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揚帆奔小康 ——泗陽縣城廂街道東風民族村脫貧紀實

2020-12-21 網上宿遷


  東風村是泗陽縣四個少數民族集中聚居村之一,屬省定經濟薄弱村。轄8個村民小組,1234戶,5016人,其中少數民族382戶,1630人,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65戶,880人,其中少數民族建檔立卡戶40戶,138人。
  「十三五」以來,該村在省、市、縣三級民宗部門等多方幫扶下,將資金向重點項目集聚,保證資金精準使用,讓經濟發展得更好,讓民族團結得更緊,讓全面小康更有「溫度」。2019年村集體收入43.67萬元,人均收入1.79萬元,建檔立卡戶全部實現脫貧,逐步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一、發展高效農業,推動提質增效。該村有著蔬菜種植的傳統,但由於農戶種植的蔬菜品種單一、品質較差,沒有市場競爭優勢。該村利用省民委扶持少數民族發展項目資金,依託百春錦蔬菜種植合作社流轉500畝土地,興建蔬菜大棚,從事小番茄、精品西瓜、水果西紅柿、草莓、茼蒿、蘆蒿等優質無公害綠色產品種植,提高了蔬菜種植效益。該社增強農戶內生動力,對低收入農戶舉辦免費技術培訓,並無償為他們繁育種苗,幫助銷售,蔬菜畝均收入6000元,帶領20多名低收入農戶走上穩定致富路。村集體通過大棚租金以及「土地管理服務費」,每年增收4.5萬元。

  二、建設扶貧廠房,帶動就業增收。2017年,在省民宗委幫扶下,利用省定經濟薄弱村發展引導資金100萬元,協調縣工商銀行結對幫扶東風村扶持資金35萬元,在原東風小學地塊新建標準化扶貧廠房1100平方米,便民超市390平方米,對外出租,村集體年增收7.5萬元,吸納38名勞動力就業,月平均工資3000元。2018年、2019年利用中央和省少數民族發展資金454萬元,新建3棟3600平方米標準化廠房,招引康偉德織造有限公司、家具廠兩家企業入駐,帶動30人就近就業增收,每年為村集體增收18萬元。2020年再新建1棟1200平方米的標準化廠房,逐步形成東風民族村少數民族發展資金項目創業園,實現村每年可持續收入25萬餘元,帶動村民脫貧致富、奔向小康路。

 
  三、加大土地流轉,盤活農地資源。境內徐淮高速沿線300多畝農田,農戶實行「旱旱」輪作,農田產出較低。對此,街道積極尋找農業龍頭企業,將土地流轉給泗陽縣古博投資有限公司,種植綠化苗木,幫助群眾「離田上岸」,農戶既得租金,又可到苗木基地打工增加勞務收入,實現脫貧。

  四、完善基礎設施,方便生產生活。為幫助經濟薄弱村早日脫貧,城廂街道積極向上爭取「一事一議」道路、「出莊」道路等項目資金,優先將東風民族村列入街道鋪路計劃,切實解決群眾出行難、種田難的問題。三年來,投入資金約450萬元,鋪設道路6條,裡程4400米,極大改善了群眾交通出行條件;在村居主幹路架設42盞路燈;組織對2.4千米長淤溝引河進行深挖平整,增設一個抽水泵站一座,解決了多年來淤溝片群眾夏季耕種用水難問題。

  五、推進農房改善,優化人居環境。農民不僅要豐衣足食,而且要安居樂業。結合土地綜合整治,街道高位推進農房改善工作,集中財力改善農民住房條件。三年來,該村278戶農戶實現農房改善,其中少數民族22戶,託起了群眾幸福的「安居夢」。
  追夢不停步,奮進正當時。東風民族村緊跟時代步伐,在積極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同時,在「全面實現小康,少數民族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能掉隊」的康莊大道上,乘著新時代的東風揚帆起航奔小康。

