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為什麼簡稱「申」?和一個人有關

2021-02-19 中華楹聯

重要連結:芮成鋼被判六年半最終毀於三大急,你怎麼看?5月13日截稿

中國的每個大城市幾乎都有簡稱,比如北京簡稱京,重慶簡稱渝,成都簡稱蓉,廣州簡稱穗,南京簡稱寧,等等。

在所有大城市裡,上海是一個例外,因為它有兩個簡稱,一個叫滬,一個叫申。

「滬」是一種捕魚工具,幾千年前上海青浦一帶的先民們用滬捕魚。上海有一條淞江,就是現在的蘇州河,上海的先民們就在淞江和大海之間以滬捕魚,所以淞江最早被當地人稱為「滬瀆」,瀆就是河流入海的意思。慢慢的,「滬」就成了這個地方的代稱。

但「滬」這個簡稱主要用於車牌號,也是外地人對上海的認識。上海人自己更加認同的是「申」這個簡稱,在上海出處能見到以「申」為名的企業、大廈、路名等等,最著名的就是申通、申花。

其實,上海之所以有「申」這個簡稱,和一座河南的小城有關,和一個出生在河南的人有關。

這個人就是戰國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黃歇。

黃歇晚年的封地在江浙一帶,他在江浙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最大的一項功績就是興修水利,疏通河道,為百姓解決了水患和農業生產的問題,功勞很大。

黃歇在這裡開鑿了一條水渠,這條水渠後來成為了上海人的母親河,它就是黃浦江。

黃浦江的別名叫黃歇浦,或者歇浦。現在正式的名字「黃浦江」,這個「黃」字同樣是因為黃歇。

而上海這片地方簡稱「申」,也是因為黃歇的封號——春申君。

一座城市處處以黃歇為名,可見這裡的人民對他的愛戴。

但其實很多人不知道,河南也有一座城市的簡稱是「申」,這座小城名叫信陽。在中國兩個城市擁有同一個簡稱,這是很特殊的情況。

信陽為什麼也簡稱申呢?西周時期華夏大地上有數不清的諸侯國,其中有一個叫做申國。申國第一任國君是周宣王的母舅,名字叫申伯,他被封到現在河南南陽一帶,建立了一個小國——申國。

後來到了春秋時期,楚國崛起了,就把申國吞併了。周天子管不了楚國,但是感覺申國很可惜,又增封了一個新的申國,位置稍微往東移了一點,建都在今天的信陽。現在的信陽依然有申伯碑、申伯墓、申伯祠、申伯盤這些歷史遺蹟,還有一條路名叫「申碑路」,這是當年在信陽建國立碑的證明。

從此開始,信陽這片地方就有了「申」這個代稱。

到了戰國時代,黃歇出生了。他的出生地在今天信陽市的潢川縣,潢川縣也被認為是天下黃姓人的祖地。黃歇不僅一表人才,而且口才十分了得。

當時強大的秦國準備聯合幾個國家一起攻打楚國,楚王都以為要涼了,黃歇主動出使秦國,和秦王講了一番道理,分析一番利害得失,不費一兵一卒就勸退了秦軍。

黃歇立下大功,楚王給了他一塊封地。這是黃歇最早的封地,大概地區就是淮河以北的十二個縣,以申地為中心。

楚王希望黃歇能好好治理這塊土地,於是給了他一個稱號,叫做「春申」,春當動詞用,意思是使繁榮、使興旺,申就是申地,春申的意思就是讓申地繁榮興旺。

從此開始,黃歇便有了這個著名的稱號。我們梳理一下就知道,黃歇之所以叫春申君,是因為他最早的封地名叫申,也就是現在的河南信陽一帶。

而黃歇後來去了吳地,發展了江浙滬,受到了包郵地區人民的愛戴,於是上海便以春申君之名簡稱為「申」。

從這個歷史淵源上講,可以說先有申地,才有春申君,先有春申君,才有了上海的「申」。這是一個內地河南的小城和遠東大都市上海的歷史淵源。

下拉屏幕參與文章留言

重點推薦:

* 北京楹聯學會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徵聯,6月20日截稿。

* 「三味奇杯」聯星炫起來成聯擂臺第5場啟事,5月21日截稿

* 鴻緣溫泉杯麓臺文化杯聯倆賽即將截稿,要參賽莫失良機

「魅力鹽池」全國楹聯大賽,6月30日截稿

* 《擂動九州》出版,受到楹聯愛好者青睞!《擂動九州》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郵購熱線15729028727

* 第四屆「觀音山杯」 全球徵詞大賽開始啦!5月31日截稿

* "野草杯"詩聯大獎賽啟動,5月31日截稿

* 第115期「興隆杯」對聯擂臺,呂淳民出句,5月20日截稿

中華楹聯報2018年2月25日

* 中華楹聯報2018年第六期一版

* 中華楹聯報2018年第六期二版

* 中華楹聯報2018年第六期三版

* 中華楹聯報2018年第六期四版

* 微信、支付寶訂閱2018年中華楹聯報,方便、快捷!!!

