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過函谷關的三門峽美食

2020-12-07 大羅言酒

相傳,大禹治水時,在黃河中遊鑿開「人門」、「神門」、「鬼門」三道峽谷,稱三門峽。現在的三門峽市位於河南省西部,東鄰洛陽,西接陝西,其悠久的歷史不僅為三門峽市留下了極為豐富的人文景觀,還為我們這些食客們留下了許多的珍饈美食。

觀音堂牛肉

觀音堂牛肉的製作過程頗為繁複:需先將牛肉醃製好,再放入大鍋內煮沸,邊煮邊加入適量的茴香、丁香、白芷、姜、蒜、辣椒等。成品色澤鮮豔,醬香濃鬱,鹹味適度,肉嫩可口。

面豆

面豆是獨具特色的豫西傳統麵食小吃,其採用手工工藝,用精製的小麥麵經過揉面、發酵、搓揉成條、刀切成如大豆一樣的顆粒、用白綿土做介質焙烤而成。因其味道的酥、脆、香,成為豫西一帶人出行遠遊和重大節日待客的特色小吃。

一生涼粉

一生涼粉的發源地是寨原,隸屬於靈寶陽店鎮,最少100年的歷史了。涼粉是綠豆磨製的美食,綠豆磨出來的漿汁,一部分用來做漿飯吃,另一部分就做成了涼粉。它的口味略微帶酸,吃法多樣,比如說炒著吃、煮著吃、又或者涼拌。來三門峽玩的朋友們千萬不要錯過這道美食哦。

陝州糟蛋

三門峽的陝州糟蛋是當地非常有特色的美食,而且非常傳統的一種小吃,它是用雞蛋,還有黃酒,酒糟加工製作而成的,它有著非常獨特的風味,吃在嘴裡感覺舒爽,而且有營養,酒香是這道菜的特色,總之,來到三門峽的人就一定會去品嘗這道佳餚。

靈寶羊肉湯

三門峽的靈寶羊肉湯,不但色香味全,對人的身體也是一種大補,這種羊肉湯,香而不燥,辣而不羶氣,再搭配上油酥餅或者是燒餅就更好吃了。另外,靈寶羊肉湯的烹製歷史還十分悠久,其淵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

那時強秦伐六國,無論是誓師出徵還是班師回朝,在巍巍函谷關下,必架幾百口大鍋。鍋內滾滾翻騰,所煮食物必是羊肉湯,另有幾千隻大筐中裝著黃澄澄的大燒餅。獵獵軍旗下,浩浩長風中,大秦帝國的虎狼之師舉碗齊飲,那場景將是怎樣撼人心魄?

靈寶肉夾饃

靈寶肉夾饃的餅是臥爐燒餅,具有外表焦黃、口感酥脆的特點。肉夾饃中的肉由豬tou肉和豬蹄滷製,吃起來鹹香可口。

脂油燒餅

脂油燒餅又叫脂油餅,是靈寶的一大名吃。它呈扁圓形,旋紋相套,外觀焦黃明亮,咬開後層次分明,每層薄如紙,外酥內軟,濃香撲鼻。脂油餅的吃法有兩種,一種是讓廚師擠壓抖開,一眨眼一個餅堆滿一碟子,蓬蓬鬆鬆,成條成片,用筷子夾著吃;另一種是保持餅的原狀。食之各具風味。

在三門峽這塊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數千年歷史留下的深深印跡如斑斕星辰,璀璨地閃爍在時間的長河中。眾所周知,三門峽位於豫晉陝三省交界的三角地區,黃河走廊和崤山山脈並馳於三門峽南北兩側,這一峽谷地帶,自古以來就是中原與關中乃至大西北地區之間的交通要道,至少從有史證記錄的武王伐紂開始,3000年綿延不變。

出潼關,過函谷關、雁翎關、硤石關,一條古道悠悠不斷,多少帝王將相、文人墨客、平民百姓在這條古道上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故事。在這條古道上,群雄爭霸,戰車轔轔,白骨累累,殺血成河,比如坑埋了20萬秦兵的義馬楚坑。除此之外,近些年來在三門峽西和靈寶,還發現了秦漢時期幾千座埋葬陣亡兵士的墓葬群。

