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食堂君。
前幾年,泰國開放自駕
我加入了兩年的泰國自駕隊伍
一家回回出遠門旅遊,後備箱一定是塞得滿滿的,出發泰國也不例外,電飯煲,米,乾巴鹹菜一樣不少。
在寮國籤證的時候,遇到另一家子回回,和我們一樣拎著電飯煲準備下車吃飯。他們問道:「也不知道泰國有沒有吃的,它是個佛教國家,吃的怕是不好找?」
一旁的叔叔說:「肯定有!」
「那應該也不好找吧?」
「好找得很呢!」
踏進泰國,決定今晚要開到清萊(Chiang Rai),到達的時候也就是晚上十一點多。
當時還沒有清真食堂這麼方便的出行攻略,就憑藉著問路。
是在油站問的一個騎摩託車的小哥,也無需做多少解釋,一見我們包著頭巾就明白了,騎著車帶路帶了好遠,來到一個路邊攤。帶路小哥說,現在十一點只能找到這樣的路邊攤了,他順便和我們指了路,說哪裡哪裡轉過去就是清真餐廳,笑了笑騎著車就走了。
我們按照小哥的指路,也在小攤旁邊不遠處找到一家賓館,第二天一早發現斜對面就有清真餐廳!
踏進門時,一慣地,裡面的人都會往你這邊看過來。全部人抬頭看見我們都笑著,連擦桌子的阿姨也停下來笑著點點頭。
餐廳十分簡潔,早餐時間去時外面有甩餅賣,香蕉口味的,淋上煉乳和巧克力醬。另外有像中式快餐樣的,想要哪個蓋飯便點哪個,多數都是有泰式傳統湯汁的,我也叫不上來他們都是些什麼。
除此之外還有炒麵與炒粉絲,無論是蓋飯還是炒麵,都會搭配檸檬,把檸檬擠一點上去都很美味!
離開餐廳,也隨意在路上逛,大多是私人住房,卻各有各的特色。人們大膽的為房子刷上顏色,比如橘黃色,綠色,玫紅色與粉紅色相間,也有小清新的薄荷綠,淡藍。這些住房是長在草地上,生在樹叢中。家家戶戶喜歡栽種許多花草,不知是不是氣候的原因,這裡的花無論怎麼栽,栽在飲料瓶裡,栽在木頭裡,或者空心磚的空洞裡,都長的極好,開的十分鮮豔,也沒有灰塵,即使在路邊。
逛著便到了清真寺,是座小清真寺,也沒見它叫什麼清真寺。不是禮拜時間,寺裡的人很少。
清真寺旁邊不遠,就找到了另外幾家清真餐廳。他們的規模不同,有的是規劃裝修成的餐廳,有的依然在自己家院子裡。我們選擇了自家院子的餐廳吃午飯。
午餐的煎餅淋上煉乳,椰子味的土豆雞,這個偏甜。還有豇豆炒肉片,辣味的。大多是以蓋澆飯的形式,不過因為看著那些菜都很好吃,所以點了兩個菜。餐廳被開在自己的家裡,花園式的家,也就有個花園式的餐廳。一棵不算高的數上栓了木板式的鞦韆,一個樹幹做的花盆,裡面栽了三角梅。
清萊還有意想不到的驚喜,比如到夜市的咖喱飯和清真的泰式炸雞!夜市是我們旅館的一個員工帶領去的。泰國人基本上都明白哈倆裡,於是便主動帶我們去夜市,一直帶到哈倆裡那家才肯罷休。這樣的熱情在泰國隨時都能感受到,從踏進泰國那天開始。
咖喱飯有湯的和幹的,而泰式炸雞就是配的泰式甜辣醬,這個甜辣醬後面買回家配別的炸雞就不再那麼好吃。
