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博物館日報(第252期):瀋陽故宮等8家博物館17日恢復對外開放

2020-12-25 新華網客戶端

·熱點新聞 / Headlines

【瀋陽故宮等8家博物館17日恢復對外開放】瀋陽故宮博物館、 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瀋陽審判日本戰犯法庭舊址陳列館、張氏帥府博物館、瀋陽金融博物館、東北陸軍講武堂舊址陳列館、新樂遺址博物館、瀋陽汗王宮遺址陳列館於今日(17日)恢復對外開放。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這8家博物館將實行實名制預約參觀。觀眾可通過電話或網上預約參觀。參觀當日,觀眾須出示本人身份證原件,參觀時須全程佩戴口罩,入館前須接受體溫測量,觀眾排隊和觀展時須保持1.5米以上距離。

【北京魯迅博物館利用5G技術進行網上直播奉上精神大餐】為滿足和豐富廣大人民疫情防控期間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貫徹落實國家文物局《博物館在移動》項目計劃,中國博物館協會、北京魯迅博物館與中國移動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易訊無限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近期精心打造、強力推出了「雲博物館」5G直播公益活動,旨在匯聚全國博物館資源,打造一個集內容和服務為一體的線上博物館平臺,自2月12日開始每周三至周日連續五天推出介紹一個博物館的內容,深受廣大網民的歡迎,目前已播出三期,雲博物館頁面曝光6100萬、信息推送5470萬。此次,北京魯迅博物館「雲博物館」直播定於3月18日至22日在中國移動咪咕圈圈平臺播出。

北京魯迅博物館「雲博物館」直播活動宣傳海報(圖片來源:北京魯迅博物館)

【無錫博物院恢復開放】根據無錫市疫情防控情況及上級部署要求,無錫博物院及下屬周懷民藏畫館、程及美術館、張聞天舊居和無錫碑刻陳列館於2020年3月17日起,全面恢復對外開放。開放時間為9:00—17:00(16:00後停止入場),周一閉館(法定節假日除外)。無錫博物院開放範圍為中區、西區各展廳,東區科技展廳暫不開放。每日最大承載量為2000人(9:00—12:00不超800人,12:00—17:00不超1200人);瞬時觀眾量為500人,後期將視疫情動態變化作相應調整。觀眾參觀需實行實名預約,暫不接待團隊參觀。

無錫博物院航拍圖(圖片來源:無錫博物院)

【「2020廣西民族志影展暨非遺影像展」發布徵片公告】「廣西民族志影展暨非遺影像展」由廣西民族博物館於2012年創辦,是一個面向全國、輻射東南亞的民族志雙年展。影展關注中國及東南亞國家的社會歷史文化變遷及民族文化多樣性,致力於推動紀錄影像在文化遺產視野中的價值取向及功能發揮,創建一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紀錄影像交流平臺,力求增進各民族及地域間的文化交流與對話,弘揚優秀民族文化,向世界講好新時代的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彰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的多元文化和多彩世界。目前,「2020廣西民族志影展暨非遺影像展」正在面向全體公眾進行徵片。本次徵片題材以民族民俗文化、鄉土題材為主,尤其歡迎非遺影像作品投稿。投稿截止日期為2020年7月20日。

「2020廣西民族志影展暨非遺影像展」活動海報(圖片來源:廣西民族博物館)

【英國電子遊戲專家聯合組織成立】日前,位於英國謝菲爾德的國家視頻遊戲博物館(National Videogame Museum)發起成立「視頻遊戲遺產學會」(Videogame Heritage Society),旨在提升電子遊戲遺產領域實踐水準,分享視頻遊戲保存、展示方面的知識。學會將與科學與媒體博物館(Science and Media Museum)、巴斯思巴大學(Bath Spa University)、大英圖書館(British Library)、倫敦博物館(Museum of London)、英國電影協會南岸影院(BFI Southbank)等機構共同制定一份名為《時間延展》(Time Extend)的白皮書,以介紹視頻遊戲的歷史、遺產和保存。負責運營國家視頻遊戲博物館的英國遊戲協會(British Games Institute)主席表示,成立該學會是因為電子遊戲遺產專家不僅包括博物館和遺產機構工作人員,還包括大批忠實的私人藏家。遊戲協會一位理事則認為,了解電子遊戲有利於將遊戲發展為藝術形式,有利於反映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利於建立文化自信;而遊戲協會和博物館的使命絕不僅僅是懷舊,而是要啟迪、教育新一代遊戲設計師,使他們能創造新的遊戲。

