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大禹治水時,在黃河中遊鑿開「人門」、「神門」、「鬼門」三道峽谷,稱三門峽。現在的三門峽市位於河南省西部,東鄰洛陽,西接陝西,其悠久的歷史不僅為三門峽市留下了極為豐富的人文景觀,還為我們這些食客們留下了許多的珍饈美食。
觀音堂牛肉
觀音堂牛肉的製作過程頗為繁複:需先將牛肉醃製好,再放入大鍋內煮沸,邊煮邊加入適量的茴香、丁香、白芷、姜、蒜、辣椒等。成品色澤鮮豔,醬香濃鬱,鹹味適度,肉嫩可口。
面豆
面豆是獨具特色的豫西傳統麵食小吃,其採用手工工藝,用精製的小麥麵經過揉面、發酵、搓揉成條、刀切成如大豆一樣的顆粒、用白綿土做介質焙烤而成。因其味道的酥、脆、香,成為豫西一帶人出行遠遊和重大節日待客的特色小吃。
一生涼粉
一生涼粉的發源地是寨原,隸屬於靈寶陽店鎮,最少100年的歷史了。涼粉是綠豆磨製的美食,綠豆磨出來的漿汁,一部分用來做漿飯吃,另一部分就做成了涼粉。它的口味略微帶酸,吃法多樣,比如說炒著吃、煮著吃、又或者涼拌。來三門峽玩的朋友們千萬不要錯過這道美食哦。
陝州糟蛋
三門峽的陝州糟蛋是當地非常有特色的美食,而且非常傳統的一種小吃,它是用雞蛋,還有黃酒,酒糟加工製作而成的,它有著非常獨特的風味,吃在嘴裡感覺舒爽,而且有營養,酒香是這道菜的特色,總之,來到三門峽的人就一定會去品嘗這道佳餚。
靈寶羊肉湯
三門峽的靈寶羊肉湯,不但色香味全,對人的身體也是一種大補,這種羊肉湯,香而不燥,辣而不羶氣,再搭配上油酥餅或者是燒餅就更好吃了。另外,靈寶羊肉湯的烹製歷史還十分悠久,其淵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
那時強秦伐六國,無論是誓師出徵還是班師回朝,在巍巍函谷關下,必架幾百口大鍋。鍋內滾滾翻騰,所煮食物必是羊肉湯,另有幾千隻大筐中裝著黃澄澄的大燒餅。獵獵軍旗下,浩浩長風中,大秦帝國的虎狼之師舉碗齊飲,那場景將是怎樣撼人心魄?
靈寶肉夾饃
靈寶肉夾饃的餅是臥爐燒餅,具有外表焦黃、口感酥脆的特點。肉夾饃中的肉由豬tou肉和豬蹄滷製,吃起來鹹香可口。
脂油燒餅
脂油燒餅又叫脂油餅,是靈寶的一大名吃。它呈扁圓形,旋紋相套,外觀焦黃明亮,咬開後層次分明,每層薄如紙,外酥內軟,濃香撲鼻。脂油餅的吃法有兩種,一種是讓廚師擠壓抖開,一眨眼一個餅堆滿一碟子,蓬蓬鬆鬆,成條成片,用筷子夾著吃;另一種是保持餅的原狀。食之各具風味。
在三門峽這塊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數千年歷史留下的深深印跡如斑斕星辰,璀璨地閃爍在時間的長河中。眾所周知,三門峽位於豫晉陝三省交界的三角地區,黃河走廊和崤山山脈並馳於三門峽南北兩側,這一峽谷地帶,自古以來就是中原與關中乃至大西北地區之間的交通要道,至少從有史證記錄的武王伐紂開始,3000年綿延不變。
出潼關,過函谷關、雁翎關、硤石關,一條古道悠悠不斷,多少帝王將相、文人墨客、平民百姓在這條古道上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故事。在這條古道上,群雄爭霸,戰車轔轔,白骨累累,殺血成河,比如坑埋了20萬秦兵的義馬楚坑。除此之外,近些年來在三門峽西和靈寶,還發現了秦漢時期幾千座埋葬陣亡兵士的墓葬群。
*本文圖片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