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界」麥地那的典型建築:SOS兒童村打造孩子們的理想環境

2020-12-25 建築界

SOS兒童村是一個國際非政府組織,致力於照顧孤兒或需要幫助的兒童,在對項目地進行大量調查後,建築師得出一些要點,並選擇了以麥地那為基礎的類型學。

背景

SOS兒童村是一個國際非政府組織,致力於照顧孤兒或需要幫助的兒童,並為其提供永久的港灣及家庭環境。建築師受該組織之邀為孩子們設計一座擁有15所住宅的小區,以支持當地的「家園強化」計劃。項目坐落在非洲之角的吉布地海岸,位於塔朱拉,靠近有記錄以來最炎熱之地。因此,這種炎熱乾燥的氣候成為了建築師設計解決方案的決定性因素。

另一方面,正如非洲許多其他地方一樣,該地區缺乏建築規範,使得開發商自行建造低質量、短期可租的建築,往往把可持續發展拋諸腦後。對於建築師而言,這種自由既意味著巨大的責任,也創造了設計高質量、低預算住宅區的理想環境。

設計方案

在對項目地進行大量調查後,建築師得出一些要點,並選擇了以麥地那為基礎的類型學。

(1)社區與傳統

作為傳統的沙漠遊牧民族,當地居民與開放空間的關係極其重要,許多活動都在這種空間裡舉行。建築師確保每棟住宅都有一個足夠私密的空間,使其成為家庭和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這與最小開放空間的當代趨勢相反。此外,如同傳統的麥地那一樣,住房均朝內:該小區設有圍牆,營造出親密感、社區感和安全感,完美契合了社會與環境背景。

(2)通風與熱舒適性

該項目是炎熱氣候下的傳統類型學。典型的狹窄街道和最佳的朝向是被動式通風和有效通風的最佳解決方案,讓極端氣候也變得適宜居住。建築師對最佳的自然通風進行了詳細研究:小巷的朝向、「通風走廊」和房屋表面的大開口或小開口。在空氣無法自由流通的臨界點,建築師建造的高聳通風井——名為「捕風塔」,可以「捕捉住」風再將其引入室內,從而讓室內空間保持清新的空氣流通。這雖是實驗性設計,其結果卻相當有效。遮陽和空氣對流均為營造舒適氣候的必要條件。為了優化上述條件,這些房屋都遵循了相同的方案。建築師們在經過充分研究後讓其彼此相連,有時成為兩個重疊的住宅——屋頂即是露臺。

正如麥地那的典型建築,「最佳距離」讓每棟住宅都擁有了私密性:它們為公共空間和私人空間提供了清晰的定義,方便居民使用戶外空間。通過住宅間的最佳距離這一布局,開放式空間成為房屋的一個組成部分——一個內部與外部之間有著強烈聯繫的私人空間。

由於每個開口處均未設系統化的大門,這種滲透性便愈加強烈。鑑於當地的氣候且預算較低,用門來關閉所有開口顯然沒有必要——該地區很少下雨且自由流動的空氣至關重要;當然這也不是我們想要的:較大的開口可以讓SOS兒童村的母親們在整個村莊裡有機地監督孩子們,加強每棟房屋與其私人開放空間的必然聯繫。這種開放的狀態也讓孩童們盡情地自由玩耍。因此,大型開口有時為半封閉的阿拉伯式窗戶格柵——另一種通風且能見度適中的傳統解決方案。剩下唯一完全封閉的空間則是臥室。

(3)安全性與自給自足

對於孩子來說,這裡就是麥地那。在當地的文化背景下,狹窄的街道有時會變成不同大小的廣場,以舉辦公共活動,建立一種社區意識——一種在SOS兒童村的運作過程中至關重要的意識。這些開放空間也是孩子們用來玩耍的安全空間:車輛無法入內,僅其中一個入口處設有數個停車位。這樣一來,該項目便成為了娛樂活動的固定場所,而其間隙空間也適合舉辦各種活動。項目地種有植物:儘管氣候乾燥,鼓勵居民適當養護植物有助打造公共綠植網絡。從長遠來看,這些樹在長成時可提供額外的蔭涼並起到降溫效果。建築師還利用日照充足的炎熱氣候為住宅提供太陽能:該項目配備了自給自足的光伏發電設備。