·展覽資訊 / Exhibitions

【中國】上海博物館:上海博物館於3月13日起恢復對外開放 。為了讓之前錯過特展的公眾不留遺憾,「滄海之虹:唐招提寺鑑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將延期至2020年4月5日。該展覽以鑑真和尚親手營造的唐招提寺為時空背景,內容共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遙凌滄海」遴選唐招提寺珍藏的5組與鑑真相關的文物,包括日本孝謙天皇(749—758在位)仿王羲之筆意所題的「唐招提寺」敕額,供奉鑑真東渡帶去的舍利的「金龜舍利塔」(日本國寶),描繪鑑真弘揚佛法、壯烈人生的《東徵傳繪卷》(日本重要文化財),宋刻本與和刻本的佛教典籍《一切經》,以及日本室町時代(15世紀)的設色畫軸「鑑真和尚畫像」。展覽的第二部分「情景交融」,則展出了東山魁夷受邀為唐招提寺御影堂繪製的68面隔扇畫。

展覽展品:揚州薰風(部分)/唐招提寺 藏(圖片來源:上海博物館)

【中國】同濟大學博物館: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特殊時期,同濟大學博物館陸續推出線上圖片展覽。日前,同濟大學博物館網上展廳上線展覽「歐洲瓷器300年 中國瓷器文化對歐洲瓷器文化及經濟發展的影響」。該展覽展出的近200件歐洲古典瓷器是加拿大華人收藏家孫建偉女士和丈夫拉斯洛帕拉克維茨先生多年收藏的藏品。展品提供者孫建偉女士曾表示,希望藉助這個展覽,讓更多的中國人了解這段歐洲瓷器發展的神奇歷史,更好地傳承和發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自信心。此外,她還希望這些承載著東西方文化碰撞與融合的瓷器可以擴大學生觀眾的視野,啟發同學們的創新思維。

展覽展品(圖片來源:同濟大學博物館)

【加拿大】蒙特婁美術館(Musée des beaux-arts de Montréal):加拿大蒙特婁美術館正在舉辦展覽「翻面」(Volte-face)。本次展覽匯集了辛迪·舍曼(Cindy Sherman)、勞裡·西蒙斯(Laurie Simmons)和雷切爾·哈裡森(Rachel Harrison)三位重要美國藝術家的攝影作品。她們的創作實踐都與女性的藝術再現息息相關。作為「圖像一代」的代表,舍曼和西蒙斯解構了大眾傳媒滲透到女性身份建構中的方式。展覽展出的西蒙斯作品諷刺了攝影與女性身體再現的關係。哈裡森的攝影系列《小獵犬號航海記》則可與前兩位的作品形成對話,用攝影回顧了從古至今用雕塑再現人類和動物形體的歷史。本次展覽展品來自加拿大收藏家卡羅爾·艾珀爾和大衛·艾珀爾(Carol and David Appel)的收藏,旨在讓觀眾意識到,更深層次的現實並非在圖像的表面,而是在畫面之外,在於模糊地帶之中。本次展覽將於2020年3月29日結束。

行走的相機II (吉米相機)/勞裡·西蒙斯(Laurie Simmons)/1987年/銀鹽照片/ Carol and David Appel Collection. 2019 Laurie Simmons,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Salon 94, New York