相關焦點

  • 泗陽縣城廂街道:對標找差補齊短板
    在全縣召開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推進會以後,城廂街道立即響應,主動作為,認真抓好「創文」各項工作的落實。形成人人關心創文、戶戶參與創文的良好格局。根據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城廂街道對照重點工作任務分解表,將任務進行再落實、再分解。
  • 泗陽縣城廂街道五堆社區:巧送政策福利,既惠民又扶貧
    今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泗陽縣城廂街道五堆社區巧妙發力,將新農村惠民政策送到每個居民身邊,助力精準扶貧、強村富民。五堆社區是全省綠色蔬菜種植基地,施種面積廣,參與人數多。
  • 泗陽縣城廂街道搭建商會服務平臺
    泗陽縣城廂街道認真履行黨管統戰的政治責任,搭建商會有效服務平臺,助推會員在街道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獨特作用。搭建政企互動平臺。該街道通過召開茶話會、座談會等形式,建立起會員參政議政便捷通道。定期對會員履職情況進行綜合考核,積極推選會員擔任縣人大代表、縣政協委員,或街道商會會長、街道鄉賢協會會長。搭建企業之間互動交流平臺。推動會員堅持依法經營,樹起行業自律,促進商會自我服務、自我約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促進企業之間信息互通、合作共贏、共享發展。搭建非公有制人士參與公益事業的平臺。
  • 泗陽縣城廂街道:專場培訓搭平臺「直播帶貨」系統學
    對此,泗陽縣城廂街道特別組織了專門的培訓會,進一步推動直播帶貨新型營銷方式的普及。這幾天,城廂街道龍門居委會54畝蔬菜基地裡迎來了小青菜的又一茬收穫。種植大戶張露金十分忙碌,一邊他要張羅著工人們採摘小青菜,另一邊還要不停直播進行銷售。
  • 泗陽縣城廂街道:聚力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
    宿遷市泗陽縣城廂街道境內共有鄉級河道21條、縣級河道6條,水網密布,水資源豐富。為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河湖管理目標,今年以來,泗陽縣城廂街道持續抓好河長制各項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職責。
  • 泗陽縣城廂街道建南社區:「黨支部+課堂」點亮留守兒童成長路
    原標題:泗陽縣城廂街道建南社區:「黨支部+課堂」點亮留守兒童成長路   「孩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我們年齡大沒有什麼
  • 摘掉貧困帽 同心奔小康—國網河北省電力公司助力脫貧攻堅紀實
    摘掉貧困帽 同心奔小康—國網河北省電力公司助力脫貧攻堅紀實 2020-03-05 19: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東風小康汽車有限公司簡介
    概述東風小康汽車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6月,由重慶小康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東風汽車公司各持股50%組建,主要從事SUV、MPV、各種微車等車型的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等業務。截至2016年底,公司系列產品市場保有量已突破300萬輛。目前東風小康汽車有限公司主要車型包括風光580、風光370、風光330等。
  • 【海東市】三味「藥方」助力民族村脫貧
    藏在大山深處的李家鄉,是海東市樂都區海拔最高的一個鄉,離焦家嶺不遠處的民族村,又是全鄉最先脫貧的一個村。  在民族村村委會一樓的值班室裡,駐村第一書記張虎慶和扶貧工作隊隊員甘露坐在電腦跟前盯著屏幕,為下一筆村民農畜產品的外銷忙碌著。
  • 小康路上一曲「東風破」 ——通榆縣鴻興鎮東風村脫貧攻堅一日見聞
    小康路上一曲「東風破」 ——通榆縣鴻興鎮東風村脫貧攻堅一日見聞 作者:戈馳川 張磊    編輯:徐冰鑫
  • 二零一三,商務車市場的「東風小康」年!
    當2003年6月27日東風小康成立的那天,誰都沒想到這家名不見經傳的微車企業能夠迅速躋身行業前列,敢與五菱、長安這些「微車老字號」叫板。從2005年第一輛微車K07在武漢亮相,到2008年東風小康以10萬輛的年銷量進入中國微車行業前三,如今東風小康已連續5年保持微車行業前三甲的地位。
  • 助力少數民族村高質量發展 臨安畲族同胞集體「奔小康」