*本文圖片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離開三門峽路過史上著名的函谷關就來看看,床車旅行去西藏在路上
    離開三門峽露營地準備出發去潼關,正好路過函谷關。函谷關也是歷史上非常重要的關口,而且也有歷史上的古老通道函關古道。現在這裡也是一個景點了,裡面有老子像。門票在這裡買是75,停車場停車10塊微信掃二維碼支付。
  • 去三門峽——遊黃河、看天鵝、品美食、遊覽地坑院、問道函谷關
    近年來,天鵝來這裡過冬,三門峽已經成了國內聞名的天鵝城。冬季來三門峽看天鵝遊地坑院,絕對是一場奇幻夢之旅。而除了天鵝和地坑院,三門峽還有著其他極其誘人的旅遊資源。這裡有譽為「萬裡黃河第一壩」的三門峽黃河大壩。
  • 盛世黃河行:去三門峽——遊黃河、看天鵝、品美食、遊覽地坑院、問道函谷關
    盛世黃河行:去三門峽——遊黃河、看天鵝、品美食、遊覽地坑院、問道函谷關 三門峽市因黃河大壩、天鵝湖裡天鵝飛和地坑院而聞名
  • 去三門峽 ——遊黃河、看天鵝、品美食、遊覽地坑院、問道函谷關
    而除了天鵝和地坑院,三門峽還有著其他極其誘人的旅遊資源。這裡有譽為「萬裡黃河第一壩」的三門峽黃河大壩。神奇的地下四合院--陝州地坑院,還可以乘坐「天鵝號」遊輪,遨遊母親河磅礴奔湧的黃河在轉了個「幾」字形大彎後,被「萬裡黃河第一壩」三門峽大壩攔腰阻截,安靜下來,形成了一個浩渺寬闊而波瀾不驚的湖面。依託三門峽水庫形成的三門峽黃河溼地自然保護區,成為到三門峽旅遊必去的「打卡地」。
  • 三門峽開通直達函谷關秦人碼頭的免費公交!
    三門峽市區—靈寶函谷關「秦人碼頭」夜班免費公交運營方案為提升城市內涵品質,推動經濟發展,靈寶市委、市政府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在函谷關景區實施「夜經濟」。為方便三門峽市民到函谷關景區「秦人碼頭」消費、娛樂,經調研,開通三門峽市區—靈寶函谷關「秦人碼頭」夜班免費公交線路,全程43公裡。三門峽市共設3個乘車點,分別是湖濱廣場(始發站)、三門峽市體育館、三門峽社會管理學院路口,中途不再停靠,直達函谷關景區。
  • 走遍河南之美食篇——三門峽美食
    走遍河南吃遍河南,哈嘍大家好,今天特意為吃貨們整理了一篇美食攻略,今天我們來到了天鵝之城三門峽市!吃遍河南的每一個城市!有木有很激動呢?以後每天都會發布一篇18個地市的美食攻略,小夥伴們記得關注哦!歡迎轉載。
  • 組圖:從小浪底到三門峽大壩,從壺口瀑布到函谷關,頌黃河
    黃河小浪底黃河小浪底黃河小浪底黃河三門峽大壩黃河三門峽大壩本人從2014年開始,憑著對攝影的執著和對家鄉黃河的熱愛,不斷對黃河進行攝影追蹤,東止小浪底西止壺口瀑布(水平有限敬請包涵)黃河三門峽大壩黃河三門峽大壩夜景黃河三門峽大壩夜景羊虎山觀景臺三門峽黃河公園中門觀景臺三門峽陝州公園黃河邊
  • 想去中國三門峽旅遊的景點:虢國博物館,三門峽大壩,函谷關
    三門峽大壩三門峽大壩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區東北部,是我國在黃河幹流興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樞紐工程,素有「萬裡黃河第一壩」的美譽。中流砥柱自古以來就是峽谷中的航標,船隻駛過三門以後,就要朝砥柱直衝過去。眼看船就要與砥柱相撞時,砥柱前面波濤的回水正好把船推向旁邊安全的航道,避開了明島暗礁,順利駛出峽谷。千百年來,無論狂風暴雨的侵襲,還是驚濤駭浪的衝刷,它一直力挽狂瀾,巍然屹立於黃河之中,自古被喻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
  • 比仰韶油茶仰韶杏更誘人的,當然是三門峽的函谷關啦
    三門峽,河南省轄地級市,位於豫晉陝三省交界黃河南金三角地區。三門峽有「五山四嶺一分川」之稱。相傳大禹治水,揮神斧高山劈面「人門」「神門」「鬼門」三道峽谷,引黃河之水滔滔東去,三門峽由此得名。三門峽的名優特產怎麼會令人失望呢,來過一次,便不會再忘。
  • 河南三門峽最有名的5個景點,其中1處是函谷關,你去過嗎?
    導語:河南三門峽最有名的5個景點,其中1處是函谷關,你去過嗎?1、三門峽大壩三門峽地理位置特殊,三門峽大壩距離市區30千米,被譽為「萬裡黃河第一壩」,這是家喻戶曉的水利工程,是一處風景名勝和人造景觀相結合的好去處。
  • 2020想去中國三門峽旅遊的景點:函谷關,虢國博物館,小秦嶺
