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凡爾賽宮原來是一片沼澤荒地 197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2020-12-16 悅圖者

凡爾賽宮,位於法國巴黎西南郊外伊夫林省省會凡爾賽鎮。1682年至1789年是法國的王宮及政治中心。197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凡爾賽宮的建築風格引起俄國、奧地利等國君主的羨慕仿效。彼得一世在聖彼得堡郊外修建的彼得大帝夏宮、瑪麗亞·特蕾西亞在維也納修建的美泉宮、腓特烈二世和腓特烈·威廉二世在波茨坦修建的無憂宮、以及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修建的海倫基姆湖宮都仿照了凡爾賽宮的宮殿和花園。

凡爾賽宮所在地區原來是一片森林和沼澤荒地。1624年,法國國王路易十三以1萬裡弗爾的價格買下了117法畝荒地,在這裡修建了一座二層的紅磚樓房,用作狩獵行宮。二樓有國王辦公室、寢室、接見室、藏衣室、隨從人員臥室等房間,一層為家具儲藏室和兵器庫。當時的行宮擁有26個房間,如今擁有2300個房間,67個樓梯和5210件家具。

1660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參觀財政大臣富凱(Fouquet)的沃子爵府邸(Chteau de Vaux-le-Vicomte),為其房屋與花園的宏偉壯麗所折服,當時王室在巴黎郊外的行宮——聖日耳曼宮、凡塞訥宮、聖克魯宮等無一可以與其相比。

路易十四憤怒他不盡職守之餘將富凱以「貪汙」罪名投入巴士底獄,並命令沃子爵府邸的兩位主要設計師:園林家安德烈·勒諾特爾(André Le Ntre)和建築家路易·勒沃(Louis Le Vau)為其設計新的行宮

由於16至17世紀的巴黎市民不斷發生暴動,在1648年至1653年還發生了兩次規模巨大的投石黨叛亂,所以路易十四決定將王室宮廷遷出混亂喧鬧的巴黎城。經過考察和權衡,他決定以路易十三在凡爾賽的狩獵行宮為基礎建造新宮殿。

為此徵購了6.7平方公裡的土地。勒諾特在1667年設計了凡爾賽宮花園和噴泉,勒沃則在狩獵行宮的西、北、南三面添建了新宮殿,將原來的狩獵行宮包圍起來。原行宮的東立面被保留下來作為主要入口,修建了大理石庭院(Marble Court)。

1674年,建築師儒勒·哈杜安·孟薩爾從於1670年去世的勒沃手中接管了凡爾賽宮工程,他增建了宮殿的南北兩翼、教堂、桔園和大小馬廄等附屬建築,並在宮前修建了三條放射狀大道。為了吸引居民到凡爾賽定居,還在凡爾賽鎮修建了大量住宅和辦公用房。為確保凡爾賽宮的建設順利進行,路易十四下令10年之內在全國範圍內禁止其他新建建築使用石料。

大理石庭院:凡爾賽宮的正面入口,是三面圍合的小廣場。中央的建築原為路易十三的狩獵行宮,路易十四時加以改造,保留原來的紅磚牆面,並增加大理石雕塑和鍍金裝飾。庭院地面用紅色大理石裝飾。庭院正面一層為瑪麗·安託瓦內特的私室和沙龍,二層為國王寢室。

1682年5月6日,路易十四宣布將法蘭西宮廷從巴黎遷往凡爾賽。凡爾賽宮主體部分的建築工程於1688年完工,而整個宮殿和花園的建設直至1710年才全部完成,隨即成為歐洲最大、最雄偉、最豪華的宮殿建築,並成為法國乃至歐洲的貴族活動中心、藝術中心和文化時尚的發源地。

凡爾賽宮宮殿為古典主義風格建築,立面為標準的古典主義三段式處理,即將立面劃分為縱、橫三段,建築左右對稱,造型輪廓整齊、莊重雄偉,被稱為是理性美的代表。其內部裝潢則以巴洛克風格為主,少數廳堂為洛可可風格。