由於預算較低,建築師採用了來自南非公司的鋼筋混凝土結構、預製水泥塊和水泥飾面。灰白的泥土色飾面有助於反射儘可能多的光,同時也可融入周圍景觀。

總之,SOS兒童村是一個生命的庇護所,居住於此的家庭可以對其進行改造,並通過生動多彩的觸感(例如他們傳統的服飾與家具)賦予其生命。如今,該項目在社會及建築層面上都可謂非常成功,當地居民經常來此光顧。□(王單單 譯)

項目信息

建築類型:人道主義建築

客戶:國際SOS兒童村

主持建築師:烏爾科·桑切斯

合作者(駐肯亞):弗裡茨·巴赫萊希納(奧地利項目經理),埃斯特雷利亞·德·安德烈斯(西班牙建築師),奧利弗·卡布雷(烏幹達工程師)

合作者(駐吉布地):傅吉(音,中國承包商),約翰·安德魯斯(烏幹達建築師),所有在現場工作的吉布地人

施工時間:2011-2014

攝影:哈維爾·卡列哈斯

以上就是建築界知識頻道給您帶來的「麥地那的典型建築:SOS兒童村打造孩子們的理想環境」分享。我們會持續為大家分享更多建築設計相關的知識給大家,尋找建築之美,探索建築之路。歡迎關注我們~

