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一位隱士一次能喝五鬥酒,模仿陶淵明而寫下了《五鬥先生傳》

2020-12-21 簷雨階苔

隱士,通常是隱居在山野中有學問、有道德、淡泊名利的人。早在上古堯帝時期,隱士就已經存在了,有隱士許由拒絕堯帝,不願意當九州長。其後歷朝歷代都有隱士,大家最熟悉的隱士可能就是陶淵明了,一篇《桃花源記》千古流傳,詠嘆不絕。

唐代有一個隱士,名叫王績,也算比較知名,嗜好飲酒,曾模仿陶淵明的《五柳先生傳》寫了《五鬥先生傳》,抒發情思。

王績,字無功,絳州龍門(經山西河津市一帶)人。王績生性簡約奔放,不喜歡作揖禮拜。王績的哥哥王通,知道王績放蕩不羈,便不讓王績參與家鄉賀婚弔喪這等俗事。

當時正處隋朝末年,天下紛亂,王績為六合縣丞,因為嗜酒而不管公務,被人彈劾,便辭官回家。王績家有田地十六頃,在河中小島上,他便帶著幾個奴婢在那裡隱居,種糧、釀酒,養鴨養鵝,自給自足。王績常常讀《周易》、《老子》、《莊子》,很少讀其他書。他又常常在東皋遊玩,自號「東皋子」。

唐高祖李淵建立大唐後,王績已經歸家,被朝廷徵召做官,待詔門下省。按照以前的慣例,官員每日可以得到三升酒,有人問王績:「你待詔門下省,其中有什麼事情讓你快樂嗎?」王績答:「美酒值得我留戀!」侍中(門下省長官,宰相)陳叔達聽說後,特意每日給王績一鬥(十升)酒,當時人稱王績為「鬥酒學士」。

唐太宗貞觀初年,王績以疾病罷官,後來又得到朝廷徵召。當時太樂署(掌管宮廷舞樂的部門)焦革家有人善於釀美酒,王績請求去太樂署當官,吏部起初認為不合適而拒絕,王績堅持請求說:「我自有深意。」最後他終於如願以償,在太樂署當官,喝上了焦革家裡釀的美酒。後來,焦革死了,焦革之妻繼續為王績送酒,一年多後,焦革之妻也死了。王績喝不到美酒,便棄官而去。

王績以焦革家釀酒的方法為經典,又收集杜康、儀狄等古代善於飲酒的人,編了人物譜。王績住所東南有磐石,於是他立下杜康像並祭祀,尊杜康為老師,以焦革從祀。王績寫下了《醉鄉記》,次於劉伶的《酒德頌》。

王績飲酒五鬥而不醉,別人邀他喝酒,無論貴賤他直接就去,又仿五柳先生而自號五鬥先生,並寫下了《五鬥先生傳》:

「有一個叫五鬥先生的人,以酒德遊戲於人間。有人請他喝酒,無論貴賤他直接就去,去了必醉,醉了就不選擇地方臥下,醒來後就接著飲酒。他常常能一下子喝五鬥酒,因此自稱五鬥先生。先生心中沒有思慮,沉默寡言,不知天下有仁義冷暖。先生有時忽然來了,又忽然去了,一動一靜符合天地之道,所以萬物不能糾纏他的心。他曾經說:『天下的道理大概能看得清。怎麼養生呢?而嵇康寫《養生論》;道路怎麼到了盡頭呢?而阮籍慟哭。所以糊塗處事,才是聖人的做法。』於是他踐行自己的心意,不知道去了哪裡。」