相關焦點

  • 知識 | 上海為什麼簡稱「申」?和一個人有關
    在所有大城市裡,上海是一個例外,因為它有兩個簡稱,一個叫滬,一個叫申。「滬」是一種捕魚工具,幾千年前上海青浦一帶的先民們用滬捕魚。上海有一條淞江,就是現在的蘇州河,上海的先民們就在淞江和大海之間以滬捕魚,所以淞江最早被當地人稱為「滬瀆」,瀆就是河流入海的意思。慢慢的,「滬」就成了這個地方的代稱。但「滬」這個簡稱主要用於車牌號,也是外地人對上海的認識。
  • 上海簡稱滬或申,車牌第一個字,為啥用滬,而不用申?
    我們都知道,上海有兩個簡稱,一個是滬,一個是申。但是,奇怪的是,上海的車牌則是以「滬」開頭,比如滬A*****等等,這是為什麼呢?(黃歇)上海有兩個簡稱,其中一個是「申」,這個簡稱和戰國時期的春申君黃歇有關,他是戰國時期著名的四君子之一,食客三千
  • 上海簡稱「申」,跟戰國四君子有關,為啥有人稱上海是「魔都」呢
    上海黃浦江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上海有趣的地名由來。上海簡稱「滬」,其實這個「滬」,是由飛揚跋扈的「扈」演變過來的。古時候,住在海邊的漁民,發明一種叫「扈」的捕魚工具,跟現在漁民打魚用的魚簍子很相似,口小肚子大。海水漲潮時,海魚隨著海水進到扈裡,等海水退潮了,魚就被擱淺到扈裡,打魚人就可坐收漁翁之利了。後來「扈」字就演變成今天這個「滬」字了。
  • 上海的名字是怎麼來的,為何簡稱滬?
    上海是一座不需要介紹太多的城市,中國人沒有不知道大上海的。不過有人好奇,問上海為什麼叫上海,不叫下海?還有上海的簡稱:滬、申都是怎麼來的?
  • 「滬」和「申」儂搞得清嗎?2000多年前,上海的別稱和他有關!
    說起這個上海的名字,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海之上洋古代所說的「海之上洋」稱之為海上,所以上海名字的由來是和海平面有著很大的關係的。這是一種說法。上海浦那麼還有另一種說法呢,就要追溯到2000多年前。現在有一條名為「蘇州河」的河流,那個時候叫吳淞江,上遊叫做上海浦,下遊叫做下海浦,隨著時間的推移,「下海浦」這個名字人們經常不用,也就被漸漸地淡忘了,但是「上海浦」卻被人們廣為使用,到了後來,「浦」字也被直接省略掉,乾脆直接稱「上海」了。於是,現如今我們的上海的名字也就這樣誕生了。聽完這麼一說,大家是不是對上海名字的由來有了一了解呢?
  • 上海為什麼簡稱「申」?16區失信企業數排行,阿拉崇明最守信
    上海,簡稱「滬」,中國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截至2018年,全市下轄16個區,總面積6340.5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1426平方千米,2019年,常住人口2428.14萬人,戶籍常住人口1450.43萬人,外來常住人口977.71萬人。
  • 為什麼河南簡稱「豫」?許多人都認為和大象有關,其實是這樣的
    我國每個省都有自己的簡稱,這是一種象徵,那麼大家知道這個簡稱的來歷嗎?為什麼河南河南簡稱「豫」? 許多人都認為和大象有關,但是我們知道河南並沒有大象,那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其實是這樣的。這要從很久以前說起,河南真的有大象嗎?
  • 從南京的簡稱說說城市簡稱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本地和周邊地區的人大多應該是知道的,離得遠的就不一定知道了。雖然說南京大學簡稱「南大」,南京可不是簡稱「南」。民國時期曾經簡稱「京」,最早的「京滬鐵路」和「京滬公路」都是指從南京到上海的鐵路和公路,而不是現在的從北京到上海,那個時候北京叫北平,簡稱「平」,解放戰爭中三大戰役之一的平津戰役便是指以北京和天津為中心的大決戰。
  • 全國省市區簡稱和省級行政中心歌
    桂粵港澳瓊緊跟                   南寧廣州屬中南華東八地蘇皖魯                   香港澳門連海口申同滬加贛浙閩                   南京合肥與濟南隔海臺影眼前現
  • 漕河涇、蒲匯塘、肇嘉浜 上海為何有這麼多與水有關的地名
