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被裁、多所百年高校永久關閉……歐美高校怎麼了?—新聞—科學網

2020-12-25 科學網
教授被裁、多所百年高校永久關閉……歐美高校怎麼了?

 

教授被裁、百年高校永久性關閉,為求生源,包機接國際生,甚至直接給新生發錢…… 一系列反常舉動下,歐美高校到底怎麼了?

1、那些「終結」在2020年的百年高校

從今年3月中旬開始,美國多所擁有百年歷史的高校陸續傳來永久性關閉的消息。

伊利諾州,有著174年建校史的麥克默裡學院,因為財務困難,今年春季學期結束後永久性關閉;150年建校史的舊金山藝術學院,因背負1900萬美元債務,同樣考慮暫停開課;107年歷史的詹森·威爾士大學、119年的富蘭克林大學同樣作出關閉部分校區的決定。

據美國媒體報導,截至今年7月,全國已有33所大學宣布永久關閉,且這一數量還在不斷增加。

「倖存」下來的高校日子同樣不好過。已在美國俄亥俄大學天體物理系任教二十餘年的教授盧卡斯最近收到了校方的裁員通知。而據他觀察,求職市場裡,和他一樣被大學解約的求職者不在少數。

新冠肺炎疫情幾乎掏空了美國高校的「錢袋子」。美國教育委員會政府、公共事務高級副總裁承認,僅是春季學期的幾個月內,全美高校就少了80億美元的收入。

除美國外,英國高校的情況同樣不樂觀。據英國財政研究所(IFS)調查顯示,如果沒有財政支持,將有13所大學面臨破產危機。有英國媒體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對英國高等教育行業將造成190億英鎊(約1733億元人民幣)損失。

2018至2019學年,美國高校有110萬名國際生,如果國際生不能繼續在美學習,美國高校將損失410億美元;在英國,本土及歐盟學生學費平均9000英鎊,但國際生普遍學費在2萬英鎊以上。

因此,能否贏得更多得國際生源,被歐美高校視作「救命稻草」。

2、國際生是「救命稻草」?

英國各大高校由此開始"花樣招生"。

英國女王大學包機接回國際生、杜倫大學20多個商科專業學費打七五折、埃克塞特大學給今年入學新生發放2000英鎊獎學金、格拉斯哥大學工程院更厲害,不光給新生每人1000鎊津貼,每位返校生也能收到700英鎊獎勵。

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不少國際生的家長也為子女感到擔憂。

一方面,歐美國家疫情反覆,確診人數不斷上升,但政府似乎並沒有在校園內採取什麼有效措施預防;

另一方面,一旦國際生在異國感染新冠肺炎,如何獲得救治,對應的醫療保障如何沒有明確說明。這也讓很多國際生家庭十分沒有安全感。

除此之外,國際生入學還有可能面臨著來自各國不同政策的限制。

美國7月6日曾宣布針對國際新生的入學政策,即:申請2020年秋季入學的國際新生,如果僅通過網課學習,將無法獲得籤證,就算是已經在美境內的學生,除非轉至線下授課的學校,否則也必須離境。

儘管這一決定後來被美國高校聯名告上法院,但國際新生想要入學美國依舊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3、大學將不再是原來的樣子

歐美高校出現財政危機,政府也並非無作為。

英國政府曾以各種附加條件為前提,承諾將以預付學費的方式向英國高校注資26億英鎊,但相比於190億英鎊的損失,這筆錢實在杯水車薪。

英國政府沒幫上忙,美國政府直接幫了「倒忙」。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前,美國各州就不斷削減高等教育資金,一些學校從那時起就已面臨財務壓力。

並且,美國《經濟學人》雜誌早前就曾提出,歐美高校瀕臨破產並不是一個「新問題」。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現不過是引發問題浮現的「導火索」。

在過去幾十年的時間裡,歐美高校的學費增長率遠超通貨膨脹,各高校本身也存在大量債務問題。這就使得高校陷入一種惡性循環之中。學校想要緩解財務困境就要保證生源,而招生想要提高學費最好的方法就是升級設備、建造新的教學樓,提供豪華的硬體設施…… 結果就是,學校的債務越重,對於學費的依賴越重。

有文章指出,新冠病毒的流行改變了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方式。

大學關閉了校園,並將課堂搬到了網上;一些大學決定不再需要SAT或ACT等標準化考試進行入學考試;許多大學選擇使用及格、不及格評分……

也有媒體稱,美國的大學生活可能永遠不會和以前一樣了,新冠肺炎疫情顛覆了美國公立和私立高等教育所依賴的模式。在各大學考慮是否將當面授課推遲到明年時,許多家長和學生可能在質疑傳統高等教育的價值。