我們是行駛在路上看到個顯眼的漢字招牌寫著雲南餐廳,並且旁邊標註著清真,二話不說就直接進去了。餐廳規模比較大,主打雲南菜系,當然也有冬陰功湯等幾道有名的泰國菜。它的具體位置谷歌地圖能搜索到呢~
為什麼要推薦雲南飯店呢?到了國外不就是要嘗嘗本土風味嗎...其實泰北的雲南飯店多數已經是開了幾十年的老店了,也已經被泰國風味同化了一些,關鍵是還能和老闆聊聊,能獲得一些比較有用的信息。
聽雲南飯店的奶奶說,美賽(Mae Sai)離這裡不遠,美賽對面就是緬甸大其力,泰緬交界也有清真寺。於是我們決定開車到美賽看看。
美賽的清真寺就在路邊,也就是清邁到美賽直達的公路(Phahon Yothin Road),清真寺位置離緬甸只有三四公裡的路程。在泰國,清真寺的旁邊就能找到清真餐廳。
清真小店放在路邊的招牌
泰北的穆斯林很多,其中一大部分就在清邁這個泰國第二大的城市。要說泰南的穆斯林大多數是馬來裔的,那泰北的穆斯林多數是中國雲南人,早在馬幫年代就已存在著。
王和社區則是清邁最主要的雲南穆斯林聚集地,來到王和清真寺,人們則用著泰語,中文,英語,阿文交流著。
來王和社區,一定要在主麻日周五來。因為每周五的主麻日的早上還會有雲南穆斯林的主麻巴扎,是清邁穆斯林的日常小吃最集中的地方。市場上可以買到各種各樣的雲南小吃,比如保山風味的稀豆粉餌絲、米線、青玉米粑粑,豆沙粑粑、米糕、餈粑等。
白天的雲南集市只有星期五有,時間是早上5:00到中午12:00之前,人最多的時候應該是9:00左右。來了一定要嘗一些特色小吃。
稀豆粉
雲南市場上有一家賣稀豆粉的小吃攤,賣了差不多是60年以上了。平時在清真寺對面賣,中午12點前收攤,如果是生意好會關門更早。星期五在市場裡面賣。老奶奶祖籍是保山人,最先是在緬甸賣,後來才搬到清邁來接著賣,現在是她的兒媳婦和工人自己做自己賣。除了雲南穆斯林來這裡打卡以外,許多外國穆斯林也是慕名而來。最出名的是稀豆粉,除此之外還有豌豆涼粉,涼麵等等小吃。
酥雞
從雲南流傳到清邁的一種小吃,用雞蛋與麵粉調和成糊狀,再油炸成小個形狀保存。吃的時候用牛肉湯燉,將原來炸好脆脆的外殼燉軟,入口極化,十分美味呢!
雞油飯
泰式咖喱面 khao soi
王和清真寺旁邊,有一家最有名的泰北咖喱面叫muslim noodles
泰北咖喱面是雲南人結合泰國特色製作的,在清湯裡面加進去了椰子汁。其中用的麵條是美賽的雲南人自己製作的,普通的超市裡面買不到,一般只有在雲南裔開的店裡面才能見到。在這些麵條店裡面可以選咖喱面,也可以選清湯,肉可以選雞肉也可以選牛肉。
另外還有這家KAO SOI FUENG FAH也主要提供泰北有名的咖喱面khao soi
清邁王和社區是一個清真小吃,美食很集中的地方,選擇星期五為了美食專門過去一趟也很值得~
在清邁逛街的時候,幾乎都能聽到一首歌
《小城故事》講的就是清邁
清邁有大大小小不同的夜市,位於古城東側的昌康路清邁夜市和阿努善夜市每天都營業。街道兩旁大大小小的商店及五花八門的攤位,在夜市裡面也能找到幾家清真餐廳與小吃攤。夜市上的小吃攤都值得品嘗呢!