來源建築界:https://www.jianzhuj.cn/news/47632.html

相關焦點

  • 「建築界」創意設計如何讓孩子們愛上讀書!安藤忠雄作品賞析
    近些年閱讀空間越來越受重視,安藤忠雄的新作兒童圖書館「童書森林中之島」近日在大阪市北區中之島公園落成,這也是他獻給家鄉兒童的一份禮物。近些年閱讀空間越來越受重視,無論成年人還是小朋友都有著對沉浸式閱讀的渴望,一個好的讀書環境或許也能幫助孩子們享受閱讀的過程。安藤忠雄的新作兒童圖書館「童書森林中之島」近日在大阪市北區中之島公園落成,這也是他獻給家鄉兒童的一份禮物。雖然疫情推遲了3月開業的計劃,但童書森林還是從很早就備受矚目。今天一起來看看。
  • 南昌香格裡拉大酒店開業在即 89名SOS兒童村孩子受邀體驗主題自助餐
    酒店的課堂可以很歡樂  中國江西網訊 記者秦夢迪報導:2015年2月1日,即將開業的南昌香格裡拉大酒店迎來了89名來自南昌SOS兒童村的孩子。作為酒店首批外部客人,孩子們不僅體驗了酒店豐盛的自助晚餐,還參與了酒店準備的西式用餐禮儀課程。
  • 南昌:千名小學生免費學遊泳 SOS兒童村孩子泳池圓夢
    來自南昌太陽村和SOS兒童村的孩子們在泳池內學習遊泳。對於兒童村來學遊泳的孩子,體育部門不設年齡等方面限制,同時每天還安排免費班車接送孩子們。在俱樂部的泳池裡,9歲的唐順鑫在隊伍裡顯得格外認真。他抿著嘴,一雙黑亮亮的大眼睛聚精會神地盯著教練,隨著教練的指示,前後左右地扭動著自己的脖子。和身邊的小夥伴一樣,唐順鑫是來自南昌市SOS兒童村的孩子。活潑好動的唐順鑫,對運動頗有心得,「平時我最喜歡和家裡的哥哥姐姐一起打籃球了。」
  • 「建築界」明年1月1日起,大灣區向香港開放工程建設市場
    發展局12月29日與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住建廳)合辦發布會,向建築及工程業界介紹在《香港工程建設諮詢企業和專業人士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開業執業試點管理暫行辦法》(《管理暫行辦法》)下,便利相關企業和專業人士到大灣區九市開業執業新措施的主要內容。發布會在兩地同步舉行,由發展局常任秘書長(工務)林世雄與住建廳副廳長蔡瀛以視像形式主持。
  • 「建築界」50年才建成的教堂,用80米玻璃廊道向上帝「借光」
    接下來讓我們從建築外觀和室內空間,一起來看看這個美妙的空間。最近,在捷克有一座歷經50年才建成的教堂正式落成——「Church of Beatified Restitute」。這座教堂最吸引人目光的,就是高塔邊上圓形教堂的彩色環形玻璃窗 。
  • 叮咚,收SOS兒童村孩子的笑臉只要一秒鐘
    趁著難得的無雨天,我們這群「黑衣人」把下午茶會搬進了南昌SOS兒童村。南昌SOS兒童村裡的孩子都是來自於江西省各地,因父母雙亡其直系親屬沒有能力撫養,且年齡在3-10歲的孤兒。他們每七八個人和一位愛心媽媽組成一個單親多子女的大家庭。
  • 「建築界」將加拿大現代建築推向世界的第一人,為何卻鮮為人知
    Eppich二號住宅作為北美西岸現代派建築(West Coast Modernism)的瑰寶,和它背後的建築師亞瑟·艾裡克森(Arthur Erickson)在北美建築界同樣享有盛譽。但是,在國內,他的名字卻鮮為人知。
  • 「建築界」以迭代的思維直擊「未來學校」的核心,這所學校設計大放...
    佛山梅沙雙語學校是由梅沙教育重點打造的一所九年一貫制寄宿學校,總投資8億元,佔地6.5萬㎡,建築面積11萬㎡。校園坐落於風光旖旎的仙溪水畔,毗鄰集教育資源為一體的獅山大學城,於2020年9月正式開學納新。其室內設計由深圳九度設計傾力擔綱。
  • 與多摩美環境設計學科畢業設計師聊聊「空間」與「家具」
    「空間」與「家具」的關係在近一百年以來一直發生著變化,「家具」最初是僅是作為「空間」的附屬品,然而隨著人類文明的進化,「家具」逐漸的成為建立「空間系統」的必要元素。家具設計作為對空間的再設計來說,「家具」與「空間」成為一個整體,兩者相互制約、不可分割卻又互相獨立,換言之,通過家具之間的組合,可以使得空間呈現出新的機能和面貌。
  • 「建築界」隈研吾的Waterina Suites,用有機曲線打造豪華住宅
    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擅長採用傳統元素讓建築仍然聯繫到其所在的地域中,期望以現代的高科技和地域性的自然素材相結合,我們來賞析下大師的作品——Waterina Suites。  整座建築呈現出重疊的弧形曲線,如同水面的波浪紋,浪漫而優雅,完全消解了大體量建築帶來的沉重感和乏味。各層的曲線巧妙錯位,每個180度扇形開放陽臺,擁有絕佳的視野,可以俯瞰西貢河的超美景觀。以上就是建築界知識頻道給您帶來的「隈研吾的Waterina Suites,用有機曲線打造豪華住宅」分享。