在其全盛時期,宮中居住的王子王孫、貴婦、親王貴族、主教及其侍從僕人竟達36000名之多。在凡爾賽還駐紮有瑞士百人衛隊、蘇格蘭衛隊、宮廷警察、6000名皇家衛隊、4000名步兵和4000名騎兵。為了安置其眾多的「正式情婦」,路易十四還修建了大特裡亞農宮和馬爾利宮。

相關焦點

  • 凡爾賽宮雕塑藝術巡禮上篇
    藝術薈萃 雕塑精華凡爾賽宮藝術掠影系列之三凡爾賽宮(法文:Chteau de Versailles)位於法國巴黎西南郊外伊夫林省省會凡爾賽鎮,是巴黎著名的宮殿之一,也是世界五大宮殿之一。1979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 《壯觀的法國凡爾賽宮建築風景》出洞蛟-協助拍攝
    凡爾賽宮(法文:Chateau de Versailles)位於法國巴黎西南郊外伊夫林省省會凡爾賽鎮,是巴黎著名的宮殿之一,也是世界五大宮殿之一(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裡姆林宮)。1979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 旅遊見聞之凡爾賽宮
    地處法國巴黎西南郊外伊夫林省(法文:Yvelines)省會凡爾賽鎮的凡爾賽宮197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它是巴黎的著名宮殿之一,也是世界五大宮殿之一(世界五大宮殿:中國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裡姆林宮)。
  • 巴黎除了艾菲爾鐵塔,這些景點也可以去看看,很有法國特色的哦!
    巴黎聖母院大教堂是一座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西堤島上的教堂建築,也是天主教巴黎總教區的主教座堂。聖母院約建造於1163年到1250年間,屬哥德式建築形式,是法蘭西島地區的哥德式教堂群裡面,非常具有關鍵代表意義的一座。
  • 凡爾賽宮:氣勢恢宏、富麗堂皇的宏偉外觀!
    凡爾賽宮可以使用巴黎博物館通票進入,並且可以免費領取講解器。凡爾賽宮的內部裝潢非常精美,感覺房間色調上有點像佛羅倫斯的皮蒂宮,還可以看到許多王室成員的肖像畫。維納斯、阿波羅等廳室的裝飾布置飽含深意,講解器中都會有說明。凡爾賽宮著名的鏡廳不僅華麗非凡,還是歷史的見證者。
  • 中國四大古建築,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國人驕傲
    文章類型|旅行見聞文章字數|680,閱讀約2分鐘中國在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留下了很多名勝古蹟,眾所周知,北京故宮、承德皇山避暑山莊、曲阜三孔和泰安岱廟被合稱為中國四大古建築,它們如今也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 19處遺產地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為期11天的第42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世界遺產大會) 4日在巴林首都麥納麥閉幕。本屆會議共審議通過了19處新的世界遺產地,其中包括中國貴州省梵淨山。  截至目前,世界遺產地總數達1092處,分布在世界167個國家。中國擁有世界遺產地53處。
  • 盤點:法國都有哪些著名的園林,有沒有你喜歡的景色!
    凡爾賽宮(法文:Chateau de Versailles)位於法國巴黎西南郊外伊夫林省省會凡爾賽鎮,是巴黎著名的宮殿之一,也是世界五大宮殿之一(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1979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凡爾賽宮所在地區原來是一片森林和沼澤荒地。1624年,法國國王路易十三以1萬裡弗爾的價格買下了117法畝荒地,在這裡修建了一座二層的紅磚樓房,用作狩獵行宮。
  • 領銜世界十大皇宮!
    領銜世界十大皇宮!皇帝是至高無上的,他們的住所也是威嚴無匹的,接下來大家一起走進世界最權威的皇宮,這些建築作為最具代表性的藝術成果,已成為無法被超越的經典。故宮舊稱為紫禁城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 明十三陵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門票不漲價
    明十三陵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門票不漲價   本報訊(記者陳紅梅)北京時間昨天23時58分,在法國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7屆世界遺產大會通過審議投票決定:明十三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寢的擴展項目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本屆大會共有包括中國在內的32個國家申報37處自然景觀和文化遺址。明十三陵和南京明孝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寢」的擴展項目共同申請世界文化遺產,並一起獲準通過。