    上海與水結緣。古代的上海地區,因水成陸,因水聚人,因水立業,因水定村,因水建鎮,因水升縣,因水興市。由於水在上海異常豐富,上海有關水的名稱也特別多,與水有關的典故趣聞也不勝枚舉。  趣探上海水系名稱  多種有關水的名稱如此集中於一個地方出現,這在中國其他地方可能是不多見的。
  • 上海市名和他有關,但他卻慘遭毒手。
    上海的市名和他有關,但他卻慘遭毒手。 《古案今讀》——135.李園殺黃歇 公元前238年,楚國。楚考烈王突然駕崩,令尹春申君黃歇急忙趕往楚王宮中。
  • 必讀:中國34個省級行政區簡稱由來
    北京——京:北京是戰國時期燕國京城,後稱燕京,京都,大都,北平,北京等,簡稱為從名字裡取較有實意的一個字上海——申或滬:上海臨海,歷為海濱漁民居住,當地漁民發明了一種捕魚工具叫「邕」,為竹子編制的一種捕魚工具,所以後來簡稱滬。
  • 中國各大城市簡稱,北京是京、上海是滬,哪個城市的簡稱最好聽
    北京簡稱京北京是中國的首都城市,名義上可以說是一個城市,但實際等級甚至可以與一個省相比,所以北京也是國內少數有自己簡稱的城市,北京是簡稱直截了當的庚子,自古以來,北京在中國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也很高,因為它代表了京城和京都,也就是說,這說明了北京這個首都的地位,擁有相同庚子的南京簡稱也不能是京。
  • 河北省為什麼簡稱「冀」?河南省為什麼簡稱「豫」?
    如今,對於中國三十多個省份,每個省份都有每個省份的簡稱,這些簡稱基本上都是根據該地區的歷史文化傳承來設定的。其中,就河南省和河北省來說,不僅都是歷史文化大省,而且在名字上南北對應。一方面,河北省,簡稱「冀」,因歷史上大部分位於黃河以北而得名;另一方面,河南,古稱中原、中州、豫州,簡稱「豫」,因歷史上大部分位於黃河以南,故名河南。那麼,問題來了,河南省為什麼簡稱「豫」?河北省為什麼簡稱「冀」?這兩個簡稱歷史由來是什麼呢?一一方面,就河南省來說,該地區古稱中原、中州、豫州,簡稱「豫」,因歷史上大部分位於黃河以南,故名河南。
  • 城南的「申家餄餎面」秘方,竟和當地的「榆樹皮」有關
    如今申家餄餎面在魏縣可以說是大名鼎鼎,每逢去縣城趕集,大家都會到申家餄餎麵館去嘗嘗鮮,吃一份熱騰騰的蔥澆餄餎面,其配方,和當地的榆樹皮息息相關。那時,我們這刮榆皮的大多姓申廣袤的農村那時候什麼最珍貴?那時候,在我們這幹這個活的大部分都姓申。
  • 河南明明沒大象,為什麼簡稱是「豫」?
    我們知道,中國各個省份都有屬於自己獨特的簡稱,但有些簡稱在我們現在看來是有些不對勁的。比如河南省的簡稱「豫」。河南是中國中原大省,但「豫」這個字跟河南並不相稱,因為從象形的角度看,「豫」字像是一個人拿著長矛,在牽著一隻大象。河南有大象嗎?
  • 速記中國各省簡稱
    二、中國各省份的簡稱(三)用本省市的歷史名稱作簡稱      河北、河南、重慶、海南曾是古代的冀州、豫州、渝州、瓊州,故簡稱為冀、豫、渝、瓊。湖北、貴州、甘肅為古代的鄂州、黔地、隴右,故簡稱為鄂、黔、隴。四川和雲南是古代的蜀國和滇國,簡稱又有蜀、滇。四川簡稱「川」,是源自元朝時期設立「川陝四路」而得名,而並非由四川境內有四條河流得名。
  • 河南簡稱豫和大象有關係嗎?
    河南省簡稱豫是無人不知的基本常識。然而,卻很少有人知道為什麼簡稱豫。在古代根據方位,即八個方位和八方之中,將天下劃分為九州。位於八方之中的區域就是中土,中土指的是豫州。河南的簡稱來源於豫州,古時候為什麼把這裡叫豫州呢?
  • 廣東省為什麼簡稱「粵」?中國還有哪些省的簡稱讓人難以理解
    中國各省的簡稱來源主要有三種情況:一是取名字中一個字,如甘肅簡稱「甘」,陝西簡稱「陝」,寧夏簡稱「寧」都是取首字;第二種情況是從歷史文化得來,如山東簡稱「魯」,山西簡稱「晉」等;第三種,就是從該省區的江河來作為簡稱,如湖南簡稱「湘」,江西簡稱「贛」。當然,中國也有兩個些省份的簡稱讓人難以理解,一個是湖北簡稱「鄂」,另一個是廣東簡稱「粵」。
  • 漲知識:中國各省份簡稱的命名根據是什麼?省份簡稱順口溜
    二、根據歷史命名滬(上海):古時候,上海是個沒啥戲份的偏遠漁村,那裡的漁民發明了一款捕魚工具叫做滬(滬),因此,當時的上海被稱為「滬瀆」,滬這個簡稱,便是由此而來冀(河北)和豫(河南):大禹搞定了肆意裝逼的洪水之後,把天下分為九州,河北的區域範圍相當於當時的冀州,所以簡稱為冀;而河南的區域範圍相當於豫州,所以簡稱為豫。魯(山東):春秋時期,山東是魯國和齊國的地盤,所以,山東又被稱為齊魯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