觀察王績的言行,頗有魏晉風流,好似竹林七賢的劉伶,放蕩形骸,豁達率真,以酒自娛。

史書參考:《新唐書·列傳第一百二十一·隱逸》

流年簷下雨,浮世階上苔。我是作者【簷雨階苔】,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中國人「最愛」的5種下酒菜,全吃過的,名副其實的「五鬥先生」
    中國的美食五花八門,就連酒水也很齊全,美食配美酒,對愛酒人士來說絕對是人生一大樂事,在中國,一般形容酒量大的人都會稱他為「五鬥先生」,形容一個人喝了五鬥酒而不會醉。然而喝酒卻要有好的下酒菜才行,今天就來盤點下中國人「最愛」的5個下酒菜,全吃過的,一定是酒場的常勝將軍,名副其實的五鬥先生!
  • 陶淵明:其實,我不是隱士
    陶淵明年輕的時候,也做過幾任小官:江州祭酒、恆玄的幕僚、鎮軍參軍、建威參軍,最後一任官職,是菏澤縣令,僅僅當了八十多天,陶淵明便棄職而去,再未出仕。作為一個讀書人,陶淵明未嘗不想為國家掃平戰亂,像曾祖陶侃那樣建立一番功業,然而,他卻被現實一次次地擊垮。
  • 我國古代第一位田園詩人:走進五柳先生陶淵明的瀟灑人生
    導語:五柳先生陶淵明在中國古代的文壇詩人中可謂是一個特立獨行的存在,在我國古代大多數詩人才子都以追逐官場名利,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為人生目標,所以常常我們可以在很多詩中看到詩人們為自己官場的不順利而寫下埋怨和鬱結的詩篇。但是東晉時期陶淵明的出現,開闢了我國古代田園詩這一大詩歌領域。
  • 山西老王說,他喝的不是酒,是人生哲學
    實際上,這一干人喝酒,要么喝的是激情,要么喝的是豪情,要么喝的是才情,要么喝的是心情,要么喝的是友情。。。比較起來,人家王績,喝酒喝的可是人生哲學啊。隋朝年間,王績被舉薦到仕途一片光明的秘書省任職。一向「誕縱不羈」的他頗有自知之明,怕受不了朝堂的約束,自請下放到六合任縣丞,天高皇帝遠,落得一身自在。
  • 陶淵明也不是一開始就想當隱士的,古代還有哪些意氣風發的詩
    被後世譽為隱士代表人物的五柳先生陶淵明,雖然他曾經在自己的《歸園田居》中寫道:「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但是,其實,他卻也並不是生來就是一個長居在深山之中,閒來無事,種些菊花,望望南山的閒人雅士,他也曾有「氣吞萬裡如虎」的豪情壯志呢。
  • 認清陶淵明的複雜性
    說陶淵明講究「文明法則」,超越了那個時代的局限,是很有道理的。舉一個最簡明的例子就足以幫助我們認識這一點,據蕭統《陶淵明傳》記載,當陶淵明在彭澤縣當縣令的時候,派一個「力」(農奴)回老家為孩子們幹活,其時他下達了一道明確的指令道:「汝旦夕之費,自給為難,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勞。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
  • 陶淵明的特殊愛好,這就是飲酒!名人隱士哪能無酒!
    魯迅先生曾說過,陶淵明是「亂世看慣了,篡也看慣了」。因此,他對統治者、對東晉王朝都失去了希望和信心。在這個環境中,他才產生了飲酒逍遙,以樂終身的曠達態度。在《飲酒》其二這首詩裡,陶淵明諷刺了那些只顧自身而追逐名利的人。他說「道喪向千載,人人惜其情。有酒不肯飲,但顧世間名」。這些只顧個人名利的人,到頭來「鼎鼎百年內,持此欲何成」呢?從而表明了他自己逍遙自任的生活情趣。
  • 「我醉欲眠卿可去」率真坦蕩陶淵明
    陶淵明嗜酒,曾寫下二十首的《飲酒》組詩,並有小序:餘閒居寡歡,兼比夜已長,偶有名酒,無夕不飲,顧影獨盡。忽焉復醉。既醉之後,輒題數句,紙墨遂多。辭無詮次,聊命故人書之,以為歡笑爾。大抵古代的讀書人,好飲為通性。
  • 陶淵明身無分文,為何還一直有人請他喝酒?老師:你看他祖上是誰