  • 大C遊世界 遊法國路易十四的凡爾賽宮
    【ZOL旅遊攝影頻道原創】法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歐洲帝國,歷史上有很多著名的皇帝,其中一個非常出名的就是路易十四。路易十四在之前凡爾賽附近的狩獵宮殿處興建了現在的凡爾賽宮。時至今日,凡爾賽宮仍然金碧輝煌,擁有諸多的藝術瑰寶。來到法國巴黎,位於郊區的凡爾賽宮也成為了必去的景點之一。
  • 日本富士山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圖)
    共同社  中新網6月22日電 據共同社報導,正在柬埔寨首都金邊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7屆世界遺產委員會22日正式決定,將日本政府推薦的富士山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委員會高度評價了富士山的文化價值,稱其展現了日本人的山嶽信仰,作為日本的象徵出現在浮世繪等諸多藝術作品中。
  • 突尼西亞申請將傑爾巴島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突尼西亞文化部長於上周日(5 月 14 日)表示,該國計劃為非洲最古老的猶太教會堂遺址和年度猶太朝聖聖地所在地傑爾巴島 (Djerba) 申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 (UNESCO World Heritage) 地位
  • 日本和食被列入非遺名錄:為世界第五項食文化遺產
    [導讀]日本的和食就是傳統上的日本料理,4日正式通過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世界第五項食文化世界遺產。(圖片來自網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4日決定將日本料理——「和食」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是日本的第22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世界第五項食文化遺產。
  • 杭州西湖文化景觀正式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中國杭州西湖文化景觀正式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6月24日,在法國巴黎舉行的第35屆世界遺產大會正式將中國「杭州西湖文化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新華社 發     新華社巴黎6月24日電(記者舒適 應強)中國「杭州西湖文化景觀」24日在法國巴黎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5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順利通過審議,正式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至此,中國保持了世界文化遺產連續9年申報成功的良好勢頭。
  • 獨家:法國文化遺產保護——法律健全體制完善
    凡爾賽宮作為法蘭西藝術的明珠,是法國文化遺產保護的重點。(資料圖片)《參考消息》駐巴黎記者梁霓霓、特約記者杜藝報導 法國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的共有38處,列為國家文化遺產的共有約4.4萬處。這些散布在法國各地的名勝古蹟歷史建築是法國人的驕傲,每年吸引全球遊客逾8000萬人次,為世界首位。而在遺產保護方面,法國也走在世界各國前列。
  • 「太極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以下簡稱「送王船」)兩個項目,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至此,我國共有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冊),居世界第一。
  • 恩戈羅恩戈羅自然保護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生活著很多動物!
    1979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保護區是一片遼闊的高原火山區,西接塞倫蓋蒂國家公園,東連馬尼亞臘湖國家公園,佔地80,944平方公裡。該地區於1957年在行政上從塞倫蓋蒂國家公園的範圍內劃出,成為獨立的自然保護區。區內有聞名遐邇的恩戈羅恩戈羅火山口、奧杜瓦伊峽谷和已成深湖的恩帕卡艾火山口。
  • 凡爾賽宮,富貴與奢華的聖殿
    凡爾賽宮及其庭院1979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是法蘭西國王路易十四至路易十六的主要居所,也是當時法國的政治中心,它的布局和建築風格是歐洲17~18世紀許多皇家宮殿和園林的典範。用「雍容華貴、富麗堂皇」來形容凡爾賽宮一點也不過分,按法國人的說法,沒有參觀過凡爾賽宮,就不算真正到過法國,可見凡爾賽宮在人們心中的地位之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