    函谷關是中國歷史上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之一,因關在谷中,深險如函,故稱函谷關。函谷關位於河南省靈寶市北15公裡處的王垛村,距三門峽市約75公裡,地處「長安古道」,緊靠黃河岸邊。因關在峽谷中,深險如函而得名。
  • 遙望函谷關——與青年作家網創作採風團到三門峽採風未去函谷關
    2020年12月13日上午,我隨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創作採風團前去三門峽採風,因時間關係,參觀完虢國博物館後,就打道回府,而未去函谷關了。只能在夢裡遙望一下函谷關了!雖是遺憾,但打心眼裡望一望函谷關的艱險也許是能夠滿足一下好奇之心的。
  • 三門峽人氣最高的景點:不是天鵝湖,不是函谷關,而是這裡
    境內人文景觀與自然山水交相輝映,天鵝湖國家城市溼地公園、仰韶村文化遺址、虢國博物館、函谷關歷史文化旅遊區、豫西大峽谷等,如同一顆顆璀璨的明珠,點綴在這片土地上。不過,要說三門峽人氣最高的景點,卻不是免費的天鵝湖,也不是文化底蘊深厚的函谷關,而是被譽為"地平線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的陝州地坑院。
  • 2020想去中國三門峽旅遊的景點:燕子山,丹峽峽谷,函谷關
    三門峽甘山三門峽甘山森林公園動植物資源豐富,有植物1600多種,動物30多種,森林覆蓋率達96%以上。函谷關漢沽關位於西部的高原上,東臨絕劍,南接秦嶺,北接黃河。
  • 熱線回復 - 中國三門峽網 - 三門峽市委宣傳部、三門峽日報社主辦
    市民潘先生:我很喜歡到函谷關遊玩。平時從三門峽市區過去,只能先坐車到靈寶市,再轉車到函谷關景區。希望三門峽市區到函谷關景區能開通公交專線,為遊客提供方便。    函谷關景區營銷部:今年8月至10月打造夜經濟期間,靈寶市區到函谷關景區開通了夜間公交專線。
  • 2020想去中國三門峽旅遊的景點:函谷關,虢國博物館,娘娘山
    函谷關函谷關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是中國歷史上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之一。函谷關歷史上有兩座:秦關位於河南省靈寶市北15公裡處的王垛村,距三門峽市約75公裡;漢關東移至洛陽新安縣,西距秦關150公裡。因其地處「兩京古道」,緊靠黃河岸邊,因關在谷中,深險如函,故稱函谷關。
  • 三門峽旅遊景點介紹,三門峽好玩地方推薦,三門峽著名旅遊景點
    河南三門峽是我國優秀旅遊城市,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三門峽有哪些好玩的旅遊景點,三門峽著名五個景點推薦。三:靈寶市函谷關歷史文化旅遊區(三門峽市靈寶市函谷關歷史文化旅遊區),函谷關又稱"秦函谷關",是我國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之一,是洛陽到長安的必經之地,整面牆的道德經,挺讓人震撼的,還有那巨大的金色老子像,幾年前去過一次,記得裡面還有很多其他的建築,都是不錯的。
  • 函谷關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9月6日,函谷關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讓我們來看看她怎麼說吧。周末,跟老公一起來河南三門峽,到靈寶拜老子,因為這裡是老子著經之處。老公喜歡道家文化,一定要來函谷關,很湊巧看到了靈寶的一處景點,靈符用桑字,所以合影留念。桑姓起源在《山海經》中有所記載,無論是窮桑還是空桑,都與中原有千絲萬縷的聯繫。這次來三門峽工作之餘遊覽了三門峽黃河大壩,第一次看到這麼壯觀的景色,真的是感慨萬千。
  • 逛集市、賞歌舞、泡溫泉…三門峽靈寶函谷關「十道大餐」等著你
    時值夏季,萬物繁盛,約上三五親朋,乘坐免費公交到靈寶函谷關,這裡為你精心準備了「十道大餐」,在這裡可以品美食、看美景、逛集市、賞歌舞、泡溫泉……讓你在大飽眼福、口福的同時,徹底放鬆身心,撫慰消散一天的疲憊。
  • 函谷關為何是古代軍事戰略要地?
    而阻止秦穆公以及秦穆公之後15代秦君東出的攔路虎就是晉國所控制的函谷關。秦國通過函谷關進入山東六國的道路如下,反之六國亦然。自鹹陽順渭水東行,會到達今天的潼關(曹操修築)而進入淆涵通道。淆涵通道是被中條山與秦嶺包夾而成河穀穀地,中間流淌的是黃河,通道的兩端正是三門峽與潼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