·行業發布 / Professional Publications

【洪堡論壇與歌德學院將展開項目合作】非營利文化教育機構歌德學院與計劃下半年對外開放的洪堡論壇(The Humboldt Forum)籤署協議,雙方將在未來的展覽、學術研究和其他項目上展開合作。協議稱,「兩家機構的專長將在全球範圍內得到更好的利用。」歌德學院和洪堡論壇將分別成立一個四人委員會,負責監督和指導該計劃,項目將重點關注包括後殖民主義和可持續性在內的若干主題。洪堡論壇是歐洲造價最高的文化項目之一,自2012年6月動工以來,一直受到施工延遲和其他問題的困擾。博物館原定於2019年底對外開放,但因為技術問題一再推遲開幕,現計劃自2020年9月起分階段開放。博物館的地下、一層和二層將是最先開放的公共區域,隨後是包含來自柏林國立博物館作品的永久館藏展覽,以及三樓和四樓的特展。

【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博物館項目發表聯合宣言】2020年2月26日,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博物館項目(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Museums Project,簡稱IMP)在布魯塞爾舉行總結研討會並發表聯合宣言,宣言內容涉及博物館領域的多種參與者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之間的動態互動。該宣言列舉了IMP在2017—2020年期間取得的成就,並在充分考慮《國際博物館協會博物館倫理守則》(ICOM Code of Ethics for Museums)所明確的標準和原則等因素的前提下,指出了與博物館合作保護社區、群體和個人非物質文化遺產過程中的洞見與期望。該宣言承認博物館在統攝文化遺產各個方面和類型並將其歸入特定語境的工作中起關鍵作用,敦促在所有政策層面支持博物館和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實踐的社區、團體和個體之間的聯合行動。IMP的成果包括IMP書(The IMP book)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博物館工具包(The ICH and Museums toolkit)。IMP書充當了邀請函的作用,用於豐富遺產實踐和對願意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做出貢獻的人們提供支持。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博物館工具包則為博物館從業人員參與遺產保護提供了鼓舞人心的、務實的方法性工具。在過去三年中,IMP與來自比利時、荷蘭、法國、義大利和瑞士的夥伴組織在歐洲比較背景下探討了博物館工作與非物質遺產實踐之間的相互作用。該項目得到了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的智力支持,還與非物質文化遺產非政府組織論壇(ICH NGO Forum)和歐洲博物館組織網絡(Network of European Museum Organisations,簡稱NEMO)合作,同時也得到了歐盟委員會的創意歐洲計劃(Creative Europe Programme)、比利時弗拉芒大區政府和瑞士聯邦文化局的支持。

博物館日報聯繫郵箱:

museumdaily@iartmuseum.org

《新華·博物館日報》欄目由新華網客戶端、國際博物館信息中心和《藝術博物館》雜誌聯合出品,目前分為「熱點新聞」「展覽資訊」「行業發布」三大板塊,致力於打造全球博物館信息的權威發布平臺。國內新聞主要面向公眾讀者,以提供博物館界熱點新聞、文化藝術領域動態和重要展覽資訊等內容為主,同時發布行業新政策、新動向。國際新聞主要集中發布全球博物館行業動態和發展趨勢,側重於服務文化管理者和博物館從業人員。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相關焦點