位於阿努善夜市裡有一家雲南友誼飯館,逛夜市後來這裡就餐是個不錯的選擇。中餐為多數,單人份的拉麵,蓋飯炒飯有很多。
ruammit1雲南飯店
昌康路上的雲南飯店,與上面提到過的清萊那家是連鎖店,同一家人開的餐廳。菜品差不多,開了已經有幾十年了,雲南味和泰式菜都有。在谷歌地圖能搜到位置。
滇南美食
與雲南飯店相隔不遠,主推烤鴨。如果時間待久了想吃一點中餐,選擇這些雲南餐廳是很不錯的。還有一些朋友實在不會吃泰式風味的也不用著急,清邁的雲南餐廳實在是太多了呢~
當時住在昌康路上,晚上逛完夜市回酒店的路上遇到一家阿拉伯餐廳,也剛好餓了,於是便進去點了一份餅。老闆是巴基斯坦的穆斯林,一見我們特別熱情。有趣的是,在看菜單的時候,牛排的英文beefsteak被翻譯成了豬排,提醒老闆以後他大吃一驚,說這份菜單是複印店製作的,順便翻譯了。
來到昌康清真寺是某一天散逛的時候偶然走到的,一路上清真標誌逐漸多起來,因為它離我們住的地方不遠,吃完早飯往前走就能走到昌康清真寺。分享一些個人的觀點,出門旅行就應該嘗一些沒有吃過的食物。而在王和社區的時候基本上都與雲南味道掛勾,因此並沒有嘗到一些沒有吃過的東西,直到到了昌康清真寺。
昌康清真寺附近有特別特別多的清真小吃店,主食,小吃,飲料都有賣。無奈肚子也只有一個,想必還有錯過了的美味呢!
是餐廳也是一家民宿。位置就在塔佩門的附近。知道這家餐廳是之前的朋友推薦他們家住宿,早上起來吃早餐也很方便。來到時一看就覺得環境特別棒,門外是很多綠色植物,站在門外就能被它的環境吸引進來的那種美。
這家店的一個優點就是在塔佩門旁邊。遊覽完清邁古城,或者周六夜市之前去用餐都是最好的選擇。
環境裝修得很別致,想必菜品也一定是加倍精緻了。這趟清邁旅行,街邊小吃不可錯過,但這種美好的餐廳也更不能錯過,整個菜品端上來都會讓人眼前一亮(立馬拿出手機拍照)
很讓我喜歡的是在這家店能吃到地道的泰式菜品,簡單的炒飯就做得非常精緻。特別推薦藍米飯,藍米飯的藍色並非色素,而是用天然的蝶豆花參與製作而成。其他很多特色菜都值得一嘗~
至於價格,和國內餐廳差不多,但是性價比絕對很高。很多朋友的感受就是,同樣20元的飯,但是這裡的肉就是要多很多。
附上民宿的名片,塔佩門附近(Chiangmai House)
一看名字是家咖啡店,主打的咖啡確實不錯,但是我注意到這家咖啡店當然是因為它也有清真餐飲。也在昌康路上,逛街逛夜市的吃飯點~
choei必點的冬陰功湯
泰國點冬陰功湯的次數不多,其中一次就是在這家店裡。來泰國必點的冬陰功湯,就在這家店裡。冬陰功湯翻譯過來就是酸辣蝦湯的意思,有一些泰國特有的香料,加上咖喱酸辣香甜,正宗的味道正如此。是清邁吃過最美味的冬陰功。
環境也很漂亮,除了吃飯以外進來喝杯飲品也很不錯。這家店就位於昌康路上,昌康路則是平時每天都會營業的昌康路夜市。逛夜市之餘一定選擇他們家。
這家店是泰國穆斯林開的,味道會有一些特別。看到椰奶湯的時候,以為是甜味的,但是其實有一點微辣,椰子的香甜滲入雞肉裡面。
在清邁能遇到很多不同的清真餐廳,無論是當地小吃店,路邊攤,還是高格調的餐廳都會在閒逛的時候不經意間發現。清邁就是用來閒逛散逛的,對於這一類旅遊地區來說,相反不去做完整的攻略會更好,那樣覺得每一天都要去哪裡打卡似的,失去了旅行帶來的驚喜。你一定還能發現偶遇的某一家小吃店很美味~
去拜縣是找的一家當地旅行社,會說一點漢語的泰國人開的旅行社而非華人開的旅行社。
去拜縣是山路,有多少個彎具體不知道,大家都流傳說「吐了幾次終於到拜縣了。」 也許因為我從小就在雲南長大的原因,以前沒有高度公路的時候走山路習慣了,並沒有暈車。
