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美尼亞作為納卡戰爭中失敗的一方,不僅割地賠款,數千士兵也失去了生命,國內的局勢也一觸即發,極有可能發生內戰。
而本以為亞美尼亞在戰鬥中十分英勇,政府也積極的鼓勵士兵作戰,不繳械投降等勇敢的形象,就在11月20日徹底崩塌了。
據俄羅斯媒體11月20日報導稱,亞美尼亞國防部軍事控制負責人正式提交辭呈,並對外公開了納卡戰爭中的驚人內幕,這讓亞美尼亞民眾十分憤怒,並表示對政府的不可原諒。
該負責人表示,亞美尼亞總理帕西尼楊是這場戰爭中最大的敗筆,在戰時,帕西尼楊並沒有很好的安排戰爭動員的有效措施,直接讓沒有接受過訓練的新兵直接到達戰場作戰,這也直接導致很多新兵在戰場上嚇破了膽,大多數人都丟下武器逃命。
為了不讓部隊影響士氣,這些逃兵被集體隔離,目前並不清楚他們在隔離區到底會接受怎樣的命運,但是很有可能這些士兵在經過短暫的訓練之後,還會被送到戰場上去送死。
而亞美尼亞在遭遇亞塞拜然無人機攻擊之後,大量的士兵陣亡,而亞美尼亞政府則對國內民眾表示戰場大捷,並表示還會乘勝追擊,但是現實中確實大量士兵毫無意義的慘死納卡,而且當俄羅斯表示可以幫助亞美尼亞時,帕西尼楊則傲慢的拒絕,並且警告俄軍不可以介入到納卡戰爭中,並自信的認為亞美尼亞可以打敗亞塞拜然,這才導致了幾千人白白犧牲。
不僅如此,戰爭初期,帕西尼楊看到戰爭動員僅完成50%的情況之下,直接調用志願作戰人員前往戰場,這些人根本不是現役軍人,面對敵軍的炮火根本沒有招架之力,而這一錯誤的舉動,也讓戰爭的走向發生了徹底的改變。
雖然這些志願軍對抗亞塞拜然的熱情很高漲,但是面對亞塞拜然的先進武器,再加上沒有經過系統的訓練,根本就是去送死。甚至還有前線戰士表示,連指揮官對戰場的情況都不熟悉,盲目指揮。
這些志願軍第一次上戰場,大部分人都戰死,而小部分人則丟下武器逃命,等到戰爭持續5天之後,亞美尼亞軍隊就出現了超過1500名逃兵,這也讓亞美尼亞政府不敢對民眾公布實情。
但通過亞美尼亞前軍方高層表示的黑幕來看,亞美尼亞對國內的戰報謊言高達100%,也就是說納卡戰爭中所有的捷報,都是亞美尼亞軍方杜撰出來的,亞美尼亞士兵已經死傷殆盡,而國內卻覺得亞美尼亞已經勝券在握,這也是國內民眾最為憤怒的主要原因之一。
無論怎樣,亞美尼亞作為戰敗國,失敗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基本都是亞美尼亞總理帕西尼楊有關,如果他當時接受的俄羅斯的幫助,那麼就不會出現割地賠款的情況發生,而且不會讓數千人白白送命。
作者/陳博雨
更多軍事國際相關事實,以及觀點評論請關注,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共同談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