《自然》雜誌報導指出,這場危機帶來的影響似乎遠比想像中更大,隨之而來的是傳統教育模式的新嘗試,其中出現的某些轉變或許將成為大學的特色,甚至是永久性轉變。荷蘭烏得勒支大學前校長伯特·范德茲萬認為:「這場流行病正以巨大的力量推動高等教育變革。」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全美33所大學因疫情永久關閉,高校倒閉潮開始了……
    疫情下的高校裁員、倒閉潮 33所大學永久關閉,哈佛校長降薪25% 根據美國教育委員會政府和公共事務高級副總裁特裡·哈特爾表示:僅僅是春季學期的幾個月內,全美高校就少了80億美元的收入
  • 27所高校學子角逐「地質+」雙創大賽—新聞—科學網
    11月26日至27日,2020年「地質+」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產教融合高峰論壇暨第三屆「地質+」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在浙江地質科技創新創業園舉行,來自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南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等27所高校師生、38個團隊項目入圍全國總決賽。
  • 教育部海選三所高校校長 要求無國外永久居留權
    日前,教育部擴大公開選拔直屬高校校長試點工作範圍。繼去年全球公開選拔西南財經大學、東北師範大學校長之後,昨日,教育部發布公告,決定面向海內外公開選拔北京科技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和中國藥科大學校長。其中前兩所為地處北京的高校。  此次選拔報名時間為2012年12月4日至12月23日。
  • 2019年全國量子力學年會召開—新聞—科學網
    聚焦量子力學前沿、科普與教學
  • 疫情之後,沒錢倒閉,歐美私立大學風光不再?
    圖中的馬克·盧卡斯教授是一名核物理學家,他在美國俄亥俄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專業已任教將近21年了。近日也收到了學校發來的裁員郵件!而這樣的裁員現象並不是個例!
  • 美國頂尖高校教授收入差異大,最高年薪千萬元,醫學教授排名靠前
    如果參考2007年國內的平均收入,顏寧的收入算高薪階層,但是對比當年海外高校博士後的薪水,那麼清華大學正教授的薪水屬於低收入,這也是當年施一公、顏寧等人可以放棄高薪回國發展的不易。然而隨著國內人才政策的加持,以及在國內高校提升逐步一人一議的差別化教授收入,目前國內頂尖高校教授的年收入已經大幅縮小了和歐美高校教授間的收入。
  • 廈大教授:破SCI至上,建立同行集體評議制度—新聞—科學網
    教育部、科技部相繼發文,要求破除論文「唯SCI至上」,是樹立正確的評價導向,推動高校回歸學術初心的重要舉措。 以SCI為絕對標準來進行評價,反映的是中國科技界和科技管理上的不成熟。但科技評價所追求的不是機制的困難與簡單,而是結果的準確與公平。因此,同行集體評議是相對來說更合理,也更符合科技評價要求的制度。 教育部、科技部要求,不把SCI作為評價標籤。怎麼讓政策落地?要回答好這一問題,還要教育部、科技部、科研機構、高校作出回答。
  • 肖巖:我所在的同城雙雄高校—新聞—科學網
    當兩所大學由於專業或地域接近,就會逐漸形成一種特殊的競爭夥伴關係,即所謂「同城雙雄高校」。這種競爭夥伴關係往往涉及全方位,包括學術、排名等。在國外,大學體育競技的競爭夥伴更為普通市民所熟知,成為一種非常獨特的城市文化,甚至成為城市的品牌。 洛杉磯的南加州大學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就是典型的「同城雙雄高校」。
  • 聲光影像齊上 四所百年高校聯合開講那些讓人心潮澎湃的故事!
    聲光影像齊上 四所百年高校聯合開講那些讓人心潮澎湃的故事!時間:2020/11/3 10:38:23 來源:第一教育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秦嘉瑩 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廈門大學……這些百年高校蘊藏著多少讓人心潮澎湃的故事!
  • 教育部最新消息,高校教授壓力大了?青年學者卻紛紛拍手叫好?
    近期,教育部不少新政都針對高校老師,可見如今的高等教育問題很大,不僅很多學生和教育工作者都有自己的意見,從高校的教學質量、畢業壓力以及畢業生的真實能力等方面也有所體現。另一方面,儘管科研成果越來越多,但高質量成果佔比重卻很少,大部分「功成名就」的所謂專家學者都躺在功勞簿上,掙快錢和容易的錢,疏忽了研究工作。一、教育部最新消息前不久,教育部剛剛針對高校「唯論文」不良導向發文予以糾正引導,近日又再發重磅通知,出擊應對高校的「唯帽子」傾向。