    蘇東坡和王國維都對他推崇備至,現代的朱光潛先生甚至認為:「可以和他比擬的,前只有屈原,後只有杜甫」。此人是誰?相信許多中學生都不會陌生,他就是「五柳先生」陶淵明。 在中學的語文課本上,有一篇被認為是陶淵明創作的自傳文《五柳先生傳》,在這篇文章中,陶淵明塑造了一個「五柳先生」的角色。這位五柳先生「閒靜少言,不慕榮利。
  • 陶淵明:遵從本心,不慕名利,在自然中尋求自由
    有一位人他做到了,千古年來第一人。他就是陶淵明。陶淵明又名潛,東晉著名詩人。他出生在地主家庭,小時候的陶淵明家裡,衣食無憂。什麼都不用操心。父輩們的豐功偉績,激勵著童年的陶淵明。他少年時期有遠大的抱負,一心想要報效國家。一生三次為官,但他深刻感受到官場的黑暗和以後,不願意妥協權貴。他最終選擇了辭官回鄉,過著他想要的歸園田居的生活。
  • 古代詩人與酒,邊喝酒邊喝墨水
    許是酒能給詩人們帶來思想的自由馳騁,帶來文章的生花妙筆,中外的許多詩人都喜歡飲酒,而在中國的古代,有一群詩人,更是嗜酒如命,而且喝酒喝出了豪氣,喝出了名氣,更喝出了才氣。與酒為伴,詩人們便少了些紅塵俗世的無奈與落寞,平添骨子裡的幾許瀟灑、飄逸、放縱。喝墨水。有酒壯膽,詩可如利器,亦可如珍饈,也可似音樂,還可以像美人。
  • 上比屈原,下比杜甫的隱逸詩人陶淵明,與自然天人合一的第一人
    陶淵明其人其事度娘中關於陶淵明的簡介看上去並沒有多少出彩之處:陶淵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潛,私諡「靖節」 ,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
  • 隱士之間的競爭和較量
    近日讀到《中華讀書報》發表的範子燁先生的《五柳先生是誰?》一文,很感興趣。今年是陶淵明逝世1590周年,陶淵明留給我們的精神遺產猶有許多可待言說和研究之處,如能以此為契機開始一個研討陶淵明的小高潮,也是很好事情。
  • 詩人拜訪隱士卻沒有見到,只好寫下一首詩,表達自己的崇敬之情
    雖然後來還俗了,但是在他的詩裡還是總能讓人感受到一絲禪機,很有悟性。比如賈島一次來拜訪山中隱士,同樣寫隱士,李白會寫喝酒對酌「一杯一杯復一杯」;王維則寫「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陶淵明則是怡然自得,「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到了賈島這裡則成了另一副樣子:尋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 歸去來兮陶淵明,一生只好三件事
    陶淵明陶淵明生於352或365年具體生卒年不詳,也很難考證。卒於427年,字元亮,又名潛,後人稱靖節先生,出生於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有《陶淵明集》。祖父做過太守,但是其父親去世的早。所以後來家境應該不是很富裕。陶淵明從小就喜歡學習,對儒家的四書五經很有研究,二十歲時出來做官,二十九歲時辭職回家,後來又出仕,但是不久又回家過上了隱逸生活。
  • 田園詩人陶淵明,為何會創作出大量「飲酒詩」?從4個角度來分析
    田園詩人陶淵明,為何會創作出大量「飲酒詩」?從4個角度來分析 生活於東晉末期的陶淵明,是一位性格灑脫的大詩人、辭賦家。他之所以能成為聞名於古今的歷史名人。最關鍵的原因就是他創造了「田園詩派」,以及開闢了古代文人,以「隱逸」為宗旨的生活方式。
  • 古代十大最極品職業 頭一次聽說採詩官
    原標題:古代十大最極品職業 頭一次聽說採詩官 摘要:你知道古代有哪些職業嗎?有些職業至今還保留著,下面就一起看看古代十大最極品職業:圖書館長、宮廷音樂家、俠客、教書先生、探險家、幕僚、隱者、名醫、太守、採詩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