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空寺是羅洛士群裡規模最大且最重要的寺廟,也是最有趣的寺廟,它曾經是城市中心的大型廟宇,用以供奉溼婆和林迦。它代表著神山,是城市的中心寺廟,面向東方的寺廟包括一座砂巖結構的5層中央塔,底部是一個60米的正方形,兩側有8座磚和砂石混合結構的寶塔遺蹟。
還有兩座小型聖殿,中央塔下面的八座寶塔中有許多還部分地保留著最初的石膏浮雕,寺廟被三面同心牆和一條護城河所包圍,中心寺廟的前三層每個角都有保存完好的石像,第三層上共有12座佛塔,每個方向有4座。
聖殿位於第5層,後來加以擴建,與吳哥窟的中心塔屬於同一風格,建築風格與印尼的婆羅浮屠類似。在它東邊的入口處的北側有一個佛教寺院。第一感覺就很像婆羅浮屠,總共五層,四角周邊有大象石雕,臺階兩側有獅子石,整體金字塔的平地式寺院周圍還有兩道護城河,還是比較壯觀的。
在東塔門入口處還有一座現代的寺院,我脫鞋進裡邊參觀了一下,卻忘記摘掉頭上的帽子,吳哥窟的寺院禁忌很多,確還是大意了,在這裡提醒遊客們注意:在寺院內禁止著短褲短裙;避免討論政治和戰爭的話題;進去殿堂脫鞋脫帽;女性不能觸碰僧侶、不能和僧侶談話、不能給僧侶遞東西。
巴孔寺長900米,寬700米,由三條同心迴廊和兩條將迴廊隔斷開來的護城河組成。主軸東-西走向,外層迴廊既沒有牆也沒有門樓,它的邊界就是外護城河(如今只有一部分可見),內護城河包圍了長400米,寬300米的地界,還有依稀可見的紅土牆和四個十字形門樓。
巴空寺是羅洛士遺址群中規模最大並且是最重要的廟宇,曾經是城市中心的大型廟宇,其建築風格傳承了印尼的婆羅浮屠特色影響,主要用來供奉林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