絕非凡。
  • 一曲生命之歌——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一曲生命之歌――李煜《虞美人》「後主之為人為詞的最大好處原來就在於他的真誠無偽飾。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
  • 李煜《虞美人》,千古詞帝成就千古一帝
    怎奈南唐後主李煜是個不熱心政治與軍事的皇帝,當宋軍從北方殺來,幾乎未費吹灰之力就便滅了南唐,李煜被宋太宗擄往汴梁,失去了人身自由。李煜主政南唐雖政績平常,但這位皇帝的詩詞歌賦水平卻是十分耀眼,他是宋詞承唐詩開創一代文風、承前啟後的關鍵人物,被後世尊為一代「詞帝」。
  • 「南唐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虞美人南唐·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被囚與小院中,日日閒坐,能打發時間的也就只有作詩飲酒,每天將自己要做的事都排得滿滿的,這樣他就不會有時間想別的了。只是總有閒下來的時候,人一閒就開始胡思亂想,連他也不例外。年年春花開,歲歲秋月圓,他卻覺得沒什麼意思,這日復一日的事,也不知什麼時候才是盡頭。
  • 史上最經典的一首《虞美人》,卻成了李煜的絕命詞
    南唐後主李煜是一位極富才情的帝王,他在歷史上的地位,不是因為他的成為皇帝後的政治成就,而是他作為一個文人,對詞壇的藝術成就。李煜擁有文人所有的特性,擅音律,多才藝,甚至詩詞寫的也非常好。李煜後期最經典的《虞美人》是在徐鼎臣探視之後所做,正是這首追念故國,抒發亡國之恨的曲子,被宋太祖賜毒酒身亡。這首《虞美人》被稱為李煜的絕命詞。
  • 李煜一首悲哀的絕命詞,其中「春花秋月何時了」,說透了人生無常
    李煜最著名的一首詞,《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正是抒發了李煜滅國後頓感生命空虛的悲哀,這首詞是五代十國時期李煜生前最後的一首詞。正是這首詞給他帶來了殺身之禍,這首悲哀的詞卻成為了一代「千古詞帝」生命最後的絕唱,被世人稱之為絕命詞。
  • 李煜的另外一首「神品」《虞美人》,很少有人讀過!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的以亡國之君作詞,留下許多驚天地泣鬼神的血淚之作,其中最為人所熟知的便是這首《虞美人》,一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平實道來,卻寫盡古今愁痛,雖是抒發亡國之痛,但用之個人之愁、愛情之愁、漂泊之愁,皆無不可。正如王國維所說:後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有如釋迦基督擔荷人類罪惡之意!
  • 李煜的一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中唱盡人生多少悲歡離合
    提到晚唐詩人,不得不提的就是李煜,他作為晚唐最後一位皇帝,其一生可謂坎坷曲折,面對風雨飄搖中的晚唐王朝,他已無心且無力去拯救,他把心思放在了詩文與工書畫中,渴望在書卷中找到自己的一番家國夢。李煜內心純真善良,好生戒殺,帶領晚唐王朝度過了偏安的十五年,同時他篤信佛法,花費大量資金建造寺廟,深受前朝奢靡之風的影響,在皇宮中大興土木,沒有真正考慮國內外的戰爭局勢,使晚唐在後期與宋的對持中一直處於被動的局面,最後導致了晚唐的覆滅,自己也飽受屈辱客死他鄉。
  • 李煜的傷愁: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說起詞,就肯定繞不過一個人,他就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南唐後主李煜。李煜一生精於詩詞書法,代表作頗多,有「詞帝」之稱。知名度最高的,流傳最廣,就是這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千古詞帝-李煜
    他沒有治國之道,但在作詞上卻有著很高成就,因此被譽為「千古詞帝」。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南唐後主-李煜。李煜出生於937年七夕,原名李從嘉,是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出生的這一年,他的爺爺李昪開始對外稱帝。959年李弘冀死後,李璟封李煜為吳王,居住東宮。961年被立為太子,留守在金陵(南京)。同年六月,李璟病逝,李煜在金陵登基。李煜登基的時候南唐已經風雨飄搖,一片凋敝。此時北方的趙匡胤發動了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建立了大宋王朝,取代了後周,開始謀求自己的吞併諸雄、一統江山的霸業,不斷地向各個割據政權發動戰爭。
  • 《虞美人》李煜的失意與逍遙,啟示我們珍惜現在時光,不虛度年華
    據說,虞姬死後鮮血染了地上開出一朵鮮花,為了紀念她,人們便以「虞美人」來命名這花。後來唐朝無名氏將項羽和虞姬的悲情寫成了詩,便有了「虞美人」這個詞牌。《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是李煜的絕命之詞。為什麼寫了一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會把命丟了呢?讓我們先從《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這首詞說起吧。
  • 欣賞南唐國主李煜的詞,虞美人。
    作為敗國之主的李煜,由於所處的環境和心境無比悲涼,那悲苦悽涼之情,悽悽慘慘,悲悲戚戚躍然紙上,寫下了不朽的名詞,虞美人。至今讀來,令人悲泣心酸。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 李煜的一首冷門《虞美人》,沒有名句,卻被譽為「神品」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這首《虞美人》是一代詞帝、南唐後主李煜的絕命詞。此詞是李煜為思故國而作,以極富感染力和象徵性的比喻來表達內心的愁思。句句都是愁的形象,句句都堪為千古名句,引人共鳴。此詞語言明淨優美、節奏曲折婉轉、愁思感人肺腑,因而才能被譽為詞中「神品」,千百年間廣為流傳,成為人人能倒背如流的千古絕唱。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把痛楚寫得透明純淨,沁人心脾
    #我愛詩詞#《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後主李煜在被毒死前夕所作的詞,堪稱絕命詞。01原文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02注釋⑴虞美人:原為唐教坊曲,後用為詞牌名。此調初詠項羽寵姬虞美人死後地下開出一朵鮮花,因以為名。
  • 詩詞《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賞析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五代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要問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這不盡的滔滔春水滾滾東流 【賞析】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後主的絕命詞。相傳他於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歌妓作樂,唱新作《虞美人》詞,聲聞於外。宋太宗聞之大怒,命人賜藥酒,將他毒死。這首詞通過今昔交錯對比,表現了一個亡國之君的無窮的哀怨。
  • 我愛記詩歌|李煜《虞美人》
    今天和大家一起記憶李煜的《虞美人》,一起欣賞這位千古詞帝的春花秋月。一、說文解字在記憶李煜的《虞美人》時,第一步是理解《虞美人》全文的意思。如果不了解李煜的基本情況和《虞美人》這首詞的字詞等意義,那麼想要記憶《虞美人》就無從談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