  • 瀋陽:博物館有序恢復對外開放
    ↑3月17日,遊客在張氏帥府博物館參觀遊覽。 當日,瀋陽故宮博物館、張氏帥府博物館、瀋陽金融博物館、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等8家博物館正式恢復對外開放。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這8家恢復開放的博物館都實行實名制預約參觀,並對參觀人數進行限制。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263期):山東博物館恢復開放
    山東博物館恢復開放後的開放時間為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場),開放範圍將視情況而定,展廳及公共空間將分區域分階段開放。山東博物館館體建築(圖片來源:山東博物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恢復全面開放】按照《四川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第14號)和《成都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第8號)精神,以及上級部門的要求,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於3月28日正式恢復全面開放。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261期):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遺址公園5月1日...
    「文物不言 等待覆蘇後的傾聽」明星公益計劃宣傳海報【貴州省博物館恢復對外開放】3月26日,貴州省博物館正式恢復對外開放目前,貴州省博物館博恢復開放的區域為1號、2號、3號基本陳列展廳和6號、7號臨時展廳,文創商店分區域分時段開放,少年數字館、4D影院及非遺劇場暫不開放,開放時間為周二至周日的9:00—17:00(16:00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261期):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遺址公園5月1日試開園
    「文物不言 等待覆蘇後的傾聽」明星公益計劃宣傳海報(圖片來源:中國文物報社) 【貴州省博物館恢復對外開放】3月26日,貴州省博物館正式恢復對外開放目前,貴州省博物館博恢復開放的區域為1號、2號、3號基本陳列展廳和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257期):海南省博物館將於3月24日恢復開放
    ·熱點新聞 / Headlines【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恢復開放】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於2020年3月13日恢復對外開放,全館已按照防控消毒要求每日定時消毒,所有工作人員均憑綠色「隨申碼」、體溫檢測、佩戴口罩上崗服務。
  • 蘇州博物館、瀋陽故宮、成都博物館等今起陸續恢復開放
    澎湃新聞獲悉,繼3月13日上海博物館、中華藝術宮、上海歷史博物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等一批滬上展館重新開放後,本周,包括蘇州博物館、瀋陽故宮、成都博物館等各地文博機構也將有序恢復開放。3月15日,蘇州博物館發布恢復開放公告,「公告」稱,該館將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自3月16日(周一)起有序恢復開放,開放區域暫為新館庭院和忠王府。對所有觀眾實行網絡實名制預約參觀,目前只接受散客(個人)預約,每日限額1400人,瞬時接待量不超過200人。館內暫停提供講解和寄存服務,全館區域禁止飲食。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179期):太原明代古城牆對外開放
    太原拱極門城牆【承德博物館舉行開館儀式】11月18日,承德博物館舉行開館儀式,11月20日正式對外開放。承德博物館是承德市建設的第一座現代化綜合性博物館,由一棟主體建築、兩棟配套建築以及室外工程組成。主體建築地下、地上各1層(局部2層),總用地面積54088.1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5163平方米。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224期):故宮海澱北院區將於今年開建 工期預計...
    ·熱點新聞 / Headlines【故宮海澱北院區將於今年開建】1月8日,海澱區舉辦十六屆人大六次會議第二次新聞發布會。故宮北院區目前已取得國家發改委項目建議書批覆,正在開展徵地、文物勘探等前期準備工作,計劃2020年開工建設,工期預計為三年。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247期):多地博物館陸續恢復開館