  • 高校熱搜大盤點:15所高校承包六成話題,清華北大武大最常上榜
    結果發現,「畢業」在高校話題中佔據絕對C位,無論是各大高校花樣翻新的畢業典禮、畢業活動,還是大人物的畢業寄語、新奇的畢業論文等都上過熱搜。「教授」也是高校上榜話題的熱門詞,除那些引發全網關注的負面事件,各大高校的網紅教授、明星教授也常引起熱烈圍觀。
  • 一眼新聞 | 又一行業巨頭宣布:將永久關閉超150家門店;小學生研究...
    (央視新聞)  教育部嚴查高校畢業生就業數據弄虛作假  教育部網站14日發布消息稱,教育部在工作中發現,有些高校存在畢業生就業虛假籤約等行為。教育部強調,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就業數據弄虛作假,將對相關違規行為嚴肅處理,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切實保障畢業生就業合法權益。
  • 勒索病毒肆虐中國多所高校 校方:開機前先拔網線
    (原標題:勒索病毒肆虐中國多所高校 校方:開機前先拔網線)
  • wps熱點怎麼永久關閉? 永久關閉wps熱點圖文教程
    wps熱點怎麼永久關閉? 永久關閉wps熱點圖文教程時間:2018-03-15 11:13   來源:三聯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wps熱點怎麼永久關閉?永久關閉wps熱點圖文教程 WPS是辦公常用軟體之一,WPS在啟動的時候會同時彈出一個廣告窗口頁面,那就是WPS熱點,會強制推送新聞、熱點信息、購物等信息,很多人覺得有點妨礙,想要關掉,目前WPS已經支持永久關閉熱點。下面一起來看下永   原標題:wps熱點怎麼永久關閉?
  • 原農業部13所直屬高校名單,2所985高校,3所小985高校!
    當時的農業部下屬高校也是非常吃香,農業部直屬高校也是遍布全國各個大區,現在仍然有8所大學並未更名,只有4所直屬高校更名,1所被合併。1.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現由教育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和北京市共建。在北京市能得到共建的高校並不多,因為北京市的知名高校實在是太多了,從這裡也能看出中國農業大學的地位。
  • 臺灣高校颳起「關停並轉」風 5年減少1/3高校
    ­  臺灣只有2300萬人口,但卻有157所大學,密度之高遠超臨近的香港和新加坡,97%以上的考生都有大學可上。然而,學生們考學是越來越輕鬆,高校的日子卻越來越難熬。在少子化的衝擊下,大學生源斷崖式減少,嚴重影響招生,一些排名靠後的私立職業技術院校甚至因此「關門大吉」。臺當局為扭轉這種窘境,出臺「鼓勵大學整並」「建立退場機制」等措施,要島內高校「關停並轉」。
  • 多所高校提前放假!
    1月7日,浙江舉行第60場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會上,浙江省教育廳副廳長陳峰通報稱,從當前浙江省的疫情防控大環境看,學校可以正常安排寒假, 沒有提前或延遲放假的統一要求。 根據統計,浙江省高校大多在1月中下旬放假, 最早的1月11日開始寒假,最晚的2月8日開始放假。
  • 英語專業:高校「第一專業」的尷尬—新聞—科學網
    就在曹衛東發出此言的幾天後,在中央民族大學舉行的一場以英語建設與發展為主題的研討會上,多位高校專家同時發聲,希望英語專業教學能「回歸人文學科的本質」。 無論是對培養「會說外語、講述中國的人才」的呼籲,還是對「回歸人文學科本質」的希望,實際上都表達了對目前英語專業教育現狀的一些不滿。那麼,他們不滿的原因在哪裡呢?
  • 曾經的國立大學堂之一,現在默默無聞,這所高校怎麼了?
    太原理工大學事實上,山西還有一所大學也很不錯,就是山西大學。這所高校有著近一百年的歷史,它的前身是山西大學堂,是中國最早成立的三所國立大學之一。山西大學校門其餘的兩所一是北洋大學堂,現在是雙一流高校天津大學。
  • 少子化衝擊 臺灣高校明年105個系所停招或裁撤
    新華社臺北9月24日電(記者趙博、許雪毅)臺灣少子化問題日趨嚴重,導致高校招生面臨嚴峻挑戰。臺當局教育主管部門日前核定,2020學年度一般大專校院有105個系所停招、裁撤。經核定的105個系所裡,57個停招、48個裁撤。例如,臺灣交通大學停招「加速器光源科技與應用碩博士學位學程」等系所。代理校長陳信宏表示,產業人才需求減少,畢業生就業困難,因此決定停招。輔仁大學停招了哲學系和宗教系進修學士班,原因是新生報到率、學生在學率和畢業率都不理想。臺教育主管部門還推出「停招新規」。