  • 「建築界」坂茂在美國的第一座永久性建築:阿斯彭藝術博物館
    也是坂茂在美國的第一座永久性建築。阿斯彭當地人口只有6700人左右,且風景如畫,博物館基於透明和開放的理念,讓建築內外的人與風景產生交互。該博物館的設計基於五個重要元素:1. 交通系統:一個一半處於室外一半處於室內的大樓梯。
  • 「建築界」隈研吾的層疊森林,打造全新奢華度假式頂層公寓
    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擅長採用傳統元素讓建築仍然聯繫到其所在的地域中,期望以現代的高科技和地域性的自然素材相結合,我們來賞析下大師的作品——層疊森林。  2019年2月19日,澳大利亞龍頭房地產開發商皇冠房地產集團推出最新住宅項目Mastery by Crown Group全新奢華度假式頂層公寓,作為一處全新的生活方式社區,為居民打造無與倫比的精緻生活。這座隈研吾(Kengo Kuma)打造的19層高的住宅公寓樓,預計將於2021年竣工。
  • 「建築界」購物中心變身水景公園,看MVRDV的經典改造
    MVRDV的創始合伙人溫尼-馬斯(Winy Maas)說:「在『臺南之春』,人們可以在一個購物中心的雜草叢生的遺蹟中戲水,孩子們很快就要在過去的廢墟中遊泳了,這有多奇妙?」該工作室預計,該場地將達到其理想的外觀,在2至3年內成為一個鬱鬱蔥蔥的花園。以上就是建築界知識頻道給您帶來的「購物中心變身水景公園,看MVRDV的經典改造」分享。我們會持續為大家分享更多建築設計相關的知識給大家,尋找建築之美,探索建築之路。
  • 「建築界」中式庭院裡的「靈魂」——廊,打造景觀層次感
    廊是建築的組成部分,也是構成建築外觀特點和劃分空間格局的重要手段。中式廊架、亭廊,讓心入自然得意境,心物交融。廊是指屋簷下的過道、房屋內的通道,或獨立有頂的通道。廊是建築的組成部分,也是構成建築外觀特點和劃分空間格局的重要手段。中式廊架、亭廊,心入自然得意境,心物交融。
  • 「建築界」光影交錯的天空之鏡,懸浮的玻璃盒子建築美不勝收
    地塊分為西部多層住宅區和東部低層住宅區,別墅設計秉承融創桃花源風格系列,結合江陰地方特色,打造新的山水園林桃源居所。為了獲得良好的觀湖體驗和山景效果,示範區設置在項目北側,前期作為形象展示,後續作為商業及社區配套使用。
  • 「建築界」保護生態環境,我國正式開建國家草原自然公園
    以上就是建築界新聞頻道為您帶來的「保護生態環境,我國正式開建國家草原自然公園」的內容,建築界新聞頻道也將持續關注更多熱點的新聞,歡迎關注我們,關注建築界行業熱點新聞~來源建築界:https://www.jianzhuj.cn/news/47465.html
  • 「建築界」看看《信條》裡面的神奇建築——奧斯陸歌劇院
    我們就給大家看看《信條》裡標誌性的建築,奧斯陸歌劇院。  奧斯陸歌劇院Snhetta男主在劇中的這一幕,還是滿震撼的,這個一望無際的壯闊天際線,取景於奧斯陸歌劇院的房頂。奧斯陸歌劇院建設用時5年,由挪威建築公司Snhetta設計建成,坐落於地區岸邊,臨近證券交易所和中央車站。它是繼14世紀初建造於特隆赫姆(Trondheim)的尼德羅斯大教堂(Nidarosdomen Cathedral)後,挪威國內最大的文化建築。
  • 「建築界」重慶「人工智慧城」方案,打造創意的公共綠色屋頂
    我們很高興能將我們的經驗帶到重慶,並與Terminus共同打造人工智慧城,這是高新區的一個地標性項目,將成為中國新的創新中心。AI CITY的設想是一個人、科技和自然共同繁榮的城市--這裡有為各種生命設計的空間:人類生命、植物生命、動物生命甚至人工生命。
  • 「建築界」重慶推進軌道交通TOD綜合開發,打造圍繞軌道站點的「一...
    在此背景下,為進一步加快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進度、提升軌道交通發展品質、優化融資融商環境、高效推進軌道交通場站及周邊土地TOD綜合開發利用工作,四部門聯合發布《重慶城市軌道交通TOD綜合開發實施方案》。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重慶軌道交通TOD綜合開發將有力促進人口、產業、資金等資源向軌道交通場站集聚,充分挖掘地上地下空間潛力,加強交通、公共服務等多種功能的複合,將軌道場站打造為市民的交通中心、生活中心、商業中心和居住中心,打造圍繞軌道站點的「一日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