    【多地博物館陸續恢復開館】3月10日起,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偽滿皇宮博物院與長春博物館恢復開館。博物館採取了門票預約、建議觀眾佩戴口罩、體溫檢測、限制觀眾接待量、只開放露天場所和敞開式展廳、暫不提供人工講解服務、暫不接受團隊預約等措施,落實博物館疫情防控與有序恢復開放工作。
  • 瀋陽故宮、張氏帥府等博物館向全國醫務工作者免票一年
    瀋陽故宮、張氏帥府等博物館向全國醫務工作者免票一年 作者:朱柏玲 2020-02-17 01:47   來源:遼瀋晚報     瀋陽故宮、張氏帥府、金融博物館自恢復開館之日起,將向全國醫務工作者免票一年。
  • 瀋陽8家博物館3月17日開館!全國醫護工作者免票!
    3月17日起(下周二)瀋陽博物院8家博物館正式開館,需預約購票。2020年3月17日至2021年3月17日瀋陽博物院所屬各博物館對全國醫護工作者免票!瀋陽瀋陽博物院(瀋陽故宮博物院)對外發出公告,其所屬瀋陽故宮博物館、張氏帥府博物館、瀋陽金融博物館、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瀋陽二戰盟軍戰俘營舊址陳列館、瀋陽審判日本戰犯法庭舊址陳列館、新樂遺址博物館、瀋陽汗王宮遺址陳列館、中共滿洲省委舊址紀念館、東北陸軍講武堂舊址陳列館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251期):南京市博物總館所屬各館恢復開放
    、渡江勝利紀念館、江寧織造博物館、六朝博物館)於2020年3月15日恢復開放。所有博物館實行實名制參觀,遊客入館需攜帶身份證或其它有效身份證件。六朝博物館展覽現場(圖片來源:六朝博物館)【重慶美術館恢復開館】2020年3月17日起,重慶美術館將恢復開館。恢復開館後,美術館將堅持限流開放原則,採取分時段、間隔性辦法安排觀眾入館,嚴控入館人員數量及距離。
  • 瀋陽故宮博物館恢復開放公告
    結合近期疫情防控形勢,按照《瀋陽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令》(第7號)和上級部門通知要求,瀋陽故宮博物館將於2020年3月17日正式恢復開放。為了給大家提供一個安全有序、健康平安的遊覽環境,我們在嚴防嚴控的基礎上,推出安全措施,以保證防控不鬆懈,遊覽更安心。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258期):首都博物館徵集疫情防控物證資料
    】日前,遼寧省博物館發布恢復開館公告。該館於3月24日恢復開放,開放後視情況分區域分階段開放展廳及公共空間。遼寧省博物館開放時間為每周二至周日的9:00—16:00,4月15日前全館每天限流1000人, 4月16日—30日全館每天限流1500人,並暫停團隊接待和大巴車停放預約。
  • 瀋陽故宮博物院、張氏帥府博物館景區開放公告
    瀋陽故宮開放時間清明節假期4月4日——4月6日瀋陽故宮正常開放開館時間:09:00停止售票:15:45閉館時間:16:30(法定假日逢周一不閉館)精美展覽3月17日,瀋陽故宮恢復對外開放,線上轉線下,為滿足廣大觀眾的觀展需求,我館特將五個展覽延期。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236期):深圳首個自然博物館要來了
    結果的樹易遭打/35x46.5cm/1985年(圖片來源:關山月美術館)【中國】陝西省美術博物館:日前,陝西省美術博物館特別推出「萬木爭春-陝西省美術博物館藏二玄社精製臺北故宮博物院珍藏作品展」線上展。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229期):2019年超75萬中國遊客參觀莫斯科克裡姆林宮博物館
    「如意甘肅」彩車系列文創設計圖(圖片來源:蘭州日報) 【太原美術館關於臨時調整開館時間】太原美術館因館內場館維護,將於1月18日(星期六)閉館一天,1月19日起恢復正常。(正月初六)正常對外開放。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十五期):故宮新啟動三大主題文創項目
    「宮囍·龍鳳呈祥」作為其中的重要板塊,以系列化IP文創產品展示故宮特色,該主題互動藝術展將於6月在故宮與觀眾見面。    《喜字紋盒》/故宮博物院藏(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    【團中央機關舊址完成修繕重新開放】經過8個多月修繕,在五四運動百年之際,上海「漁陽裡」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改造落成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244期):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對外徵集抗美...
    ·熱點新聞 / Headlines【西寧市博物館恢復開館】西寧市博物館於3月6日恢復開放,開放時間為每周二至周日10:00—16:00。觀眾入館前需持本人身份證,通過體溫檢測後,實名登記入館。在疫情尚未全面解除之前,博物館暫不接待團體參觀。
  • 瀋陽擁有各類博物館40家 解密遼寧博物館那些事兒
    透過博物館,我們能清晰地觸摸這座城市的脈搏,感受到它的心跳與情感。您知道83年前中國有哪些博物館?作為東北人,您知道東北第一家博物館在哪兒嗎?咱瀋陽的第一家博物館又是哪兒?今天是第41個國際博物館日,瀋陽晚報、沈報融媒記者為您獨家解密遼寧博物館那些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