旅行社也是能包吃住的。特別是吃,連在山裡半路上的路邊,一個吃東西的小篷子裡面都有清真食品。大概是傍晚才到的拜縣,在大峽谷看完日落司機帶我們去旅行社訂好餐廳。
餐廳是一戶穆斯林家庭開在自己家裡的。如中餐形式上菜和米飯。菜雖說很普通,相比起清邁來說更原汁原味一些。炸魚是一個特色,找好的魚不撒任何東西,端上來只配有一碗醬。
走了一天很餓,菜全部吃光了,和導遊說要加菜,導遊搖搖手悄悄和我們說:「去夜市上吃,夜市很多。」
我更喜歡拜縣的夜市,它就像某個山村裡的集市,能淘到不少手工藝品,有許多音樂原創人在唱歌。
在拜縣夜市的入口就是很熱鬧的一家竹筒茶,當時的竹筒茶是在這個街頭買了喝著逛著夜市,逛到另外一個街頭可以憑藉竹筒免費續杯(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這種優惠),竹筒茶的品種有很多:泰式奶茶,香茅茶,檸檬紅茶等等,十分爽口。
導遊是泰國人,他也很懂清真,每見一家清真的都會和我們說。讓我感覺他不是導遊,而是一位帶我們玩的朋友,還是一位吃貨朋友。
導遊第一家推薦的是一家蛋糕店。晚上夜市的時候是擺出來賣的,而白天在店裡營業。我見導遊買了一個草莓蛋糕一嘴咬下去的樣子,臉上寫滿了幸福感,猜想著是他每次帶客來都要來買一個。見他吃得這麼誘人,我也買了一個。
蛋糕實在是太好吃了,另外有幾款巧克力口味的也特別好吃。味道很濃鬱,我無法表達它到底和別的有什麼差別,就是很好吃,是一家很專業做蛋糕的店。夜市上買了兩個小紙杯蛋糕,第二天又來買了一份蛋糕切件。
我覺得我們這位導遊一定也是個美食家。每走到一個攤點,他都會指指說哪種好吃。遇到的清真小攤特別多:印度甩餅,涼麵,芒果糯米飯等等,都一一嘗過了,嗝~
來到這裡之前是不知道拜縣有清真寺的,而且就在夜市街道上!因此周圍的清真小吃就特別多,店鋪小攤都有。
拜縣清真寺就在夜市的街道上
當然了!這全程怎麼能沒有7-11呢!
7-11便利店遍布泰國的大街小巷,是名副其實的便利店,購買任何東西都很便宜方便。記得去清邁郊區的時候,沒有遇到清真餐廳,就從便利店買到了加熱便當。泰國的清真標誌是同一的菱形標誌。
7-11也是出了名的零食天地,小老闆海苔,小蛋糕,薯片,牛奶酸奶...去過的人都會懷念。並且打清真標誌的零食特別多,幸福感爆棚啊!
食堂君之前也寫過一篇泰國南部的部分攻略
需要的快戳他~泰國清真自由行攻略
裡面食堂君詳細寫過7-11的零食呢!
吃的介紹完了
相必來泰國一定還有個問題
我們到底能不能進寺廟啊?
在清邁,介紹了這麼多清真餐廳小吃店和社區,讓人覺得清真餐廳遍布的感覺。但是遍布四處的還有寺廟,幾步一個小寺廟,不遠一個大寺廟。大家都知道,泰國是一個主要信奉佛教的國家,來泰國旅遊,了解他們的文化,寺廟是不可錯過的。
在保證我們的信仰不受到影響的前提條件下,想了解佛教的儀式,他們的生活文化,建築文化等等是沒有問題的。我們只是去參觀一個旅遊景點。
很多人會反對進寺廟,理由是「穆斯林不能進寺廟」。其實這個觀點是不對的。一個人的信仰在於內心,如果你的信仰因為踏進寺廟就有動搖,那只能說是個人的信仰很不堅定了。
沒必要那麼在意。作為遊客,進去了解知識文化沒什麼不可~
很喜歡清邁以及泰北的小鎮
因此也想把美食攻略做得齊全一些
泰北的美食特別多,還有很多很多沒有寫到
你一定還能發現偶遇的某一家小吃店很美味~
到時候一定要給我們留言補充呀
部分圖源:@東四牌樓王師傅,@清邁咩咩足跡, @MaryamAK
參考文獻:馬仕美│泰北雲南籍穆斯林飲食文化http://m.sohu.com/a/221114782_501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