    助力少數民族村高質量發展 臨安畲族同胞集體「奔小康」發布時間:2020-09-04 08:43:14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戰之年。9月3日上午,來自臨安5個畲族村、1個畲族聚居點的300多名畲族同胞,齊聚臨安區太湖源鎮眾社村,參加太湖源畲族農耕文化藝術節,以健康跑的形式,表達對小康生活的禮讚。
  • 乘著民歌的東風向小康邁進
    「我們將依託省級3A級鄉村旅遊示範村和『太行人家』這兩塊招牌,弘揚著紅色文化,守著太行風光,唱著左權民歌,帶領村民幸福奔小康。」該村第一書記翟冠軍信心滿滿地說。為貫徹落實省委三大旅遊板塊發展戰略,2019年,晉中市啟動實施「百裡太行畫廊」建設,精心策劃推出「首屆左權民歌匯」,成功探索出一條建設左權生態文化旅遊示範區、發展全域旅遊實現全面小康的新路徑。
  • 茶嶺飄茶香 脫貧奔小康
    茶嶺飄茶香 脫貧奔小康 2020-12-14 09:48:19   來源:安慶新聞網
  • 東風村喜借「東風」
    現轄1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10鎮2鄉和2個街道辦事處,395個行政村,總人口85萬人,農業人口68萬人;總面積1370平方公裡,耕地124萬畝。目前,全縣貧困戶23591戶、67430人。近年來,農行菏澤分行東明縣支行積極開展金融扶貧,立足地方實際,加大信貸支持,助力貧困戶脫貧致富,統籌推進金融扶貧和鄉村振興工作。
  • 重慶車展專訪丨東風小康張正源:「雙核」陣容齊聚重慶國際車展
    東風小康汽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東風小康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正源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6月15日20時訊(楊翔然)在2020重慶國際汽車展覽會上,東風小康汽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東風小康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正源接受了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的專訪。
  • 東風小康周林:東風風光持續推親民新品
    [愛卡汽車 2020成都車展 原創]7月24日,東風小康汽車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周林在成都車展期間做客愛卡汽車。他表示,東風風光在品質保證的前提下今年不僅提升了智能化配置,也有一些其他面向更多年輕群體的產品規劃,作為一個乘用車品牌東風風光的產品不會只局限於SUV,未來也會繼續擴展轎車、MPV等車型,並保持品牌向上產品向上的狀態。
  • 濰坊高密市密水街道:入戶走訪查民情 精準脫貧奔小康
    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2日訊在脫貧攻堅行動推進過程中,濰坊高密市密水街道通過開展入戶大走訪,從細微處入手抓住問題癥結,制定問題清單,對貧困戶精準施策,確保他們早日脫貧奔小康。今年72歲的李殿春老人是高密市密水街道大尹村村民,年輕時,因為工傷事故造成左手殘疾。由於無法參加正常生產勞動,導致家庭貧困,成為一名扶貧對象。近幾年來,在街道和村裡的幫扶下,老人一家的生活逐漸有了起色。幾天前,街道扶貧幹部再次上門走訪並帶來了殘疾人專用生活物品,使他心裡感到特別溫暖。
  • 民族團結一家親 攜手並進奔小康——寧德市奮力推進少數民族脫貧...
    如今,寧德58個少數民族貧困村和建檔立卡6218名少數民族貧困群眾全部實現脫貧;全市9個民族鄉和246個民族村全部實現「五通」,全市異地搬遷安置少數民族群眾累計達6萬人,佔全市少數民族總人口四分之一;擁有市級及以上畲族非遺項目47個,其中國家級6個,省級19個;市級及以上的畲族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90名,其中國家級4名,省級22名……值得一提的是,中共寧德市委、寧德市人民政府連續三次被國務院授予
  • 東風汽車公司公益-東風化雨「潤」荊楚
    作為中國汽車行業的排頭兵,東風汽車公司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深入推進實施"潤"計劃。除主動參與援藏、援疆、援桂等國家層面扶貧工程之外,東風汽車公司還在湖北地區推進了"潤楚工程",以及"東風潤苗行動"、"東風碳平衡生態林"、"東風'三萬'對口幫扶"等社會公益活動。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東風汽車公司的社會公益活動,如同春風一樣和煦,像春雨一樣及時,扶助群眾,溫暖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